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他写出了汉城奥运会主题曲《手拉手》、意大利世界杯主题曲《意大利之夏》、刘德华的经典曲目《爱你一万年》……他就是"体育歌曲之王"乔治奥·莫洛德尔。如今,他和中国钢琴家孔祥东一起,为北京奥运会创作了《永远的朋友》——他要在中国续写传奇。  相似文献   

2.
金丹 《东南文化》2001,(7):57-61
阮元是书法史上真正意义上否定《兰亭序》的第一人,阮元否定《兰亭序》的思想渊源及动机,是以否定《兰亭序》来动摇二王在书法史上的权威地位,为在二王之外另辟新境寻找理论支撑。他的兰亭观始终与南北分派及碑学思想交织在一起,成为他书学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阮元否定《兰亭序》的论据虽然不足,但却为清代碑学的兴起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陈子善 《世纪》2020,(3):88-89
王仰晨先生(1921—2005)是人民文学出版社的资深编辑出版家,先后主持《鲁迅全集》《茅盾全集》《瞿秋白全集》(文学卷)的编辑出版工作,实在了不起。1986年离休后,他又与巴金先生密切合作10余年,共同完成了《巴金全集》和《巴金译文全集》的编辑工作。当年参加《鲁迅全集》书信卷注释时,我随人文社鲁迅著作编辑室和参加注释的各地同仁,尊称他为"王仰",因此,此文仍以王仰称呼他老人家。  相似文献   

4.
金毓黻是20世纪中国东北史学、东北文献学研究主要奠基者之一,他曾对高句丽好太王碑进行过较为详细的研究与调查。金毓黻的好太王碑研究成果收录于《静晤室日记》《辽东文献征略》《奉天通志》《东北通史》等著述之中。为了深入研究好太王碑,金毓黻曾亲赴辑安实地考察好太王碑。《静晤室日记》和《辽东文献征略》中收录的好太王碑释文为金毓黻转录于《东北》杂志1924年第2期中佚名的好太王碑释文。《奉天通志》中的好太王碑释文是金毓黻以《东北》杂志中的好太王碑释文为基础并参照当时所见好太王碑拓本而作出的释文。  相似文献   

5.
张月 《人物》2020,(2):106-111
演员田雨最常提到的一个词是:随缘。演主角还是演配角?随缘。角色命运也是随缘,能不能红更是随缘。他44岁了,知道很多事情无法掌控,也不能强求。在很长的时间里,“田雨”这个名字之于大部分人来说是陌生的。他演了20年的戏,是影视剧里的黄金配角,演过《夏洛特烦恼》里的王老师、《妖猫传》里的高力士、《钢的琴》里的王抗美。提到这些角色,很多观众会恍然大悟,“原来是他啊。”直到去年底,《庆余年》里的王启年和《精英律师》的何赛为他带来了更大的声名。  相似文献   

6.
王贞勤 《文史天地》2014,(11):61-64
正解放战争初期,我军普遍开展了王克勤运动,延安中共中央机关报《解放日报》为此还专门发表了《普遍开展王克勤运动》的重要社论,号召全解放区军民向王克勤学习,称赞他的思想、技术、体力三大互助的带兵经验,"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创造了新的光荣的范例"。王克勤是怎样的一个人,王克勤运动是怎么回事,我军为何又会普遍开展?《解放日报》社论为何又说王克勤运动能"更好的进行瓦解敌军的工作,以更加壮大  相似文献   

7.
王雱:一个早慧的才华四溢的思想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是北宋著名政治家王安石之子 ,他积极投入当时的变法革新运动 ,主要地是献身于学术事业 ,协助王安石训释《书》、《诗》和《周礼》,完成《三经新义》。同时王还致力于佛道两家思想的探索 ,在辩证法哲学等许多方面获得了不少新的创见。王著作甚多 ,但只有《老子注》和《南华真经新传》较为完整地保留下来 ,是了解这个早慧的才华四溢的思想家的重要著作  相似文献   

8.
正父亲又被称为"爹",在古代,"爹"字最早见于记录南北朝时期南朝历史的《南史》。据《南史》记载,南朝梁的始兴王萧憺出任荆州刺史后回京城时,因为萧憺在荆州为老百姓做了不少好事,老百姓就唱了一首歌为他送行,这首歌是:"始兴王,人之爹,赴人急,如水火,何时来,哺乳我。"意思是说,始兴王萧憺  相似文献   

9.
许连喜,黄梅县酒港镇丁字街人。生于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少时读了3年书,后随父种田。民国《年(1915年)拜齐志才为师,不久铺堂搭班,从艺44年,主演小丑。他刻苦学习,善于表演丑行的各种人物,尤其是对封建社会中贫苦的底层人物,他着力塑造他们勤劳、勇敢、热心助人等性格。如《葵花井》中的禁子、《海林州》中的葛麻、《香珠记》中的杨三巧、《海螺墩检干》中的李方、《卖棉纱》中的陈不论、《夫妻观灯》中的王小六、《牌环记》中的王祥等。官衣、格子丑方面的人物他也演得很出色。许师傅对发生在黄梅、广济的真人真事的剧目中…  相似文献   

10.
王铎,明末清初著名书法家、画家。他的作品在国内外有很大影响,被誉为“神笔”。在他的作品中,除大量墨迹之外,石刻也为数不少,是不可忽视的珍贵资料。据笔者所知,他留下的石刻不下10余种,即藏于新安县铁门镇千唐志斋中的《坐餐胜亭诗》和《五言诗》、孟津县龙马负图寺中的《龙马记》、济源市的《吴养充墓表》、卫辉市《为潞王祝寿诗》、浚县大伾山上的摩崖题字《再至青坛》和《仙崿》、《鹭涛虎岫》以及沁阳  相似文献   

11.
楚王考     
楚王领钟,原为罗振玉贞松堂所藏。钟铭十八字:“隹(惟)王正月初吉丁亥,楚王领自乍(作)铃钟,其聿其言……”(铭文见罗振玉《三代吉文全文存》1.9.2)。铭文不全,可见此钟为一组编钟之一。关于“楚王领”为楚何王,主要有五说:1,罗振玉先生主“楚成王”说。他认为“楚王名作领,殆頵之坏字,“頵为楚成王名”。2,郭沫若先生主“楚悼王”说。他说“余意当即楚悼王。悼王名,《史记·六国年表》及《通鉴》均作类,而《楚世家》作疑。疑当即领若颔之字误。《世家》文盖本作颂若颔,因录《年表》者已误为类,读者疑之,遂于字旁注一疑字,其后录书  相似文献   

12.
清代学者王鸣盛十分注重考证史学研究,作为"吴派"的乾嘉考据家,他的学术成就遍及经史。《十七史商榷》中,王鸣盛对新旧《唐书》进行了广泛且深入的研究,从文字校勘、典制考证、增补史事等方面,对新旧《唐书》进行深入的研究。本文从王鸣盛对新旧《唐书》的研究入手,探讨乾嘉学者的史学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3.
李学勤 《文博》2010,(2):3-3,42
<正>1924年,王国维先生作《散氏盘考释》,文中论及盘铭"夨王",说:夨僭王号亦见他器。……当宗周中叶,边裔大国往往称王。《史记·秦本纪》有丰王,彝器有邵王鼎,有吕王鬲、吕王壶,而录伯(?)敦云:"作  相似文献   

14.
宋代著名画家李公麟,关于他的籍贯问题至今尚有疑义。《宋史》说他是舒州人;《宣和画谱》和《东都事略》(南宋王著)说他是舒城人;新版《辞海》《辞源》以及《大不列颠百科全书》又有舒州舒城人这一提法。为此笔者查阅了有关史料,拜访了一些方志学家并进行了实地考...  相似文献   

15.
读了《江淮史》2004年第5期《忆王任老的医韬和略》一,不禁勾起了我对挚友王任之同志的无限怀念。我与他在抗战时期相识,以后通讯不断,曾得到过他许多帮助,至今仍铭刻在心。  相似文献   

16.
王守仁(1472—1529),字伯安,别号阳明子,世称阳明先生,馀姚(今属浙江)人。《明史》卷一五九有传,后人撰有年谱多种,生平事迹详明。其著作由门人编成《王文成公全书》,其中《大学问》、《传习录》为其哲学思想的纲要。 王守仁有一整套主观唯心主义的“心学”思想体系。他在《朱子晚年定论序》中明确讲述了自己思想的形成过程和历史渊源,从中可知,他近承陆九渊,远绍思、孟学派,对程朱理学,摒弃其客观唯心主义的主体部分,褒扬其主观唯心主义的次要成分,对佛老,特别是禅宗,吸收其主观主义认识论,否定其出世思想,从而构筑了自己的思  相似文献   

17.
莫荣强 《炎黄春秋》2010,(10):15-20
<正>中国共产党第二任总书记瞿秋白,曾为毛泽东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一书撰写的序言,在这篇《序言》里,瞿秋白还给毛泽东和彭湃一个称号:"农民运动的王!"其实,当时中国"农王"有三个:即湖南的毛泽东,广东的彭湃,广西的韦拔群。金冲及先生在他主编的《毛泽东传》一书中说:"中国共产党内,最早在实践上致力于农民运动的,是彭湃。1922  相似文献   

18.
傅国涌 《炎黄春秋》2003,(12):22-26
一王芸生是新记《大公报》第二代总编辑,在他手里继续捍卫了民间报纸“文人议政”的传统,当然也是他参与掐断了这一传统。他的文字热情洋溢,视野开阔,气魄宏大。老大公报人李纯青说他的文章“长处是洋洋洒洒,如江河奔泻”,“那时大公报社论,主要就是表现王芸生个人对时事的纵横观”。陈布雷夸奖他的文章“得张季鸾十之八九”。重庆时期,张季鸾在读了他写的一篇社论后由衷地赞赏说:“我要写也不过如此!”无党无派的报人俞颂华在《富有热情的王芸生》一文中这样评价——王芸生的文章为世人所传诵。他立言的长处是常以国家为前提,而站在人民的…  相似文献   

19.
明代临海人王士性(1547—1598),既是卓越的人文地理学家,又是出色的政治家和文学家。他著有《五岳游草》、《广游志》、《广志绎》、《东湖志》及《吏隐堂集》。除《东湖志》外,其它著作近年都已发掘出来,最近上海古籍出版社已出版其全集。此外,还发现了一批他的佚文。他的学术成就,政治主张,文学成果基本上都在这些著作中得到体现。由于历史的原因,尤其是在他死后不久即逢明清易代,他的那些充满爱国精神的著作遭到冷遇,致使其学术引声名沉寂了数百年。只是近年来,他在人文地理学上的成就开始受到  相似文献   

20.
《文献》2016,(6)
《石洞黄公墓志铭》系王阳明高足王畿的重要佚文之一。该文详叙了阳明后学黄承文的家世渊源、求学经历、仕宦生涯、学术交游等,是迄今为止最为丰富的黄承文传记文献,可以填补黄承文研究的空缺,补《王畿集》之佚。文中关于向王畿请益的记载等,大略点出了黄承文"外器以融道"的学术倾向和王门中人的学术身份。同时,王畿在文末自称眷生,也体现了他与王家的密切关系,有助于理解他在王门弟子中的崇高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