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历史研究的进步既离不开史学理论的指导,也离不开史学批评的调节。李振宏《当代史学平议》(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年,以下简称《平议》)则关注到了以上两个方面。《平议》一书是作者多年史学研究评论文章的结集,主要针对中国古代史、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史、学术史以及史学方法论、认识论等历史学分支的研究个案或整体状况进行了评论。该书收录的24篇论文,可以分为4类:  相似文献   

2.
这是一本论文集,收有作者历年所写的中国史学史论文二十二篇,末附《读史札记》十八则。在《前言》中,作者阐述了对中国史学史研究的看法,认为中国史学史的研究任务“首先应该绍述中国史学发展的基本知识;进而探讨中国史学发展的规律;阐明中国史学思想领域中所反映的阶级斗争,特别是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斗争;最后达到总结中国史学的成就,批判地继承前人的史学遗产,借以发展和丰富马克思主义历史科学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作为《史学月刊》的作者,我与这个学术杂志已经有25年的关系了,也即是说横跨了我学术生涯的主要年代。我在《史学月刊》上发表的第一篇论文,是1986年第2期上的《晚清近代学堂和学生的数量》,这是一篇资料考证性的文章,也是我关于晚清新政与教育改革系列文章中的一篇。由于当时对这个课题的研究刚起步,所以文章虽然不长,但受到学界关注,后来不少研究近  相似文献   

4.
《中国史学史论集》第一、二集,吴泽主编,袁英光编选,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论集》选辑了三十年来有关中国史学史研究的论文,共四十八篇。文章的作者,共三十四位,其中四分之一已经不幸去世。读到他们的遗作,不胜感慨。中国史学源远流长,史籍如汗牛充栋。如何阐明史学本身的演变、发展,这是一件艰巨的工作。刘知几是唐代的大史学家。他著《史通》,对各家史书多有评论,但主要是关于史书体例的论述,很少涉及到史学本身的发展。清代章学城著《文史通义》、《校通义》,主张辨章学术,颇重学术流变,因而也有关于史学发展的论述,但终究不是有意识地对史学  相似文献   

5.
1986年,白寿彝先生所著《中国史学史》(第一册)在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至今已经过去整整三十年。重温此书《叙篇》关于中国史学史研究的范围、任务、历史分期及其时代特点的论述,思考作者关于中国史学史发展前景的观点,理解作者关于先秦时期史学面貌的叙述,有助于体会白寿彝先生对中国史学史学科的规划。在此基础上,观照这三十年来中国史学史的发展路径,无论对未来的学科建设,还是对学者个人的发展,都会有所启发、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6.
李妍 《炎黄春秋》2007,(1):46-51
“这是《历史研究》对年轻作者的态度” 《历史研究》与新中国历史学及新中国的历史学者一起走过了半个世纪的风雨历程。原中国史学会会长金冲及先生的第一篇史学论文《对于中国近代历史分期问题的意见》就发表在1955年第2期《历史研究》上,那时刊物刚满一周岁,最近的文章是2005年第4期发表的《抗战前夜中共中央战略决策的形成》,前后整整50年。这在刊物作者队伍中是不多见的。  相似文献   

7.
由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师范大学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中心和江苏省扬州大学社会发展学院联合举办的“走向世界的中国史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06年8月20—24日在江苏省扬州市召开,来自中国内陆、台湾,以及美国、日本、韩国的98位学者出席了会议。这次会议的主题是推动中国史学在21世纪更好地走向世界,加强中外史学交流和中外史学比较研究,进一步促进中国史学的发展。研讨会共收到论文85篇,其中关于历史理论的文章12篇,关于史学理论的文章20篇,关于中国史学的文章35篇,关于外国史学的文章8篇,关于中外史学比较的…  相似文献   

8.
史学精粹     
《史学史研究》2020,(1):127-128
靳宝:《简帛文献与中国早期史学史研究》(《中国史研究动态》2019年第5期)简帛文献中有不少与史学史直接相关的内容,如清华大学收藏的楚竹书《系年》,记录了从西周至战国早期的历史,是一部带有独特编纂意识的史书,让我们看到了战国史学的某种原始形态,对中国早期史书的形成也有更为直接而深入的了解。清华大学所收藏的楚竹书《楚居》《良臣》及睡虎地秦墓竹简《葉书》等史篇,一定程度上展示了中国早期史学中“世”类史书的某种形态,推进了关于《世本》成书及来源的认识,有助于深入思考《世本》与《史记》的关系。马王堆汉墓帛书《春秋事语》和清华简《越公其事》等大量“语体”类文献,不仅有助于认识《国语》的形成背景、史学价值,而且丰富了对中国早期史学中“语”类史书叙事的了解。可以说,简帛文献中的史类文献,从某一层面再现了战国史学的繁荣,拓展和丰富了我们对先秦史学史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经过作者钱茂伟多年的潜心探索与研究,《明代史学的历程》终于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的支持下于2 0 0 3年10月面世了。这部著作凝结了作者九年的研究心血。作者于1984年确立明代史学为主攻方向,开始对有关史料进行广泛、深入的搜集19 97—2 0 0 0年,他写出3 0多万字的博士论文———《明代史学研究》。之后,完成并出版了《明代史学编年考》。2 0 0 1年开始修订《明代史学研究》,终成《明代史学的历程》一书。九年里,作者寻览各地图书馆现存明代史籍,写出40多本学术日记与40多篇专题论文,先后经过了编年、专题、著述三个研究阶段。《明代史学…  相似文献   

10.
史学遗产和史学研究——读《谈史学遗产答客问》书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十年前,白寿彝同志曾撰写《谈史学遗产》(载《学步集》页129—154)一文。今年,他又在《史学史研究》季刊上,连续发表四篇《谈史学遗产答客问》。我认为,作者关于史学遗产的许多见解,对推进我们的史学研究工作来说,是很重要的。一、历史遗产和史学遗产“我们的史学工作者注意一般的历史遗产比较多,注意史学遗产还很不够”。这种情况,今天还是存在的。在这里,作者提出了“历史遗产”和“史学遗产”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  相似文献   

11.
刘勰是我国文学史上最杰出的文学理论家和批评家。他的文学理论巨著《文心雕龙》体大思精,议论精辟,其成就是空前的,是举世公认的。刘勰亦精于史学,《文心雕龙》中的《史传》篇,则专门论史。刘勰对晋以前史学的发展进行了总结,对有代表性的史书进行了评述,并提出自己的修史主张,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系统评论史学之专篇。它给后代史学家以许多启发,在中国史学发展史上有重要地位。本文试就《史传》篇,对刘勰的史学思想进行论述。一《史传》篇评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一直到晋代有代表性的史书。刘勰充分肯定了孔子修《春秋》所定的义例…  相似文献   

12.
地理的论述,在中国史学的传统上,一直被视为重要的内容。对于一定范围的地理学的发展之研究,是史学史工作者应当研究的一个课题。本文作者对于《禹贡》的著作年代,作了详审的研究,是关于地理学史的一篇重要论文。故乐于向本刊读者推荐。原载《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9年第三期。  相似文献   

13.
<正>2017年是《史学理论研究》(《史学理论》)创刊30周年。《史学理论研究》的30年,是与当代中国历史科学同呼吸、共命运,与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脉搏一起跳动的30年。透过《史学理论研究》30年刊发的文章,可以清晰地看到它30年发展轨迹的一条主线,即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构建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的新形态。其主要内容是自觉坚持马克思主义学说的指导地位,立足中国、借鉴国  相似文献   

14.
由中国留美历史学会编的第一本中国留美历史学者论文集1990年11月由人民出版社出版。这本名为《当代欧美史学评析》的论著,收集了在美国17所大学从事历史研究的25位我国青年学者的文章24篇,共3余万字,从理论和方法、类种与流派、问题与解释等三个方面对当代美国和欧洲国家的史学研究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15.
本文结合晚明史研究 ,回顾梁启超《新史学》发表百年来中国“新史学”三次高潮。作者认为 ,新与传统原是相对概念 ,但今“新史学”则多指引进西方史学理论的研究。中国新史学三次高潮均受外来史学理论影响 ,其中不乏经验教训 :一是 2 0世纪 50年代后教条主义对于史学的影响 ;一是近年来中国史研究的西化倾向。作者不反对引进新史学理论 ,但反对教条主义 ;并认为新史学不能抛弃中国史学传统 ,2 1世纪中国史学仍是汉学的史学 ,而非西学的史学。  相似文献   

16.
杨欣 《沧桑》2013,(4):233
张海瀛史学研究文选《治史集》由张晨编,三晋出版社于2012年11月正式出版。张海瀛先生从1964年在《光明日报》发表首篇论文至今已四十八年了,先后发表史学论文数十篇,现从己刊和未刊论文中,遴选出四十六篇结为一集,取名《治史集》。收入的文章大致可分三类,一类为史论类;二类为山西史志研究类;三类为史志评论类。其中关于中  相似文献   

17.
评《白寿彝史学论集》许凌云《白寿彝史学论集》(北京师范大学1994年版)是白寿彝先生六十多年(1929-1993)来所写历史、历史学、历史教育等文章的选集。全书分为八个部分:“中国封建社会”收文8篇,反映了白先生对中国封建社会史的看法,其中《中国历史...  相似文献   

18.
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张广智先生的文集《西方史学散论》新近由台湾淑馨出版社出版。 全书大约35万字,收集了新时期以来作者在国内各书报杂志发表的论文33篇。这33篇论文是作者从已发表的一百多篇文章中筛选出来的。从内容看,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七篇,主要是关于西方史学的发展过程及其嬗变规律的一些总体性认识。作者对“西方史学自古以来所发生的几次重大的转折,尤其是近世以来西方史学的反省活动,本世纪以来西方史学的变化、二战后西方新史学的发展、80年代新叙事史的复兴及未来走  相似文献   

19.
正史学批评或史学评论是对史学自身的反思,是推动史学发展的内在动力之一。中国古代有丰富的史学批评资料,但如何认识和研究中国古代史学批评,却是摆在史学研究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北京师范大学瞿林东教授新近出版的《中国古代史学批评纵横》(增订本,重庆出版社,2016年6月),是作者多年从事相关研究的一次成果结集。全书34万余字,分上下卷:卷上《中国古代史学批评纵横》包含18个专论(原为20  相似文献   

20.
1981年,史学史的研究出现了比较兴旺的景象,发表在全国性报刊和高等学校学报上有关史学史的论文有一百来篇。其中有综合性的论述,也有对某一个问题、某一部史著、某一位史家的探讨。讨论比较集中的有:史学遗产的继承问题、史书的体裁问题、对司马迁和章学诚两大史家的评价问题。除这四个问题之外,从古到今,上起《春秋》、《左传》,下至近代史家梁启超、王国维都有专文评论。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史学史研究的范围扩展到了对“五四”以来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探讨。这种现象在前几年是比较少见的。对前人的史学遗产如何批判继承,这是史学史研究的重要课题。白寿彝同志对这个问题发表了四篇《谈史学遗产答客问》(载《史学史研究》第一至四期。本文所提及的论文及报刊均以1981年为限,故不标年份),从历史观点、历史文献、史书编撰、历史文学四个方面,谈了自己的看法。文章以轻松活泼的“答客问”的形式,谈得比较全面、透彻,对人颇有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