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郭佳 《神州》2014,(8):191-192
目前我国土地征用制度存在诸多缺陷并且土地产权界定不清,导致我国土地纠纷频繁出现。通过与其他国家或者地区的土地征用制度相比较,提出完善我国土地征用制度的法律举措,促进经济和社会的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2.
洪前兵 《神州》2012,(15):11-12
在漫长的社会里,农业经济是社会的支柱,而土地制度又是农业经济制度的根基。我国农村社会经济的长期发展过程,也就是一部我国土地制度不断变更的历史。而土地制度的变更,都会对农业经济产生不同的作用。近年来,土地流转是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基本方向。因而对我国土地制度长期发展过程的探讨,有助于对当下我国农村土地流转改革提供有益的借鉴启示。  相似文献   

3.
现阶段农民农村农业问题越来越得到较多的关注,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自然也应提上研究日程。本文通过研究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的运行机制,来思考土地承包经权流转所存在的问题,从而,引起人们对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关注并找到解决方案以完善我国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制度。  相似文献   

4.
杨翱翔 《风景名胜》2021,(4):0081-0081
通过对我国的村庄进行有效规划,能够充分地将乡村振兴、土地资源整合等工作进行落实,有利于更好地使土地得到合理化地利用,从而使土地的利用价值得到大幅度的提升,这对于未来的发展来说意义十分重要。当前我国部分地区的土地问题是比较常见的,因此要进一步地将土地利用率进行提高,最大限度地控制农业用地所发生的损失,这对于国家、集体和个人来说都是十分有利的。对土地管理制度进行相应的改善,能够合理地让土地成为可持续发展一个重要环节。我们通常所说的土地所有权主要包括集体所有权制度,该制度能够更有效地对农民的实际利益进行相应的保护。  相似文献   

5.
用马列主义为指导对我国封建土地制度史进行系统研究,始于新中国建立以后。然而,文革前十七年,多侧重对马克思主义有关封建土地制度理论的理解和阐述,多围绕着我国封建社会有无土地国有制和有无土地私有制以及二者的比重和分界线等问题进行探讨,基本上没有系统论述封建土地制度史的专著问世。结束了文革十年的动乱以后,迎来了科学的春天。以封建土地制度史为研究内容的著作,有如雨后春笋。其间或重理论阐述,或重史实考证,各有所长。看法虽仍有分歧,但大都较文革前的一般性论述有所深入,有所发展。然而,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系统而详尽地论述我国封建土地制度的形成、发展与演变的规律的专著,到目前为止,还首推林甘泉同志所主编的《中国封建土地制度史》(以下简称《制度史》)。目前虽然只出版了由林甘泉、童超合著的该书第一卷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相似文献   

6.
《历史研究》2007,(5):49-65
《二年律令》中的土地制度,是普遍授田制度的延续,应以土地国有制标识其土地性质。"名田"性质具有不确定性,亦非制度,不宜用以表述其时土地制度的整体属性;中国私有地权从国有地权中衍生而出,普遍授田制的终结便是土地私有权制度的确立。通过普遍授田制对国有地权的层层分割,以及份地使用权和占有权的长期凝固化,最终完成于汉文帝废止普遍授田制之时。  相似文献   

7.
土地征收制度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时期的产物,尤其是随着公共利益问题的日益突出而得以产生并逐步完善。我国土地征用制度始于清朝末期,到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土地征收制度在政策、法律制度和实践中不断得到完善。章在叙述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土地征收立法概况的基础上,分析了土地征收的目的范围、用途及补偿、程序、审批管理和特点等。  相似文献   

8.
付宗平 《神州》2012,(26):231-232
论文从我国当前的土地流转中存在的问题出发,以成都市土地流转为例,剖析成都土地流转中的动力机制、极度创新特点,从制度经济学角度分析了成都市土地流转的动力,从创新的系统性分析了制度创新特点。  相似文献   

9.
赵志浩 《攀登》2014,33(5):90-95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确立了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确保了农民对集体土地的经营使用权。2002年的《土地承包法》规定,农民可以依法采取转让、出租、入股、抵押或者其他方式流转土地,扩大了农民对土地的承包经营和使用权限,与此同时,还逐步完善了对农民土地的征用办法和程序,并完善了对农民的补偿安置办法。在新的农地制度变革中,还应进一步确保农民对土地的产权、完善征地制度和规范土地流转。  相似文献   

10.
关于农村公社土地制度,近年来我国学术界提出两个很值得重视的看法:一个是正确地把我国商周时代的井田制,看作是跟西欧马尔克公社一样的农村公社土地制度。另一个认为希腊罗马城邦共和时期的土地所有制,即经典著作中常说的“古  相似文献   

11.
目前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均建立了不动产登记的法律制度,由于我国对不动产登记制定尚未进行深入的研究,致使国内立法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制度缺陷,时至今日,除《物权法》的规定外,我国的不动产登记制度主要散见于《土地管理法》、《城市房地产管理法》、《森林法》、《草原法》等法律中,专门的不动产登记规则,主要有《土地登记规则》和《城市房屋权属登记管理法》等部门规章,我国当前的不动产登记制度存在如登记机关分散、登记效力偏低、登记法律依据不健全等诸多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可以先行通过修改《土地管理法》,推行土地优先登记来完善我国不动产产籍资料,并辅以协调当前各登记部门构建统一的"不动产产权产籍管理信息系统"来完成过渡期间的不动产物权公示问题,时机成熟时,制定《不动产登记法》,最终完成我国登记制度和登记体系的规范化。  相似文献   

12.
彭小霞 《攀登》2014,33(4):108-114
我国农村土地征收补偿标准之立法规定存在着按被征土地原用途给予补偿不合理、被征土地的年产值倍数法的补偿标准违背市场规律、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标准制定随意和偏低等不足,亟待改革。学术界对我国征地补偿标准改革方案众说纷纭,主要有提高补偿倍数、双轨制标准、区片综合地价标准和市场化补偿标准。本文通过批判与借鉴这些方案,从立法选择和具体制度设计上提出重构我国农村土地征收补偿之标准。  相似文献   

13.
谭江波 《神州》2014,(18):168-168
我国现当代社会不断进步,土地改革也在伴随着不断持续发展。本文通过分析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针对土地的所有权问题、集体土地的遗留问题、干部和村民的观念问题提出了解决办法,可以做好交流来明确土地的所有权,用完备的调解纠纷制度来提升效率,不断增强执行人员的执行水平和用系统的宣传工作来提高村民对土地确权登记发证的了解等各项对策。通过本文的研究来更好地实行农村土地确权登记发证的工作。  相似文献   

14.
刘翔 《区域治理》2022,(4):64-6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大步的跨越,各地方紧跟响应开展了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各行业扩张导致对土地的需求逐年增加,随之而来的是大量农用地被转化为建设用地.我国土地所有制为二元制,这种制度使得国家成为建设用地的唯一供给者,目前只有通过征收这一途径,才能将农村集体用地转化为国有建设用地.由于建设用地的垄断供给者和...  相似文献   

15.
土地是农业生产的最基本要素,土地制度是影响农业经济发展水平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发展农业必须解决好的一个基本问题。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农村土地制度经历了一系列变革,最终确立了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的土地集体所有制。研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弄清当今农村土地制度的重要内容,也是研究现当代史的重要要求之一。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古代土地制度浅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古代土地制度从最早的井田制、名田制、王田制、屯田制、占田制到均田制,这一发展过程体现了生产关系不断调整以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生产力。本文通过对这几种古代土地制度的研究,以期从历史中吸取一些经验教训,对我们今天的土地改革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7.
王兴中 《人文地理》2000,15(3):79-79
近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育与完善,土地市场逐步形成:随着土地有偿使用制度改革的深入,土地价值和价格的评估,尤其是城镇土地价值和价格的评估研究成为土地经济评价中的热点领域。  相似文献   

18.
加快小城镇发展是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渠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匡建国 《攀登》2000,(3):46-49
加快小城镇建设是我国实现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现实而有效的选择。但目前小城镇建设中尚存在产业结构不合理、劳动力素质不高、农村土地使用制度不完善等一系列阻碍小城镇发展的因素。为此,要通过小城镇建设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就必须从调整小城镇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升级;减少贫困人口,提高农业劳动力素质;改革和完善现有的户籍管理制度和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家庭土地承包制,建立土地流转制度等方面着手,加以解决之。  相似文献   

19.
根据墨西哥宪法,墨西哥最基本的土地所有和使用制度主要有三种形式:小土地所有制,公社土地所有制和村社土地所有制。前两者,我国学者都很熟悉,且有不少论著述及。对村社却鲜有所闻,特别是墨西哥的村社制度。事实上,村社制是墨西哥农村中广泛存在的土地占有和使用制度,也是墨西哥农村中独特的政治和社会组织形式。半个多世纪来,村社在保持墨西哥社会的稳定和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从村社的产生和发展,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几十年来墨西哥农村的深刻变革。  相似文献   

20.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是我国现阶段政策性很强的一项土地改革措施。实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对缓解城镇建设用地供需矛盾,促进土地合理化利用,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基于我国实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的经验总结基础上,探索挂钩试点多种实现模式,提出加强制度建设和规范管理,统筹规划,明晰土地产权,调整土地权益分配关系,拓宽挂钩资金筹措渠道等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