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晚清天主教会与耶稣教会的冲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891—1911年间,中国天主教会与耶酥教会的矛盾激化,屡屡发生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天主、耶酥教派冲突。目前主要史籍中有案可查的这类冲突共有42起,经分析归纳其有五大特点,七种原因。中国政府对教派冲突问题非常重视,对它的处理不同于对其他教案,具有两种特点。 相似文献
2.
<正>一、晚清护侨的主要方式(一)立约保护1860年,中英两国签定了《北京条约》,这就为立约保护华工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4.
兰克史学在晚清的传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兰克及其史学在中国的早期传播,主要通过翻译日本人编译的"万国史"、"西洋史"教科书以及"史学概论"、"史学研究法"性质论著.汉译西洋史教科书对兰克及弟子多有简略的介绍,而这些教科书大部分又从日本编译而来,故受日本史学界的影响,清末中文世界中的"兰克"形象也带有一点"科学派"色彩;浮田和民<史学原论>和坪井九马三<史学研究法>是国人最初接触兰克史学方法的主要教材,而浮田、坪井对史学方法论的概述又渊源于伯伦汉<史学方法论>,伯伦汉则秉承兰克的严谨史料批评方法.兰克史学在20世纪初虽然已经传播到中国,但没有引起世人的太多关注. 相似文献
5.
清末以至民国辉耀中国艺苑的海派书画体系,以“海派”这一简明称谓流衍传播,已为大家熟知、欣赏与认同。虽然,“海派”书画艺术的滋生与生长,离不开特殊时期上海都市的历史、地理环境以及多种复杂的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离不开从四面八方涌向上海并充分展示自己艺术才华的各类书画艺术家的碰撞与融合……但遽然之间若要将其与远在西北的陕西一地相联系,进而集中聚焦同一时期生活于上海地区且与诸“海派”书画家朝夕共处,比肩驰骋在同一艺苑的一批陕西书画家,恐怕会引起很多人的惊诧与兴趣。 相似文献
6.
7.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中国园林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无论是园林的服务对象、表现形式还是人们的审美要求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是对于石头的喜爱,依然没有改变,对石的理解:“石为永恒不老的介质,不受时间限制的,汇聚历史的,令过去与现在相连的主题。”园林中对于石材的应用形式也在不断的发展,加之我国古典园林注重以塑山为主的纵向叠山工艺,现代园林出现更多的是以组石为景的横向置石艺术。 相似文献
8.
学术界对于中国传统绅士收入、晚清外国教习待遇和五四时期中国文化人的经济生活多有探讨,但对于晚清中国教习在新式高等教育机构内的薪酬状况尚无深入研究。中国新式高等教育在内忧外患中以洋务运动为契机而产生,1862年清政府设立京师同文馆培养洋务人才,1898年成立京师大学堂。至宣统年间,京师与各省专门以上学堂共有教习千余名。晚清高等教育机构的中国教习,处于传统绅士向现代知识分子嬗变之中,其薪酬受国际化进程和中国传统的双重影响。从中国教习薪酬的高低和变化可以透视新旧文化资本在社会转型时期经济价值的变迁。中国人获得比中国…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减少肿瘤化疗中药物毒副作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法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fperipherallyinsert—edcentralcatheter,PICC)用于输注化疗药物:5-氟尿嘧啶、羟基喜树碱、诺维本、阿霉素等,治疗胃癌、食管癌、贲门癌。经临床实践和观察,结论使用PICC操作简单、便于携带、使用方便,避免了化疗药物对血管的刺激,减轻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提高了化疗疗效,PICC在化疗中具有良好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虚甩: 相似文献
11.
《Frontiers of History in China》2017,(1):93-111
In recent years,religion in China has attracted increased attention,both domestically and internationally.A core aspect of this attention has been the role of church real estate,a contemporary issue with historical origins.After the Second Opium War,France—the self-proclaimed protector of Catholicism—took on the cause of obtaining additional rights and freedoms for Western missionaries in China,albeit with only mixed results.Constant disagreements between China's central and local governments made it difficult to implement nation-wide regulations. 相似文献
12.
13.
14.
在近代中国,利权概念的核心内涵是经济主权,是对经济独立权的诉求。利权意识在20世纪初年的变化加重了晚清重商观念内在矛盾。利权意识的强化虽显示了晚清经济民族主义的勃发,但也展现了重商观念存在着偏差和不成熟的成分。 相似文献
15.
16.
晚清入华的英美新教传教士在中国士人协助下,开展了规模空前的西学中译工作,其间发生“原语主义”与“译语主义”的论争。而晚清译业的实践证明,译语主义指示了沟通中西化的行之有效的路径。 相似文献
17.
《石窟一徵》是一部完成于成丰年间的私修志书,主要记述清代广东嘉应州镇平县(今梅州市蕉岭县)历史沿革、民众生计、社会风俗、方言等方面的内容。其中以社会日常生活方面的内容居多,因而具有较高的史学价值,受到时人的好评。随着晚清民国以来客家意识在广东嘉应地区的兴起以及客家研究的开展,该著开始被认为是客家文化研究的重要文本,特别是书中所记述的文化事象,常常被研究者视为独具特色的客家文化,但笔者以为这是以后起之观念和价值去解读该著,这一做法需要谨慎。 相似文献
18.
关于教案的发源,目前学术界大致有四种观点:1.侵略说;2.中西化冲突说;3.三重危机说;4.多种因素说。①笔以为,笼统地将晚清近两千起②教案发生的原因归结为列强侵略或两种异质化之间的冲突等都未免失之简单,应作具体分析。在晚清直隶,引发教案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由传教士查还旧址、租买房产以及民教互争公产地亩引发的地产之争;摊派各种庙会和修庙钱引发纷争;细故口角争殴;教堂或传教士、教民遭劫窃引发;反教谣言、揭贴引发;民教双方由相互猜疑进而捏情上控引发教案等。 相似文献
19.
陈范是晚清时期民间报人中一个具有代表性的人物。他不仅对报业发展富有远见卓识,而且在主掌《苏报》期间,展现出过人的报业才智。陈范接办《苏报》固然存在商业动机,但是襟怀天下、以道自任的人本性却使他更加倾向“以清议救天下”,因而《苏报》始终能独持思想个性,弹奏时代的主旋律,成为引领舆论风骚的报界巨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