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荀子和司马迁都是儒学发展的代表人物,两者都融合了诸子百家的学说,在中国思想发展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由于《史记·孟荀列传》对荀子记载的事迹颇为简略,所以关于《荀子》与《史记》的关系很难说清楚,本文试图从天人关系方面入手,展示司马迁与荀子思想的异同,从分析其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这对于先秦至两汉时期的学术发展具有重要的思想意义。  相似文献   

2.
荀子与《诗》学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荀子是战国晚期儒家最杰出的代表人物,他对于“六经”的传承,有着卓越的贡献。自清代汪中肯定荀子于“六经”之贡献以来,有许多学者对荀子与《诗》学的关系,多持怀疑态度。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马王堆汉墓帛书、阜阳汉简郭店楚简等以及上海博物馆所藏楚简等地下出土文献的不断涌现,为我们研究荀子与《诗》学的关系提供了一些新的视角。我们由荀子与《诗》的传流,地下出土文献和传世文献中关于《诗》的称、引情况,《荀子》一书引《诗》、论《诗》的特点和影响三方面出发,可以知道荀子与《诗》学的传承有着密切的关系,他对《诗》学的传承是有着极其重要的贡献的。  相似文献   

3.
《荀子》是先秦的重要著作,其正文中包含了大量训诂材料。文章从训释内容、释义方法和使用术语三个方面分析其中的训诂。  相似文献   

4.
惠栋荀学思想刍议--以《荀子微言》为中心的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惠栋是乾嘉汉学吴派宗主,经学熟洽,著述等身.《荀子微言》是他的一部重要荀学著作,也是汉学家专治《荀子》的肇始之作.惠栋节选《荀子》篇章,作案语阐述微言.他以《易》理解《荀》义,以"绘事后素"释"礼后",由"尊儒"论重"师法",由辨"危、微、精、一"以驳程朱,均透露出松崖的学术旨趣,体现了《荀子微言》真正"微言"之所在.在《松崖笔记》、《九矅斋笔记》、《易微言》、《九经古义》等著作中,惠栋多处论及《荀子》,反映其"尊荀"思想.在清代中叶的荀学复兴运动中,惠栋占有重要一席.  相似文献   

5.
《荀子集解》中所收清人校勘,相对来说较为严谨,但是由于时代及其他局限,他们的校勘也存在着一些失误.究其原因,主要有六条.其中最严重的是以彼文强改此文,和疏于语法分析.另外还有误解词义、不明注解体例、强以散文为俪偶、不明荀子的哲学思想等.  相似文献   

6.
刘怀香 《神州》2013,(32):3-3
荀子是先秦诸子中最后一位大师,其《赋》篇对后来赋的影响也较大。此文就荀子作赋史料记载和荀子《赋》篇流传中的差异,从而理解荀卿怎样失志而作赋,以及汉代学者引用荀卿《赋》的内容和后人引用荀卿《赋》内容的异同。  相似文献   

7.
1、礼者,法之大分,类之纲纪也.(《劝学》)梁启雄《荀子简释》:“分,疑本字之讹.”今按,梁说不察《荀》书同例.“《荀子》全书大恉,胥归于礼”,而“荀子谓礼之意义,一言以蔽之,曰“分”.其意义与作用,在建设一种分的制度,使其各守所分而不相逾越侵犯也”.(请参阅罗根泽《荀子礼论通释》,刊《女师大学术季刊》第二卷第二期).“分”既用来作为治国之制,所以,《荀》书有时便把“分”作为制的同义语.如,《荣辱》;“所谓大分,也就是重要准则.《荣辱》:“荣辱之大分,安危利害之常体.……  相似文献   

8.
高正先生所著《荀子版本源流考》對現存及各書目所載《荀子》版本及其之間的源流關係詳加考察,並繪成《荀子版本源流示意圖》,爲治《荀子》者必備之書。然因《荀子》歷代版本衆多,關係錯雜,加之材料零散不足,此書尚有部分存疑之處。筆者對該書所涉及材料加以梳理,對其中部分問題略作考辨,以求教於方家。  相似文献   

9.
刘森森 《沧桑》2009,(4):142-143
荀子养成教育方法作为荀子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在今天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荀子养成教育方法是对“重知识、轻行为”教育的改革,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应该重视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崭新教育理念。面对历史的跨越和时代的变迁,荀子养成教育方法仍然显示出其强大的生命力,它与素质教育和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向是一致的,在当代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实践中更具有可操作性,是我国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宝贵财富。  相似文献   

10.
荀子是先秦儒家最后一位大师,他吸取诸家思想别开一代新的学风。他始终很重视教育,《荀子》的第一篇《劝学》,是荀子系统论述教育问题的一篇专著。荀子的教育思想及方法对于今天仍不失为经验之谈。  相似文献   

11.
荀子学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荀子学辨葛志毅司马迁作《史记》以孟子、荀子并言,谓二人咸尊孔子之业,并无高低轩轾之论。《荀子》自《汉书·艺文志》著录于儒家,历代目录因之无异辞。宋代理学大兴,始有尊孟抑荀之举。宋代以来,荀子倍受攻击的最大口实在《非十二子》有子思、孟子及《性恶》一篇,...  相似文献   

12.
读了王先谦《荀子集解》和梁启雄《荀子简释》之后,觉得有的旧注尚可商榷,今不揣浅陋,列举数例,以就教于先生与学者。 《不荀》 约而详 (君子)穷则约而详……(小人)穷则弃而儑。 杨倞注曰:隐约而详明其道也。 案:约训隐约似未安。《广雅·释诂三》约,束也。《论语·雍也>君子博学於文,约之以礼,亦可弗畔矣。皇疏:约,束也。“约而详”之“约”即“约之以礼”之“约”,当训束。约与弃对文,弃之者,亦礼义也。《强国》人知贵生乐安而弃礼义……”又:百姓皆有弃义之志而有趋姦之心。又《修身》士君子不为贫穷怠乎道……端慤诚信,拘守而详。拘守正与约束义近。《儒效》 (人主)不用……虽穷困冻餧,必不以邪道为贪,无置锥之地,而明於持社稷大义。此句正释“约而详”,即约之以礼而详明其道也。  相似文献   

13.
荀子作为先秦思想的总结者 ,以继承和弘扬孔门儒学为主旨 ,对春秋战国以来所形成的诸子百家的理论学说进行了广泛深入的分析、批评和指摘 ,并有所借鉴、吸收和承袭 ,从而充实丰富了儒家学说的理论深度、思想内容及表现方式。诚然 ,他对诸子学说的批评也不免显出思想上的某些局限 ,或失于武断 ,或过于偏激 ,固不失其儒家传人的本色。此思想内容呈现给后世的 ,则是先秦时代思想界诸子百家并鸣的总体印象和历史写照。本文意在继此前已发表的就荀子对兵家、纵横家的批评和总结所做的考察之后 ,再进一步梳理一下荀子对其他诸家学说及儒家各派的批评和吸收的脉络与线索 ,以期加深对荀子思想的更为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
王先谦《荀子集解》将《荀子·劝学》篇的"成人"中的"成"解释为"成就",乍看上去很有道理,实则值得商榷。笔者主要从字书、先秦典籍和当代《荀子》译著三个角度寻求"成"字的确诂,认为"成人"应解释为"完人"、"全人","成"训为"完";"全"比较合宜。  相似文献   

15.
荀子,名况,字卿,一称孙卿,赵国人,是战国末年的儒家大师。他不是历史家,《荀子》一书也不是历史著作,但它引用了大量历史文献来论证他的思想,却反映出了他的历史观点。荀子在什么是决定历史运动的力量问题上,有“天人之分”和“明分使群”观。荀子所说的“天”,不是有意志的人格神,  相似文献   

16.
《荀子·修身篇》句读新辨二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荀子》一书 ,古奥艰深 ,是先秦古籍中较难解读之书。除了文辞 ,语法之繁难外 ,其句读存疑之处 ,亦有未能通读者。本文仅就其《修身篇》中二例歧异句读 ,提出拙见 ,以就正于方家。  相似文献   

17.
《禁暴辞》《诛乱辞》作为庄存与《春秋正辞》的第七与第八"辞",完整体现了《春秋》诛乱贼、达王事的根本大义。将之与《左传》《公羊传》《穀梁传》《春秋胡氏传》及乾隆官方的《日讲春秋解义》《御纂春秋直解》相比,可以发现,不论是庄存与因袭还是偏离官方经说,其背后的解经旨趣从未改变,皆以维护王道秩序为职志。这不但不背离官方以《春秋》为治术,维护尊王大一统的立场,甚且比官方阐释更完整、更有意识形态性,其卫道护统的衷曲亦比官方有过之而无不及。作为乾隆朝的文化教育官员,其学术对官学的这种响应,当与其自身的核心关怀相关,也是时代、经历、家世、性格等诸多因素相互激荡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正> 荀子与孟子同为儒家两大师,唐以前率皆并称,至宋儒将《孟子》提升为经,而荀子以“异端”见斥,其书黤昧了七八百年之久,殆至清季乾隆年间,清儒学者才开始整理和研究。 荀况的生卒年月不可确考,尊称荀卿,战国时期的赵国人(今河北)。他是杰出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中年游学齐国,三为稷下祭酒,齐襄王尊其为师,因受排挤,后出楚国,曾任兰陵令。他厌恶浊世之政,推崇儒学及墨子学说,《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言:  相似文献   

19.
李致忠 《文献》2007,(3):33-39
叶德辉《书林清话》卷十谓:"朱子劾唐仲友一重公案,世固鲜有知之者.淳熙八年,唐仲友守台州,领公使库钱刻《荀子》、《扬子》二书,为朱子所弹劾."其下引述朱熹弹劾唐仲友第六状中相关文字,最后归纳说"可见仲友被劾,伪造会子亦其一节,非专因刻书也."  相似文献   

20.
本文就《荀子·修身篇》中部分疑难词语 ,在前贤时彦研究的基础上深入考究 ,提出新的见解 ,并对旧校释进行补充、订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