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殷博隆 《黑龙江史志》2013,(23):306-307
徽州地区因其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成为了我国历史上名宗巨族的避难之所。这些宗族自东晋开始或自北来或自东来,最终在徽州地区生根发芽,繁衍发展起来。而歙县许氏家族,于唐末五代以来由雍州迁至此处,其间历经数次政权更迭,却始终能得保宗族,这固然与徽州地区独特的地理条件有关,但也与许氏家族经营之道密不可分,同时这些经营之道与其他徽州宗族也有共同之处。故对其研究对了解徽州宗族的组织状况颇有价值。  相似文献   

2.
章毅 《安徽史学》2015,(3):129-134
文章利用《汪氏渊源录》和《回岭汪氏宗谱》以及相关元代文集为主要参考资料,研究了元代徽州路的军功家族群体,尤其是其中的典型个案———婺源回岭汪氏。作者认为婺源回岭汪元龙、汪元圭兄弟在宋元易代之际,因为归附蒙元及“保障乡里”之功走上致身荣显的仕宦之路,他们不仅自身建立了可观的权势,而且有效地将之世代传承,以与元朝统治相始终,最终使婺源回岭汪氏家族成为“朱紫满庭”的“新安巨室”。在元代的徽州,类似的军功家族分布广泛,人数众多,深具影响。他们的出现,与元代统治者重视“根脚”的政治铨选原则紧密相关,与那些在蒙元征服战争中出现的“汉军世家”具有相似的来源和特点。  相似文献   

3.
汪庆元 《安徽史学》2006,33(1):44-48
徽州家族文献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修谱以家族文献为依据.家族文献从多方面反映了宗族文化的内涵.南宋以降,精英学者关注宗族文化,把确立始迁祖作为宗族文化构建的基点;保护祖墓与生态伦理观念相关联;聚族而居的村落景观具有独特的文化品质.在徽州,不仅家族精英的文献得以传世,即普通族人的著述亦被录存,反映了社会文化的普及与深入.  相似文献   

4.
以歙县虹源王氏为中心看明清徽州宗族的婚姻圈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陈瑞 《安徽史学》2004,(6):68-76
明清徽州宗族婚姻圈有以下特征:第一,婚姻缔结以县境地域范围内特别是周边邻近宗族为主要对象;第二,徽州境外的婚姻缔结与徽商的迁徙和经营地域圈的扩大有关,长期经商外地甚或侨寓外地的徽州商人在商业经营或土著化进程中与当地人士结成婚姻;第三,徽州宗族的婚姻缔结以几个大的宗族为主要对象,相互之间结成世婚之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世婚制在徽州的盛行;第四,较多以业儒仕宦为背景的宗族相互结成婚姻关系,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婚姻背后文化上门当户对的特征.  相似文献   

5.
The cases of caozheng 漕政 (The government administration of the collection and transport of grain taxes by water in the former times) are present in all stages in the Qing Dynasty. The social interaction and interest dispute involve the commoners, officials, and gentries in the localities in all kinds of caozheng cases. Caozheng cases that are inspired by lofty motives and filed under the established procedure are often mingled with trumped-up charges that are pressed through illegitimate means. They are employed as conventional methods by both commoners and officials for their own interests. By virtue of an in-depth analysis of such representative cases as the lawsuit issued by Kuang Guangwen, it is plainly evident that caozheng cases happen on many occasions because the long-standing malpractices spread uncontrollably in the middle and late stages of the Qing. It is both the attitude taken by the local officials towards the management of caozheng and their rationale behind the exercise of power that always dictated how such incidents take place and come to an end and therein lies the crux of a persistent problem. The caozheng cases reflects the pervasive influence that the collection of grain taxes extends on the life of the gentries and commoners, and the far-reaching effect that the taxation exerts on the change of the social order in the localities. In essence the cases reveal, to a greater or lesser degree, the circumstances under which the national affairs of Qing are administered in society in the localities, and the tendencies that are displayed in the social order in the localities.  相似文献   

6.
郑小春 《清史研究》2020,117(1):66-78
咸丰九年,祁门县溪头坞江姓通过一纸契约得到了开豁放赎,与在城方姓脱离了自明代即已形成的主仆名分和经济依附关系。改贱从良之后,江姓开展了一系列家族建设活动:通过建祠堂、修族谱、选族长等组织化建构,实现了家族社会地位质的提升;通过持续购置田地,为家族的生存发展准备了必要的物质条件;通过协作生产、接受找价、租田取利等生产经营活动以及联姻联亲、联合办会、教育子弟等社会文化活动,适应了地方社会生活。江姓最终实现了由小姓之家到庶民家族的转变,顺利地融入了徽州宗族社会,为考察徽州小姓的开豁以及开豁之后的家族建设实态提供了典型案例。  相似文献   

7.
李静  孙昊 《史学月刊》2002,(4):115-119
《(浦江)义门郑氏宗谱》拥有一个家族中以男性人口为主的详细资料,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对于了解该家族的人口数量、人口增减的速度、职业、化状况、婚姻状况、寿命等等,都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藉此数据为蓝本,加以比排分析,为后人了解一个家族的婚姻状况、平均寿命、化、职业等都可以展开新的视野。  相似文献   

8.
正在仔细翻检沁河流域的有关文献后,大体可以形成一个初步的印象,即沁河流域的世家大族,不论是将军还是文职官员,不论是饱读诗书之士,亦或家财万贯的富商巨贾,他们开始在沁河流域发迹,并逐渐走向朝堂、走向五湖四海,变得引人注目,其年代大致可以从宋金元时代算  相似文献   

9.
明清时代徽州真应庙之统宗祠转化与宗族组织——以歙县柳山方氏为中心〔韩国〕朴元火高明清时代的宗族制,最突出的特征是同族结合范围的扩大和强化了的宗族在乡村社会发挥很大的作用。大体而言,从明代中叶开始的扩大宗族组织的现象,在徽州表现得较为典型。关于扩大同族...  相似文献   

10.
丁希勤 《安徽史学》2016,(2):130-136
东汉歙县的方储是徽州一个重要的民间信仰,历史上出现了一系列与其相关的神话。这些神话无一例外都是对当时政治的附会与隐喻,反映了民间的政治批评声音。如汉代的乘鹤神话批评东汉祥瑞政治,唐代的只履和血湖神话批评武则天政治,宋元的鞭死人和归葬神话批评两宋皇权政治,清代的忌辰神话批评康雍乾政治等。方仙翁神话的重要资料《开国公家世行实》证明是元代以来的伪作。  相似文献   

11.
12.
徽州宗族历史的建构与冲突——以黄墩叙事为中心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冯剑辉 《安徽史学》2007,(4):104-112
徽州宗族迁徙史上普遍存在"始迁黄墩"的记载,而"篁墩"之称则始于程敏政.此类记载更多的是传说,而非史实,其实质是徽州宗族为建构自身历史而作出的叙事.围绕这一叙事,引发了诸多矛盾和冲突,各宗族为消解冲突而不懈努力.对黄墩叙事的研究,具备方法论与历史观的双重价值,可以成为打开徽州宗族世界大门的一把钥匙.  相似文献   

13.
明清易代斗争,给山东地方家族的命运带来深远影响。以山东登州府莱阳县宋氏家族为例,该家族于明朝末年便以科举、仕宦、文学、结社诸多成就,成为饮誉海内的著名文化世家。但明清易代之际,该家族积极参与抗清运动,遭受重创,给家族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如摧毁家族经济基础,引发清廷猜忌与仇恨,埋下牢狱祸患,造成人丁不兴,导致家族教育衰落等。入清后,尽管宋氏家族部分族人归附清廷,积极参加科举、踏入仕途,但却没能挽回家族衰落的命运。宋氏后人命运多舛,屡遭牢狱之灾,宋氏家族一步步走向没落,成为明清易代的牺牲品。  相似文献   

14.
15.
杜立晖 《历史研究》2015,(2):156-167,193
元代在行政体制运行过程中广泛采用一种勘验制度,即勘合制度。已有学者利用传世文献对其起源、出现时间、特点、管理、使用范围等进行了探讨,①亦有学者关注到黑水城元代勘合文书,②但有关元代勘合制度及黑水城元代勘合文书的研究,仍有剩意可寻。现知黑水城出土元代勘合文书原件3件,③为我们了解元代勘合文书的形态、特征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依据这些原件及其他相关文书,可进一步考察元代勘合文书的运作流程等问题。今拟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对元代勘合文书的形态、特征及运作流程作进一步探讨,不当之处,祈请方家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16.
明清徽州文会组织广泛存在,颇为繁盛。按所涉范围划分主要有家族型文会、村际文会、通都文会等。本文论述的鼎元文会即系县域之下以都为范围而创设的通都文会。《鼎元文会同志录》记录了道光时期祁门县鼎元文会的兴立过程、会务管理以及文会功能等方面情况,呈现了地方社会为奖助科考而"民为自谋"之实态,为考察清代乡村文会的独特形态提供了难得的样本,弥足珍贵。鼎元文会构成主体多为村族"公会""公祀",族会之间更大程度上体现为交融与互补,同时也展现了其与宗族组织的异质性。  相似文献   

17.
明清徽州宗族的分房与轮房——以文书资料为中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房是宗族分化的动态表现,联房则体现宗族联合乃至构房成族的重组趋向.明清徽州宗族普遍实施轮房管理,这种管理形式具有相对平等性、独立性和灵活性特征.  相似文献   

18.
浙江金华明招山吕祖谦家族墓地出土了17方墓志。这些墓志记载了吕氏家族的世系、婚姻、仕宦、成员生卒年等重要信息。就世系来说,墓志记载到"克"字辈,可补正史记载之不足。对于婚姻、仕宦、死亡率而言,墓志记载了吕祖谦家族荫补入仕、生卒年、家族联姻、历任官职、死亡人数等情况,这些信息正史缺载,可补史之缺。因而墓志的出土对于研究吕氏家族相关问题提供了第一手珍贵史料。  相似文献   

19.
正乡规民约是中国基层社会组织中社会成员共同制订的一种社会行为规范。它不仅包括乡村社会之规矩,亦包括民间群体(作坊、商社、民办教育组织、民间慈善团体等)之约定。乡规民约是中国基层社会治理的一种重要方式,在社会秩序的构建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一、乡规民约的产生及其与社会秩序的天然关系乡规民约起源于人类社会以地缘关系为纽带  相似文献   

20.
大道教为盛行於金元两代的一支新道教,本文对北京地区三通碑文作了研究,其中两通涉及真大道(天宝宫系),一通涉及正一大道(王虚观系)。本文得出以下结论:真大道五祖郦希诚应为三祖张信真弟子,他出任真大道掌教的确切时间为甲申年,即1224年。在真大道十二祖(或作九祖)张清志之後,还有一位可称为十三祖(或作十祖)的“体道葆和妙应真人郦宗师”。正一大道到元末则已传至十一祖“真人张公”。那种认为大道两派在元代合并乃至最後并入全真教的观点,是没有文献依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