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6年5月18日国务院颁布《地方志工作条例》到今天已一年了。《条例》的颁布,标志着我国地方志工作纳入了法制化轨道,是方志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以此为标志,我国地方志工作迈进了新的纪元。以《条例》为纲,以二轮修志为契机,做好新时期地方志工作,繁荣发展地方志事业,是摆在  相似文献   

2.
<正>在全国首轮新编地方志工作基本结束、第二轮修志全面展开的背景下,《地方志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于2006年5月18日正式出台。《条例》的颁布实施,将地方志工作纳入了法制化轨道,“是方志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本文试图通过对相关规定的粗略解读,论述《条例》在地方志事业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今年5月18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签署第467号国务院令,颁布《地方志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部关于地方志工作的法规.《条例》的颁布实施,将地方志事业纳入了法制化轨道,对于落实依法治国方略.实现依法修志.建立地方志工作的长效机制.保证地方志事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促进地方志工作更好地为我省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将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国务院《地方志工作条例》的颁布,使我深感地方志工作任重道远。我虽不是青灯黄卷旁苦耕不辍的老者,但也饱尝修志工作艰辛。重读《条例》有三,有以下体会: 一、《条例》明确了地方志是官职、官责、官修 国务院《地方志工作条例》的颁布,将地方志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是地方志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是盛世修志传承文明的幸事;是实现依法修志,建立地方志工作长效机制,保证地方志事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实事。  相似文献   

5.
<正>2006年5月18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签署第467号国务院令,颁布实施《地方志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条例》的颁布是我国修志史上的里  相似文献   

6.
2006年5月18日,国务院颁布《地方志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条例》的颁布实施,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地方志工作的关怀和重视。阿勒泰地区史志系统工作人员为之欢欣鼓舞,掀起了学习宣传贯彻《条例》的高潮。一、学习活动由浅及深,有组织、有计划、有声势,收到很好的宣传效果从去年下半年开始,阿勒泰地区史志系统有步骤地深入学习《条例》。通过学习,大家明确了地方志书的属性和作用,明确了各级政府领导地方志工作和地方志机构的职责,以及地方志工作经费来源。大家在学习中结合工作实际进行了座谈,树立了依法修志的观念,增强了做好工作的…  相似文献   

7.
王杉圣 《新疆地方志》2007,(2):11-12,15
2007年5月18日是温家宝总理签署第467号国务院令,颁布《地方志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一周年的日子。一年来,在《条例》的指引下,全区地方志系统卓有成效地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和工作,再次掀起学习、宣传、贯彻《条例》的高潮。在《条例》颁布一周年之际,如何进一步学习、贯彻《条例》,推动地方志工作上台阶、上水平,在此谈点粗浅的看法和建议。一、进一步认识和了解《条例》的内容、精神实质和现实意义《条例》是有史以来我国规范修史编志工作的一部官方确定的法律文献,它的颁布实施将地方志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是我国修志史上具有全面…  相似文献   

8.
2006年5月18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签署第467号国务院令,公布《地方志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该《条例》自公布之日起施行。《条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关于地方志工作的法规.它的颁布实施,对于落实依法治国方略,实现依法修志.建立地方志工作长效机制,促进地方志工作更好地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黑龙江史志》2011,(14):13-13
<正>为纪念国务院《地方志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颁布五周年,促进黑龙江省地方志事业全面发展,省地方志办公室4月8日下发了《关于开展<地方志工作条例>颁布实施五周年学习宣传活动的通知》。各级地方志工作部门能够以此为契机,积极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学习宣传活动,提高了地方志工作的影响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2006年5月18日,国务院正式颁布了《地方志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部关于地方志工作的法规。《条例》颁布实施,将地方志事业纳入了规范化、法制化轨道,对于实现依法修志,建立地方志工作的长效机制,保证地方志事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促进地方志工作更好地为各级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2006年5月18日,国务院正式颁布实施<地方志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条例>第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地方志的组织编纂、管理、开发利用工作,适用本条例."<条例>属于国务院行政法规,在全国范围内具有法律效力.<条例>的颁布实施,是我国地方志事业健康发展的法律保障,标志着我国地方志工作从此将进入依法发展的轨道.我们必须逐步扭转长期行政化的工作方式,实行法制化的工作方式.因此,认真学习<条例>,熟练掌握<条例>,对于运用<条例>规范地方志工作,逐步建立起法制化的工作模式,依法推进地方志工作的健康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2.
2006年5月.国务院颁布实施《地方志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这是我国第一部关于地方志工作的法规性文件,标志着地方志工作从此步入依法修志新时期。《条例》立意高远,内涵深刻。其颁布实施.推动了各级党委、政府对地方志工作的重视和支持.对于落实依法治国方略.保证地方志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建立地方志工作的长效机制.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  相似文献   

13.
《地方志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的颁布,将我国地方志工作纳入了法制化轨道,是地方志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对于实现依法修志,建立地方志工作长效机制,保证地方志事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具有极其重要而深远的意义。《条例》明确规定了地方志工作的地位、性质、领导、职责、要求、目的,以及志书编修的间隔年限、审查验收等。它作为行政法规,既是地方志工作开展的根本保障,也是地方志工作必须遵守的基本规范。  相似文献   

14.
2006年5月18日,这一天对于全国方志工作者来说,可谓是个大喜的日子。正值全国第二轮修志工作全面展开之时,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签署了第467号国务院令,颁布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地志方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这一振奋人心的喜讯传来后,我省方志工作者无不欢欣鼓舞,奔走相告。方志人期待已久的愿望终于实现了,方志事业终于有法规保障了。只要是智者,你就会对地方志产生一种特别的渴求和企盼。因为,只有地方志,才能让那么久远的历史连成缆索,让那么久远的文明世代传承,并作用于资政、存史和教化,服务于当今科学发展观的落实以及和谐社会的建设。在《条例》颁布后的春天里,有理由相信,方志工作必将硕果满园,方志事业必将繁荣发展。目前,全省各级地方志工作机构,根据省志办的通知精神,在以不同形式学习和宣传《条例》,以不同方式贯彻和落实《条例》。为反映和交流各地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情况,特辟此栏目。  相似文献   

15.
《地方志工作条例》(下简称《条例》)颁发实施已一周年。由于南宁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由于全市地方志工作者的共同努力,由于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依法修志意识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认同,南宁市地方志工作呈现加强领导、依法推进、开放创新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6.
尊敬的冯炯华副主任,各位领导、专家、同志们: 去年5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第467号令,公布了《地方志工作条例》。今天,我们相聚一堂,庆祝《地方志工作条例》颁布一周年,研讨宁夏实施《条例》办法,以推动宁夏地方志事业进一步向前发展。刚才刘天明同志对去年以来的修志情况做了概要的介绍。去年以来,经过协调督促,[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2006年5月18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签署第467号国务院令,正式颁布实施《地方志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该《条例》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关于地方志工作的全国性法规,它的颁布实施,标志着地方志工作已全面进入法制化、规范化建设轨道,对于实现依法修志,促进地方志工作持续健康发展,更好地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全省各级地方政府及地方志工作机构要认真学习宣传《条例》,切实贯彻落实《条例》,以《条例》为指导,推进我省地方志工作再上新的台阶。  相似文献   

18.
各位领导、同志们: 去年以来,在宁夏地方志编审委员会、宁夏社会科学院的正确领导下,在国务院颁布的《地方志工作条例》的推动下,在全区地方志同仁的支持下,自治区地方志办公室围绕通志、续修、年鉴三大任务开展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正>2007年5月18日,是《地方志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颁布实施一周年纪念日。学习、贯彻《条例》,对于落实依法治国方略,实现依法修志,建立长效机制,保障地方志事业的健康发展,提高地方志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2007年7月5日,北京市市长王岐山签署第191号政府令,公布了《北京市实施(地方志工作条例)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从9月1日起施行。《办法》的出台,有利于《地方志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的贯彻落实,有利于北京市地方志事业的健康持续发展。下面就《办法》的主要制度设计进行说明,供修志同仁参考。[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