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长期以来,靖难之役一直是学界关注的热点,然而过往研究大多集中于对靖难之役的宏观叙事与细节考订,对靖难之役发生之后,明代朝野上下在文献残缺的基础上进行的建文史重构鲜有关注,使学者难以详尽了解靖难之役的长期影响所在。该书作者吴德义专注于靖难史学研究多年,《政局变迁与历史叙事:明代建文史编撰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年5月)在以前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更为深入的探讨,对自建文逊国直至南明灭亡长达二百余年的建文史学编撰做  相似文献   

2.
米切若张 《华夏地理》2007,(U02):123-123
靖难之役一百多年后,建文逊国为僧的事迹在朝野流传开来,云南史籍的记载尤多:  相似文献   

3.
靖难之役一百多年后,建文逊国为僧的事迹在朝野流传开来.云南史籍的记载尤多:  相似文献   

4.
燕王朱棣靖难之役成功,登上皇位。第一次例行朝会时,朱棣要求建文朝的旧臣们各抒己见,发表看法。  相似文献   

5.
明初建文朝靖难之役后,建文帝的踪迹一直是难解之谜。近年来,各种传说层出不穷,遗迹、遗物不断涌现,建文帝踪迹话题引起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和地方政府及建文后裔的兴趣,相关的学术活动十分频繁。2010年7月2日,由中国明史学会、中山陵园管理局南京钟山文化研究会主办,南京明文化研究会、明孝陵博物馆承办的“明建文帝踪迹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南京召开。  相似文献   

6.
明代中后期建文朝史籍纂修考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元璋死后,刚历世事、年仅22岁的皇太孙朱允坟继位,因改年号为建文,是为建文帝。建邸北平的燕王朱棣为了登上帝位,遂借口诛奸臣、清君侧,发动靖难之役,于建文四年(1402年)六月十三日终结了建文朝的统治。建文帝死于宫火,众多忠于朱允坟之臣僚甘赴鼎镬,族属戚友诛灭发戍。因榜示奸党之名,凡建文故臣之文字,人们不敢收藏片语。诚  相似文献   

7.
建文帝在位期间,革祖宗之弊政,诞布维新,广施宽政,尊右文教,在政治、经济和法律等方面推行了一系列改革举措,初步构建起了一个彬彬文治社会,并一定程度上缓和了洪武以来的政治斗争和社会危机。然随着"靖难之役"的爆发和建文政权的覆亡,这些举措和政策也大多未能付诸实践,随即湮没于滚滚历史长河之中。  相似文献   

8.
靖难之役一百多年后,建文逊国为僧的事迹在朝野流传开来。云南史籍的记载尤多:先是,明万历前期,时任云南巡按御史的刘维,于庚辰年(1580年)八月七日登上狮子山巅,极目远眺,山隐龙蛇,气象万千,大叹三声:“建文潜此,理或然也”(刘维《写金刚经序》)。稍后,万历后期,时任云南有参政的谢肇涮撰写《滇  相似文献   

9.
2005年,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对位于北京朝阳区王四营乡的明代怀柔伯施聚、施鉴墓进行了发掘。两墓出土了三方墓志,志文合计2000余字,除记载志主的生平之外,尚涉及施氏家族谱系、明初军户政策、武职升迁制度、"世券"制度等诸多问题,同时与靖难之役、夺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相关,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10.
笔者关于明朝“靖难之役”总策划人、神秘谋僧姚广孝的史料考证和遗迹调查,最早始于30多年前。自1985年开始,陆续在报纸和学术刊物上发表相关论文。1994年5月,由北京学苑出版社出版的拙著《中国五大历史悬案揭秘》,其中“建文帝出亡何方”文章中,第一次详细地考述了神秘谋僧姚广孝在“靖难之役”里所起的作用。嗣后,但凡关于姚广孝研究在学术界掀起了一股热潮,令我遗憾的是,个别人在大段大段引用笔者的成果之时,却并没注明其出处。  相似文献   

11.
山西潞州人暴昭是明初一位耿介清俭的忠烈名臣。朱允炆即位后强藩与弱主的矛盾态势明朗,削藩势在必行。建文初,朝廷派暴昭充北平采访使,发现燕王反迹,回朝后,密报朝廷,请求建文帝早作准备。在靖难之役发生后,暴昭与铁铉等悉心筹划,屡挫燕军,坚守济南。建文四年,朱棣进逼南京,金川门失守,明廷涌现出诸如方孝孺、铁铉、谢贵、张昺、高巍、暴昭、连楹等一大批对建文帝忠贞不二、坚决反抗朱棣叛乱的忠烈名臣。朱棣用敲牙、割舌种种酷刑,但暴昭始终不肯屈服,最后身首异处,并被族诛。其忠烈气节受到当时人和后世的称颂。  相似文献   

12.
明朝初年的政治舞台上曾连续上演了两幕削藩的活剧。两剧的导演,一是建文帝,一是永乐帝。建文削藩,激成"靖难之变",刀光剑影,干戈扰攘,结果皇冠落地,江山易主;永  相似文献   

13.
乘车出南京中山门,沿东郊宁杭公路行近一小时,便到了著名的世界之最——阳山碑材所在地,江宁县汤山镇坟头村的阳山。 据有关史料介绍:明太祖朱元璋死后,因长子朱标早在战争年代牺牲,按照传统,传位给皇太孙朱允炆继承大统,即建文帝。四年后,朱元璋四子建文帝之叔、封于北平的燕王朱棣不服,以“清君侧”为名,发动了中国历史上有名的“靖难之役”,从侄子朱允炆手中夺得了  相似文献   

14.
明朝建文帝朱允是朱元璋的长孙,在位仅三年半,就被其叔父燕王朱棣发动“靖难之役”赶下了台。在靖难之役中跟建文帝关系密切的一个名叫谢贵的武将,其有关事迹载于《明史·张传附谢贵传》里:张,泽州人。洪武中,以人材累官工部右侍郎,谢贵者,不知所自起,历官河南卫指挥佥事  相似文献   

15.
试论明朝建文帝的维新政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明朝长达二百七十余年的历史长河中建文一朝虽仅占有四年的时间,但他不默守故训,积极地进行调整和改革,刷新政治、革故鼎新,“永维宽猛之宜,诞布维新之政”,大胆地推行了一套“变古乱常”的维新措施,然而“靖难之变”却中断了他革新的进程,成为时局转换的枢纽。削藩是建文新政  相似文献   

16.
曾被时人称作“大儒”的方孝孺,陈法在《方孝孺论》中则指出那是人们“习而不察”所致,并针对方孝孺在靖难之役中的表现,批评方氏是“不学无术,刚愎自用”的渺小人物,批评他身为惠帝重臣,竟然违背“君子以仁义之道光辅其君”的准则,以致国亡谚死,牵连八百余名无辜,可谓不仁、不智;《方论》还批评惠帝庸劣无能,提出“且为建文者,为夷、齐、泰伯之让,则至德光昭千古矣”的主张,颇有些顺应潮流、与时俱进的思想。  相似文献   

17.
正1399年,朱棣以"清君侧"、"诛奸臣"(黄子澄、齐泰)为名,自称"奉天靖难",起兵反叛,史称"靖难之役"。1402年8月,燕王军最终入京师。其时宫中大火冲天,建文帝不见踪影,去向不明。一切都是朱元璋的安排建文帝朱允炆的命运,还得从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说起。很多人都知道朱元璋,他出生于贫农,从小放牛,在皇觉寺出家当和尚,还当过要饭的乞丐四处漂泊。后来,参加郭子兴的起义军反抗元朝,英勇善战,打下了大明的江山。  相似文献   

18.
赣宁之役是民初的重要历史事件。本次公布的史料计2件:一为第十混成旅施从滨部战斗详报;二为第二军炮兵处阵中日记。不仅可补充已公布的赣宁之役有关史料之不足,对研究军阀混战及施从滨个人活动等问题也有裨益。  相似文献   

19.
姚广孝是明初一位十分重要的人物,他策划和参与了朱棣的“靖难之役”,而且营建了北京城、天坛,铸造了永乐大钟,担任了《太祖实录》和《永乐大典》的编修,甚至还影响与推动了郑和下西洋。  相似文献   

20.
正有明一代277年历史,以明英宗正统十四年(1449年)的"土木堡之变"为界,前八十余年为上升时期,这一阶段经洪武年间(1368—1398年)的休养生息、建文帝时靖难之役,到汉王朱高煦叛乱被平定,统治集团内部的斗争渐趋消弭,明王朝的统治步入正常轨道。这一阶段经济发展,社会稳定,至明仁宗、明宣宗统治时期(1425—1435年间),全社会终于出现了一派歌舞升平的繁荣景象,《明史纪事本末》作者谷应泰说"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