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世界遗产》2014,(11):111-111
10月10日下午,作为第三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的主要活动之一,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论坛在济南舜耕山庄成功举办,来自国家文化部、中国艺术研究院、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全国各省文化厅(局)的代表以及非遗保护专家学者们齐聚一堂,就“加强文化生态的整体性保护,促进区域文化的可持续发展”这一主题展开深入讨论,共同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整体性保护的有效途径,促进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  相似文献   

2.
白雪 《风景名胜》2021,(8):0029-0030,0034
我国拥有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少数民族文化资源是中华民族文化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云南省在不断探索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生态保护的可持续道路,文章选取位于迪庆藏族自治州的迪庆民族文化生态保护试验区为案例,了解保护区对民族文化整体性生态保护的实践特点,指出云南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的生态保护应当从文化资源的整体出发,立足实际社会环境,积极尝试可行的生态保护路径。  相似文献   

3.
甘肃要抢抓历史机遇,根据本省的地理环境及文化资源分布状况,在充分考虑民族性、文化性、生态性、地域性的基础上,重点开展陇东农耕文化生态保护区、花儿文化生态保护区、甘南藏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和敦煌文化生态保护区创建工作,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整体性保护,形成文化生态保护的良好态势。  相似文献   

4.
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是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整体性特征,借鉴吸收西方文化生态学的理论,根据中国具体国情而实施的一项重要文化工程。对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的时间性和空间性予以综合探讨,既关乎学理,也是一个重要的现实实践问题。从时间性上来说,应尊重区域历史文化发展脉络、贴近民众当下生活,在当代生活时间中维护传统的连续性;从空间性上而言,应基于文化空间的完整性、行政管理的有效性而划定合理边界,并鼓励在维护文化特色的同时促进交流互鉴。文化生态保护的核心是人,文化生态保护区通过建设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特色鲜明的自然人文空间,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历史、人与自身关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5.
民间民俗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建设闽南生态文化保护实验区”以及福建省委、省政府关于建设海西“两个先行区”的发展思路,都为闽台民间民俗文化研究提出新任务。  相似文献   

6.
2010年6月12-15日,作为201O年上海世博会和中国文化遗产日的重要活动之一,“城市更新与文化发展”主题论坛,从物质文化传承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城市多元文化融合和跨文化交流、创意文化和文化生态六个方向,  相似文献   

7.
中国引入了生态博物馆概念之后,开辟了我国少数民族文化保护与展示的新模式,并逐渐辐射到以特定社区为空间载体的“族群”文化保护中。事实上,生态博物馆在各地的建设,并没有固定的模式,总的方针是:兼顾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的保护,  相似文献   

8.
李娟 《攀登》2005,24(12):123-125
为有效恢复和保护“三江源”的生态环境,2003年底,青海省史无前例的生态移民工程在“三江源”生态保护区拉开帷幕。果洛州属码多县扎陵湖乡和码沁县昌麻河乡是首批启动移民工程的试点地区。目前,移民们的生产生活状况成为群众和政府都关心的问题,同时也是关乎生态移民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9.
《中国文化遗产》2004,(3):135-135
规划从城镇历史、城镇结构、建筑保存状况、相关城镇比较等几个方面对里耶镇的历史文化价值进行评价,确定它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体系中的地位。划定里耶历史文化保护区、建设控制地带和风貌协调区,制定不同的保护和建设控制政策、措施。对于历史文化保护区内的建筑,规划提出了保护、整修、改造、更新、拆除等不同的保护更新方式,并根据建筑实际的保存状况和重要性,  相似文献   

10.
民俗动态     
《神州民俗》2007,(7):7-7
联合国将山西长子县评为中国“千年古县”,汉字在韩国再度复兴,何祚庥炮轰中医害死陈晓旭中医存废讨论再升级,中国在闽南设立首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冯骥才义卖画作拯救民间遗产筹资200多万元。[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苏婧 《旅游纵览》2013,(8):142-143
颐和路公馆区位于南京城北中心区山西路、颐和路一带,是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中划定的10个历史文化保护区之一,集中体现了民国时期的文化特色,具有重要的保护价值。文章通过对公馆区的研究,发掘其文化与历史价值,并对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做出分析与评估,形成科学且具有现实意义的保护与开发构想,提出具体详细的操作方法,在完善使用功能的同时保护了作为城市遗产的历史文化街区并令其重焕生机。  相似文献   

12.
从文化自觉的视角,探讨文化自觉的生成机制以及文化主体的文化自觉意识与文化生态保护之间的互动关系,并以黟县为研究案例地,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分析当地居民对徽州文化生态的文化自沉意识。研究结果表明:总体上,黟县居民对徽州文化生态具有一定的文化自觉意识,但对具体的徽州文化生态认知及喜爱程度不高:居民的年龄、文化程度及是否具有旅游工作经验对居民的文化自觉意识存在显著性影响。最后提出应从内外两个方面着手提高居民的文化自觉意识。  相似文献   

13.
2006年5月18日国务院公布的《地方志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是新中国地方志工作的第一个中央层次的立法,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关于“加强文化法制建设”和“要重视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立法工作”的精神。  相似文献   

14.
《地方志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于2006年5月18日出台了。这是地方志工作史上一件划时代的大事,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它创新了千百年来方志编纂沿袭的“官书官修”的基本模式,形成了“官书法修”的新格局,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关于“加强文化法制建设”和“要重视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立法工作”的精神,为社会主义地方志事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条例》的出台,可谓大势所趋,瓜熟蒂落。一是适应了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过去修志倚重行政命令和手段进行,人治色彩较浓。在改革逐步深化的今天,单凭行政命令和手段来推动修志已不那…  相似文献   

15.
中国有56个民族,是一个统一多民族国家,在中华民族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中,各民族共同创造了悠久灿烂,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也形成了独具特色、交相辉映的各民族文化,了解一个民族,必须了解这个民族的文化。尊重一个民族,必须尊重这个民族的文化,这次论坛以“西藏文化保护与发展”为主题,研讨西藏文化的丰富内涵和独特魅力,推动西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意义重大,备受关注。是一次群贤毕至,广集众智的盛会。  相似文献   

16.
正2015年11月29日,全国"自然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高端论坛"在贵州省石阡县佛顶山尧上仡佬民族文化村召开。与会专家和学者聚焦石阡生态文明、自然保护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等多个主题,以战略思维和发展眼光,从生态文化理论体系、政策完善和实践探索等层面,总结交流自然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做法和经验,探讨新形势下生态文化的创新发展和引领问题。贵州省政协副主席孙国强、国家林业局保护司司长张希武、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人与  相似文献   

17.
为进一步加强历史文化名城的有效保护与合理发展,适应新形势下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新要求,促进城乡建设和社会文化协调发展,洛阳市出台了《洛阳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将于3月1日起全面施行。该《条例》由7章50条组成,对洛阳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中“保什么”“谁来保”“怎么保”“怎么用”进行了明确阐释。洛阳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和十三朝古都,文物资源丰富、分布集中。长期以来,洛阳市委、市政府认真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工作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努力把文物资源优势转化为名城建设优势,在城市发展中实现文脉延续。  相似文献   

18.
中国是多民族的国家,在现有的55个少数民族中,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涉及的跨境民族有30多个,朝鲜族是其中之一。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应当重视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然而,近些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受到了极大的冲击。本文是在对辽宁省朝鲜族传统文化保护现状调研的基础上,对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如何传承和保护朝鲜族传统文化提出一些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9.
地域文化在“旅游+”战略中占有重要地位,文章通过对广东省韶关市新丰县黄磜镇乡村旅游文创产品开发现状和存在问题的调研,坚持地域性、创意性、游客参与、文化传播4个原则,从生态文化、农耕文化、饮食文化、方言文化、禅宗文化5个方面深入挖掘其地域文化,探讨图形元素、自然景观、农耕、方言、禅茶文化在乡村旅游文创产品设计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文化认同与西部“非遗”的公法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遗”法律保护的意义在于借由小传统的维系,确保大传统的文化认同。这种意义决定了“非遗”的法律保护应当以公法保护为主导,并在区分文化商品与文化公共品、文化的表达与文化的“文法”的基础上,侧重于文化公共品的提供和文化“文法”的保护。这种保护方式和对象的特定性又决定了政府主导的“非遗”保护应有适当限度,尊重“非遗”的文化本位性。西部“非遗”公法保护制度尚未提升至《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的思想高度,在保护实践上还存在忽视民间文化小传统形成的规律性、挟制民间文化认同的弊病,在一定程度上扭曲了文化认同的形成,应在尊重“非遗”规律性的基础上,调整公法保护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