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积土成山,风雨生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圣心之成,须有善意,须有善事之和作基础。吏之所赞,民之所颂,为圣心备者。  相似文献   

2.
正中国是一个多山之国,山地面积占到国土总面积的百分之三十以上,自古以来山地便是人们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条件,人与山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韩诗外传》曰:"仁者何以乐山,山者万物之所瞻仰也,草木生焉,万物殖焉,飞鸟集焉,走兽休焉,吐生万物而不私焉,出  相似文献   

3.
焉支山焉支山在河西走廊中段,山丹县境东南。这山在两千多年前就名扬天下,而今更以奇特山景吸引四方游人。焉支山出名,始自西汉。那时匈奴猖獗,阻塞西域通道,频频袭扰中原。汉武帝派名将霍去病率大军征战河西,直抵焉支山下,几番鏖战,逐匈奴于大漠之北。于是就有了...  相似文献   

4.
“一夫死生是失得之大者,故乐莫甚焉,哀莫深焉。”(陆机《大暮赋》)生、老、病、死,人莫能违,不分古今,无论畛域。既然对生死物化之悲是全人类共通的情绪,那么它也是被称为“人学”之  相似文献   

5.
释《国语·楚语上》“教之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语·楚语上》记申叔时论傅太子一段,是我国有关古代贵族教育的一段重要史料,常常被学人称引。申叔时谈到了需要教授的内容:教之《春秋》,而为之耸善而抑恶焉,以戒劝其心;教之《世》,而为之昭明德而废幽昏焉,以休惧其动;教之《诗》,而为之导广显德,以耀明其志;教之礼,使知上下之则;教之乐,以疏其秽而镇其浮;教之《令》,使访物官;教之《语》,使明其德,而知先王之务用明德于民也;教之《故志》,使知废兴者而戒惧焉;教之《训典》,使知族类,行比义焉……内中的“教之《令》,使访物官”,则颇让人费解。韦昭注:“令,先王之官法时令也。访,议也。…  相似文献   

6.
康熙的书法     
康熙的书法浣花清代书法,以嘉道为界,可分为前、后两期。嘉道前仍承帖学;嘉道后则尊碑抑帖。帖学期又因康熙、乾隆二帝之不同爱好和书风,而先后形成“仿香光”与“仿松雪”之两种书风,都成为当时左右书坛之势,正所谓上有所好,则下必有甚焉。康熙帝玄烨(1654—...  相似文献   

7.
人物研究,首重年谱。辨章学术,考镜源流,识情别性,知人论世,皆有赖焉;日月为纲,以人系事,推移岁次,举凡氏族之兴衰罔替、交游之酬唱涵蕴、述之得失先后、舆地之嬗变取舍、从业之开合转换、职官之左右递迁,咸与纳焉。广西学人徐松石,近世以降,大陆罕有专论,然其学术、思想之成就,丰碑在目。今管窥斯人斯学,亦难舍此径。  相似文献   

8.
李致忠 《文献》2001,(4):79-95
夫经籍也者①,机神之妙旨②,圣哲之能事③.所以经天地,纬阴阳④,正纪纲,弘道德⑤.显仁足以利物;藏用足以独善⑥.学之者将殖焉;不学者将落焉⑦.大业崇之⑧,则成钦明之德⑨;匹夫克念,则有王公之重(10).  相似文献   

9.
古遗物所以为今世重者,非以其雕镂之精、开制之美,大之可为兴亡之鉴戒,次之可证古代名物制度,为博物者之所取资焉。夫古玺印之传世,变何独  相似文献   

10.
“臣闻之:‘无丧而,忧必雠焉;无戎而城,雠必保焉。’寇作之保,又何慎焉?守官废命,不敬;固雠之保,不忠。失忠与敬,何以事君?……”,──《左传·漆公五年》这段话是晋献公派司空土荐为两位公子──重耳(后来的晋文公)、夷吾(后来的晋惠公)分别修筑蒲城、屈城时,“不慎,置薪焉”,献公派人资问时,士荐辩词的一部份。士荐见机知变,深知晋乱已开,预感到两位公子必起而抗争,因而筑城时,有意置柴薪于城墙中,使不坚固。郑天挺主编的《左传选})(63年中华书局版)对“无丧而成,忧必附焉”,注为:“戚,同戚,悲哀。硼,…  相似文献   

11.
祁奚荐贤原文:祁奚请老,晋侯问嗣焉。称解抓,其仇也。将立之而丰,又问焉,对日:“午也可。”于是羊舌职死矣,晋侯日:“孰可以代之?”对日:“赤也可。”于是使祁午为中军尉,羊舌赤佐之。君子谓祁奚于是能举善矣。称其仇,不为馅;立其子,不为比;举其偏,不为党。《窃书》日:“无偏无党,王道荡荡”,其祁奚之谓矣。解狐得举,祁午得位,伯华得管。建一管而三物成,能举善也。夫唯善,故能举其类。《诗》云:“惟其有之,是以似之。”祁奚有焉。译文:邓奚请求告老退休。晋侯问什么人可以接替他的职位。祁奚举荐解狐,而解狐是他…  相似文献   

12.
<正>"日本藏中国罕见地方志丛刊"影印明万历《吉安府志》卷34收录多篇宋代记体文,其中一篇为《吉州学藏书阁记》,如下:吉有学,学有阁,阁有书,自本朝庆历三年知州事、殿中丞李侯宽始也。学之成,欧阳文忠公为之记,极盛大备,壮伟闳耀,栋宇凡七而阁与居一焉。于今二百余年,黉舍后一再徙,所谓壮伟闳耀者非其旧。阁不复存,幸书存焉耳。有书无阁,书将焉储?储之直舍,直舍岂书庋哉?书弗庋,是轻其书;轻其书,有书犹无书也。然则书之轻重,阁之有无,系不系邪?宝  相似文献   

13.
标点趣闻     
众所周知,古文没有标点符号,全赖“之乎也者已焉哉”七个虚词修饰着语气文义。[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读书记闻     
近年来,由于工作强度和深度日增,颇感读书太少,学识浅陋。如何读书,心里一直想着这个问题。于是便翻阅前人的书,想找一点有可资借鉴的读书经验。《国语·楚语》记楚庄王太子学习的事,楚大夫申叔时说:“教之春秋,而为之耸善而抑恶焉,以戒劝其心。教之世,而为之昭明德而废幽焉,以休惧其动。教之诗,而为之导广显德以耀明其志。教之礼,使知上下之则。教之乐,以疏其秽而镇其浮。教之令,使访物官。教之语,使明其德而知先王之务用明德于民也。教之故志,使知废兴者  相似文献   

15.
张良强 《江淮文史》2022,(6):101-108
<正>《陶庵梦忆》卷一有《濮仲谦雕刻》,文曰:南京濮仲谦,古貌古心,粥粥若无能者,然其技艺之巧,夺天工焉。其竹器,一帚、一刷,竹寸耳,勾勒数刀,价以两计。然其所以自喜者,又必用竹之盘根错节,以不事刀斧为奇,则是经其手略刮磨之,而遂得重价,真不可解也。仲谦名噪甚,得其一款,物辄腾贵。三山街润泽于仲谦之手者数十人焉,而仲谦赤贫自如也。于友人座间见有佳竹、佳犀,辄自为之。意偶不属,虽势劫之、利啖之,终不可得。  相似文献   

16.
《晋语·董叔欲为系(繁)援》乃《国语》中佳篇。而古注多有舛错及未详之处,今人译释亦多误解,其文仅七十七字,全录如下,而试正读之。 董叔将娶于范氏,叔向曰:“范氏富,盍已乎!”曰:“欲为系援焉。”他日,董祁愬于范献子曰:“不吾敬也。”献子执而纺于庭之槐。叔向过之,曰:“子盍为我请乎?”叔向曰:“求系既系矣,求援既援矣。欲而得之,又何请焉?”  相似文献   

17.
《老子》为道家之至要经典,其影响纵贯古今,遍及中外,二干多年来研究不可胜数,然其玄义妙理,至今尚有不解误解处,甚而至於有以老注我,窃为老聃抱恨焉。故不揣愚陋,将其往复观照,反覆绌绎,务得其义,要在以老解老,发微纠谬。今公之於世,以就正有道焉。  相似文献   

18.
其实这位领导人比我们更了解中央,只不过他是揣摩一人之好恶,又从“左”的方面加以发挥发展,“上有所好,下必甚焉”  相似文献   

19.
肇域志     
〔湖北〕武昌府古荆州。楚鄂邑。熊渠立子红为鄂王。汉以下为江夏郡。刘表将黄祖守之。〔吴大〕帝初都焉。陆逊、诸葛恪、滕牧皆守之。孙皓又尝都焉。及晋伐昊,使〔王戎袭〕武昌,胡奋袭江夏。东晋时,桓石仁、谢尚、庾翼屯守。齐刘怀珍言于高帝曰:夏口兵〔冲〕要地,宜得其人,遂令柳崇镇之。梁武帝自襄阳起兵东下,攻围二百余日,方降。梁末,北齐得之,遣幕客(慕容)俨守。陈霸先将侯瑱攻围六月余不下。复(后)三国和通,乃归梁。  相似文献   

20.
正晚清名臣王茂荫(1798—1865年)出于公心为朝廷推荐人才,一生中不下数十人,所荐之人大都得到录用。其儿辈为他作的《子怀府君行状》("子怀"为王茂荫之号)中说他"于国计民生政事得失,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以时事方殷,人才为重,故于宏奖风流,尤注意焉。前后荐剡不下数十人。凡所敷陈,多蒙?纳;凡所推荐,多蒙录用"。为王茂荫遗著《王侍郎奏议》作序的易佩绅(咸丰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