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天安门地区管委会宣布,天安门观礼台翻建工程2004年3月24日开工,预计在今年国庆前竣工。天安门观礼台由我国国家级建筑大师张开济设计,1954年建成,它已经陪伴天安门广场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中心广场,度过了一个个盛大的庆典。92岁的张开济老人说:"我很自豪能在天安门广场上留下两个作品,但很少有人知道天安门城楼旁边不起眼的观礼台和革命历史博物馆是同一个设计者!我最满意的不是革命历史博物馆、钓鱼台国宾馆、北京天文馆、北京科普展览馆这四大馆,而是那一个台,那就是天安门观礼台。"  相似文献   

2.
十多年前的天安门广场上密密麻麻布满了摄影快照的摊位。来自天南海北的人们耐心地排队等候着。只为留下一个写有“北京天安门留念”字样的珍贵照片。如今到天安门广场参观的游客越来越多,拍快照摊位的数量却变得越来越少。  相似文献   

3.
黄劲 十年     
契机 “这一天,我上了观礼台。如果你面对天安门,我就在天安门左手边的第三个格子。4点多就起床了,真正入场已经八九点。这一天,从白天观礼到晚上烟火表演,一直在这里。大家叫呀喊啊,声嘶力竭,激动极了。”黄劲回忆1999年10月1日建国50周年庆典的情景。  相似文献   

4.
厉彦林 《神州》2014,(7):62-62
<正>今年母亲节的前一周,我携妻儿陪同年迈的爹娘去了一趟北京,游览了天安门。那两天,天公作美,雾霾散尽,天蓝云淡,温度适宜,看了个清晰痛快。陪老爹老娘逛天安门是件辛苦却又很惬意、幸福的事情。记得我上小学时,掀开语文课本,第一课,是带着拼音的"毛主席万岁";第二课,就是带着拼音的"我爱北京天安门"。我爹娘都是老实巴交、勤劳厚道的农民,出生在上世纪30年代抗日战争时期,童年时代就经历了民族的苦难,跟着大人躲避日本鬼子、挨饿。庆幸的是,沂蒙山区很早就是解放区了,记忆中  相似文献   

5.
《文史月刊》2014,(2):8-14
一、孙中山和毛泽东,隔着世界上最大的广场,默默相望新中国的中心是北京。北京的中心是天安门。天安门的中心又是什么呢?是那幅巨大的毛泽东画像。年年月月,不论白天还是黑夜,画像上,毛泽东那双睿智的眼睛通过面前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广场,注视着新中国的人民。几乎所有中国人和世界上的很多人都把天安门和毛泽东紧紧联系在了一起。又有多少人知道,毛泽东最初并不喜欢天安门。他说天安门太高了,高高在上不好,要在天安门下面,跨在金水桥上搞一个二层的矮台子,观礼时离群众才近。  相似文献   

6.
圆梦     
《文史博览》2006,(6):1-1
这是一张摄于1957年的布景场景图,照片的背景是上亿中国人熟悉,向往的天安门。畅游天安门,是父亲承诺儿子的一个梦想。然而有限的财力,计划只是一次又一闪搁浅,  相似文献   

7.
戴新华 《湖南文史》2014,(10):44-46
从1949年开国大典到1970年国庆21周年,首都天安门广场每年都要举行隆重的庆祝仪式。20世纪60年代,我曾参加过五次国庆庆典活动。见到毛主席,放飞和平鸽1962年我在读小学时第一次参加国庆盛会,是天安门广场最北侧少先队大队里的一员。1963年,我又一次作为少先队员站在广场北侧,参加国庆活动。这两次我都见到了毛主席。毛主席站在天安门城楼上,身穿灰色中山装,魁梧高大,神采奕奕。在我们的欢呼声中,毛主席一会儿扬起手,一会儿鼓掌,向人们致意。  相似文献   

8.
1976年1月8日,周恩来总理逝世,举国悲痛。为悼念周总理,清明节首都人民纷纷到天安门人民英雄纪念碑前,向周总理敬献花圈、诗词,表达哀思,遭到了"四人帮"的镇压,被打成"天安门广场反革命政治事件"。"四人帮"粉碎后两年被平反,宣布是"革命行动"。我是天安门事件的  相似文献   

9.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已经过去了55年,而在我的脑海中,有关中国人民革命战争胜利前夜的历史事件和1949年10月1日天安门广场上宣告共和国成立的庄严仪式(我有幸是这一仪式的见证人)的记忆却没有消失.  相似文献   

10.
邱昱 《古今谈》2007,(4):31-32
音乐是全世界最美的语言,音乐是浓缩的情感,好似我的亲人、朋友和孩子。 父母给了我一副天生爱唱歌的嗓子。7岁那年,当我第一次东张西望地带着好奇的神情站在舞台上唱《我爱北京天安门》时,我就迷上了舞台,迷上了唱歌,直到现在我仍然无条件地爱着她,她成了我永不放弃的人生追求。  相似文献   

11.
九十回眸     
我1911年3月28日出生于北京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祖父是城市独劳,父亲免费就读于唐山铁道学堂,毕业后在铁路上工作,后来当了总工程师。我四五岁时上家庭私塾,后转入教会办的女小和女中读书,14岁时考入国立北京女子大学(简称“女大”)文理学院预科,1931年本科毕业,获学士学位。 大学时期,我基于爱国热忱,参加了各次学生运动。当时自己还是一个少女,思想上懵懵懂懂,只知道那是爱国行动,便每次随同学们去游行示威、摇旗呐喊。记得常去的地方是天安门,有时也到铁狮子胡同。我的大哥和大姐也都是大学生,他们全是五…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我在做口述历史的时候,时常听到老人们提起1976年天安门事件的平反过程,但很少有人涉及天安门事件本身。作为这一事件的亲历者,我觉得有责任记录下我们这一代人的心路轨迹,以使后来者能够从一个侧面理解中国改革开放前夜的历史背景。  相似文献   

13.
《毛主席去安源》油画缘起于一个特定的展览从“文化大革命”经历过来的四五十岁以上的北京人也许还会有印象,1967年到1969年,位于天安门广场东侧的中国革命博物馆一直开放着一个展览,门口广告牌子写着展览的名称:“毛泽东思想的光辉照亮了安源工人运动展览会”(以下简称“安展”)。每天成群结队的观众,胸别毛主席像章,手持“红宝书”,有的还戴着红袖章,不断地从博物馆的大门涌进涌出,成为“文革”初期天安门前一处引人注目的景观。那时我是这个展览的负责人。这个展览的筹备过程大致是这样的:“文革”开始时,我是中国人民大学…  相似文献   

14.
《百年潮》1997,(3)
这年8月18日,毛主席在天安门上第一次接见红卫兵。其中有少数从长沙、哈尔滨等地来的学生,被请上天安门,并安排在大会上讲了话。这就揭开了红卫兵大串连的序幕。毛泽东认为学生串连是发动“文化大革命”的好形式。他在8月  相似文献   

15.
编读窗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并非毛泽东在开国大典上所讲《炎黄春秋》每期必读。天津开人代会期间,我带去几本,被其他代表拿走,说要仔细拜读。今年第3期让我爱不释手,又使我了解到几个过去不知道的事件和人物。与天津有关的内容,也令我感兴趣。爱国企业家毕鸣歧是我很熟悉的原天津市副市长,他的夫人就是新华社报道的天津工商十大姐之一,我们都很熟悉;陈必第的丈夫张纪正是天津有名的大夫。不过,介绍陈必第的文章中写道,1949年10月1日那天,陈必第在天津一个叫“法国公园”的地方听到广播,说毛泽东在天安门庄严宣告“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相似文献   

16.
《文史博览》2010,(1):71-71
2009年第10期《文史博览》第10页写的:“下午两,最多,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的车先后开进天安门广场后面的停车场……”,我认为有一处错误,即任弼时没有来。  相似文献   

17.
1949年:开国大典1949年10月1日,天安门城楼装饰一新,广场上和东长安街红旗如海,歌声如潮,30万游行群众集合待命。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就要在这里举行了。下午3时整,天安门广场响起28声礼炮,毛泽东主席以洪亮的声音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他手按电钮,新中国第一面国旗在天安门广场徐徐升起。从此,中国人民告别了屈辱的历史。天安门上的八个大宫灯天安门,这座已有数百年历史的建筑,历经风雨沧桑,已成为历史的象征。在沉寂多年以后,在1949年10月1日这一天,又一次成为中国人民以及海外华人注目的焦点。整修一新的城楼上…  相似文献   

18.
从1949年开国大典到1970年国庆21周年,首都天安门广场每年都要举行隆重的庆祝仪式.20世纪60年代,我曾参加过五次国庆庆典活动. 见到毛主席,放飞和平鸽 1962年我在读小学时第一次参加国庆盛会,是天安门广场最北侧少先队大队里的一员.  相似文献   

19.
《百年潮》2021,(8)
正2021年7月1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在天安门广场隆重召开。在参加大会的许多党和国家领导人中我看到了已经104岁的宋平同志,看着宋老那和蔼的面庞和笔直的身板,我想起了20多年前,在中央领导同志专机上聆听宋平关于南方局历史和史料征集编写的谈话。记得那是在1999年5月,我刚从天津调到中央党史研究室工作不久,  相似文献   

20.
《湖南文史》2012,(4):47-47
1976年清明节在天安门的诗词、花圈和整个天安门事件对中国大陆局势发生了关键性的影响,由此而产生了《天安门革命诗抄》,形成了一种特殊的文学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