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米仓道为古代蜀道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并非单一孤线,而是多线复合的南北向交通网络.沿线碑文、题刻、栈道、铺递遗存遗迹等资料和传世文献记载揭示,历史上通南巴等川北地区与陕南汉中曾长期存在行政隶属关系,米仓道各重要线路承担着连接巴—汉一带各州、郡、县治所的交通功能,是官府人员往来和政令文书递送的主要通道,亦是民间行旅通商路线,因而具有官道或官民共用道路的性质.  相似文献   

2.
秦建明  白冬梅 《文博》2008,(5):45-51
本文通过对都阁栈道遗址的考察,记录了这处著名古栈道的地理环境与遗址现状,依据历史文献与残存栈孔结构,初步分析了栈道的结构形式.发现该处栈道延用时间较长,可以区分出三期或者三期以上的工程遗址.同时也发现古人为了防止水侵柱脚而采取的柱洞导流措施和加固柱脚的措施.这些对于我们深入认识这处栈道提供了真实的资料.  相似文献   

3.
徐丽平 《沧桑》2012,(3):48-49
古栈道在战争史中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它同样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在历史的长河中,古栈道的兴衰往复让我们看到了中华族果断自信的精神、机智多谋的魅力、置之死地而后生的魄力、强有力的沟通能力,栈道文化内涵印证了中华民族的精神。  相似文献   

4.
川北是栈道之乡。朝天清风明月峡一带.发现先秦栈道遗址500多米,孔洞呈三排,孔宽30厘米,深50厘米.孔距210厘米,上下孔距350厘米。这是川北栈道最密集,保存最完好的地段。1985年以来,恢复150米,建成栈道博物馆,成为古道上旅游的一个靓点。古人为什么要修栈道,在交通史上有何意义?栈道技术有何特点?让我们穿越历史的时空,去探索栈道的奥秘。  相似文献   

5.
《福建旅游》2005,(3):18-26
青云山大峡谷婉延曲折于大樟溪南岸的崇山峻岭之中。大峡谷北临岭路十八重溪9公里,南接北溪、双洞溪、赤壁溪28公里,支流成格状分布,山峰高1100米左右,相对高度800米上下。北溪一线人迹罕至,南峡省道贯穿。青云山首期规划50平方公里,其中石廊峡谷、青龙峡谷、白马峡谷、九天峡谷、桫椤峡谷已陆续开发成旅游景片,通过步行或景区车辆向游客展示青云山奥,  相似文献   

6.
栈道,是我国西南、西北和华南地区特有的交通道路设施,在我国古代交通上起过十分重大的作用。对于古代栈道分布兴盛衰亡和栈道形式的研究,不仅对研究古代交通史有推动作用,而且对整个古代史研究有很大参考价值,能为今天的交通建设提供许多借鉴。  相似文献   

7.
历史时期渭河河道移徙是关中区域环境变迁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长安县境渭河的摆动与汉长安城基址、汉唐渭桥遗存关系密切,对沿岸村落、农田、滩地等多有影响。本文基于大量清代题本、奏折档案,结合方志、舆图资料,以清代长安县北乡高庙村、席王村、东席村、西席村、中席村、师家道口村、唐家村等周边马厂地为研究对象,在探讨其招垦缘起与发展、分布与规模、会勘类型与流程、滩地类型与土壤特质等基础上,重点分析了渭河滩地冲淤的时间特征、村落、滩地与河道的空间关系、河道"南迁"与"北徙"的变迁过程,指出渭河主河道迟至乾隆、嘉庆时期,仍然距现今考古工作者发掘的渭桥遗址埋藏区较近;渭河北移是在较长时间内逐渐完成的,并不存在由于某一次或某一年渭河涨溢而引发河道"大规模北移"的现象;长安县境渭河河道总体上呈现出"北趋"的大势,但在这一过程中,"南迁"也是河道移徙的重要特征之一。  相似文献   

8.
泾、洛、渭河流经黄土高原的核心地区,是历史上周人和秦人活动的重要舞台.但是以往的考古工作集中在泾、洛、渭河下游地区,对上游地区关注相对较少.本文试图通过梳理泾、洛、渭河上游地区目前发现的西周文化遗存,勾勒出西周文化的西部边界,并对相关问题进行初步讨论,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9.
夏思荣 《风景名胜》2012,(4):140-147
长江三峡是中国最壮美的峡谷之一,是长江风光的精华所在,不仅风景独特秀美,更重要的是沉积了很多的历史文化与名胜古迹。这些神奇厚重的历史遗迹与旖旎的山水风光交相辉映,沿着这条养育中华民族的母亲河穿峡出谷,意义重大,非常值得一走。  相似文献   

10.
莫伸 《丝绸之路》2009,(15):22-26
在泾、渭两条河流中,相信知道渭河的人是大多数。 渭河有幸,它历尽曲折从陕西西部的山区流出后,立即用一泻如注的狂放扑向八百里秦川。这是整个陕西最中心也最优越的地带,渭河这种集天时、地利、人气于一体的纵贯,使它不仅能够舒展身躯,潇洒意志,而且天然地占据了一个醒目的位置——来来往往的人们几乎随处都能看到它。  相似文献   

11.
褒斜道石门附近栈道遗迹及题刻的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褒斜栈道是沿褒、斜二谷跨越秦岭勾通关中与汉川的古代重要道路。1936—1937年所修的由宝鸡经褒城、宁强至四川广元的川陕公路宝鸡到褒城段,有许多地段仍是沿着栈道旧线修筑的。虽然历代遭到严重破坏,但沿路仍留下了许多栈道遗迹;尤其在褒河西岸南距褒城约三公里的石门及石门内外的题刻碑碣,为研究古栈道及历代书法提供了一些资料。  相似文献   

12.
《风景名胜》2010,(7):19-19
位于渤海湾的山东长岛县大黑山岛是一座火山岛。亿万年的风化和海蚀作用在岛东端的石英岩上形成了一条数公里长的“栈道”,随着海平面下降,“栈道”露出水面,成为一条天然的道路。据地质部门勘察,海蚀“栈道”包含了大量古生物、海洋运动信息,具有较高的地质学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3.
《中华遗产》2010,(2):10-10
陕西省宝鸡市考古工作者最近在凤县平木镇杨家河沿岸的崇山峻岭间发现了一条长约40公里的古栈道。这是目前发现的宝鸡至汉中较为便捷的古栈道,文物工作者称其为古代高速公路——它还被命名为杨家河栈道。  相似文献   

14.
我国峡谷生态旅游开发模式与战略初探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赖坤  冯学钢 《人文地理》2004,19(2):56-59
峡谷是一种独特的自然旅游资源,我国峡谷资源数量丰、类型多、分布广,生态旅游开发潜力巨大。目前国内峡谷生态旅游正处于起步阶段,相关研究较为欠缺。本文试图以参加规划和研讨的峡谷景区为切入点,初步探讨我国峡谷景区生态旅游的开发模式与开发战略,以推动我国峡谷生态旅游发展。  相似文献   

15.
声音&数字     
《神州》2010,(9):11-11
145.6万元北京荣宝2010年第68期艺术品拍卖会于7月25日在亚洲大酒店落幕。张大千描绘华山长空栈道险峻奇崛的《华山行》,以145.6万元成交。《华山行》即创作于此时。在似青绿山水却又色不重的大片绿中,画一长空栈道,着以赭色,十分醒目。  相似文献   

16.
洛河右岸战国时期秦长城遗迹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几年,我曾以《黄河中游战国及秦时诸长城遗迹的探索》为题撰写过一篇论文。文中一节是论述秦国"堑洛"的长城。这条长城由陕西华阴县东南小张村起东北行,越渭河,循洛河右岸西北行,至蒲城县北城南村越洛河,至大荔县长城村,再越洛河,仍循洛河右岸西北行,约止于白水县西北洛河侧畔。这条长城湮没已久,撰文时仅知华阴县西关等处还有残存段落,其他皆就文献记载立论。文献记载在一定的条件下固有其可靠性,如果能得到确实的遗迹,则  相似文献   

17.
在星罗棋布的贵州风光旅游点中,修文县桃源河峡谷可谓独树一帜,别具魅力。峡谷集山水风光、漂流刺激、休闲度假、化石考古为一体。凡到过桃源河峡谷的人都赞叹不绝:桃源河峡谷是个休闲度假的好地方。  相似文献   

18.
我们用了近10个小时的时间,走完整个抗耐峡谷。杨勇用仪器测算,结果是:峡谷全长16公里落差144米。“真悬啊!”如果我们当时贸然冲进峡谷。后果,必将是全军覆灭。十年前的今天1998年9月24日,我们中国雅鲁藏布江漂流探险队,从源头——杰马央宗冰川下水开漂后的第17天,我们漂到一个叫“抗耐”村的峡谷口前。后来我们就把这个峡谷命名为“抗耐”峡谷。  相似文献   

19.
明清渭河下游河道的变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明清渭河下游泛滥决徙甚于前代。明代渭河“岁溢而善崩”,“率三二十年一徙”。清代更趋混乱,泛滥次数增多,规模增大,湾环不断。而南山支流入渭口泥沙堆积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渭河河道。黄河的摆动和倒灌,使渭口伸缩,拦门沙增加,渭河变迁更趋复杂。1996年8月渭河下游出现罕见的大洪水,当是明清乃至近现代渭河变迁的结果。  相似文献   

20.
渭河的伤痛     
进入了2000年的渭河,只是一条存在于地图、记忆和教科书里的河。因为它彻底抛弃了船和码头,冷落了岸和桥梁,遗忘了“涛澜汹涌、奔放肆大”的日子,即便是暴雨过后也水不近岸、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