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历史上,居延地区是一片天然绿洲。汉武帝时期,发兵进攻匈奴大获全胜,遂攻占了河西地区,并先后设置武威、酒泉、张掖、敦煌四郡。汉朝在居延设都尉府,归张掖太守管辖。自此,汉政府行政建制对居延地区进行行之有效的管理。本文主要就居延出土汉简对汉代居延绿洲的开发情况作一论述。  相似文献   

2.
汉代屯戍生活中的古典人道精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汉代屯戍组织中的吏卒间社会地位相对平等 ,并享有平等的法律地位。吏卒的生命健康得到足够重视 ,戍卒享有良好的生活必需品供应 ,屯戍组织内部有健全的医疗保障体系 ,劳动强度也控制在适度的范围内。吏卒的感情生活得到尊重 ,家属居署不受限制 ,并享有充足的粮食供应。家人生老病死 ,吏卒可以依法告假回乡探视 ,体现了朴素的人道主义情怀。  相似文献   

3.
从居延汉简看汉代居延地区社会经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代居延遗址分布于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额济纳河流域,其地南起甘肃金塔县毛目,北至额济纳旗苏古淖尔南端的宗间阿玛(A1),全长250余公里。这一地区,远控大漠,近屏河西,东西襟带黄河、天山,水草丰美,宜农宜牧。从西汉王朝中叶开始,这里大规模修筑了军事设施,进行屯田戍边,至今还留有大量城障烽隧等遗迹。由于气候炎热干燥,为历代珍贵文物的保存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汉简就是历代珍贵文物中学术研究价值极高的珍品。居延地区集中出土汉简主要有三批:1930年至1931年,中瑞西北联合科学考察团在居延地区考察时,在殄北、甲渠和卅井等亭燧障塞,…  相似文献   

4.
汉代居延水资源远较今日丰富,除了为发展水利灌溉、繁荣绿洲农业提供保障外,尚存在多样化的开发利用方式。梳理分析简牍资料可见,汉代居延地区拥有一定数量的船只,河流两岸物资运输、信息诏令传达、人员往来和"过(踰、济)居延"的大规模军事行动,可借助船只安全高效地实现。居延水资源对交通运输的负面影响得以转变,水上交通成为连接河流两岸陆路交通的有效途径。"居延河海多有鱼盐"。渔业资源既可改善人们的饮食生活,又能促进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在船只存在的前提下,汉代居延渔业可能获得较大发展,相关组织管理问题则有待资料充实后进一步研究。水资源在汉代居延边防系统建构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某些情况下,船只可能被视为兵器,其水上巡逻与烽燧的陆上候望相辅相成。水门似乎也具有一定的防御作用。而"夹河"修治、设于"河水中"的天田也会增强防御系统效能。关于汉代居延水资源与其多样化的开发利用方式的探索,或许会对汉代"北边"生态史、交通史、社会经济史、军事史等领域的研究有所补益。  相似文献   

5.
汉代居延甲渠候官部燧考宋会群,李振宏甲渠候官是居延边塞防御体系中的一个重要屯戍机构,研究它的部燧编制及各部燧的具体方位等问题,对认识汉代边塞防御体系的组织结构、人员配制以及居延地区的历史地理状况,都有很重要的意义,也是居延汉简研究中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相似文献   

6.
居延汉代遗址的发掘和新出土的简册文物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甘肃省北部额济纳河流域,古代泛称"居延"或"弱水流沙",绵延三百公里,遍地沙碛,气候极其干旱。由于东西两侧巴丹吉林沙漠和北山山脉的天然遮挡,使额河两岸成了我国西部的一条重要的南北通道。其下游和居延海一带,远控大漠,近屏河西,东西襟带黄河、天山,而且水草丰美,宜于农牧,在汉代,乃是中央王朝与匈奴领主激  相似文献   

7.
两汉时期的居延地区不仅气候有严寒、酷暑、降水少的特点,而且生存环境多沙,土壤微量元素有效锌、碘也严重缺乏.加之饮食条件差和劳动强度大等因素,造成居延戍卒具有较高的患病率和死亡率。由于戍卒的高死亡率,又必然带来因成年戍卒死亡而形成的大量“女户”问题。  相似文献   

8.
汉代河西地区地处边塞自然环境恶劣,为了保持军队强有力的战斗力,政府建立了深入基层的医疗服务机构,各基层组织都备有常用药品,而且军医巡回为患者诊断,并采用多种治疗方法。同时对伤病及死亡的将士采取了一系列的优抚措施,以稳定军心,增强战斗力。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河西出土简牍材料为核心,围绕屯戍系统的日常粮食事务,主要从量具运用的规范化、纳入支出的程序化、严防漏洞的律令化、管理实践的会计化以及各类审核的制度化等方面,对军粮的日常管理措施进行了述论,以期在传世史料对此极为缺载的情况下对此历史细节有所补充。  相似文献   

10.
抗日战争时期新疆医疗卫生保健事业的发展,在的中国是比较有特色和进步意义的。尤其是免费医疗,在当时全国是绝无仅有的,而这一成绩的取得,一方面来自于新疆安定的社会环境;另一方面则来自于中国共产党人不懈的努力与积极的工作。新疆现代医疗卫生事业的起步可以说是从东北抗日义勇军入疆开始的。1932年底到1933年初,吉林、黑龙江两省的3万名抗日义勇军官兵为了继续抗日,从黑龙江取道苏联辗转来到新疆。当时的新疆,医疗业以中医为主,且很落后,战争中受伤的官兵常因得不到及时救护和缺医少药而死亡。东北军人疆后鉴于此种情况于193…  相似文献   

11.
由汉代妇女离异与再婚的状况看汉代人的贞节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伟杰 《民俗研究》2007,(1):204-217
贞节观是个非常值得讨论的问题,除单篇论文外,亦有专书进行探讨。在这其中,汉代人的贞节观又尤其为广大学者兴趣之所在,目前已有多篇文章予以探讨。总起来说,学术界对汉代人贞节观的认识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汉代人的贞节观念强烈;一种则认为汉代人贞节观念淡薄,甚至干脆就没有。比较而论,持后一  相似文献   

12.
弩,汉代五兵之一,作为杀伤力极强的远射武器.历来是农耕步兵对抗游牧骑兵的尖锐利器。金属弩机利用机械联动的原理,在将弓弦后拉的储备势能向推动矢箭飞行的前进动能的转化过程中,起到了关键的枢机作用。前人结合丰富的文献资料和考古实物,对汉代弩机进行了充分细致的研究,但笔者在学习之余依然感到尚有课题需要解决。  相似文献   

13.
居延考古发掘的新收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72—1976年间,甘肃省居延考古队在额济纳河流域,对汉代张掖郡居延、肩水两都尉的烽燧遗址,作了考古调查和发掘,取得了很大的成果。不但为研究汉代的社会历史提供了第一手的资料,而且将把居延汉简的研究推向一个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14.
居延二千年历史环境的变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以汉代、唐宋、近代为基点 ,回顾了居延地区两千年间的生态环境演变 ,认为人类的过度开发是造成居延绿洲和文明逐渐消失、衰败的根本原因。以历史的实证 ,敲响保护生态环境的警钟  相似文献   

15.
两汉时期,戍边或服徭役的地方都设有服丧人员的管理机构.服役期间,如果遇父母、大父母等亲属死,他们都要以令取宁,宁毕要销假;在丧期方面,西汉初期规定父母、妻丧为三十天,祖父母或者同产兄妹丧为十五天.汉宣帝之后,丧期有所延长,规定葬期为三个月,但是葬毕就要服役.如果服役期间这些人死亡,在归葬、袭敛、,賵赙、祭祀等方面,汉代也有详细的礼制规定.  相似文献   

16.
唐代伊吾军初置于天山南部的柔远县,后迁移至天山北部的甘露川,其迁移标志着伊州天山廊道交通及屯戍布局的最终形成。景龙四年伊吾军的设置使伊州的屯戍力量得到增强,东突厥的西侵使伊州的屯戍重心向北转移。开元六年伊吾军移驻甘露川以后,以伊吾军为中心的烽燧交通得以建立,军镇屯田和烽铺屯田广泛实施,为防制东突厥的西侵,保障丝绸之路的安全,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汉代士大夫与汉代思想的总倾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50年,外庐同志著《汉代社会与汉代思想》一文,由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出版,供系内师生讨论之用。全文共分四节。第一节,汉代生产手段的社会性质。第二节,汉代劳动力的社会性质。第三节,汉代社会编制的诸特征。第四节,汉代士大夫与汉代思想的总倾向。当时好象是只印一百本,外间流传甚少,历史系存有此文者也少。现幸得李书兰同志所藏之本尚属完好,今将第四节在本刊发表。  相似文献   

18.
贾富强  田靖 《沧桑》2014,(2):14-17,23
居延地区是蒙古高原与河西走廊联系的一条重要通道,西汉将匈奴驱逐出河西以后,鉴于其重要的军事战略地位于此修筑居延塞,通过一系列的军事设施建设,构筑起了完整的军事防御体系。本文从地理角度对西汉居延地区军事设施的布局进行浅析,发现军事设施布局时会受到多重地理因素的综合影响,自然地理因素起着基础性的作用,而人文地理因素更多的是对策划者思想产生的影响进而付诸实践。  相似文献   

19.
汉代的石阙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研究中国建筑史,常苦实物不足。汉代以前的建筑,既无实物存在,记载又多简略,想具体弄清它的形象、结构,是很困难的。西汉初期营建长安,武帝时营建建章宫,东汉初期营建洛阳,都是历史上极巨大的建筑工程。由记载的描述,可知当时建筑已相当壮丽。许多史籍曾详细记载两汉宫殿;东汉著名文学家班固所作的两都赋,内容丰富,都提供出了关于当时建筑的详细记录。近几年已经开始发掘西汉长安城遗址。以发掘的初步结果与记载相互印征,大大增进了我们对汉代建筑的知识。如再于文献记载、遗址发掘之外,加以若干实物的对照研究,然后再求作出某些汉代建筑的复原图,已不是太难的事了。汉代建筑实物以石阙保存较多而完整;在四川西部的汉代崖墓中  相似文献   

20.
汉代的牛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中国是世界文明发达最早的国家之一。"我国古代有素称发达的农业和手工业。在封建制代替奴隶制的一段时间里,生产关系比较适合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推广铁制农具,兴修水利,提倡牛耕,改进耕作制度,农业生产有了很大的发展。特别是西汉中期,大规模地提倡和推广牛耕,成为我国犁耕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举农百事,耕种为先。下面谈谈汉代牛耕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