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锦 《清史研究》2013,(1):95-103
清顺治、康熙年间,青海蒙古墨尔根台吉等与清朝之间发生了有关争夺牧地、牲畜和属民的边境纠纷事件。入关不久的清朝,应如何处理青海蒙古事务,无疑处于探索之中。史料的稀缺限制了学术界对此段历史的研究,近年来相关满、蒙文档案的出版,为此段历史的澄清提供了新的资料。边境纠纷事件发生后,清朝即刻表明立场,然交涉过程中几经周折,清朝最终选择让五世达赖喇嘛参与事件的处理。针对大草滩之争,应五世达赖喇嘛之请,曾提出划分边界的政策,后因墨尔根台吉等的婉拒而失败。邀请五世达赖喇嘛参与清朝对蒙古事务的处理,对清代西北边疆历史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2.
正《金穗》是摄政王第巴·桑杰嘉措记述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的一部传记作品,该书详细记述了五世达赖喇嘛圆寂、六世达赖喇嘛诞生,包括诞生地、父母的身世、其间的灵异事件、灵童迎请至错那宗、错那十二年、从浪卡子经聂当到拉萨,以及最终登上达赖喇嘛宝座,如何完成诸多宗教仪规等相关事件。《金穗》中还记录了曲杰卡  相似文献   

3.
五世达赖喇嘛阿旺洛桑嘉措是藏传佛教史中占有十分重要地位的一个杰出的领袖人物。陈庆英发表在《西藏大学学报》1999年第二期上的文章说,五世达赖喇嘛作为大权在握的政治宗教领袖,对西藏的政治、宗教、文化各方面都产生了重大影响,他努力增进西藏与清朝中央和蒙古各部的联系,在清朝初年复杂多变的政治形势和民族关系中维持了西藏地方的相对稳定,使西藏地方的经济文化有了较大的发展。形成了西藏文化的一个新的高潮时代。五世达赖喇嘛与他以前的政治宗教领袖相比,他与当时东亚各民族宗教文化接触的机会要多一些,他曾与汉地佛教僧人,…  相似文献   

4.
七世达赖喇嘛格桑嘉措是西藏历史上一位重要的宗教领袖,清代档案中较为全面地保留了七世达赖去世前病情发展及治疗过程的相关医案,是清代太医院医师到西藏为达赖喇嘛诊病的首次记录,反映了乾隆帝对七世达赖喇嘛病情安危的重视态度,对于研究清代西藏史、清中央政府与西藏地方关系史、清代中医学史都具有独特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正会供仪仗大法会,是藏历第十二绕迥木狗年(1694)第五世达赖喇嘛的第五任第司仲麦巴·桑杰嘉措为纪念第五世达赖喇嘛圆寂而创建。此盛大法会自创立起,于每年藏历二月三十日例行举行。第五世达赖喇嘛于藏历水狗年(1682)圆寂后第司桑杰嘉措匿不发丧长达十三年之久,对此康熙皇帝"惟一不生事为贵"而"宽宥其罪",且第司桑杰嘉措主持创建的第五世达赖喇嘛的灵塔南瞻部州唯一庄严于藏历木猪年(1695)竣工之前一年,在第五世达赖喇嘛圆寂之事公诸于世的特殊历史背景下创建此盛大会供仪仗法会。  相似文献   

6.
西藏历史上第一位东渡扶桑的留学生是十三世达赖喇嘛亲自派遣的色拉寺活佛——擦 珠·阿旺罗桑,留学时间是1911年4月至1912年1月,前后九个月。擦珠·阿旺罗桑留学日本一事,应是1908年夏日本人大谷尊由与十三世达赖喇嘛会谈的结果。1908年夏,十三世达赖喇嘛驻锡五台山,准备进京入觐。曾以三次派遣中亚探险考察而闻名的日本西本愿寺法主大谷光瑞获知消息后,于当年7月底派遣其弟大谷尊由赴五台山与达赖喇嘛秘密会晤。在这次会谈中,双方即日本西本愿寺与中国西藏地方政府之间达成了促进佛教交流、互相派遣留学生的协议。根据这个协议,以后日方派…  相似文献   

7.
《五世达赖喇嘛1680年发给门隅、珞渝地方之法旨》作为中国对门隅地区实施有效管辖的历史文献已为学界所熟知,然而该法旨的核心内容即有关17世纪中国西藏与不丹关系的信息却长期被忽略。本文首次汉译法旨全文,并对其内容作了简要考释,认为法旨内容反映了西藏与不丹在门隅地区数十年的争夺,法旨的颁布是已入暮年的五世达赖喇嘛为稳固南部边疆而采取的积极防御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8.
《收藏家》2016,(7)
正六世班禅(图1)于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亲赴京师,为庆贺乾隆皇帝七十寿辰。班禅朝觐是清代民族关系史上的一件大事,是继五世达赖之后,西藏佛教领袖第二次入朝,正值康乾盛世的顶峰时期,清朝中央政府扶持西藏宗教。六世班禅当时是西藏地位最高的佛教领袖,他的到来对于蒙藏地区的稳定起到了重要作用。乾隆皇帝在承德接见少数民族王公贵族、政教首领本是清朝政治生活中的常例,然而这次对于六世班禅东行入觐的重视程度及接见礼仪,则是绝无仅有的。  相似文献   

9.
公元1642年,蒙古固始汗率兵进入西藏,消灭了第悉藏巴力量,并迎请五世达赖喇嘛建立起甘丹颇章地方政府。1751年(清乾隆十六年),七世达赖喇嘛格桑嘉措执掌西藏地方政权,正式建立了西藏地方政府(噶厦),将地方行政机构调整为“基恰”(相当于地市)和“宗”(相当于县)两级,吉隆从此开始由西藏旧宗政府(噶厦)统治。  相似文献   

10.
甘丹寺藏十六罗汉刺绣唐卡为明初汉藏文化互动与交流的历史明证。本文通过对该套唐卡正面图像与背面题记的考察分析,释读出其正面图像与宋元江浙一带广为流传的十六罗汉底本一脉相承;背面题记主要由宗喀巴大师和五世达赖喇嘛阿旺洛桑嘉措撰写的《文殊赞·赞颂云海》和《十六尊者恒住诗颂》构成,为17世纪中晚期之后所题写。此外,就目前学界已提出的该套唐卡为大慈法王第一次进京时永乐皇帝所赐这一观点,笔者综合《大慈法王传》等汉藏史料,对明代永乐、宣德帝赐赠大慈法王十六罗汉刺绣唐卡的事迹做了重新评估,并就史籍所载十六罗汉刺绣唐卡的赐赠、入藏事件等与现甘丹寺所藏的这套唐卡之关系作了初步性的探索。  相似文献   

11.
从国际视野看达赖喇嘛直云去年5月14日,达赖喇嘛在印度突然宣布西藏一名幼童为“班禅转世灵童”。这是达赖集团在一系列分裂活动失败后利用班禅转世继续从事分裂祖国活动的又一政治图谋。达赖喇嘛此举不仅违反历史惯例,违背宗教仪轨,对抗中央政府,而且在国际上混淆...  相似文献   

12.
书讯     
《中国西藏》2003,(6):80-80
《达赖喇嘛转世及历史定制》 陈庆英著。藏传佛教在西藏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活佛转世制度是它独有的一种宗教首领的传承方式。达赖喇嘛活佛转世经过几百年的演变发展,逐渐形成了一套模式,并在清朝中央政府的参与下,发展成为一种历史定制。书中也将历世达赖喇嘛转世过程作了详细介绍。这一定制的形成是西藏当时社会稳定的需要,  相似文献   

13.
本文主要利用新近公布的蒙古文档案,结合相关的藏汉文史料,以喀尔喀蒙古的“汗”和“济农”号问题为中心,探讨五世达赖喇嘛在17世纪喀尔喀蒙古政局变动中的影响以及清廷治理蒙藏政策的演变,认为其结局是清朝势力进一步控制喀尔喀,直到1691年多伦会盟喀尔喀正式归附清朝.  相似文献   

14.
颁赐给达赖、班祥的金册与金印一样,金册是清朝中央政府用以加封西藏地方政教首领的一种凭信。最早的金册是1653年(清顺治十年),清廷颁赐给五世达赖喇嘛的,共15页,用满汉蒙藏四体,册文为“朕闻独善兼善,开宗之意不同,世出世间,设教之途亦异,然而明心见性...  相似文献   

15.
邢继柱 《收藏家》2012,(4):53-60
我们平时所说的清代宫廷:造像,主要是指出自康熙和乾隆二朝的宫廷造像,这与我们目前发现的造像实物及相关的文献记载有关。事实上,清代帝王充分了解藏传佛教在蒙藏地区的重要影响。早在明未清初时,格鲁派(黄教)的势力已十分强大,作为格鲁派领袖的五世达赖喇嘛在蒙蔽地区有着极其崇高的宗教地位和威望。  相似文献   

16.
达赖行径有悖历史定制和宗教教规──西藏各界人士谈话录[编者按:5月14日,流亡国外的达赖喇嘛在境外突然宣布西藏的一名儿童为“班禅转世灵童”,在西藏引起强烈反响。各界人士纷纷谴责达赖干扰班禅转世灵童正常寻访工作,指出其行径有悖历史定制和宗教教规。]“我...  相似文献   

17.
清朝入关以后,中央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间的关系,在元、明以来原有的基础上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西藏地方政府的官员和喇嘛往来京师和内地非常频繁,因此先后修建了许多和西藏地方有关的庙宇,其中有不少留存到现在,现在选择有代表性的一两个,来谈谈它们的历史意义。一首先要介绍的是北京安定门外的西黄寺(图1)。西黄寺在清初是"北坰名刹"的双黄寺之一,建于顺治九年(公元1652年),为第五世达赖喇嘛亲朝京师时给他准备的驻锡之所。清初一百年间,西藏地方与祖国关系更加密切,  相似文献   

18.
清末川军入藏与达赖喇嘛出走事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中外史料探讨了清末川军入藏与第十三世达赖喇嘛出走事件,揭露了英帝国义窥测西藏,妄图将西藏从我国分裂出去,使之沦为英国殖民地的真面目。文中还对清政府在第十三世达赖喇嘛出走后所采取的军政对策作了剖析,对于我们今天制定治藏政策有一定的借鉴作用。最后阐述了清政府由于国势的衰落,许多施策未能得心应手,致使西藏分裂势力得以在英帝国主义的纵容下有所抬头,为西藏日后政局的发展埋下了伏笔  相似文献   

19.
丁山 《收藏家》2005,(5):41-42
在西藏,观音菩萨的崇拜非常普遍。这是因为,五世达赖喇嘛所著《西藏王臣记》中,把观音菩萨描述成了藏民族的先祖,藏民族的英雄——松赞干部,黄教的创始人宗喀巴及其最重要的活佛系统达赖喇嘛一系也被认为是观音菩萨化身。包括那座雄伟的宫殿——布达拉的名称(potala)都是源自观音菩萨的道场——普陀山。  相似文献   

20.
正库车各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活动中涌现出许多杰出的能工巧匠,他们创造了朴实素雅、丰富多彩的民间手工艺品,为库车增添了无限的美,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无穷的乐趣。羔皮帽新疆有这样一句顺口溜:"吐鲁番的葡萄哈密的瓜,库车的羔皮一枝花。"库车羔皮有着悠久的历史,清乾隆年间,库车贝勒入觐,以当地黑色羊羔皮作为贡品,其轻柔光洁为王室贵胄所赏识,时称紫羔皮,遂为常例贡品。光绪年间羔皮曾输往俄罗斯。羔皮制品皮筒、羔皮帽还销往中亚国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