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上海地方志》2022,(2):F0002-F0002
《江南文明通鉴》旨在探索《通鉴》体例,既概括江南文明整体情况,梳理发展脉络,又突出人、事、物,提炼江南文明特点特色。《江南文明通鉴》所记载的江南文明起源、形成过程、发展轨迹和历史具象能够为读者勾勒出江南文明的源远流长、生生不息,更在今天长三角一体化的背景下,为江南文明进一步提神增韵,发扬光大;能够为决策者参考、阅读者借鉴,在推进上海文化品牌建设.  相似文献   

2.
元代《通鉴》学和《通鉴》胡注瞿林东一元代《通鉴》学的发展南宋时期开始形成的《通鉴》学,在元代有了进一步发展。据钱大昕《补元史艺文志》卷2编年类所考,关于《通鉴》方面的撰述有:郝经《通鉴书法》;金履祥《通鉴前编》18卷;何中《通鉴纲目测海》3卷;胡三省...  相似文献   

3.
《中国方志五十年史事录》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是陈桥驿先生为诸葛计先生的新作《中国方志五十年史事录》所写的序。章历数中国方志史上几次修志高潮,认为首轮社会主义新编地方志是方志史上第六次修志高潮,并予以高度评价。章还赞扬了《中国方志五十年史事录》的史料价值和述方针、方法。同时,还回顾了作自己的方志之缘,并对首轮修志的队伍结构问题、专家修志问题以及关于方志的属性、学术性、记事原则、今古详略和客观真实记述“化大革命”等问题阐明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4.
《沧桑》2012,(1):138-138
2011年11月30日,由太原市地方志办公室主办的《太原市志》续修培训学习会在市政府举行。为纪念市地方志办成立和太原市地方志工作开展30年编纂的《太原方志30年》一书也在这次培训会上同时举行首发。  相似文献   

5.
6.
7.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23,(2):F0002-F0002
《通鉴前编》十八卷、《举要》二卷,宋金履祥撰。金氏以为司马光作《资治通鉴》,而刘恕作《通鉴外纪》以记前事,但《尚书》不入,其志不本于经而信百家之说,是非颇谬于圣人,此不足以传信,故而集其三十余年心力创作《通鉴前编》一书,以《尚书》为主,杂采旧史、诸子,表年系事,并加训释,起于帝尧元载甲辰,止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戊寅,凡一千九百五十五年,内容丰富、材料翔实。《通鉴前编》可谓亦经亦史,是宋儒著述中的优秀代表。  相似文献   

8.
《中国地方志》2014,(8):11-13
2014年5月21日,方志蓝皮书《中国方志发展报告》编纂研讨会在国家方志馆召开。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秘书长兼办公室主任李富强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方志期刊指导处处长、《中国地方志》主编于伟平主持会议并对方志蓝皮书《(中国方志发展报告)项目实施方案》作说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社长谢寿光出席会议并介绍皮书发展情况。全国各地方志工作机构代表20余人参加会议。与会人员就方志蓝皮书《(中国方志发展报告)项目实施方案》、方志蓝皮书《(中国方志发展报告)框架设计(征求意见稿)》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9.
<正>鲁德政著,中国古籍出版社2015年12月出版。该书采取志、记、图、表、录体裁,前有照片70幅,正文6篇,分别是志论简编、志要新论、专家评说、修志感悟、大事记略、附录文存。全书54万字,图文并茂。  相似文献   

10.
11.
近日,一部有关地方志的专题文献记录片《方志中国》在电视和网络上广为流传。该片以中国方志文化发展脉络为主线,系统介绍了中国方志文化的历史与现状。它内容丰富,特色鲜明,采用独特的视角、唯美的画面、动听的音乐以及翰墨华章的解说词,唱响了中华民族方志事业起源发展的主旋律。  相似文献   

12.
为《资治通鉴》作注的胡三省,字身之,旧字景参,世称梅磵先生,晚年自号知安老人。浙江宁海人,宋末元初的著名史学家。胡三省生于宋理宗绍定三年(1230年),卒于元成宗大德六年(1302年),享年73岁。跟文天祥、陆秀夫、谢枋得同为宝祐四年(1256年)进士,初调吉州泰和县尉,以亲老不就;改庆元慈谿县尉,因刚正不阿,得罪郡守厉文翁,被罢了官。后任扬州江都丞,差充寿春府学教授,佐淮东幕府,知江陵县、淮宁县。他成长于民族矛盾十分尖锐的时期,生活在连年战争的烽火之中。宋度宗咸淳六年(1270年),回到杭州,被延平廖公转荐于贾似道。咸淳十年(1274年),主管沿江制  相似文献   

13.
《资治通鉴》是一部纵贯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编年史巨著。为了编撰这部书,司马光及其助手们“遍阅旧史,旁采小说”,参考了大量的书籍资料,仅《资治通鉴考异》中提及的书目,就达三百五十余种之多。《通鉴》是怎样归纳整理如此“简牍盈积,浩如烟海”的历史资料,抉摘鉴别众多互相矛盾违戾的史料的呢,我们可以通过《通鉴考异》来探究。《资治通鉴考异》是司马光在编撰《通鉴》的同时,“参考群书、评其同异,俾归一涂”而成的。《考异》全书三十卷,共计二千九百七十七个条目,依照《通鉴》编年的次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朱子大全》有关最重要的资料入手来分析朱熹撰写《通鉴纲目》的过程,认为朱熹至少于乾道六年开始着手撰写《通鉴纲目》,乾道八年完成“凡例”并撰写了《资治通鉴纲目序》,淳熙七年之前完成《通鉴纲目》初稿,以后陆续修改到绍熙年间。朱熹撰写《通鉴纲目》曾得到蔡季通等人的协助,但主要工作则是他自己完成的。然而,朱熹未能将《通鉴纲目》最终修改完毕  相似文献   

15.
《通鉴》卷一八四隋恭帝义宁元年七月:丙辰,(李)渊至西河,慰劳吏民,赈赡穷乏;民年七十以上,皆除散官,其余豪俊,随才授任,口询功能,手注宫秩,一日除千余人;受官皆不取告身。各分渊所书官名而去(见中华书局点校本5741页)。按:《通鉴》此段记载误。受官不取告身,与唐制不符,且意又亦难明。考温大雅《大唐创业起居注》,记此事甚详。其书卷二云:丙辰,至于西河,引见民庶等,……自外当土豪雋,以资除授各有差。官之大小,并帝自手注,量才叙效,咸得其宜,口问功能,笔不停辍,所司唯给告身而巳。尔后遂为恒式。帝特喜书,工而且疾,真草不拘常体,而草迹韶媚可爱。尝一日注授千许人宫,更  相似文献   

16.
南宋时期的《资治通鉴》注家注本可分为三类:以王应麟《通鉴地理通释》为代表的《通鉴》专题注释,以《陆状元通鉴》等为代表的《通鉴》节本注释,和以史熠《资治通鉴释文》为代表的《通鉴》全书注释。这些早期注家的研究成果构成了“胡注”的直接渊源。  相似文献   

17.
台湾学者柏杨先生独立完成了《通鉴》今译的巨大工程,实乃令人钦佩。柏杨的《现代语文版<资治通鉴>》,在大陆也已由中国友谊出版公司陆续出版了二十二册,全书共计三十六册。近来因研究课题,读了其中的第十八册《三国鼎立》一书。译文流畅,通俗易懂,在《通鉴》今译的同时,还加有辅助性的注释,以及译者评论。此外,  相似文献   

18.
19.
汪毅 《巴蜀史志》2011,(1):40-41
中国方志三千年。在这条奔腾流淌的历史长河中,《方志·中国》十集文献电视片中的《千秋事业》与《春华秋实》所反映内容的时间跨度的确不算长,甚至弹指挥间。然而,这个时段属于一个时代范畴,即社会主义新方志时期,与1949年10月以前所修的旧方志是一个分水岭与转折期,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20.
<正>刘善泳先生,70后,江西石城人,从事地方志工作13年有余,自2004年开始方志理论研究,自此勤奋笔耕,思如泉涌,不到10年即成果丰硕,在《中国地方志》和福建、安徽、广西、黑龙江等省方志刊物上发表40余篇论文,论文还入选中国地方志学会第二届学术年会和中国地方志学会年鉴工作委员会第二届学术研讨会,《史通方志札记》一文被评为江西省第十五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善泳可谓方志理论研究的后起之秀。现善泳将其论文结集,名《方志思辨》,邀我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