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帝国主义侵入中国后,上海成为侵略的中心,比较明顯的是在上海租界内的各种统治。租界本是中国的领土,而中国人在租界内却没有任何的自由。如“上海纳税外人会议”是租界内的立法机关,决定各种法律章程与税捐,不受任何限制,“工部局”是租界内的行政机关,中国人的一切自由可以任意侵犯,交通与市政都归共掌握,“会審公廨”是租界内的司法机关,不但是享有治外法权的外国人的特别審判机关,而且是上海租界内的最高法庭,中国人的刑事民事案件都归其審理,可以任意判处,并无上诉机关。由此可知中国人在租界内失去一切权利,帝国主义则可以任意虐待,但富于革命傅统的中国人民不願忍受这种压迫,屡次起来反抗,而残酷的帝国主义使用各种办法对付,“四提案”就是帝国主义禁止中国人民的反帝运动而又威脅中国民族工商业的反动措施。  相似文献   

2.
正近代上海,是旅华外侨最集中的城市。以1942年为例,上海公共租界及法租界外侨超过86000人。~①当时,公共租界华人人口超过150万,接近外侨人口的30倍。外侨与华人在长期相处过程中,既有矛盾、冲突,也有和谐相处、友好往来的温情画面,但后者常被忽略。上海中外人士交流、交往中,常互赠礼物表情达意。近代上海银器曾经是中外居民社交中最常见的礼物之一。1970年开始,作为中外互赠礼品的近代中国银器逐渐引起国内外文博界、收藏界关注。1975年美国H·A·Crosby Forbes等人所著《中国的外销  相似文献   

3.
冯琳 《百年潮》2005,(12):41-45
美国著名记者、作家埃德加·斯诺与中国有着不解之缘.他在青年时代的冒险旅行中来到中国上海,上海的班驳陆离与杂乱使他错愕,而又感到刺激.原本只想在中国停留一个多月的他,决定呆下去,这一呆就是十几年.  相似文献   

4.
《文史天地》2009,(1):68-68
1898年11月,英国陆军部派员到香港和上海招募译员、号手等专业军士,然后到威海卫招募士兵,组建中国雇佣军团。1899年,一支由300多中国流民组成的雇佣军在威海卫正式成立了。由于这支部队是在中国组建的,按照英国当时以组建地为部队命名的惯例,把这支部队称为“中国军团”;又因这支部队的士兵全是华人,又称“华勇营”。  相似文献   

5.
历史遗产在中国人心目中的普遍形象概如“锦灰”,它需是民族的、过去的以及美丽的。提及上海的历史遗产,每每被公众质疑其价值乃至有否资格据有此等深刻而内在的“精神回归者”地位。上海的洋味和讲求实际不仅冲击了关于遗产的一般公共认识,  相似文献   

6.
沿黄浦江驶向上海,一路上不时可以看到神气十足的平底帆船,船首两侧画着眼睛,意思是让船“看路”。除此而外,没什么迹象显示我们已身在东方。但尚未靠近码头,中国就闯进视野,同时,一股臭味飘进鼻孔。  相似文献   

7.
上海,作为一个在现代文学作品中被多次塑造的城市形象已经成为了被赋予了众多的象征意义。杨骚,因中国诗歌会而成名的诗人在《夜的上海》一诗中塑造了上海黑暗颓靡的形象。这不是一个孤立特殊的存在,是时代以及诗人自身性格、境遇在文学中的显现。  相似文献   

8.
对于幕末与明治时期的日本人而言,上海首先是中国的上海;同时上海也是世界、尤其是西洋的上海,租界区域出现了与此前的中国本土迥然相异的新的样态;再次是与日本紧密相关的上海,19世纪末期以后,在虹口一带形成了以日本居留民为主体的日本人社会。这样一个多元组合、多重叠加、既相对分离又互相交融、同时其经济政治文化的影响力日益凸显的都市,对于正在走向东亚乃至世界舞台的近代日本而言,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存在,因此,这一时期日本人对于上海的认识,首先是对于以上海为媒介的中国的认识,其次是对于与上海相关的世界的认识,同时也是对于通过上海所体现出来的中日关系的认识因此,近代上海对于这一时期的日本人,实际上具有三层意义:观察中国的现场;透视世界的窗口;反观日本本身的泰照系,  相似文献   

9.
(第一天)上午10点多钟,在台湾大学综合大楼听上海学者S君所作的关于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的讲演。S君是我多年的朋友,谈的是传统知识分子在现代化过程中如何分化成为不同利益集团代言人的问题。他运用葛兰西的有机知识分子的概念,  相似文献   

10.
这是整个中国经济的试点,而不仅仅是上海的今夏,一个崭新的名词频繁被人们提起——上海自贸区。7月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原则通过了上海自贸区总体方案,并正式命名为"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8月22日,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上海自贸区;8月27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听取了自贸区筹备工作汇报。当一些人还在询问什么是自贸区时,另一些人已经迫不及待地打算去上海"扫荡"奢侈品了。上海自贸区将成  相似文献   

11.
太平天国是一场反对封建压迫、反对列强侵略干涉的农民革命,她吸引了千千万万中国人民投身其中。革命的节节胜利和她的对外友好政策具有很大的吸引力,使那些在中国上海、广州等地活动的许多外国人,或改变了观点,或带着各种不同目的,参加了太平天国。她使一些远在五大洲的,对中国人民抱有深切的同情心的国际友人或撰文支  相似文献   

12.
李继锋  郭彬 《纵横》2009,(9):54-59
广东东莞人袁振英是20世纪初中国著名的无政府主义者,他曾是中国共产党最早的党员之一。1920年8月到1921年8月,他先后协助陈独秀筹建了中国共产党上海发起组与广州共产主义小组,并任《新青年》与《共产党》这两个重要刊物的编辑与撰稿人,足见他在建党初期的活跃。但1921年8月,他去法国留学以后,与中国共产党自动脱离关系,成为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初起时涌现的流星般人物。  相似文献   

13.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由于国内局势和国共关系的不断变化,党中央所在地曾不断地进行迁移。 1921年7月,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上海开始成为中共中央驻地。上海作为中国最大的城市,不仅是中国的产业中心,而且是中国工人人数最多最集中的地方,是工人运动  相似文献   

14.
媒体视点     
《神州》2010,(1):14-14
上海世博,中国与世界对表 《南风窗》 在北京奥运之后,上海世博是中国的又一项国家工程,再次满足了大国崛起的光荣与梦想。  相似文献   

15.
上海是我国无线电广播事业的发源地,也是旧中国广播电台最集中的城市。数量繁多、形形色色的上海广播电台,长期以来对上海乃至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诸方面都有重大的影响。本书汇编了从1923年1月上海出现第一座广播电台,至1949年5月上海解放为止的中外文档案及报刊资料,计53万字。本书为研究中国现代政治、经济、文化史以及中国新闻史、广播史、档案史提供了丰富  相似文献   

16.
刊中人     
中国的"短征"《时代》把中国大城市迅速向外扩张的现象称之为"短征",并以驻上海资深记者鲍威尔的经历为蓝本,探讨这一现象对中国社会的影响。他的妻子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上海人,2004年春天他们从纽约搬到了上海,两年半后在上海郊区一个叫松江新城的小镇买下一幢3层高、5间卧室的房子。  相似文献   

17.
张徐乐 《史学月刊》2007,(11):90-99,106
公私合营银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对旧中国留存下来的金融机构进行改造的重要形式,也是新中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公私合营银行从1949年出现到1957年归并入中国人民银行的过程,表明在社会转型与制度变迁的复杂环境下,公私合营虽然是上海私营行庄公司唯一的生存选择和利益诉求,却也正是"公私合营"体制将私营金融业整个行业引向了历史的尽头。  相似文献   

18.
略论解放战争时期中共对上海的接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略论解放战争时期中共对上海的接管庞松上海是中国和亚洲最大的工商业城市,是远东闻名的金融、贸易中心。1949年中国共产党对大上海的军事占领和全面接管,便成为当时震撼中外的一个重大事件。不甘心失败的国内外敌对势力预言:共产党治理不好上海这座中国最大的城市...  相似文献   

19.
无锡紧邻上海,素有“小上海”之称,也是江南最早发展起来的工商业城市。到了近代,沪宁铁路通车,上海、无锡连为一体,形成了“大十字”物流框架,现代企业得势发展,诞生了中国最大的工商业家族“荣氏家族”。毛泽东主席曾评述道:“荣家是中国民族资本家的首户,中国在世界上真正称得上是财团的,就只有他们一家。”  相似文献   

20.
学术信息     
学术信息住处上海筹建淞沪抗战纪念馆为继承和发扬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光荣传统,增强民族凝聚力,上海在伟大的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之际,决定建立淞沪抗战纪念馆。上海是中国抗日救亡运动的发祥地之一。这里曾经进行过震惊世界的“一二八”和“八一三”淞沪战役,上海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