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汉字之美     
程应峰 《南京史志》2023,(36):72-73
<正>汉字,这具有魔力的古老神秘的方块字,无疑是连接时间和空间、情感和审美的纽带。一字一世界,一笔一乾坤。汉字,是一道从时光深处照拂而来的智慧之光,点燃了文明,照亮了黑暗,摒弃了蒙昧。横平竖直见风骨,撇捺飞扬显气韵。汉字,是世界上最有魅力的文字。一个字可以表达丰富的含义,而汉字,便是世界上最有张力的语言,是未来世界最有生命力的语言,是现实世界广泛采用的意音文字,也是世界上唯一传承至今仍不曾断绝的古文字。世界五大文明发源地中的其他四种文字:埃及的圣书字、  相似文献   

2.
罗蕾 《丝绸之路》2010,(12):113-115
中国的文字(汉字)是世界上起源最早的文字之一,中国的语言(汉语)又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中国文化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化之一,且是世界上惟一绵延不绝并一直持续发展的文化。面对国外留学生,如何通过《中国文化概况》课把中国文化通俗易懂地呈现在他们面前,是对外汉语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以对外汉语教学实践为例,对此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东地中海世界各国各地区间的交往活动成为国际学术界研究的热点之一.为此,国内学者也积极回应,并以东北师范大学郭丹彤教授的新著《埃及与东地中海世界的交往》(以下简称《交往》)为代表成果.该书入选2010年度国家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文库,并于2011年4月由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发行. 《交往》一书以埃及与东地中海世界交往的途径为主线,分为上、中、下三编,共十四章.上编是物质交往,由四章构成,主要阐释了古代埃及与东地中海世界通过外交、战争和物品流通建立起来的物质交往活动;中编是宗教交往,由五章构成,主要阐释了法老统治时期的埃及以及希腊罗马征服后的埃及与东地中海世界的宗教交往活动;下编是文化交往,由五章构成,主要阐释了埃及与东地中海世界在文字、纸莎草纸和艺术等方面的文化交往活动.作为一部学术专著,《交往》的学术价值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4.
陈光宇 《文博》2008,(4):26-34
对本文检讨目前有关人类远古起源文字溯源定点的研究,特别着重汉字与世界其它起源文字的比较.人类文明产生过五种起源文字,其中苏美、埃及、玛雅三种文字之起源定点几乎完全依赖出土考古资料推定.汉字最早的考古资料目前可以确定的是商代甲骨文,然而甲骨文是高度成熟的文字系统,不能作为汉字起源定点的直接依据.可是汉字惊人的连续性及其特殊的构字方式可以提供有用的相关数据来建立数学模式以便推测汉字起源时间.本文参考其它世界古文字的溯源方式,提出利用出土陶文资料,古代文献资料,及汉字线性发展的模型来考察汉字的起源定,最.以此三种模式可以推测汉字起源定点可能在公元前2500年左右.  相似文献   

5.
谭秋 《钟山风雨》2012,(6):54-55
中国皮影艺术自南宋起,已陆续传播到埃及、土耳其、法国、德国等国家。至今,世界上一些博物馆都珍藏着中国皮影,许多中外收藏者都以能得到一步传播到国外。如今,埃琴、土耳其、法国、德国等许多目r家都有专门的皮影研究院、皮影博物馆。  相似文献   

6.
<正>赵晓阳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年版,118元20世纪以来,语言文字不仅被认为是交流沟通的工具,更是认知世界的方式,对一种语言文字的借用转化意味着吸收一种新的认知图景和知识体系。该书通过对晚清《圣经》中译本的研究认为,《圣经》是中国历史上翻译版本最多、汉语言文字形式最多、拥有白话和文言两种语体、最多汉语方言汉字和罗马字、最多少数民族文字的书籍。《圣经》中译本至少产生了三方面影响:1.影响晚清汉语语言变  相似文献   

7.
除了刻划符号之外,到目前为止,仰韶文化(包括马家窑文化)彩陶上存在着文字的现象尚不为人们所认识。在埃及,新石器时代陶器上的某些纹饰的文字意义已经被揭示出来。仰韶文化彩陶上的文字现象与此很类似。汉字是由象形文字发展而来的,它最初源于图画。仰韶文化的彩陶纹饰孕育了汉字的萌芽,许多图案具有了汉字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国家:埃及 遗产链接:古埃及王国酋都有着令人叹为观止的墓地古迹,这是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1979年进入《世界遗产名录》。  相似文献   

9.
中国的埃及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诞生于19世纪20年代初期的埃及学,是一门世界性的学科。目前,世界上所有发达国家都建立了自己的埃及学,其中规模较大的有美国、英国、德国、法国等国。世界各国埃及学研究共同组成国际埃及学家协会,定期召开学术会议,广泛进行国际合作与学术交流,使全世界埃及学研究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本拟就我国的埃及学研究从无到有的发展历程作一阐述。  相似文献   

10.
一汉字,当今世界最古老而又最富有生机的文字,它不仅是汉族人民最重要的辅助交际工具,而且是中华民族精神文明的重要承载工具。长期以来,不少学者谈到汉字时,对汉字的历史功绩是承认的,一谈到汉字的现状,有人不是说“汉字不利于实现文字工作的机械化、自动化”(中央电大教材《现代汉语讲义》上册120页),就是说“汉字不便于实现文字机械化,无论是在打字、打电报,还是印刷、编制序列索引,都远不如拼音文字方便。  相似文献   

11.
1816年,摄影技术诞生于法国。1844年(清道光二十四年),法国派遣特使兼全权公使拉萼尼(Tneodose de Lagrene)前来中国,与清朝两广总督兼钦差大臣耆英谈判并签订中法《黄埔条约》。使团随员中,有法国财政贸易部代表于勒&;#183;埃及尔(Jules Itier),他是一名摄影爱好者,行旅中携带一只大木箱,装着一架笨重的银板照相机。  相似文献   

12.
钱存训 《文献》1999,(2):258-261
本书主旨在结合考古学和民族学的最新资料,从世界观点探讨原始时代文字形成以前人类所采用的线形符号,对最初的文字和字母演进的关系.世界上许多古文明的民族文字最早都曾采用图像形式,但为时不久就归於消灭而代以字母.其中只有汉字独树一帜,维持图形不变而使用了数千年以迄於今.汉文字不仅持久不变,且使文字、文学、艺术三者相连结,使文字更上层楼,高度美化,造成世界文明中独一无二的汉字树.汉字是中国文化构成的主要因素,必需对汉文字有充分理解,才能对中国文化有深刻的认识.作者研究古代各种文字的变迁和传说,广泛收集资料,并参考世界各地学者的意见,采用比较、归纳和联想等方法,对以上所提问题,作出仔细的分析、批判和解释.  相似文献   

13.
张睿圆 《炎黄春秋》2023,(11):101-104
<正>导语:由于汉字在全球文字中的独特性,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汉字与现代技术的融合似乎是天方夜谭。1900年前后,除中国以外,世界各国都已拥有了属于自己文字的打字机,而如何发明一台中文打字机使7万多汉字呈现在纸面上,始终难以解决。到20世纪50年代,计算机首次问世,而可以输出汉字的全键盘仍没能实现。为中文打字机的发明,前人究竟进行了怎样艰苦的探索?美国学者墨磊宁关于现代中文信息技术的研究,为我们提供了答案。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汉字中,“郫”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字,《新华字典》和《现代汉语辞典》对“郫”字都只有一种解释:“郫县,地名,在四川省。”难道“郫”字就只有这一种用途?是唯一用作地名的汉字?  相似文献   

15.
正内容简介"西洋镜"团队历时七年遍寻各国公私博物馆,搜集到了300余幅罕见版画,整理出近20万字的原刊报道。它们均来自《画刊》《世界画报》等世界上最早一批以图像为主的法国报刊。《画刊》是法国第一份画报,创刊于1843年3月。《世界画报》创刊于1857年,  相似文献   

16.
"发现一款新菜,比发现一颗新星对人类幸福的贡献更大。"这句法国"烹饪泰斗"保罗·博古斯的座右铭,让全世界所有以厨师为职业的人,都开始羡慕起法国人。在法国,厨师在民众中享有电影明星般的荣耀和名声。他们认为,美食绝不仅是果腹之物,而是一项需要坚决捍卫的文化传统。数百年来,法国奉烹饪为"生活宗教",佳肴无数,高手如云。保罗·博古斯,便是久负盛名的一位。41年来,他的餐厅年年都被西方餐饮界权威杂志《米其林指南》评为最高级别"三星级"。这对于一位厨师来说,无疑意味着巨大财富和荣誉。最近,《时代周刊》评出的"60年来影响世界的人物"榜上,他也成为其中之一,而另一位法国入选者,是戴高乐。  相似文献   

17.
中国的汉字有多少中国的文字一共有多少字,这是很难说清楚的。我国一部最古最完备的字典,可算是《康熙字典》了。该字典成书于清康熙55年(1716年),由张玉书受命所敕编集。计42卷,分214个部首,共有单字43400余字,可曰集古之大成也。但其中大都为古...  相似文献   

18.
仓颉"始作文字"的传说及其史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宇信 《南方文物》2007,4(4):121-123
汉字是中华民族的通用书面语言。不仅我国有十三亿人口使用汉字,而且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日益提高和中外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日益扩大,在世界上其他国家和地区,也有愈来愈多的外国朋友在学习汉字,因而汉字是世界上使用最多的文字之一。  相似文献   

19.
《旅游纵览》2012,(5):48-51
<正>每个人都不是一座孤岛,一个人必须是这世界上最坚固的岛屿,然后都能成为大陆的一部分。——海明威旅行的意义,对于我们来说最受用的是愉悦身心,而对于文字创作者来说,旅行更"实用"的功能便是游出了源源文思,成就了世界文学史上的浓墨重彩。据说《老人与海》是中国读者阅读最多的诺贝尔获奖作品,一部流传了半个多世纪的经典作品和一个最擅长刻画硬汉形象的文学大师,这  相似文献   

20.
老一辈革命家与《国际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翠 《百年潮》2012,(8):79-80
《国际歌》是中国人民非常熟悉的一首歌。这首歌的歌词最初是法国诗人欧仁·鲍狄埃写的一首六段诗。1871年世界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巴黎公社失败之后,公社委员鲍狄埃怀着一腔怒火奋笔疾书,写下《L’internationale》的诗篇,号召工人们不要自暴自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