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 毫秒
1.
抗战时期中国图书损失概况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戴雄 《民国档案》2004,13(3):113-119
中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明古国,数量浩大的图书献系统地记录了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成为中华民族乃至全人类的宝贵财富。自1931年9月日本侵略的铁蹄踏上中国领土,直到日本战败投降止,侵华日军长期以来对中国各地图书献进行有组织的抢夺和破坏,造成了中国图书事业乃至整个中华化的空前灾难,抗战时期中国各类图书损失数以千万计,后果无法估算。  相似文献   

2.
5.公约的实行机制。 A.请求归还物的时效。对于物大量流失的国家,请求归还物的时效越长越好。而在另一些国家看来,对请求时效有明确限制才可以确保交易安全,保障交易双方的权利。海牙议定书对武装冲突期间输出物的归还没有任何时效的限制,对此的解释也尚有争议。同样,1970年公约也没有关于物归还时效的规定,根据公约要求,各缔  相似文献   

3.
吕鸿月 《收藏家》2000,(10):67-68
辰龙千禧,秋高气爽。在人类享受高科技信息时代和舒适安逸生活的同时,更加留恋古代文化艺术珍品。天津国际拍卖有限公司将于11月4日至7日在天津友谊宾馆举办《中国天津2000大型文物艺术品拍卖会》。此次拍卖会汇聚了全国各地及来自港台的近千件艺术珍品。分为:中国书画、《中国迎澳门回归大型书画纪念作品》整体拍卖、古董珍玩、中国  相似文献   

4.
徐枫 《中国钱币》2006,(4):78-78
一本专题论述会票的书终于出版了。这就是俞鸿昌著写的《中国会票概论》。读后第一个感觉是,会票作为中国古典票据,一向是比较深远莫测的,而今似乎就显现在眼前。它的身影隐现于近代票据之中,使数百年的历程顷刻犹如咫尺之间。上世纪90年代初,在北京月坛邮票交流市场上出现一些宣化乾顺兴店号信票,后来又出现一批河北东口福庆园、永兴货店兑票。后者数量很多,且系私家发行的汇兑票据,不同于银票、钱票,为藏家所漠视。唯独本书作者意识到这可能就是会票,及时收集,作为研究探讨会票的基础,并历经十多年的寻访,扩展品种,形成系列。这一漫长的过…  相似文献   

5.
由于历史的原因,流失海外的中国文物数量大、种类多、分布广。其回归的常见渠道有三种:回赠、回购和讨还。虽然我国已参加了四个保护文物的国际公约,但回归过程中所涉及的法律问题仍然阻碍了我国流失文物的回归。纵观研究状况可知,对中国文物的流失与回归问题的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入。  相似文献   

6.
, 《世界遗产》2013,(3):104-107
近现代是中国文物流失最严重的时期《世界遗产》:圆明园鼠、兔兽首2009年在法国拍卖时曾引起国内各界很大关注,近日又被皮诺家族无偿捐赠给中国,它们的最终归宿可以说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  相似文献   

7.
五、衰落与延续(50-70年代的国内外情况)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因众所周知的原因,钱币研究事业冷淡下来了。唯一的成果就是50年代彭信威先生耗尽一生心血编著出版的《中国货币史》,其中谈到铜元的文字,不超过900字,约当全书百分之一的篇幅,然而作者强调了中国铜元的特性和特殊历史地位,认为铜元“在中国钱币史上成为一个独立的部门”。但这个设想,一直没有得到进一步的阐释和论述。此后整个钱币学的研究随着钱币收藏的衰落而衰落了。在中国钱币收藏与研究事业停步不前的六、七十年代里,世界各地对中国钱币的收藏与研究并没有中断。在50年代,…  相似文献   

8.
《山茶》2011,(11):54-54
去年在美国休假,早餐时读报,偶然看到《华盛顿邮报》上的大幅广告(右下):一个投资中国艺术珍品的加州公司,手握几千万美元的现金.另有中国的巨额资金支持,特别来到大华府收购中国古董。联想到国内日益高涨的收藏热,在美国的首都看到这样的广告并不觉得奇怪。上个世纪的上半叶,西方国家兴起了一股收藏中国文物的热潮,无论是私人收藏家还是各大博物馆,都曾大肆收购来自古老中国的精美文物。“谁在收藏中国”这个选题也在心中逐渐酝酿。  相似文献   

9.
《山茶》2011,(11):60-60,I0005-I0008,69
亚瑟·塞克勒大厅是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陈列中国早期佛教艺术的特别展室,大厅正面的巨幅壁画《药师佛佛会图》出自山西洪洞县的广胜下寺,高7.5米,宽15.1米,是中国元代寺观壁画中的杰作。  相似文献   

10.
《中国文化遗产》2012,(1):12+6-20
历时5年,近15亿元经费投入,近5万名普查队员,近80万处新登记不可移动文物……一连串的数字代表着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沉甸甸的成果。从2007年4月国务院下发《关于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的通知》开始,全国各地区,各相关部门和各级普查机构,科学组织,统筹协调,密切配合,克服了许多难以想象的困难,共登记不可移动文物766722处。作为一次由国务院部署的重大国情国力调查,三普是当前我国最大规模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对我国文化遗产保护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抗战时期台湾义勇队组织活动史料一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心系祖国的台湾同胞积极投身于全民抗战的洪流之中。台湾义勇队是由在大陆的台胞组成的抗日团体,从1939年2月成立,一直战斗到1945年抗战胜利。本组史料反映了台湾义勇队的基本概况,对研究台湾同胞的抗日斗争史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1、台湾义勇队筹备委员会致朝鲜义勇队指导委员会函(1939年4月29日)敬启者:敝会自本年一月间在贵会指导及援助之下成立以来,先后已集合队员六十余名,在金华开始编队训练,并展开一般文化工作,经过尚称良好。兹以一切筹备事项业告就绪,而于队员成份亦经详细调查,…  相似文献   

12.
马振犊 《民国档案》2004,(1):140-143
夏威夷,浩瀚太平洋中的几个小岛,宛如片片浮叶,飘荡在万倾碧波之中。她位居美洲与亚洲大陆之间,恰似美国伸向东方的一只手,似乎要显示出这个“世界警察”的力量与雄心。  相似文献   

13.
侵华日军对中国古建筑的毁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戴雄 《民国档案》2000,(3):89-95
古建筑是指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年代比较久远的建筑物。本文所指古建筑采用的解释,大致以清末(或1900年)以前的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建筑物统称为古建筑。中国古建筑种类十分广泛,举凡宫殿、寺庙、道观、祠堂、陵墓、碑塔、城墙、堡垒、炮台、园林、牌坊、亭台、水榭、祭坛、别墅、驿站、码头、烽火台等实用性、观赏性、纪念性、娱乐性的场所及其附属物,与重大历史事件或著名人物有关的建筑物,以及风格独特的民居等都属于古建筑的范畴。  相似文献   

14.
抗战时期迁都重庆之中央研究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央研究院致重庆市政府电 (1947年2月27日) 重庆市政府张市长勋鉴:子篠市秘编代电奉悉。本院随同国民政府西迁,在渝市约历八年又十月之久,抗战时期仰承贵府及渝市公私机关团体之协助与指导,还都之后,追念往事,弥增感纫。承属撰本院留渝史实,俾刊人市志,当应遵办。兹依规定格式,撰拟抗战时期迁都重庆之中央研究院一稿,随电附奉,即希查照汇编为荷。国立中央研究院。[卅六]院总丑()。印。 附件如文 抗战时期迁都重庆之中央研究院  相似文献   

15.
本刊启示     
王真 《民国档案》2000,(3):83-83
国与国之间的战争,其实质是国力特别是经济力的较量。发展自己的经济力,削弱敌方的经济力,便成为交战国重要的经济战略?本世纪30年代日本发动的侵华战争,同样是以这一经济战略为依归。以往对战时中日经济关系的研究,着重于日本对华经济资源的掠夺,而忽视其削弱中国国力的一面,没有把对日本的经济行为研究和战略行为研究紧密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6.
1937-1945年陕甘宁边区的乡村社会改造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1937-1945年陕甘宁边区对乡村社会进行了全面的改造,通过改造使边区乡村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地主经济受到了削弱,逐步实现耕者有其田;一家一户的个体经济向合作制经济转变;通过选举树立了新的乡村权威,普通民众成为乡村权力主角;社会教育使民众的民族意识和社会意识逐步形成;普及教育使穷人的孩子有了上学的机会;乡村社会一改过去土匪横行的局面,民众有了一个安定的生活环境;一些社会陋习被新的社会风俗所取代;社会保障系统的建立使民众提高了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和二、三十年代的乡村建设派相比,中共对中国乡村社会的认识要深刻的多,正因为这样,边区的乡村社会改造才取得了成功,而且代表了未来中国农村社会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7.
18.
金融为经济的命脉 ,经济为军事、政治之基础。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后 ,因为自身实力的局限 ,决定了“以战养战”的方针 ,力图建立自己完全掌控的金融体系 ,达到掠夺中国经济金融资源、支持侵华战争、破坏中国抗战等多重目标。华东伪政权方面 ,伪维新政府虽延续时间不长 ,在金融上并非无所作为 ;汪精卫伪政权 ,也视金融为建立自身统治基础的重要举措。特别是作为汪伪实力派人物的周佛海 ,把建立新的金融体系作为自己终身的事业 ,苦心经营伪中央储备银行。日伪对金融的重视 ,早在国民政府意料之中 ,从战争一开始国民政府就采取了一系列的预防性、…  相似文献   

19.
1894—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的爆发,给正处于外交转型中的德国提出了挑战也带来了机遇,德国一改过去只关注经济利益而避免卷入政治纷争的传统立场,开始介入远东的权力角逐,这也成为德国远东政策的一个重要分水岭。战争初期,德国表面采取超脱的中立姿态,多次拒绝清政府与英、俄等国的调停提议,实质是鼓励或偏袒日本的战争行为。由于担心战争可能对远东利益格局乃至欧洲地缘政治产生不利于德国的变化,且出于帝国主义追求海外殖民地的贪婪和防范东方文明崛起的"欧洲中心主义",在战争后期、中日谈判及"三国干涉还辽"期间,德国大幅度调整政策,积极推动并参与"三国干涉还辽"。尽管很难明确判定哪项动机发挥了决定性作用,但这不影响我们得出"德国是三国干涉还辽的积极推动者与重要参与者"的结论。研究这一案例,有助于认识此时期德国在远东的外交以及在战争中所扮演的角色。  相似文献   

20.
齐福霖 《民国档案》1998,(2):94-101,109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在外国友好人士倡议下,经过各派抗日进步力量的共同努力,中国广阔的大后方适应着战时的迫切需要,兴起了工业合作运动。它以工业生产为目标,采取合作化的方式,组织民众进行生产。这种生产自救方式,对于支援长期抗战,克服经济困难,发挥了积极作用。它的发展和成就,在中国战时工业经济中占有一定的地位,当时曾被誉为“经济国防线”。本文试从工合运动的产生、发展及衰落等方面对之进行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