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胡洪彬 《攀登》2010,29(6):40-44
创建学习型政党是党完成肩负的历史使命的内在要求,是党正确应对国际国内考验的时代需要,也是党解决自身建设问题的现实需要。提升党的建设的科学化水平,必须积极推进学习型政党建设,努力促进全党树立积极学习的新理念,大力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切实完善相关制度,不断促进学习方式的多样化,确保党始终保持求真务实、锐意进取的积极姿态,以更好地带领人民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胜利。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是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积极应对国际国内重大挑战、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实现新发展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全军要切实领会精神实质、明确任务要求、抓好贯彻落实,开创军队高中级干部作风建设新局面,加快实现军队的革命化正规化现代化。  相似文献   

3.
伯雪 《黑龙江史志》2008,(22):18-19
建国初期,是我国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过渡的时期,更是党完成、巩固角色转换的重要过渡时期。党的执政能力应包括驾驭经济建设、发展民主政治、引导文化转型、应对国际局势、拒腐防变等能力。站在历史的高度分析建国初期党执政能力的内涵,对今天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4.
《攀登》2016,(1)
作风建设是党的生命线,关系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将党的作风建设推进到治国理政的新高度。从理论层面看,习近平作风建设思想是对党的作风建设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也是我国新时期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从实践层面看,习近平作风建设思想有利于营造健康的政治生态,推进落实"四个全面",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应对各项国际危机。  相似文献   

5.
游晓燕 《神州》2012,(8):146-146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是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时期和文化改革发展重要阶段召开的重要会议,为新形势下推进我国文化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工会系统作为党的助手应充分发挥自身作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倡导和推动形成企业和职工共同认同的核心价值观,建设体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具有社会性、人民性和时代性的文化。合同工作和工资集体协商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  相似文献   

6.
武伟生  曹淑英  韩宏亮  王霞 《攀登》2011,30(4):8-11
青海的各级党组织从特殊的省情出发,准确把握党的作风建设的特殊要求,不断凝聚干事创业的持续动力,积极谋划科学发展的成功之路,大力密切党群情深的血肉联系,努力构建团结稳定的和谐社会,注重真抓实干的实际成效,形成了在艰苦边远和欠发达地区弘扬党的优良作风的成功经验。青海党的作风建设的实践充分反映了党的作风建设的规律性。  相似文献   

7.
《光明日报》创刊至今近60年,为党紧密联系和激励知识分子,发挥知识分子为祖国社会主义建设服务起着积极的作用。《光明日报》从一份民主党派机关报发展为党中央主办、中宣部代管的全国性重要党报,成为“党的喉舌”,经历了曲折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8.
《百年潮》2012,(5):79-80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指出: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既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又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倡导者和发展者。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运用文化引领前进方向、凝聚奋斗力量,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断以思想文化新觉醒、理论创造新成果、文化建设新成就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向前发展,文化工作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大作用。为了深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加强党内文化建设,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拓展深化中共党史研究和宣传,经中央领导同志同意,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这是我们党准确把握时代和形势发展变化,积极回应广大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要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党的十八大报告站在时代前沿和战略全局的高度,深刻阐述了加强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大政方针和目标要求,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0.
于娃宪 《世界》2003,(3):28-31
党的十六大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根本的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通过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加快城镇化进程、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等战略举措,达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按照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和广西第八次党代会作出的实施富民兴桂新跨越的战略决策,  相似文献   

11.
西安城市交通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使西安市城市交通发展与城市地位、形态、规模相适应,积极应对新世纪西安市交通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本文在分析西安市目前城市交通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西安市城市交通发展的战略政策及对策,建立规划、建设、管理的一体化体制等。  相似文献   

12.
抗战期间,为发展农业生产和治理水害、坚持抗战,华北各抗日根据地党和边区政府制定农田水利建设条例和暂行办法,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积极投身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和使用,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促进了边区农业发展和粮食增产,积累了水利建设的丰富经验,对建国后的农田水利建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2014年12月习近平提出全面从严治党新常态,这是针对执政党建设重要原则的创新和发展。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者和领导核心,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应对面临的危险与考验,通过对中国共产党组织内部系统性、整体性、长期性的治理,实现党自身的现代化和党执政能力的现代化,从而促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实现。全面从严治党为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提供不竭物质动力、精神动力和信息动力。  相似文献   

14.
在前不久召开的新时期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专题报告会上,胡锦涛同志强调,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始终是我们党生存、发展、壮大的根本性建设。这是胡锦涛同志综合判断国际国内形势,深入分析我们党肩负的使命和党员队伍的现状,经过全面考虑而做出的科学论断。对于我们进一步提高对党的先进性建设的认识,积极投身于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的各项活动中去,在活动中起好领导、组织和表率作用,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一、党的先进性是党的性质的集中体现,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是保持党的性质的根本保证我们党是一个由中国工人阶级先进分子所组成的先进队伍。根据“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十六大党章对党的性质作了进  相似文献   

15.
《攀登》2015,(3)
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自身建设中的根本性范畴。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政治建设的演进主要体现在党的政治纲领、政治路线和党内反倾向斗争中。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的政治建设的演进呈现出双向性,既有其积极一面,也有其消极一面。改革开放新时期,党的政治建设演进主要体现在初级阶段基本路线、领导干部讲政治上,逐渐淡出党的建设布局体系。基于党的政治建设在党的建设布局体系中存废的现实合理性、逻辑必然性,我们应致力于健全完善以党的政治建设居于幕后统领下的"五位一体"的党的建设布局结构。  相似文献   

16.
在当今社会转型时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对加强党的思想建设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对党的思想建设产生了许多积极作用,也给党的思想建设带来种种消极影响。只有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一深入分析,抵制各种错误观点和思潮,才能有效地加强党的思想建设,才能使我们党永远走在时代前列,领导全国人民不断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  相似文献   

17.
毛魏娟 《攀登》2005,24(Z1):89-90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一个重要举措,是我们党对执政规律的新认识和执政理念的新发展,既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也是促进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各项事业稳步推进的重要保证.目前,建设和谐青海,必须以实现公平正义和社会长治久安为着力点,通过发展求和谐,通过和谐促发展,积极有序地推进和谐青海建设.  相似文献   

18.
铁路的建设发展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同时也为党的事业作出了积极贡献。在党的正确领导下,中国铁路建设事业与共和国一同成长,铁路发展史已然成为百年党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国铁集团重要成员的广州局集团公司,在党史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书写了壮丽的历史篇章。  相似文献   

19.
从 1 95 6年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到 1 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的 2 0多年里 ,我们党经历的巨大成功与巨大挫折错综交织的情况 ,正是党的理论与实践正确与失误交替发生的反映 ,也是我们年轻的共和国刚踏上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时艰难探索的写照。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 ,从解决当时的急迫问题入手 ,开始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最初探索 ,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取得了许多积极成果。这期间也发生不少失误 ,有些对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造成了严重损失。对探索中发生的经验教训及其根源进行分析 ,对于我们今后继续求索的漫长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旅游开发给乡村旅游地带来了深刻影响,作为东道主的当地居民对旅游发展的情感和行为直接关系到旅游业的长远发展。文章从个体心理角度,通过对婺源340位居民进行问卷调查,考察了内归因对积极应对行为的影响,并探讨了相对剥夺感的中介效应和自我效能感的调节效应。研究结果表明:①内归因对积极应对行为有正向影响;②相对剥夺感在内归因与积极应对行为之间存在部分中介效应;③自我效能感负向调节了相对剥夺感和积极应对行为的关系,即对于自我效能感高的居民,其相对剥夺感对积极应对行为的负向影响会被削弱。研究结果不仅从理论上丰富了归因方式、相对剥夺感、应对行为的关系研究,也为乡村旅游地社区治理提供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