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陕西历史博物馆收藏的几件汉代青铜器,均有刻铭。山都鼎、清和鼎、平都鼎、安定郡库鼎、五柞鼎盖对于汉代郡县、地理及汉代离宫研究具有重要价值。家鼎、元成家铜沐缶是汉代皇家贵族用器。元成家铜锺为汉代度量衡提供了新资料。陵啬壶,壶肩部刻铭"陵啬四斗",说明秦汉另有专管某项事务的"啬夫","陵啬"应是管理陵园之事,办理祭祀等事务。  相似文献   

2.
杨勇 《文献》2021,(1):78-84
"分"是汉代度量衡单位之一,使用极为普遍。从出土材料来看,"分"还是病方中主要的度量单位之一。作为单味药物计量单位的"分",表示的是重量,而不是等份之意。所谓汉代"两"以下无"钱"与"分"之说并无依据,将出土病方中的"分"均理解为等份之意是极大的误读。出土病方中"两""钱""分"等衡重单位并存,相互之间存在着换算关系,当与汉代通行的衡制一致。  相似文献   

3.
赵毓坤 《民国档案》2003,1(2):76-79
统一度量衡 ,不仅关系到国家政权的稳定 ,也影响到普通大众的生活。近代中国度量衡制度的混乱是出了名的。混乱的度量衡不仅阻碍了国内商品经济的发展 ,也在对外贸易中为列强侵犯中国主权提供了口实。因此 ,近代中国的度量衡一直是中外有识之士诟病的对象。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 ,便着手统一全国度量衡制度。对这一有关国计民生的重要活动 ,现有史著乏有论述 ,未免遗憾。本文试评述南京政府的这一活动 ,以补史缺。一民国建立的第二年 ,北洋政府举行工商会议 ,讨论划一问题 ,曾主张完全采用万国权度公制。此议在国务会议上获得通过 ,而在交临时…  相似文献   

4.
石宇 《沧桑》2008,(6):13-14
汉代察举制度,是两汉时期地主阶级为适应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封建国家的统治而建立发展起来的选拔人才制度。作为汉代选官制度的主体,察举制度选拔了不少有用的人才,大大促进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发展。但随着豪强地主势力的增长,这一制度越来越被官僚地主所把持,成为滋生门阀世族的工具,直接影响汉代以后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公元前5世纪下半叶,雅典颁布了意在提洛同盟内建立统一的货币及度量衡体系的《钱币法令》。该法令的出台不仅是为建立统一的货币、度量衡体系,雅典也希望籍此加强对提洛同盟成员的控制,进一步巩固在同盟内的地位。对《钱币法令》的深入研究,有助于全面认识公元前5世纪雅典的对外经济政策。  相似文献   

6.
徐正考博士《汉代铜器铭文研究》一书已于1999年12月由吉林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此书是作者的博士论文。它的出版,填补了我国学术界对汉代铜器铭文综合研究方面的空白。书共九章,附录二,洋洋二十万字。举凡铭文中所涉及的“物勒工名制度”、“纪年方式与断代问题”、“器类、器名与制作地”、“制作机构”、“器物制作数量与器物编号”、“度量衡问题”、“文字问题”等等都作出了精深的考证研究。如关于物勒工名制度,作者以翔实的铭文资料为基础,探讨了汉代铜器铸造过程中在器物上实行“物勒工名”制度的类型,各类铭文表现的工…  相似文献   

7.
中国古代度量衡的检校制度是伴随着度量衡制度的日趋成熟而出现的。这项制度形成于西周春秋时期,发展于战国早中期,成熟于战国晚期。战国早中期,诸侯各国多铸造有度量衡标准器,以便对当时使用的度量衡器具进行检校。至战国晚期,各国则常在春、秋季节,派专门官员对度量衡器具进行统一检校,多把检校结果刻在器物上面。战国检校制度的成熟,对后世度量衡制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8.
秦汉度量衡制度的考古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汉时期是中国度量衡发展史上的重要时期,自商鞅变法实施"平斗桶、权衡、丈尺"的政策以来,秦汉帝国在全国范围内大力推行度量衡的统一。本文依据出土和传世的度量衡实物对秦汉时期的度量衡制度作了探讨,并概述其特点,如"以度审容"、进位关系、测量基准等等,由此可以看出秦汉时期奠定了中国古代度量衡制度发展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江苏仪征1987年出土的西汉永光元年铁剑,剑铭新考释为"河内羊头剑,光头下长四尺一寸,永光元年造"。剑茎铭文涵盖产地、名称、长度及纪年等多方面信息,对研究汉代冶金技术和度量衡较为重要。结合史料和考古发现对汉代河内郡的铁器冶铸情况进行探讨后可知,"河内"并非河内铁官,而当指河内工官。剑铭中的"羊头剑"系新发现的铁剑自铭,纠正了以往"黑头剑"的定名;"羊头"典出《淮南子·修务训》,用以形容钢铁的精良。  相似文献   

10.
为适应汉代政治统治的需要,儒学在汉代与王权政治紧密结合,逐渐扩张其政治影响。儒学的神学化理论宣扬君权至上,神化三纲五常,通过天人感应、阴阳灾异等学说建立起来,在东汉谶纬神学盛行的土壤上,迅速被统治者重视,使之不断上升为国家意识,最终在东汉章帝时的白虎观会议完成。在这一过程中神权与王权、宗教预言与政治预言的结合和相互作用是值得注意的。  相似文献   

11.
西汉度量衡略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石 《文物》1975,(12)
古代的度量衡问题,对研究当时社会经济制度和人民生活,是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在阶级社会里,度量衡器也是统治阶级用来剥削劳动人民的一种工具,研究它们的演变过程,将有助于加深认识历史上阶级斗争的复杂性。古代度量衡虽有定制,但所奉为标准的数,一直难以确知。古书中虽有所谓"黄钟律度",那只是设想的标准,不能作为依据。先秦列国的度量衡极不一致,但度量衡制的渐趋统一,乃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秦始皇统一列国后,用李斯为丞相,"更克画,平斗斛度量文章,布之天下"。"一法度衡石丈尺"的法令措施,就是在历史必然趋势中,把度量衡标准化、法定化,使全国划一。秦始皇统一度量衡,为秦制创立了准则,  相似文献   

12.
<正>度量衡是衡量世间万物的标准尺度,也是国家政治制度的重要内容。它对规范商品交换、维护社会稳定、保证国家权力等均具有重要意义。而度量衡量值标准的确定,则是度量衡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中国古代除以人体和人造物作为度量衡标准  相似文献   

13.
正在中国古代丧葬史上,厚葬之风长期处于主流地位(陈华文:《丧葬史》,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12页)。两汉时期,厚葬之风更是盛行。在探讨汉代厚葬的各种具体原因时,一般都会把汉代的厚葬之风与当时的孝观念直接联系起来,认为汉代重视孝道在其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甚至说汉代"孝道观念日益深入人心,表现在丧葬上就是  相似文献   

14.
泽惠史林之作--评《中国科学技术史·度量衡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增建 《史学月刊》2002,(11):75-77
《中国科学技术史·度量衡卷》是迄今为止最权威的中国度量衡史著作。该书以历代单位量值的演变作为主线 ,旁及中国度量衡的产生、发展、管理制度、相关的科学技术成就等 ,对中国度量衡史做了系统、全面的研究。该书修正了传统研究的不足 ,补充了以往的空缺 ,对相关历史现象的研究也提出了新的见解。该书的出版 ,为史学研究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权威度量衡史著作。  相似文献   

15.
三秦度政实物收藏第一人——记端方酷爱金石文化二三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瑞云  赵晓荣 《文博》2007,(2):72-75
在探讨陕西历代度量衡演变历史中,我们会经常碰到曾在陕主政多年的清末高官端方。他与三秦度政历史过从甚密,接触颇多,并发生一些鲜为人知的故事。那么,端方究竟是何许人也?一个朝廷命官如何与度量衡产生如此深刻的联系?他是怎样收藏、私展秦代度量衡器物,又是如何酷爱祖国传统文化的?为  相似文献   

16.
汉代妇女服饰二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对大量与汉代妇女服饰相关的考古资料进行系统整理的基础上,运用考古学分类排序比较的方法对资料进行研究,得出两点认识:汉代妇女服饰风格在西汉和东汉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二者的转变时期在西汉末;汉代妇女服饰是在继承战国楚服和秦代服饰的基础上,结合其它文化元素进一步发展起来的更为统一标准化的服饰。  相似文献   

17.
度量衡是我国古代计量的基本内容,是社会生产、交换、消费不可缺少的技术条件。在一定意义上,它标志着一个历史时期的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的水平。因此,度量衡史是横跨科技史和经济史的一门专史。中国古代度量衡史的内容十分丰富,现就研究中的几个问题谈一点看法,以求匡教。  相似文献   

18.
《周礼·考工记》(以下简称《考工记》)是迄今所见中国最早的手工业技术文献,所记工艺分六类三十个工种,包括攻木之工、攻金之工、攻皮之工、设色之工、刮摩之工、抟埴之工等,分别记述木工、金工、皮革、染色、琢磨器物及制陶等内容。本文在全面整理《考工记》度量衡单位的基础上,根据中国传统训诂学的训诂原理、语义观念以及词汇语义学原理按类聚合《考工记》度量衡单位,梳理先秦手工业度量衡单位系统,从度量衡单位的比例关系和成品的度量衡比例关系两个方面考察《考工记》的比例关系即比值关系。  相似文献   

19.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全国后,立即推行"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①等措施,颁布了统一度量衡的诏书,制造和颁发了一大批度量衡的标准器,为我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度量衡制度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李旭东 《丝绸之路》2011,(18):44-45
汉代敦煌郡建立后,在瓜州设渊泉、冥安、广至三县。伴随着大规模的军垦民屯,开始在疏勒河沿岸兴修水利。大兴水利是农业发展的重要措施和必要条件,汉唐先民前赴后继,付出了艰辛的劳动,一片又一片荒漠变成了绿洲,一个个村庄、一座座古城建造起来,古瓜州得到前所未有的大开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