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古训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要做到这一点很难。一个人即使从生到死手不释卷,所读书也很有限。何况别人的书你读得再多,如果不在理解的基础上消化吸收,就永远不可能有自己的文章。因此,有人提出的“博览群书不如读破一卷”的口号堪为读书的至理名言。  相似文献   

2.
唐代长安的“胡化”风气●张兴胜有唐一代,吐纳东西文化,兼容华风异俗,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影响都很明显。在京都长安,各族人民共同生活,互相影响,使得居民的衣饰、饮食、娱乐、婚姻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具有“胡化”的特色。史称开天之际,...  相似文献   

3.
明代是岭南诗歌发展史上的重要时期。其中,“南园诗”是明代岭南诗歌的重要代表。“南园诗”贯穿有明一代,从元末明初、明中叶延至明末,分别包括“南园前五子”、“南园后五子”以及“南园十二子”。一般认为,“南园”是“南园诗”产生地方。故研究“南园诗”,必先确定“南园”明确的所指。  相似文献   

4.
“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生活,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责任从7月24日至8月7日,《北京青年报》发起了为期两周的“80后:迷失的一代还是阳光的一代”大讨论。近来“80后”的事儿确实是多。通常负面的才成为新闻,最顶尖的当然要数年轻的偶像  相似文献   

5.
马植傑在“诸葛亮论”中,对这一历史人物的活动作了比较详细的叙述,也提出了应该如何评价这一历史人物的意见。从文章里可以看出,作者对于有关诸葛亮的史料是做过不少蒐集思考的工作的,文章里也有不少确当的论述。这篇文章的主要缺点,在于还没有对于诸葛亮这一人物作出符合于历史的评价,对于有关诸葛亮的历史活动的叙述也有着不少错误,笔者对于三国时期的历史以及有关诸葛亮的历史还了解得很不够,现在提出一些问题,以求对于这一问题有深入一步的理解。究竟应该如何评价诸葛亮呢?“诸葛亮论”的“结语”一节中说:“总之,诸葛亮在封建社会里,应当是属于被肯定的人物,但是我们对于他,不能估计过高,他在中国历史上所起的作用,是极为有限的”。“人们对于诸葛亮的才能,一向极为  相似文献   

6.
王氏《东华录》乾隆七年四月乙未谕下有注云:“人之言曰:‘康熙年间有清官,雍正年间无清官。’”初读颇费解。康熙年间吏治不如雍正年间,后人多有议论。清世宗整饬官方,严惩贪墨,裁革陋规,又何以“雍正年间无清官”?后来读孟森先生《明清史讲义》,很受启发。 康熙年间,学者陆陇其知嘉定县,时人称他“洁己爱民。去官日,唯图书数卷及其妻织  相似文献   

7.
第二轮修志中,有人倡议在续修县志《人物志》里设“人物事录”或是“人物简介”(除原有“人物传”、“人物表”和“人物名录”外),记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尤其是改革开放大潮中涌现的、有重要贡献的英雄模范先进人物事迹,因为这些人物多数尚健在而不宜给予立传。这个倡议引起志界激烈争议。反对者认为,“人物事录”或“人物简介”都是“变相立传”,有悖于“生不立传”的传统(或称原则)。倡议与赞同者认为,“人物事录”或“人物简介”不是“传记”,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尤其是改革开放大潮中涌现的英模先进人物事迹及时载人志书,更能反映时代特点,有益于加强志书存史、资政与教化功能,更好地发挥其现实作用,也会使志书内容更丰富充实、更吸引读者。  相似文献   

8.
戴莹 《中华遗产》2010,(9):160-160
还未做网络调查的时候,编辑部就为了“最想住哪种民居”的问题闹开了锅,大家各执一词。有同事说,喜欢住气派的北京四合院。马上就有同事反驳:“四合院有什么好的,不如皖南民居好看。”摄影师王凯说:“我全部都喜欢,能全选吗?”  相似文献   

9.
《文史月刊》2011,(8):2-F0002
朝鲜族民间舞蹈之一“农乐舞”俗称“农乐”,通常在农事劳动和喜庆节日里表演,是一种融音乐、舞蹈、演唱为一体的综合性民族民间艺术它产生于朝鲜三国时期,流传于吉林、黑龙江、辽宁等朝鲜族聚居区,深受朝鲜族农民喜爱,,农乐舞根植于朝鲜族大众之中,很早以前,朝鲜族聚居的地方就有了自己的农乐舞表演,解放前后,村村都有自发组织的农乐舞队。正是因为有了这些民间艺人的存在,农乐舞才一代一代传承下来,源远流长,经久不衰,最终成为朝鲜族民间舞蹈的代表和象征。  相似文献   

10.
维一 《文史博览》2005,(4):10-13
不在电影院放映的“内部电影” 电影还有“内部”,凡是解放后在中国大陆生活过的人想来都不会奇怪。那几十年间有太多的“内部”,有所谓“内部图书”、“内部文件”、“内部供应”,等等,不一而足,总归都是仅供特殊人物享用,一般人根本看不到也吃不到的东西。由此推而广之,所谓“内部电影”就是只供个别特殊人物享受的精神生活用品。  相似文献   

11.
姜东平 《文史精华》2009,(10):35-38
1968年“清队”时期,李树勋已经退休5年了。正是享受天伦之乐的年纪,听惯了外孙女唱的那首耳熟能详的歌曲:“天大地大不如党的恩情大,爹亲娘亲不如毛主席亲:千好万好不如社会主义好,河深海深不如阶级友爱深。”  相似文献   

12.
我不反驳、也不去理睬,我对民众完全持悲观的态度经济学家不要把自己当上帝,把事实说清楚就行了钟伟北京师范大学经济学院金融研究中心主任,33岁即成为中国当时最年轻的金融学博导,知名经济学人网站“博士咖啡”创始人,与赵晓、巴曙松等人一同被评为“飘一代经济学家”。“我是个无趣的人,你完全没有采访我的必要。”电话那头,钟伟的声音很平静。平静之后,压抑不住的是情绪,“我不反驳、也不理睬,我对民众完全持悲观的态度。”  相似文献   

13.
参加婚礼,有时会听到证婚人祝福一对新人“相敬如宾、相濡以沫”.祝福“相敬如宾”是可以的,但用“相濡以沫”则不是很妥当. “相濡以沫”出自《庄子·大宗师》,原文为:“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濡”是“沾湿”,“沫”是“唾沫”,意思是水干了,鱼儿在干泥巴上用湿气相互滋润,用唾沫相互沾湿,比喻一同在困难的处境里,用微薄的力量互相帮助.  相似文献   

14.
品尝“毛家菜”○邹德萍我做梦都未想到,在京城很有名气的一家大酒楼里,品尝到一代伟人毛泽东生前吃过的菜肴;现被世人称为“毛家菜”;而且还是正宗的,这也算本人对已故毛主席一次最好的缅怀吧。那天晚上,华灯齐放,京城如同白昼,朋友驾车接我们一行三人去吃晚饭。...  相似文献   

15.
“让步政策”自从被现代的史学工作者提出至今,已在史学界流行多年,并为多数史学家当做“灵符”“灵药”而大力歌颂过。究竟中国封建社会里是否存在过统治阶级对农民的“让步政策”?目前史学界正聚讼纷纭。我认为很有深入探讨的必要,因为它牵涉到农民起义的研究和历史人物评价等许多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16.
不在电影院放映的“内部电影”电影还有“内部”,凡是解放后在中国大陆生活过的人想来都不会奇怪。那几十年间有太多的“内部”,有所谓“内部图书”、“内部文件”、“内部供应”,等等,不一而足,总归都是仅供特殊人物享用,一般人根本看不到也吃不到的东西。由此推而广之,所谓“内部电影”就是只供个别特殊人物享受的精神生活用品。到了“文化革命”,“外部”电影几成绝响,差  相似文献   

17.
民国初期,文人中不乏“怪人”、“狂人”、“疯子”、“癫子”一类人物。单学林中的文人“疯子”最著名的就有两个,一个是人称“章疯子”的章太炎,一个是自称“辜疯子”的辜鸿铭。  相似文献   

18.
民国初期,文人中不乏“怪人”、“狂人”、“疯子”、“癫子”一类人物。单学林中的文人“疯子”最著名的就有两个,一个是人称“章疯子”的章太炎,一个是自称“辜疯子”的辜鸿铭。  相似文献   

19.
《文史月刊》2009,(3):55-55
“文革”期间“白卷先生”吃香,知识越多越反动,知识分子被打成“臭老九”,横遭批斗。哲学家、儒学研究者梁漱溟先生深受其害,为此吟打油诗日:“十儒九丐古时有,而今又名臭老九。古之老九犹叫人,今之老九不如狗。专政全凭知识无,反动皆因文化有。倘若马列生今世,也需揪出满街走。”  相似文献   

20.
葛美荣 《文史月刊》2009,(11):35-35
我们在看电视剧时,有时会看到解放前上海滩上有许多有名的人物都是“青红帮”里的人。那么,“青红帮”是个什么样的组织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