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明史学界一般认为,中央财政对地方财政的侵夺,卫所军饷、宗室廪禄开支的增大和宝钞的贬值是造成地方政府公费银转嫁给里甲人户承担的原因。其实地方存留粮除用来支付官员俸禄、儒学师生廪给和孤铎口粮之外,主要用于卫所军的备用粮,并不负担地方政府的公费开支。因此,使用地方存留粮补足屯田子粒的缺额,不但有据可依,而且与地方公费不足用的问题之间也无逻辑上的必然联系。各项公费支出使用的"官钱粮"其实专指存留钱钞,所以明前期持续的宝钞贬值是造成公费转嫁的直接原因。里甲人户最初以"甲首钱"的名目负担各项公费支出,随着地方财政用银量的增大,最终在正德时期形成了正式的"杂办银"制度。  相似文献   

2.
洪武时期,明代国家对地方官朝觐路费明确做出制度规定,但并未对朝觐其他费用做出安排。随着大明宝钞贬值,国家规定给予的朝觐路费津贴变得微不足道,地方官只得另觅途径筹措朝觐费用。明中期以来,朝觐经费被纳入地方财政领域加以解决。朝觐造册等费用从一开始就被作为公费纳入徭役领域,由徭役里甲供办,征收银两;朝觐路费进入地方财政领域以后呈现多途化筹措方式特征,隆庆定例颁定后,朝觐路费也被大规模编征均徭里甲银,与朝觐造册、工食等经费合流,成为地方财政收支固定项目。朝觐经费地方财政化演变过程与明代赋役制度改革进程大体一致。在继续深化赋役改革的趋势下,朝觐经费转至地方官库支取赃罚银成为改革趋势。明季国家为筹军饷,一再裁扣地方财政经费,朝觐经费被大幅度裁扣上解以充饷银。  相似文献   

3.
明代北京城市居民承担的买办之役有两种,即铺户买办和召商买办,都是由市场交易转化来的。铺户买办始于永乐年间,其后买办的项目和数量不断增加,逐渐形成了一套清查编行制度。自嘉靖年间开始,随着物料折银的普遍化,内府及各衙门所需物料大多在北京召商买办。但召商很快就变成佥商,成为强迫性的商役。为了减轻铺户的困苦,嘉靖末年将铺户买办改为纳银代役,万历年间又免除了下层铺户的纳银。但时过未久,复令铺户当行买办,反而加重了铺户的经济负担。相较于实物贡赋而言,买办本是顺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进步方式,但在权力经济的制约下,竟然演变成固定化的徭役,给北京城市居民带来深重的灾难。  相似文献   

4.
有明一代,"费出于役"是地方财政的基本特征。明中期以来,福建地方行政支出及额外征收日渐增多,所需皆以"里甲役"与"均徭役"的名目向里甲摊派,造成基层里甲疲敝,丧失应有机能;与此同时,中央向地方施加的征税压力不减反增。困境之下,福建地方自发进行如"纲银法""八分法"等役法改革。役法改革后,福建地方确立了以官府为中心地位的收支体系,财政职权大为伸张,形成了行政职能总体虽趋于萎缩,但在财政职权上却呈现局部扩张趋势。  相似文献   

5.
李雪 《环球人物》2013,(26):74-75
让政府晒出账本,遏制腐败蔓延人物简介吴君亮,1961年生,重庆人。深圳君亮资产管理公司首席执行官,热衷于倡导预算改革,"推动政府预算公开第一人"。"也有爱好,包括公共预算观察。吴君亮在自己的微博介绍中如是说。旁边配着他的照片:光头,戴眼镜,一副憨憨的模样。他是一个在国外生活多年又回国创业的商人,也是一个爱逛博物馆、偶尔讲讲抽象派的艺术爱好者……当然,他更为人所熟知的标签是"推动政府预算公开第一人"。从促成中国第一次预算  相似文献   

6.
唐玄宗在开元十七年拜谒定陵、献陵、昭陵、乾陵四陵后,为每陵设置三千户百姓供役。三千户实即六乡百姓,属于专门服务特定帝陵的奉陵户,其中包含了"四百人"或"三百人"的陵户。陵户由诸陵署管理,从事守卫、洒扫和筑坟等日常劳作,免除课役;而其他奉陵户则被州县征派,服杂徭力役,但蠲免陵寝之外的其他正役与杂徭。唐代陵户身份并非以开元十七年为界分为贱民与良人,谒五陵大赦诏中的陵户放良仅针对五陵中贱民身份的官户,不具有普遍性。事实上,贱民身份的官户与百姓良人一直都是唐代陵户的组成部分。随着中唐以后役制的变迁,陵户在国家管理层面一度失去役的特征,但地方实际用役逐步恢复了陵户的职役本质。总体上看,唐代陵户问题凸显了唐代役制的复杂性和唐宋役制变迁的整体趋势。  相似文献   

7.
伴随"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及《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出台,中国进入有预算约束的旅游消费阶段,即消费转型使得中国从无预算消费回归到收支明了、量入为出的有预算约束消费阶段。旅游市场需求极大变动引致了供给的结构性调整,引发了导游人员的暂时性迷茫进而离职。文章从这一背景入手,分层次阐述了导游离职的具体动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以期促进导游行业健康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北方各省起运京边粮料,皆是大户领银到指定京边仓附近买纳上仓,这就为按"领价"折银提供了基础。所谓"领价",就是指大户等从政府领取买纳各仓粮料的额定单位价格,其价包含了运输、盘缠、交易、贮存、上仓等各种费用,故按"领价"折银的折价远远超过了"市价"。京边粮料按"领价"折银的原则具有示范效应,以买纳方式运作的各类起运税粮,其折价多以官定或民间私定"领价"为准。按"领价"折银,不仅可以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同时还能相对减轻纳户的负担,是多赢的财政政策,致使明代赋役货币化不可阻挡。  相似文献   

9.
孙群郎 《世界历史》2012,(2):132-136
厦门大学王旭、罗思东教授的新著《美国新城市化时期的地方政府:区域统筹与地方自治的博弈》(以下简称《地方政府》)①值得我们关注。该著是王旭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0世纪后半期美国大都市区化与大都市区管理模式"的最终成果,全书分为6章,共355页,  相似文献   

10.
国家预算是北洋政府财政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北洋政府时期出现过两部通过立法机关审议的正式国家预算,六部已由行政机关编成、但未完成立法审议的国家预算案,三部由政府委托机构编出的国家预算参考册。它们多不能反映财政实情,于约束政府开支方面作用亦有限。即使是在被认为预算执行较好的1914、1915年,预算数字也仅有部分约束力。而在其他时期,由于政治混乱、财政困难、地方不听命于中央,国家预算更难起到应有作用。不过,北洋政府时期的预算虽难实现对财政的刚性约束,但常被作为整理财政的起点、各方进行利益分配时的参照和弱势部门争取经费的手段,实际仍以柔性的方式嵌入财政的日常运作中。  相似文献   

11.
清代河工具有商品化运作的特征,河务成败取决于白银。清代前期的治河成就取决于巨额白银供给,至道光时期,清廷已对河工的巨额财政消耗力不从心。咸丰军兴之后,以"银钞搭放"形式维持河务最基本的运作。咸丰五年铜瓦厢决口导致黄河兰考以下河段"弃淮北流",河务部门迫于财务短缺,对这一突发事件束手无策。同治元年清廷重启河务,恢复使用实银。但此时户部对各地财政逐渐失去控制与协调能力。河务成为河南、山东、直隶地方事务,随着河务财政与鲁豫地方财政体系对接完成,河务转为"在地化"。光绪前中期,直隶、山东、河南都恢复了定额河银的管理方式,但此时由于国际白银价格下跌和晚清巨额赔款、外债,河务用银严重贬值,最终只能大规模缩减工程规模,导致豫鲁等地深受"黄患"。  相似文献   

12.
中央、地方的矛盾与长安三年括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控制户口及其机制事关国家命脉。从宇文融括户到杨炎两税法实施 ,唐朝的历史与制度的演进重大而鲜明。这个历史过程的某些重要因子应该从武则天时期开始 ,而经常被忽视的是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关系在其中的关键作用。括户本是地方政府的责任 ,但长安三年武则天政府却越过地方由中央派使括户 ,对地方政府的不信任是基本背景。而地方政府的不配合正是促使这次行动流产的重要原因。大谷文书 2 83 5号这一地方政府方面的资料 ,为此提供了证据  相似文献   

13.
明代女户分为传统意义上的女户——妇女担任户主的民户,和非传统意义上的女户——承担特殊职役的人户.传统意义上的女户须承担国家的正役并向国家缴纳赋税,但享有政府免除杂差的优待,并且政府多把其编入"畸零户"中.非传统意义上女户主要包括宫廷女户、宴乐女户、抬轿女户等,其中以宫廷女户(包括朝天女户)为主,同时,由于其有固定的职役,明廷为了保证他们完成任务,一般也会给予其免除杂差的优待.  相似文献   

14.
咸丰七年,胡林翼在湖北推行漕务改革,将漕粮一律改折征收,以漕折银解部。这改变了漕粮征收本色之定制,调整了不合时宜的收支结构。咸同年间,各省纷纷效仿湖北,重订钱漕章程,此为"第二次耗羡归公"。同治末年起,湖北在漕粮折征基础上,每岁由招商局采买海运米三万石。甲午战后,漕折银转用于外债、赔款之急需。19世纪后半期的漕运制度之剧变,反映出漕务运作中核定成本、依赖市场的程度大为加深,不计成本的"贡赋逻辑"逐渐被取代。  相似文献   

15.
撒切尔政府与欧共体预算矛盾是英国加人欧共体后的一个保留问题,矛盾的症结在于英国政府向欧共体缴纳的预算份额大于它从欧共体预算中所获得的收益,使它较之于其他成员国处于不公平的、净贡献国的地位,因而与欧共体在预算缴纳和回扣额度及永久解决等问题上发生争执。撒切尔政府的前任几届政府曾经谋求解决英国与欧共体的预算矛盾,均未成功。直到撒切尔政府执政的第一个五年期末,即1984年6月枫丹白露欧洲理事会上,这个矛盾才基本解决。撒切尔政府之所以能够解决英国与欧共体预算矛盾,是因为英国和欧共体双方都感到解决矛盾的紧迫性。英国与欧共体预算矛盾的解决,改善了英国与欧共体的关系,推进了欧洲一体化的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16.
各位读者,大家吉祥!人要会算账。所谓"算一算",一般人想到的都是钱财要算一算,所以企事业单位每天有流水账,每月有月报表,每年有年终的收支、决算,以及来年的预算等等。各行各业都要讲究收支预算。收入多,表示事业可以再发展;收入少,表示经营亏损,难以为继。其实,人生不只是金钱需要算一算,其它很多方面也需要算一算:◎情义要算一算:人和人的关系,建立在情义交流上,所以一般人都重视情义往来。人家送我一份礼,我要回送  相似文献   

17.
本刊讯由青海省民族事务委员会民语办、互助土族自治县民族宗教事务局共同承担的"土族语言文字的应用与保护"项目,经过一年零八个月的努力,于2007年10月底已全部完成。  相似文献   

18.
(一) 1924年8—10月,孙中山领导的广东革命政府遇到了一次严重的挑战,这就是“商团事件”。广州商团原是广州商界的武装自卫组织,主持者为买办、买办化商人或封建性浓厚之大商人。当孙中山的革命方针发生了带根本性的变化时,商团出于对联俄、联共政策及工农运动兴起的恐惧和仇视,决心冒险与革命政府对抗。为扩大商团军,商团总长陈廉伯向外国订购了近万枝枪。当这批军火于8月10日由挪威货轮运抵珠江口时,被孙中山下令扣留。于是,以“扣械”为契机,发生了长达两个月之久的商团事变。  相似文献   

19.
科举制度发展至明代,伴随着地方赋役制度改革与国家财政转型,其运作内容与成本逐渐以折银的方式加以呈现,主要体现在宾兴与科场两个方面。通过对浙江"均平法"改革的考察可知,明代地方宾兴经费的变化,存在着扩张与紧缩并行的趋势,不同名目之间,编征的标准亦不统一,经费在定额化的同时,也产生了不小的"浮额"。科场供应在货币化的同时,始终无法摆脱"役"的形式,并有重役转向重费的趋势。随着明末国家危机的加深,科举经费逐渐难以发挥实际作用。对于科举制,在肯定其所产生的社会流动时,也需注意其产生的社会成本。  相似文献   

20.
<正>八、清代至民国初年的白银称量货币1.白银货币广泛行用,至乾隆年间渐渐形成了各地流通特色银锭的状态。清代银两使用迅速发展。各种赋税收入多以银两收取和计算,"直省解银,由布政司起解者曰地丁银,由运司起解者为盐课银,由粮道起解者曰漕项银,由关监督起解者曰关税银。皆必倾镕成锭然后起解。"1清政府对自己收支的银两,要求倾镕成大锭方始上解,且对成色也有明确要求,"其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