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8年7月30日上午,《好家长》杂志社派代表三人冒雨前往南京市浦厂中学,探望白血病患者朱骋丞同学的妈妈。浦厂中学的校领导及朱骋丞同学的班主任李源老师热情接待了大家。  相似文献   

2.
二、各代考古近年来陕西配合基建考古工作的主收要获 巩启明呼林贵考古与文物1991年4期1丈延安地区古塔调查记 延安地区文物普充队(姐乃军)文博1991年2期3页咸阳沙河汉唐木桥 段幼波《中国考古学年鉴一。。o)3L6叉,19,1年西安市许家寺商代遗址和唐宋墓 段形心王维坤张洲刘军社《中国考古学年鉴 1090》312页,1991年咸阳市杨陵饲料厂西周、西汉墓葬 陈国英《中国考古学年鉴1989》2妇页、19。。年咸阳市陕西彩色显像管总厂汉、唐墓葬 王育龙《中国考古学年鉴盖,8.)251页、LggO年宝鸡市谭家村春秋及唐代墓(春秋墓13座、唐墓8 座) 宝璐市考古工…  相似文献   

3.
为纪念文学巨匠尹湛纳希诞辰l 7 0周年,辽宁民族出版社分别出版了六卷本的蒙文版《尹湛纳希全集》及蒙、汉、英文对照的《尹湛纳希画册》。蒙文版的《尹湛纳希全集》,作为一项民族文学工程,在国内第一次推出。《尹湛纳希》出版委员会顾问是玛拉沁夫、特沫若,名誉主任委员是于永祥、包玉梅,主任委员是萨仁图娅,副主任委员是李凤山,编委会委员有:郭岩、佟立、李国华、李志杰、白丽娟、援朝、朱虹、王玉山、斯日古愣、韩辉升。《尹湛纳希画册》由著名蒙古族作家萨仁图娅编著。该画册收录2 0 0余幅珍贵的资料图片,并以蒙、汉、英文对照的方式配…  相似文献   

4.
正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研究所(原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2014年改现名)主办的《中国边疆史地研究》杂志(季刊)从1991年正式公开创刊出版,经过25个年头,如今已刊出100期。如果从1988年创刊至1990年内部刊行的《中国边疆史地研究导报》(共刊出16期)算起,则已刊出116期,经历了29年。记得在《中国边疆史地研究》正式创刊的1991年第1期,开首即是一组"加强中国边  相似文献   

5.
《中国地方志年鉴》(2008卷)于2008年12月正式出版发行。(《中国地方志》2009年第2期)《山东省志·税务志(1986~2005)》为山东省首部独立成书的税务志,上限起自1986年,下限止于2005年。编纂工作始于2001年11月,2008年12月由山东人民出版社公开出版。(《山东史志》2009年第1期)  相似文献   

6.
<正> 笔者在《试论地方志理论的创新》(载《黑龙江史志》2002年第3期)一文中,谈到编纂中国国家志的问题。又在《中国国家志编纂的伟大意义》(载《黑龙江史志》2003年第2期)一文中,论述了编纂中国国家志的巨大现  相似文献   

7.
(一)阅读《文物》1964年第3期,首先看到图版壹的金人张某《文姬归汉图》,吉林省博物馆藏。接下去又看到图版叁的宋宫素然《明妃出塞图》,选自日本1931年出版的《宋元明清名画大观》。这两张古画的十分相似,凡是看到图版的人,便能一目了然。苏兴钧同志在《记金人〈文姬归汉图卷〉》  相似文献   

8.
自从一九六五年《考古》第四期发表拙文《略谈汉画像石的雕刻技法及其分期》以来,已经二十一年了。这二十一年间,新发现了一些汉画像石资料,自己的见闻也有所增长。我现在根据新的情况,再补谈一下汉画像石的雕刻技法问题。一、汉画像石雕刻技法的分类问题解放前和建国初期,我国研究汉画像石  相似文献   

9.
总论从社会学角度研究华侨华人问题(昊前进)《社会学与社会调卉》1 99。年1期从民族学研究世界最大的跨境民族一一华人(姜永兴)《东南亚研究》199。年4期论“五缘”关系与泰困社会华侨华人族群(林风》《华侨与华人》199。年1期简论民族同化的概念和同化的形式(黄松赞)《广州侨史》第5辑爪吐与加州华族的比较〔印尼〕(廖建裕)《侨史学报》199。年1、2期二战后印尼原住民的印尼民族观(杨启光)《东南亚研究》1990午4期中国与华侨[日〕(斯波义信)《南洋资料泽从》199。年3期伦敦“中国城”的今昔(沈立新)《华夏》]99。年3期关于东南亚华人“泪”…  相似文献   

10.
<正>王毓铨先生一再强调,在明代,王朝与编户之间是一种人身控制关系,最能直接体现这种关系的是编户向国家"纳粮当差"。他特别指出,"纳粮也是当差","配户当差"是明朝国家最本质性的特征[详见王毓铨《纳粮也是当差》(《史学史研究》1989年第1期)、《明朝的配户当差制》(《中国史研究》1991年第1期)等文章]。自明代后期开始,特别是入清之后,虽然"纳粮当差"的说法时有所见,但在表述一般编户向王朝国家承担的财政责任时,更常见的说法是"完纳钱粮"。这一微妙变化隐含着国  相似文献   

11.
事实与臆想     
蔡华 《民俗研究》2008,(1):74-94
刘小幸署真名实姓在《民俗研究》2007年第二期发表《蔡华的学术作风及其对中国学术风气的影响》一文,敢作敢当,自与他人不同,负责任的态度可嘉。 这篇文章核心内容在于把前人(包括她自己的父母)的著述与笔者的《无父无夫的社会:中同的纳人》(以下简称《纳人》)进行比较,声称笔者从材料到思想观点都有前人的抄袭。  相似文献   

12.
《沧桑》2008,(3):167-167
《沧桑》自2000年第1期起入编《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和"中国知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和"中国知网"免收  相似文献   

13.
七、.汉考古 (一)总论一九八七年秦汉史研究概况 马怡中国史研究动态1988年12期1。页一九/曰又年秦汉史研究概况 马恰中国史研究动态1989年月期l页秦汉考古 高炜(中国考古学年鉴1988年》41页,1989年关于秦汉官制的几个问题 王臂梅等山西师大学报(社科)1989年4期40页秦汉“亭”考述 李光军文博1989年6期25页秦汉南北朝官印鉴别方法初论 叶其峰故宫博物院院刊1989年3期38页秦汉郊礼初探 杨天宇河南大学学报(哲社)198,年1期54页中国秦汉时代农业发展之研究 (台沟)卢化西农业考古xo.。年2期185页敖仓在秦汉时代的兴衰 宋杰北京师范学院学报(社科…  相似文献   

14.
更正声明     
《神州》2013,(13):77
《神州》杂志于2013年2月下旬刊(总第6期,第15页)所刊《略论<虞夏书>中的"五典"》一文,作者简介为:冯艳丽(1987.11-),女,河北省唐山市人,东北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历史文献学专业2011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汉魏晋六朝文献。特此证明!  相似文献   

15.
美国钱币杂志《东亚通宝季刊》(THE EAST ASIA JOURNAL)主笔B.W.斯密司,在该刊1983年第1期(总第5期)上,对《中国钱币》创刊号、《中国革命根据地货币》和《中国历代货币》等书刊。进行了评价,现摘译介绍如下:在该期第5页新闻栏中,报导了中国钱币学会于1982年7月1日(应为6月29日)在北京成立。以及1983年6月(应为3月)发行了《中国钱币》创刊号的消息,在该期第20页新书栏中,介绍了《中国革命根据地货币》一书,因斯密司预订该书,尚未收到,故仅作扼要介绍,未予评论:该书论及1950年前,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苏维埃政权及解放区发行的货币,内中许多纸  相似文献   

16.
论石门汉隶的书刻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荣章 《文博》2004,(3):63-77
汉《石门颂》云:“至于永平,其有四年,诏书开余(斜),凿通石门。”其意是东汉明帝永平四年(61年),诏令开通褒斜道,并凿通道路所穿过的一段隧道,称之为石门。此隧道在陕西省汉中市古城之北的褒谷西侧七盘山下,南距褒谷口3、5公里,扼褒斜古道之南口。《石门颂》就镌于隧道之西壁。其北有汉永寿元年(155年)的《李君表》,其南有汉熹平二年(173年)的《杨淮、杨弼表记》,其对面即隧道东壁有北魏永平二年(509年)的《石门铭》。继此之后,各代竞相镌刻,连绵不断,  相似文献   

17.
将来要编纂的中国国家志取个什么名称,有多种意见,有叫“中华总志”的,有叫“中国通志”的。大多数意见认为应取名“一统志”,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一统志》(山鹰主编《邵长兴方志文存》,河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5页)、《中华一统志》(范同寿:《时代呼唤的文化工程》,载《中国地方志》2002年第3期)、《中国一统志》(苏长春:《关于编纂国家志的构想》,载《黑龙江史志》2004年第6期)。我认为这都是不妥当的。  相似文献   

18.
1956年江苏铜山洪楼东汉墓出土画象石(参见24页图7),最初发表在1957年第4期《考古通讯》上并刊有纺织画象图片,但简报中并未加以介绍。1958年第4期《文物参考资料》王德庆先生的《江苏发现的一批汉代画象石》一文,和1959年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江苏徐州汉代画象石》一书中,对洪楼汉  相似文献   

19.
唐代渤海国的历史是中国古代史、民族史以及边疆史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我国的渤海史研究在20世纪中成就如何?这一研究在新世纪中的前景怎样?本文拟就这两个方面作出回顾与展望,以飨读者。关于渤海考古及历史研究的成果,国内已先后有孙秀仁的《新中国时期渤海考古学的进展》(《黑龙江文物丛刊》1982年第2期)、诸为的《国内渤海史研究近况介绍》(《学习与探索》1982年第5期)、王成国的《近年来国内研究渤海史概况》(《中国史研究动态》1982年第1期)、刘振华的《渤海考古研究简述》(《延边大学学报》1983年第2期)、方生的《渤海史…  相似文献   

20.
正胥吏问题,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林志华《关于胥吏制度的几个问题》(《安徽史学》1992年第1期)、赵世瑜《吏与中国传统社会》(浙江人民出版社,1994年)、刘小萌《胥吏》(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8年)、祝总斌《试论我国古代吏胥的特殊作用及官、吏制衡机制》(《国学研究》第5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钟小安《中国古代吏胥制度摭谈》(《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