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正季羡林先生曾在《敦煌和吐鲁番学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和作用》中谈到:"世界上历史悠久、地域广阔、自成体系、影响深远的文化体系只有四个:中国、印度、希腊、伊斯兰,再没有第五个;而这四个文化体系汇流的地方只有一个,就是中国的敦煌和新疆地区,再没有第二个。"他指出:"敦煌文化的灿烂,正是世界各族文化精粹的融合,也是中华文明几千年源远流长不断融会贯通的典范。"~(1)敦煌文化的多元汇聚特征,不仅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中华文化兼容并蓄的典范。自20世纪初敦煌莫高窟藏经洞发现以来,敦煌学研究热潮在世界范围内兴起,影响巨大,一跃而为国际显学。  相似文献   

2.
敦煌烹饪学是敦煌学的分支学科——敦煌文化学中敦煌饮食文化研究的一个组成部分,研究探讨的是千百年来敦煌菜肴的结构组合、原料处理、制作方法、口味特点以及餐饮习惯等方面的实践、规律及其演进发展。敦煌饮食烹饪融合东西南北、兼收外国成分,这既是敦煌饮食烹饪的特点,也是敦煌饮食烹饪的优点,体现着敦煌烹饪自始至终不断突破局限、趋向开放的特性。甘肃若从餐饮着手,着力打造敦煌美食文化,把敦煌菜、敦煌宴做强做大,就一定能成为新的亮点和经济增长点。兰州大学应扛起这杆大旗,把"餐饮强省"列入甘肃经济发展目标,创立餐饮学院,在新时代用新思路去发展,从而真正将敦煌餐饮文化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3.
本文提出"敦煌外交"的概念,认为这是一座特殊的、极为重要的对外文化交流的桥梁与平台,在服务"一带一路"战略中独具优势,大有可为。文中论述了敦煌的国际性及"敦煌外交"的重大意义,并对于如何充分发挥、释放敦煌以及敦煌文化、敦煌学此方面的"外交潜能",提出了若干新的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刘基 《丝绸之路》2013,(5):5-5,F0002,1
<正>2011年11月,甘肃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连辑在甘肃画院调研时指出,敦煌是世界顶尖级的文化资源,画院应该把画家们组织起来,围绕敦煌这个艺术主题,统一策划,在题材、材料、技法、特色、风格等方面积极探索,努力形成"敦煌画派"。2012年2月,中国美协工作会议在兰州召开,甘肃打造"敦煌画派"这一命题引起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2012年3月由甘肃画院精心策划、以敦煌精神为支撑的"朝圣敦煌——甘肃画院美术创作工程"正式启动。实施一年,这项庞大的文化工程取得了显著成绩。  相似文献   

5.
中国近代美术在经历了长期彷徨与困惑之后,文化先驱放眼世界,留学欧洲、日本学习西方绘画精神和教育体系,拉开了中国近代美术发展的帷幕。为寻求民族文化自信,现当代中国艺术开始中国绘画的民族化探索,在题材、表现语言及精神内涵等方面的探索如火如荼,取得了丰硕成果。敦煌莫高窟被发现以后,早期的敦煌艺术研究以临摹和保护为主,为现代中国绘画的敦煌风格化打下了坚实基础。在当代中国艺术家和甘肃省本土艺术家中,涌现出许多优秀的艺术家,他们致力于艺术创作的敦煌风格化研究,在理论和实践方面取得重大成果,为"敦煌画派"的发展起到重要的启示和引领作用。中国"岩彩画"的发展使这一古老的艺术形式重新被国人认识和喜爱,为现代中国绘画对敦煌艺术的研究开创了新形式和新领域。在敦煌风格化探索和研究中,也存在许多误区和问题,当代艺术家对于敦煌艺术的研究不足,机械的学习和借鉴敦煌风格,不能很好地体现当前中国的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艺术创作的敦煌风格化要紧密围绕着文化本体和其生存发展的地域特色进行,在众多艺术同仁的共同努力下,敦煌艺术及"敦煌画派"的发展必将走向辉煌。  相似文献   

6.
正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永久落户敦煌,是因为敦煌以及在这块土地上融合生长的历史文化,集中展示着"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绸之路精神。首先,敦煌特殊的历史文化地位是由其特殊的地理环境决定的。敦煌地处河西走廊最西端,南有巍峨祁连,北有浩瀚戈壁。东连关陇,西通新疆和中亚,南北与蒙藏地区相呼应,是中西交通的必经之路,是河西与西域的连接枢纽。辽阔  相似文献   

7.
正敦煌文化与一般意义上的文化相比,在文化形态的构造上有着很大的区别。敦煌文化讲差异,不讲优劣,作为集大成者,它保留不同文化的独立性,又体现不同文化间的融合性。这种文化结构是历史形成的,但却有着典型的时代特征。如果要用一句话来概括"敦煌文化"的宏观含义,或许可以这样来描述:敦煌文化是在漫长的东西方文化平等交流过程中形成的崇高唯美、包容开放、向善守正的充满理性主义色彩的精神性文化。  相似文献   

8.
正编者按:2019年8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敦煌研究院座谈讲话指出:"中华文明以海纳百川、开放包容的广阔胸襟,不断吸收借鉴域外优秀文明成果,造就了独具特色的敦煌文化和丝路精神。"文学创作是传承、发展丝绸之路(敦煌)文化遗产及研究成果的重要方式。博大精深的敦煌文化是世界文明长河中的一颗璀璨明珠。作家冯玉雷笔下的敦煌不仅仅是一个地方、一个文化堡垒,而且是一个文化想象、景象、意象有机结合的文化空间,是一个由此及彼展开想象、抒写情绪、寄托观念和实现理想的文化凝结核。  相似文献   

9.
1986年敦煌被命名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敦煌莫高窟历史悠久,它以佛教文化为主,期间经过了近千年的开凿,有近五百个洞窟,是世界级文化遗产,被誉为20世纪最有价值的文化发现、"东方卢浮宫",以精美的壁画和塑像闻名于世。敦煌莫高窟是以建筑艺术、彩塑艺术、壁画艺术为三大艺术特色,是我国古代四大石窟之一。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是重要的历史资料。对中国灿烂的历史研究带来无了可估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敦煌道教的世俗化之路--道教向具注历日的渗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敦煌历日有一个鲜明的特点,就是历注中拥有丰富的道教内容;而在900年以后,道教内容又有大幅度的增加。本文在整理、统计、归纳敦煌具注历日中宗教方术内容和辨析其是否属于道教范围的基础上,考察认为,道教对具注历日的渗透反映了吐蕃占领时期和归义军时期敦煌道教的世俗化发展;敦煌具注历日是道教走向民众的桥梁;道教向历日的渗透对研究这一时期的敦煌道教历史、敦煌民俗文化,认识道教作为本民族文化的根本特征及诸多相关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由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和韩国外国语大学丝绸之路研究中心联合举办的"敦煌与丝绸之路"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16年9月26日至29日在敦煌召开。本次会议以"敦煌学与丝绸之路"为主题,既有对丝路文明的宏观阐释,又有对具体问题的微观研究,范围涉及丝绸之路与文明交流、敦煌学、艺术、文学、文化等多个方面。  相似文献   

12.
李骅 《丝绸之路》2023,(4):18-25
探析敦煌哲学内涵是事关敦煌哲学能否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性工作。敦煌文化是敦煌哲学的研究对象,敦煌哲学具有哲学一般共性,也具有敦煌性、宗教性、符号性和国际性等独特个性,只有在共性和个性辩证关系中才能真正把握敦煌哲学的性质。作为一门学科、流派或学问体系,敦煌哲学呈现出综合性、阶段性、融通性和当代性等特点,敦煌宗教哲学、人生哲学和艺术哲学是敦煌哲学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3.
正2016年1月6日"第四届丝绸之路与敦煌饮食文化高层论坛暨甘肃美食文化展示、厨艺风采表演"在兰州组工大厦隆重举行。活动由第四届丝绸之路与敦煌饮食文化高层论坛、甘肃名厨委成立、甘肃美食文化展示、厨艺风采绝活表演、新食材新技艺新器皿展示、"名厨之夜"颁奖典礼六部分组成。共有五十余家企业参展,充分体现了甘肃美食文化的丰富多采博大精深!当晚在敦煌盛宴举办了盛大的"名厨之夜"颁奖典礼和晚宴,共评出"展台特金奖"、"展台金奖"、"特技绝活表演团  相似文献   

14.
正冯玉雷善于从神话传说、敦煌文书及相关历史文献提取"故事",再辅以丰富想象和合理虚构,因而具有宏阔历史视野与深厚文化情怀。《野马,尘埃》从故事情节、人物设定到篇章结构、主题呈现都围绕安史之乱前后与河西地区密切相关的一系列历史事件展开。小说诸多情节和主要人物虽颇具神秘色彩,然而都是对历史记载"文学化"和群体记忆"个性化"的呈现,因而具有"文化史"和"民族志"的价值和特征。  相似文献   

15.
正习近平主席在给首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的贺信中强调,世界各民族文化互鉴共进是人类文明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动力。这一重要论述对深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文化因交流而精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在首届文博会"开门红"的基础上如何精心谋划、精准发力、持续办好每一届敦煌文博盛会;如何乘文博会的东风,加大其辐射外溢效  相似文献   

16.
敦煌古代历史发展的特殊历程李正宇敦煌古代社会发展中呈现若干与我国中原地区明显不同的特殊现象,形成敦煌社会发展的一大特征。认识和把握其特征,对敦煌古代社会史、建置史、民族史、艺术史、语言史、民俗史及敦煌学研究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不认识不把握其特征,便会...  相似文献   

17.
《世界遗产》2013,(5):27
2013年7月,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学术平台启动仪式暨首届丝绸之路论坛在甘肃省兰州市拉开帷幕。本届论坛由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甘肃省文化发展学会主办,以"华夏文明传承与创新"为主题,紧密围绕"敦煌与丝绸之路文明"、"敦煌文化的现代复兴"、"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  相似文献   

18.
敦煌文化承载着悠久厚重的中华文明,至今已流传千余年。在其传播过程中,近现代是极具转折意义的一个时间段,自1900年敦煌藏经洞被发现之后,其丰厚的文化价值开始得以被全面开发和充分挖掘,传播者众多,传播范围明显扩大。综上所述,文章选择1900年至1949年这一时间段为切入点,将近现代敦煌文化的传播作为一种特定的文化现象,归纳和分析近现代敦煌文化传播的原因,并总结其特征。  相似文献   

19.
咏敦煌诗作主要来自敦煌藏经洞文献,也有来自敦煌其他文化遗产和相关史料的。这些诗既是敦煌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又是敦煌史研究中不可忽视的领域,应当重视对历代敦煌诗的研究。历代咏敦煌诗既具有我国诗歌创作的一般共性,又具有敦煌这一极其独特的文化存在的诗歌创作的个性: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浓郁的地方特色和多元文化的碰撞与交流是历代咏敦煌诗的显著特点。  相似文献   

20.
"一带一路"视域下的敦煌画派研究,首先要明确敦煌艺术与中国绘画在表现语言发展方面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相辅相成的关系。在早期,敦煌艺术与中国绘画的表现语言以佛教题材为主,在相互影响、相互改造下,逐步淡化、脱离印度、西域风格而强化中原风格。隋代,中国社会由分裂走向统一,在艺术发展上也呈现出过渡性质。唐代,中国政治、经济、文化高度发达,敦煌艺术朝世俗化发展,表现语言在融合和演变的过程中更加本土化、中原化,宗教绘画的表现形式更加现实化、生活化。中国绘画理论的发展,唐代著名画家对敦煌艺术及中国绘画表现语言发展的推动和影响,使得敦煌艺术与中国绘画的相互影响进一步深化,艺术发展达到鼎盛时期。五代、宋、元后,海上丝绸之路兴盛,敦煌艺术趋于落寞,中国绘画在"院体画"及"文人画"方面继续传承发展,工笔绘画传承敦煌绘画表现语言,进一步发展成熟。新时期,在"一带一路"发展战略框架下,"敦煌画派"的发展应立足于对敦煌艺术和中国绘画表现语言的传承研究,以崭新的、多样化、时代化的要求,思考和致力于"敦煌画派"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