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西藏地方金属铸币的下限──论白银五两章嘎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藏地方金属铸币的一大特点是在钱币上大多铸有年份或年号,这样就使藏币的铸造时间线索十分明朗。根据这一特点,中外学者在考察了西藏地方历史货币后,都会得出藏币铸造发行上、下限的结论。关于藏币铸行的下限问题,有的学者认为:“今天我们知道,西藏银币于1951年停铸。相反,直到1953年还发行铜钱”①。就是说西藏金属铸币的下限为1953年所铸铜钱。对此未见学术界有人提出异议。如果西藏金属铸币都铸有年份,这个结论完全正确。但藏币却有为数不多的几种既没有铸年号,也不记年的,如:1909年造“格桑章嘎”银币;在西藏地方行使的所…  相似文献   

2.
卢比侵淫康藏及其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西藏货币史上曾发生过两次外币侵淫的事件。清乾隆以前,廓尔喀人从藏区运回银锭,然后掺以铜锡,铸成银币再返回西藏行使,大量榨取铸币利润,引起藏族人民的不满,导致了1788年、1791年的廓尔喀战争。由于当时清王朝国力强盛,在藏族人民的配合下,迅速击退廓尔喀人的进攻,事件平定以后,清朝决定在西藏自行铸造“乾隆宝藏”并禁止廓尔喀币在西藏流通,从此成功地消除了廓尔喀币在西藏的影响。十九世纪中叶,英国殖民主义者积极谋图侵略西藏,其经济侵略的手段之一便是用东印度公司发行的卢比逐渐侵淫  相似文献   

3.
章嘎与破币     
藏民族与世界上所有民族一样,最早的交换形式是原始的物物相易,后逐步发展到以金银锭块作为交换媒体。由于贸易的发展和交换的扩大,这种重量大、价值高的金银锭块,给流通带来极大的不便。在交换实践中,人民群众又创造了重量轻。具有不同价值、携带方便的货币。16世纪中叶,西藏尚不具备铸造先进货币的条件,西藏地方政府便以银子向铸币早于西藏的邻邦尼泊尔换取银币在西藏流通。当时的交换办法是用一两银子换取6权银币(该币掺铜较多,每枚重53克),这种币西藏称为“章嘎”。这种币虽铸造年代不同、版式不同,但它的贷币单位都是一样…  相似文献   

4.
王纪洁 《文物天地》2023,(8):127-128
清同治六年(1867)香港造币厂铸造的上海壹两银币,因故未公开发行,传世品均为样币,根据钱币上有无射线的特征可分为两种版别。上海壹两银币特殊的设计、特殊的铸造背景成就了它的传奇经历,试铸样币无论是铸造量还是存世量都非常稀少。  相似文献   

5.
我今春正北京戴志强先生处看到台北出版的《钱币天地》杂志第七卷第二期,刊登张惠信先生撰著的《西藏机铸银币之藏文汉译》,甚为欣慰。先生住台北距离西藏那么遥远,且不惜代阶购买西藏钱币,研究西藏钱币,使我深感钦佩。但尚有儿点商榷和补充意见,仅供参考。一、第二组:近代机制币共有之藏文汉译藏文:  相似文献   

6.
十九世纪后期,中国开始购买新式机器铸造银币。银币币面除文字外,“龙”的图案占据了极大位置,一时“龙洋”成了中国货币的代名词。在中国机制银币中出现龙的图案,当首推同治六年(1867)上海工部局委托香港铸造的上海壹两银币两种。铸额极少,仅为样币,没有正式流通。光绪十年(1884),吉林机器局铸造吉林厂平银币(厂平为当时吉林使用的重量单位,也称吉平,每两重35.86克),有壹两、柒钱、半两、三钱、壹钱与(?)钱六种,主要流通在吉  相似文献   

7.
清代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之前,西藏长期流通尼泊尔银币,尼泊尔在五世纪前没有铸造过钱币,直到李查维时期的马纳·德瓦(464~505年)统治时,才铸造了印有自己名字的钱币。六世纪末,阿姆苏·瓦尔马国王将女儿布里库蒂嫁给西藏的松赞干布,由此密切了  相似文献   

8.
正2019年4月18日,中国人民银行发行2019年版吉祥文化金银纪念币一套,其中生儿育女主题的"榴开百子"60g精制银币采用了双倍加厚坯饼铸造,其直径40mm与常规的30g银币相同,厚度、重量和面额(20元)则均为常规的30g银币两倍。在正式发行信息完全公开之前,国内钱币界都称其为"加厚币",认为这是继1997年"吉庆有余"加厚  相似文献   

9.
<正>宣统三年大清银币,经历了多年复杂的两元之争的币制改革,试制了各式各样的精美样币,诞生了新的大清国币,很值得研究。一、宣统三年大清银币的历史背景光绪末期中国币制的混乱,可谓天下奇观,各省有各省的造币厂,而所铸造的银、铜币,其纹饰、成色,甚至重量也各不相同,因此很难相互流通;就银币来说,各省所铸造的,反而不如墨西哥银元流通好。当时世界各国,造币权大都为君王或国家所有,货币的形式、纹饰、品质、成色、重量等,均有法律依据而铸造,其铸造权  相似文献   

10.
余丰辉  周铁铮 《中国钱币》2007,(4):41-42,33
衡制、平色是研究金属货币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关于清代西藏银币是否采用统一的货币计量衡制与平色说法不一。一说清代两藏地方政府铸造银币衡制均为中央库平,“两藏钱币自始至终所使用的衡制,与中央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11.
1866年英国殖民者在香港设立造币厂,开始铸造“香港壹圆”、“香港半圆”银币流通市场。该银币是在中国领土上铸造的最早的机铸银币,而且是最早在币面铸上中文字“圆”的银币。  相似文献   

12.
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户部设立铸造银钱总厂,选址天津金钟河畔。三十一年(1905年)建成,定名为造币总厂,也称天津造币总厂。由于清代中央设厂较其它各省要晚,银元铸造时间短暂,加之中国旧有的银两制度,银元究竟是以“两”还是以“元”为单位,成了清末政府币制改革的重要问题,以致总厂从设立之初至宣统二年(1910年)所铸造的银元多未发行成功。如:光绪二十九年至三十年铸造的户部光绪元宝、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铸造的户部丙午“中”字大清银币、光绪三十三(1907年)年铸造的丁未大清银币、宣统二年(1910年)铸造的宣统年造大清银币等。这些银币大都为样币或试铸性质,实际并未投人流通使用,今已成为藏家们心目中的珍稀品种。  相似文献   

13.
正上海《银行周报》1924年第8卷第33期、第34期连载《造币厂铸造银币之概要》一文。作者为南京造币厂技术人员孙尔安。《造币厂铸造银币之概要》以财政部南京造币厂(原称南京造币分厂,简称宁厂)的造币工序为蓝本,详介铸造银币的技术环节,是对民初国内比较成熟的机制币铸造工艺的科学总结。此文对当时正在筹备的上海造币厂也有所帮助。中国机制币铸造工艺形成规范,得益于清末以来广东官银钱局、北洋银元局、天津造币总厂等  相似文献   

14.
西藏五十两银币试机铜样币王海燕ATRIAL-PRODUCEDCOPPERCOINOFTHEFIFTYTAELSSILVERCOINOFTIBET¥WangHaiyan1995年6月初,笔者在拉萨旧城的八廓街商贩处购得一枚西藏铜币(如图、彩插)。该币直...  相似文献   

15.
西藏是清朝最早试铸银币的地区。宝藏银币的铸行一方面说明了清朝中央政府对西藏的经济统治,另一方面也为清王朝向全国推行银币积累了经验。落后的金融体制是导致白银流失和外币侵入的根源,同鸦片一样,成为清王朝由盛而衰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论银钱贸易与宝藏币的诞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明朝嘉靖中期(16世纪中叶)至清朝乾隆末年(18世纪末叶),中国西藏的货币流通领域经历了与尼泊尔进行银钱贸易,尼泊尔银币和中国银两并用的阶段。在银钱贸易末期,驻藏大臣因西藏银钱短缺,曾三次会同摄政、达赖监督商上鼓铸地方自铸币,权且行用。乾隆末年,清廷为根绝因银钱贸易纠纷再起边衅计,驱逐廓尔喀入侵者,禁  相似文献   

17.
吉林“厂平银币”,是我国第一套机器铸造的银币,虽属试铸,但它代表了先进铸币工艺的出现。在我国银币铸造从土法局部自铸时期向机制银元时期的进步过程中,“吉省铸币,实在各省之先也”。中国银元的诞生,经历了土法铸造到机制银元的两个阶段。吉林机器官局铸造吉林“厂平银币”之前,我国以浇铸和人工打制的土法铸造银币,已有较长一段历史。乾隆五十七年  相似文献   

18.
研究西藏钱币者一般认为,最早的西藏地方自铸银币是1792年(乾隆五十七年)的久松西珠。实际上,在久松西珠铸行之前,西藏地方政府也曾铸过银币。据《西招图考》记载:“如戊申、辛亥之役,缘达赖喇嘛商上旧铸银钱,同廓尔喀所贩银钱一律行使。其达赖喇嘛之钱,成色虽低,藏内久行并无滞碍。乃廓尔喀于乾隆五十三、五十六等年,以其所贩银钱成色较高,意欲以一当两、当一个半行使,因此起衅”。《卫藏通志》、《西藏志》等书也有类似的记载。戊申,1788年;辛亥,1791年,可见西藏最早铸  相似文献   

19.
广东寿字一两银币史影清末王无生《述庵秘录》载,光绪甲午(1894年)广东巡抚刚毅特请某道员限期代铸祝寿银市三万枚通过内侍呈奉慈禧,刚毅因献币有功升任军机大臣,而那个广东道员却哑子吃黄连,不敢向刚毅索偿。广东寿字一两银币确是光绪二十年为慈禧六十寿辰铸造的纪念市。(《上海金融·钱币研究专辑》1992·1潘连贵)广东寿字一两银币史影@潘连贵  相似文献   

20.
在我国货币史上,最早铸造并广泛流通的银铸币要算西藏地区的“乾隆宝藏。”当时内地尚普遍行使元宝、银锭、银铤之属的称量货币。道光时期台湾开始仿铸西班牙“银饼”,直到光绪十四年广东省始铸龙洋以后,各省纷纷效法,然后银币方普及于全国。在货币发展的阶段上,从称量货币到银元,显然是一种进步,它是商品经济发展的标志。然而在西藏地区,从称量货币到银元,并不是自身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它是抵制外币侵扰等特定的历史原因造成的。因此,它的铸造、形制。流通及其对西藏社会经济的影响,颇值得治民族经济史及文物工作者研究。自从元代在西藏设官治理以来,历明、清二朝,中央政府在政治上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