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苏联一直是美国对新中国冷战政策中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反苏、反共、反华作为该政策的三个主要方面,在不同的时期,其地位、作用及其相互关系显然有别。杜鲁门时期,反共、反华从属于反苏的大目标,但多次企图分化中苏联盟。艾森豪威尔任内,对华外交的意识形态色彩更浓,反华、反苏与反共几乎划上了等号,苏联因素的重要性已不及前任。肯尼迪上台后,在与苏强硬对抗的同时,拉苏联,孤立中国,反华、反共色彩明显浓于反苏。  相似文献   

2.
杜重远是一位热诚的爱国主义者和坚定的民主主义者,是中国共产党的忠实朋友。为了把新疆建设成为抗日后方根据地,杜重远从上海"四渡天山"到新疆。在新疆,他积极开展抗日宣传活动,筹办新疆学院,培养爱国进步青年,但杜重远受到反动军阀盛世才的迫害,反苏反共的盛世才将杜重远逮捕关进监狱,并秘密处死。杜重远"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气节感染读者。  相似文献   

3.
杨增新是中国近代史上有争议的人物,他集官僚、军阀、学者于一身。从1912年到1928年,杨增新执掌新疆军政大权长达17年,人称"塞外皇帝",成为新疆近代史上显赫一时的人物。杨增新统治新疆时期,新疆内忧外患,社会动荡。外有沙俄虎视眈眈,内有各种矛盾一触即发。但杨增新在危机四伏的动荡时期,采取了各种措施,使新疆保持了长期稳定的局面。  相似文献   

4.
史宏飞  白建才 《史学集刊》2012,(4):39-47,78
20世纪40年代,在由二战走向冷战的世界大格局下,中国的新疆地区也逐渐成为美苏争夺的对象和中美苏三国角逐的舞台。在这一过程中,美国从二战期间在中苏争夺中息事宁人,到冷战期间企图扶持新疆地方势力,在新疆建立反苏反共政权,但最终遭到失败,退出新疆;苏联二战期间一度被中国逐出新疆,冷战期间与美国争夺新疆,最终支持中共解放了新疆;中国国民政府和中共在这一时期为确保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并最终确保了中国国家的统一和对新疆的主权。  相似文献   

5.
张学良主政东北时期与中共的关系是与当时国内外形势及东北特殊的政治环境息息相关的。国际上 ,东北地区不断受到苏俄的经济渗透 ,作为东北地区最高行政长官的张学良从本集团的利益出发 ,继承其父的反苏传统 ,从反苏进而到反共就是顺理成章的事 ;国内 ,中共的活动波及东北 ,消除中共在东北的影响成为张学良念念不忘之事。东北易帜后 ,东北地区成了中央政府的一个特区 ,张学良与蒋介石在反共上达成一致。但我们看到 ,张学良与蒋介石在反共的动机、目的诸方面又有着本质的不同 ,这种异质性随着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 ,随着张学良对蒋介石认识的深…  相似文献   

6.
杨增新统治新疆17年,在他主政时期,原本落后的新疆教育不仅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而且日益退化。其根本原因在于杨增新的保守教育思想以及推行的一系列愚民政策,而他的这种守旧思想的形成有着诸多的因素。  相似文献   

7.
十月革命爆发后,俄国苏维埃政权确立之初,历史遗留问题和新问题交织,威胁着中国新疆的安全与稳定,其中引渡旧俄领事、难民和败兵问题以及经贸问题成为双方交涉的重点。当时主政新疆的杨增新积极应对,与中央政府合作,本着和平解决的方针,据理力争,妥善地化解了彼此间在引渡与贸易问题上的争端,并在收回部分主权的同时,也使苏(俄)继续成为一支制衡英国势力的力量。  相似文献   

8.
辛亥革命之后,杨增新接替袁大化主政新疆,其执政之初便面临着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诸多方面难题,为了稳定社会局面巩固统治地位,杨增新采取了一系列吏治改革措施,对当时和以后的新疆社会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杨增新统治新疆时期力谋政治统一,不断在吏治上进行整饬与革新,而其进行的县治改革,对促进新疆发展方面有着重要作用。笔者认为杨增新进行县治改革有多重原因,拟从巩固边防,加强管理的需要,以及增加税收,充分利用地理优势这几方面对其原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
抗日战争时期是近百年来中国人民反对外国侵略斗争由失败走上胜利的历史转变时期。国民党政府为适应形势的变化,在对内对外政策上进行了调整。这种调整不仅表现在变反苏反共为联苏合共上,更表现在联苏限共上。本文试就抗战爆发后国民党对苏政策的调整及其与反共关系作一粗略的分析。  相似文献   

11.
以前,中央历代对新疆的统治都比较薄弱。谁要是在新疆掌了权,谁就是那里的土皇帝。1928年,新疆军阀杨增新宣布归顺南京政府,蒋介石立即任命他为新疆省政府主席。  相似文献   

12.
民国时期,杨增新、金树仁、盛世才及国民党先后主新,对新疆的哈萨克、蒙古、柯尔克孜等游牧民族采取了不同的统治政策.杨增新实行抚绥、羁縻政策,金树仁实行民族歧视政策,盛世才实行假民主下的民族压迫政策,国民党政府实行民族同化和安抚政策,从而使新疆游牧社会处在或表面稳态或突显动荡的境况与态势中.  相似文献   

13.
正阎毓善早年考取举人,步入仕途,效力清廷,钦派黑龙江为官,后在北洋政府任参议院议员,民国六年受命远赴新疆就任实业厅长一职。至此,开始了他17年新疆政治生涯,直至逝世。在新疆他先后供职杨增新、金树仁两任政府实业厅长、建设厅长要职,曾扶持盛世才坐上新疆第一把交椅,成为新疆在任时间最长的三朝元老。他还亲历了民国史上新疆血腥的"七七政变",在杨增新遭枪击毙命的现场,他也身中数枪,在血泊中九死一生,而最终大难不死。  相似文献   

14.
张家康 《文史精华》2012,(4):15-20,1
蒋介石毕其一生反共反苏,这在海峡两岸的相关著作中,已成为不刊之论。可当我们将目光停留在五四运动前后,就会发现他和那一时代的许多进步且有抱负的青年一样,深受十月革命的影响,并且最早主张师法苏俄。以至有过一段稍纵即逝的联俄联共的岁月。  相似文献   

15.
蒋介石毕其一生反共反苏,这在海峡两岸的相关著作中,已成为不刊之论。可当我们将浏览的目光锁定在五四运动前后,就会发现他和那一时代的许多进步且有抱负的青年一样,深受十月革命的影响,并且最早主张师法苏俄,以至有过一段稍纵即逝的联俄联共的岁月。  相似文献   

16.
苏德战争初期,苏军失利,一向对苏恭顺的新疆盛世才变脸反苏,国民政府乘机利用以收回新疆主权,避免了分离祖国的危险倾向,是关乎国家民族利益的重大收获;另一方面由于中苏之间隔阂益深,福兮祸之所伏,其后苏联制造的种种难堪,国民政府只得一一领教了。抗战中后期中苏关系复杂多变,国民政府的对苏外交也备受考验和煎熬。  相似文献   

17.
杨增新和杨缵绪在新疆财政问题上的分歧与争论不仅反映了政见不同,更折射出北洋政府与新疆地方统治者在如何看待和治理多民族边疆地区主导思想上的差异和矛盾,反映了他们对新疆复杂社会的了解深度和对各族人民的根本态度。  相似文献   

18.
方朔 《文史博览》2008,(5):32-34
在很多人的心目中,萧军是一个桀骜不驯的作家。他曾与鲁迅、毛泽东都有过亲密交往和书信往来。然而,很少有人知道萧军在20世纪20年代就与共产党有着密切往来。1948年他在东北刚加入中国共产党,就被打成“反苏反共反人民”分子,排挤在党外。之后连续30多年,萧军厄运缠身,在“文革”中还险些丧命。1982年在政治上得到平反,却没有恢复党籍。  相似文献   

19.
裴杰生 《新疆地方志》2007,(1):51-54,57
清末,清朝政府废除军府制,在新疆建立行省,推行郡县制。新疆建省意义重大,但由于新、伊分治,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新疆行省制度的统一性。民国初年,杨增新主政新疆,实现了伊犁、塔城、阿勒泰三区行政统归新疆的局面。新疆行政的统一,维护了国家领土主权的完整,有效地巩固了西北边防,保持了新疆政局的稳定。  相似文献   

20.
五四前中国国民党是革命的主导政党,而五四之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青年党相继诞生,活跃政坛,中国政坛裂变而为三党竞革的局面。三党之间关系错综,各有其政纲和主义,分别充当不同角色,国共合作北伐,而青年党则反苏反共,反对国共合作,它们共同演义了五四后中国的一场国民大革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