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中国历史上,有过无数次改革(变法),有的属于经济体制改革,有的属于政治体制改革。任何一次改革,无不经历曲折,斗争总是尖锐的,因为改革都是利益的重新分配。在旧体制中受益的人,常是反对改革的。改革中的倡导者,常遭到政治迫害,或杀头、或坐牢、或流放。但改革的成功,都推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  相似文献   

2.
迄今为止,还没有对韩国的中国政治研究状况做出评估。韩国的当代中国政治研究值得关注至少有以下三个理由:第一,韩中关系在过去十多年取得了非同寻常的扩展;第二,在中国学习的外国学生中,韩国留学生的数量最多;第三,尽管刚刚起步,越来越多的韩国学者在当代中国研究的主流英文期刊如《中国季刊》(The China Quarterly)和《中国杂志》(The China Journal)上发表文章。本文主要对三类学术成果进行  相似文献   

3.
王昕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11,(3):107-112,封3
赵秉文是金代著名作家与学者,仕五朝,官六卿,地位卓著,时人评价甚高.本文就金元明清与近现代的评价和研究进行述评.  相似文献   

4.
最近一段时间,我与《炎黄春秋》的同仁以及一些老朋友有过多次谈话、对话,话题是当下党和国家的形势与走向,重点是政治体制改革的紧迫性和切入点。一些老朋友认为我最后形成的对这些问题的思考,有助于人们对当下中国的认识。这些观点不是我一个人的,而是大家讨论后所引发的思考,也算是集中了大家的意见。现在发表出来,供大家参考,一起来讨论。  相似文献   

5.
我国旅游交通发展现状及研究述评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黄柯  祝建军  蒲素 《人文地理》2007,22(1):23-27
旅游交通作为旅游业发展必不可少的先决条件和依附基础,其发展状况对旅游目的地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在分析我国旅游交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指出当前我国旅游交通所面临的四个方面挑战。然后从旅游交通综合理论研究、旅游交通规划理论及应用研究、旅游与交通关联研究、旅游交通信息化与旅游交通地图研究、旅游交通管理研究等五个方向对国内旅游交通研究文献进行述评,并提出今后我国旅游交通的研究方向,旨在就如何发展我国现代化旅游交通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6.
国内旅游空间结构研究述评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尹贻梅  陆玉麒  邓祖涛 《旅游科学》2004,18(4):49-54,61
旅游空间结构是旅游活动在空间上的投影,体现了旅游活动的空间属性和相互关系。通过对旅游空间结构基本要素的调控,可以将区域旅游发展调整到最佳状态。我国旅游空间结构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研究的内容可谓非常广泛和细致,涉及了各个层面和角度。本文在分析国内旅游空间结构研究的基础上,回顾了这一领域的研究状况及研究内容,将其进行了系统的归纳和分类:旅游地空间形态组织、旅游地空间结构演化模式、旅游流空间规律、旅游地空间相互作用,并逐一对其存在的不足和今后努力的方向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7.
罗晓雯  张强  吴逸文  张自腾  周玲 《神州》2020,(6):153-153
当前部分大学生存在学习动力匮乏,学习习惯欠佳的状况。以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为例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结合SPSS软件对学生的学习动力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发现自身条件、学校管理、教学方式等影响了大学生的学习动力。总结出学生学习动力受自身条件影响最大,学校管理和教学方式为次,经管类学生比理工类学生学习动力强,并且学习动力受性别影响小等结论。并以此为依据,提出针对于学习动力不足的本科大学生提升学习动力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8.
旅游文学研究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璟 《旅游科学》2009,23(2):55-61
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国内对旅游文学研究在研究基础、内容、方法以及应用上都有很大的拓展和深化。在查阅国内十余年来众多相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从旅游文学的专著和教材、内涵和发展、旅游与文学的关系和旅游文学的应用价值、研究的时空范围和学科边界、作家作品及专题研究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总结。最后提出旅游文学未来研究和发展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9.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78年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结束了粉碎四人帮后的两年徘徊中前进的局面,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做出了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揭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以此为起点,中国走上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近30年来,对这一实现伟大历史转折的重要会议的研究成果非常丰富。  相似文献   

10.
焦娜娜 《黑龙江史志》2013,(17):125+128
大禹是我国上古史中一个极其重要的人物,因而对他的学术研究也时而有之。目前学术界研究的焦点主要集中在大禹的生平研究、大禹与中华文化的传承和与大禹相关的传说、神话上,并且取得了一些成果。而通过对大禹研究学术史进行的梳理,也可以发现当前上古史研究中的一些趋向,从而对中国上古史有更深的了解。  相似文献   

11.
人民公社研究述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58年诞生的人民公社在当代中国史上整整延存了四分之一世纪,它既是50年代农业集体化运动的自然延续,也是80年代初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对象与起点。另外,对新中国产生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的政治体制改革蓝图及其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敏 《炎黄春秋》2007,(7):25-29
解决权力过分集中问题以改善党的领导是邓小平抓住的主要矛盾 早在20多年前,被誉为改革开放“总设计师”的邓小平就设计了一幅科学的政治体制改革蓝图。这个蓝图蕴涵在邓小平关于政治体制改革的理论之中,是邓小平理论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邓小平文选》第2、3卷中,关于政治体制改革的著作主要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相似文献   

13.
关于唐景崧的研究和评价,目前史学界还有争议。或云为民族英雄或爱国官吏,或云为贪生怕死的官员。见仁见智,各有理由。认真梳理上个世纪以来的研究成果,有助于弄清对该人物的总体研究脉络。  相似文献   

14.
学术界对王世贞史学成就的关注和研究由来已久,尤其是近十年来在其史学思想、著作、主要交往关系方面都有一批新成果面世。对新成果进行一定的梳理和总结,对王世贞史学方面成就研究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15.
朱绵 《黑龙江史志》2014,(20):143-145
20世纪30年代施蛰存主要以新感觉派小说闻名于文坛,长期以来他的小说成为关注和研究的重点。而他作为30年代现代派诗歌的倡导者,身体力行创作新诗、发表诗论、培养新诗人,为现代派诗歌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其诗对当时及后来的诗人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几十年来也有一些学者研究其新诗,然而对其研究的发展过程和现状却缺少综合的描述。本文力图对20世纪30年代以来的施蛰存新诗研究情况做综合全面的梳理和评述。  相似文献   

16.
近三十年来,大陆学术界对杨度的研究逐渐升温,对于这样一个颇具传奇色彩的人物,学者们对他的经历,在人生各阶段的思想和政治活动,及其思想转变的历程给予了关注与研究,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总的来说尚缺乏系统的总结性著作。本文试就近年来学术界关于杨度研究的热点问题进行述评,以期对于杨度研究的深入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7.
今年是九一八事变东北沦陷75周年,值此之际,对半个多世纪以来东北沦陷史研究进行总结与评述,不仅有助于此方面研究的深入发展,而且还有助于进一步推进史学研究,使东北沦陷史研究得以不断提高。一东北沦陷史研究发展阶段(一)东北沦陷史研究之初始阶段(1931年~1949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占中国称霸亚洲的野心昭然若揭,引起国际舆论及中国社会各界的极大关注和警觉。当时关内的一些作家和新闻记者深入到东北,发表日本侵略东北及东北沦亡日军制造侵略罪行的报道,国际和国内学术界有识之士分析和研究日本帝国主义的对外侵略政策以及东北沦亡对…  相似文献   

18.
中国信息化理论研究回顾与述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研究轨迹及其主要成果(一 )研究轨迹信息化作为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 ,正日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推动作用。信息化是一个舶来品 ,它所反映的是从工业经济向信息经济 ,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演进的一种发展过程。改革开放以前 ,信息化在中国主要是以“电子工业”的面貌予以体现 ;改革开放以后 ,信息化在中国则主要体现为“电子信息产业”、“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通信与信息服务业” ,有关的专有名词如“信息经济”、“信息技术”、“信息产业”也开始陆续见诸报端。概而言之 ,50多年来中国信息化理论研究 ,大致可以分为以下…  相似文献   

19.
徐开妍 《神州》2014,(14):116-117
自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初美国学者Selinker(1972)提出“In-terlanguage”这个概念起,国外的中介语理论研究至今已有四十多年的历史,国内自鲁健骥(1984)引进中介语理论至今也已有近三十年的发展历程。但国内中介语理论研究成果大多是对国外语言学界的观点、理论的引介,即介绍性、评价性和解释性的文章占据很大比例,基本没有超出国外学者探讨的范围。因此,我们将国内外对于中介语基础理论的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20.
刘长发 《攀登》2011,30(3):53-59
政治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依然是解决动力问题,动力机制是政治体制改革的生命之所在。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及经济的高速发展是政治体制改革的物质推动力;公民社会的发育是政治体制改革的本源推动力;借鉴人类政治文明是政治体制改革的外在推动力;基层民主实践是政治体制改革的直接推动力;迅速普及的互联网是政治体制改革的技术推动力;政治体制改革的制度化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长效推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