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笔者探访时,客居纽约的高耀洁老人即将迎来她87岁(注:老人生于1927年。但自述88岁)的生日。因为不愿与海外各种势力为伍,老人生活低调,很少参加社会活动。 年已耄耋、获得诸多国内外知名奖项和提名的高耀洁,早已对名利看得很淡。时下她更关心的。是即将付梓的新书《高洁的灵魂》的续集——《高耀洁回忆与随想》。  相似文献   

2.
1987年8月5日清晨5点多钟,在北京,一辆从北太平庄开出的22路头班公共汽车,风驰电掣般地向南驶来,马路上薄雾未散,行人稀少,司机一时大意,没有注意到一位老人低着头,正从东往西穿越马路向北京师范大学走去,等到发现前面有人已来不及刹车,车前杠把老人撞出7米开外,老人当场昏死过去。这位老人是当时唯一活着的中共“一大”代表、85岁的刘仁静。他的家就在马路东边,他是每天这个时候去北师大操场晨练的。他的老伴正站在窗口看着他过马路,震惊地发现了他被撞倒。等全家人赶到出事地点时,老人已被送进附近的北京军区262医院抢救,但因颅骨碎裂,大…  相似文献   

3.
谁也没想到,讲历史做学问的教授也能“火”到这种程度。7月22日,年近六旬的厦门大学教授易中天在北京图书大厦签售,吸引了数以千计的观众和读者。等着见他一面的读者队伍,从热闹的西单大街上排进了狭长的胡同里。不少老人和孩子自备“干粮”,从早晨7点等到午后,直至从易中天手中接过签名的新书,才心满意足地离开。  相似文献   

4.
《科学家》2015,(3)
<正>在《生活大爆炸》第四季第20集中,物理学教授布赖恩·格林向听众讲解了他的新书《隐藏的现实》中的观点和内容,虽然这被谢耳朵嘲笑为可笑至极的相声,但该书在出版后依旧十分畅销,连续数月蝉联亚马逊同类书籍排行榜首位。这位在谢耳朵看来应该去给老人念书的物理学家,实际上是美国著名的理论物理学家与超弦理论家,同时也是一位著名的科普明星。  相似文献   

5.
克里斯托弗·希金斯最后的日子里,多年好友伊恩·麦克尤恩来到了休斯顿的重症加护病房。希金斯首先看到了他包里的彼得·阿克罗伊德关于伦敦历史的新书,他们就此谈论了10分钟才打招呼,接着希金斯已经开始拿铅笔在书上作起笔记。晚间他读完了整本书,伴随他的是管子里定期注入身体的麻醉剂和身边的多功能呼吸治疗机。  相似文献   

6.
据《说苑·敬慎》记载:孙叔敖被任为宰相的消息在楚国传开后,文武百官和平民百姓都来庆贺。最后来的是一位穿粗衣、戴白帽的老人他说他不是采庆贺的而是来吊问的,孙叔敖不但没有怪罪他,反而整好衣冠,恭恭敬敬地接见他,并请他赐教。老人说:“身贵而骄人者民去之;位已高而擅权者君恶之;  相似文献   

7.
正2019年6月下旬的一天,东北抗联博物馆迎来了一位特殊观众。他身着军装,精神矍铄,在三位子女的陪同下,缓步进入展厅。这位老人正是曾参加过三肇地区地下斗争的一位革命者,已年近90岁高龄的闫世昌老人。他此行的目的就是想在有生之年,再次抚摸一  相似文献   

8.
经盛鸿 《百年潮》2014,(5):51-56
正2007年2月1日,南京古城一个严冬的日子,我来到了南京市栖霞区迈皋桥的一户人家,采访一位已94岁高龄的抗战老人。他身材不高,穿着平常,但十分精干,手脚灵活,头脑清晰,谈吐不俗,一点儿也看不出是已近百岁的老人,更看不出他就是曾在抗战期间,在日伪统治下的沦陷核心区南京城里,凭着一腔杀敌复仇的爱国热血与勇敢机智的行动,制造了震动海内外的惊天事件————"日本驻南京总领事馆毒酒案"的传奇人物。他就是本文的主人公————詹长麟。  相似文献   

9.
程绍昆  黄继阳 《纵横》2009,(7):12-16
最近,我们走访了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原副主席贾亦斌。笔者访晤贾亦斌老人时,他已97岁高龄,但思维敏捷,谈吐清晰,现在仍然参加一些社会活动,并且笔耕不止,撰写回忆录。老人晚年生活美满幸福,儿孙满堂,其乐融融。在与我们的谈话中,贾老回顾了自己与蒋经国数十年间的交往。  相似文献   

10.
王春才 《纵横》2008,(3):24-25
四川省作家协会主席、著名作家马识途老人,虽然2007年已93岁高龄,但身体健康、思维清晰、话语亲切。他向我回忆起42年前在南充见彭德怀元帅的情景。  相似文献   

11.
《环球人物》2015,(2):36-37
韩国 · 首尔1月6日,首尔市长朴元淳出席大韩老人会首尔市联合会的新年座谈。期间,他双膝跪地,向坐在对面的与会老人行跪拜礼。老人们满面笑容地为他鼓掌。新年期间,向老人行跪拜礼的习俗在韩国延续至今。  相似文献   

12.
肖舟 《文史精华》2001,(7):40-47
1970年12月初的一个早晨,一位年近八旬的老人被家属匆匆送到上海瑞金医院(当时称东方红医院)急诊室,经过医生们一番检查,发现老人胃癌已近晚期,便摇了摇头,开了一点药,打发家属将他带回家去。 老人回到家里刚刚躺上床,一辆救护车呼啸而来停在他家门口。车上跳下几位医生,说是要将老人接到医院去。 老人的家属有些纳闷了,“去医院?今天早晨我们才从医院回来……” “那……是误会了。”领头的一位医生回答,“其实我们也不清楚,这是上面交代下来的政治任务。” 这一回果然大不相同,救护车将老人接到医院,立刻被送至一间…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周作人(知堂)的大部分著译已陆续再版,现在学术界已肯定了他在现代中国文化史上的重要贡献。这与过去左派仁兄“一棍打煞”的定论不可同日而语。当然,日本侵华期间他附逆落水,终贻不磨之玷。老人谢世已20余年,我想把他在最后岁月的遭际写出来,对研究其生平者或有助焉。  相似文献   

14.
<正>1999年秋日,时值新旧世纪交替之际,世人心绪纷繁,展望与回眸相伴,欢乐与惆怅共生,历史学家尤然。9月24日,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举办的"中国社会科学五十周年"学术报告会上,只见一位老人,用枯瘦的双手,捧着他的发言稿,在台上一板一眼地声言:"我是主张马克思主义对哲学社会科学的指导作用的。"这位老人就是刘大年,此时他已84岁高龄,且重病在身。赢弱不堪的他,仍抱病  相似文献   

15.
一位一向头疼于儿子任性和顽劣的父亲,某天忽然灵机一动,带着这名少年去了一趟敬老院。满是白发苍苍、颤颤巍巍甚至久卧床榻的老人,他们在生命的黄昏依旧渴望生存,身体虽已衰老仍然努力生活。目睹此番活生生的情形,少年大为震惊。他大眼不眨、大气不喘地看着老人们下棋、看书、锻炼身体,不由得涌上对这些顽强活着的老人的崇敬,为自己的怕苦怕累、惹事生非而羞愧。尤其目击那些再也不可能从床上起来的老人,真实具象地感受到一个人的衰老,他更感快乐健康地生活是怎样的珍贵,同时也自然而然地为自己的浪费光阴、不认真读书而后悔!他的父亲说,从  相似文献   

16.
数字     
《神州》2011,(28):11
30万字阜新市彰武县哈尔套镇新发村72岁张振生老人,初中毕业的他坚持51年写日记,已写了30万字。在他的日记中,大到香港回归,小到庄稼的播种日期、新房上盖,可以说是50年中国农村变化的缩影。  相似文献   

17.
2006年10月31日8时30分,霍英东的灵柩车从协和医院南门缓缓驶出,径直开往首都机场。此时,一架专机已等候在那里,准备载他返回香港。这是老人的遗愿。  相似文献   

18.
《沧桑》1995,(3)
这是一个暑热难当的夏日的傍晚,在我下榻的长子县招待所的房间里,尽管一直开着电风扇,依旧溽气逼人。和朋友已经约好,今晚由他带我去拜访一位理发老艺人。我等着。 不一会儿,朋友来了。我们相随而行,穿街过巷,寻到一座花木截蕤的院落。听到门声,老人已从正庭里走出来。老人姓张,人已70多岁,精神蛮好的。老人说,就在院子里坐吧,屋子里太热。我看到院子里的矮脚小桌上早已备好了茶水。  相似文献   

19.
谢雪钧 《古今谈》2002,(4):21-22
松阳县古市这江南小镇有位老人,叫王和,他出生于1914年,今年已八十八岁高龄。1938年1月他从南京陆军军官学校即黄埔军校第十二期毕业后,即投身抗日战场。  相似文献   

20.
艾非鹘 《广西文史》2005,(2):151-152,157
1997年初,我在美国探亲,住在芝加哥地区一个叫做Mount Prospect的镇上。一天,我到附近的超市购物,一个精神矍铄的美国老人在我面前一闪而过。我被他身上穿的那件皮夹克吸引了:一幅美利坚合众国和中华民国国旗并列的图案,赫然复盖着皮夹克的背面。我知道这是“美国志愿援华飞虎队”的标志,很想同这位老人攀谈攀谈,但老人已不知去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