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从军  安立华图 《民俗研究》2012,(6):F0003-F0003
博山是山东省淄博市的一个区,也是山东省最大的制瓷中心,早在宋辽金元时期,博山的陶瓷产品就已经驰名黄河下游地区。  相似文献   

2.
明清时期,我国瓷器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江西景德镇窑异军突起,在元代的基础上,凭借其优越的自然条件及一批技艺高强的制瓷匠师,一跃而成为全国的制瓷中心。“工匠来八方,器成天下走”是对景德镇当时盛况的真实写照。瓷器品种极大的丰富,制瓷工艺日臻成熟,制瓷技法日益提高,制瓷水平达到了历史高峰。瓷器不仅供国内各阶层人士使用,而且远渡重洋,销往亚洲、非洲、欧洲等不少国家和地区。其中以青花、五彩瓷器  相似文献   

3.
彭明瀚 《南方文物》2013,(1):103-113,200,202
明清时期,随着珠山御器厂的设立,全国各地制瓷高手流向景德镇,景德镇周围的民窑也向市区集中,出现“工匠来八方,器成天下走”的盛况,景德镇瓷器几乎独占全国市场,中国瓷业生产也由宋代的“百花争艳”演变成景德镇“一枝独秀”的局面。明代瓷器生产以青花为主,同时还创新了青花釉里红、五彩、斗彩及红釉、兰釉、金釉、黄釉等各种颜色釉瓷。景德镇清代瓷业生产无论在造型、胎骨、釉色,还是纹样装饰上都得到了全面发展,产品质量有了明显提高,臻于极盛,发展成为“二十里长街半窑户”的制瓷中心。清代瓷器除青翠明快的青花瓷、  相似文献   

4.
中国的陶瓷,源远流长,在世上享有盛誉。中国陶瓷的型制与纹饰,一直以中国传统形式为主,直至明代起,随着与西方国家的交往日渐频繁,出现了应海外要求而生产和出口的瓷品。这些瓷器,不论型制或纹饰出现了西洋风格,以迎合西方国家尤其是欧洲国家的市场需求。我们常称这类瓷器为“出口瓷”或“外销瓷”。 绘以西洋纹饰的出口瓷上最初由葡萄牙商人订制。随后由于受到欧洲市场的欢迎,其他国家的商人受到启发,各式西洋风格的纹饰和设计陆续出现,18世纪时最为蓬勃。这些外销瓷上的西洋纹饰,除了西洋人物、楼宇风景、花卉虫鸟,以及徽章等以外,其中更有以圣经故事或希腊故事为主题的纹饰。了解这些纹饰所表达的故事,有助我们对这些瓷器的欣赏。 一 宗教故事  相似文献   

5.
明代中后期,随着漳州月港逐渐发展为我国东南沿海重要的对外贸易港口,漳州窑瓷器远销世界各地,成为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中重要的对外输出产品。文章通过搜集和梳理漳州窑瓷器在海外遗存的情况,结合漳州窑外销瓷的风格特点,探析漳州窑瓷器作为外销瓷在明末清初时期能够远销海外的原因以及其对国内外制瓷业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黑胎青瓷特指主要是南宋时期生产、与宫廷用瓷有着紧密联系的高质量、高档次青瓷器,其窑口主要涉及越窑、龙泉窑与南宋官窑,器物类型除日用瓷器外,陈设用瓷与礼仪用瓷占相当的比例,尤其是仿青铜的礼仪类黑胎青瓷器,产品质量高、造型端庄沉稳、装饰质朴无华,不仅代表了南宋时期青瓷烧造的最高水平,同时亦将中国传统制瓷业推向了一个全新的高度。在时代上,除了作为主体烧造年代的南宋时期外,部分产品亦延及元明时期。  相似文献   

7.
漫话礼品瓷     
李奇 《收藏家》2004,(8):49-53
“礼品瓷”是瓷器的一个特殊品类。我国是瓷器大国,又是礼仪之邦。“礼品瓷”即作为馈赠品、纪念品的一种瓷器。“礼品瓷”具备两个基本特点:一是图案纹饰紧扣主题;二是铭文题款标注准确。正因为如此,它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收藏价值和开发价值。“礼品瓷”的出现和发展  相似文献   

8.
汪友生 《文博》2001,(4):74-74,77
“中南海用瓷”,又称,“主席用瓷”,是指70年代江西景德镇专门为毛泽东设计和制作的一系列生活用瓷器。目前,冠以“主席用瓷”之名的瓷器被妙得很热,其价格在国内外的艺术品市场可谓扶摇直上,笼罩着神秘色彩的“中南海用瓷”,时下成为收藏者们趋之若鹜的“热门货”。“中南海用瓷”的来龙去脉究竟是怎样的呢?  相似文献   

9.
何国森先生出身古玩世家,其父子两代均曾长期在北京市文物公司工作,对文物古董领域各门类多有涉猎。后来机缘巧合,得以到景德镇专门学习传统制瓷技术,并在景德镇工作生活十余年。其间,重点对传统制瓷工艺进行过系统的研究,并且多次参与古窑博览区的镇窑复烧工作,了解并积累了大量实践经验和传统资料。尤其在窑型、窑火对瓷器的影响方面更有深入的研究,进而籍此尝试分析和鉴定古代瓷器,似有拨云见日之效。这一新视角无疑会带给瓷器鉴定更多的理论依据和更广泛的研究思路,本刊特以"瓷器鉴定那些事"为题刊登此系列文章,希望能为广大瓷器爱好者带来裨益。  相似文献   

10.
雍正时期(1723-1735年)为时虽然短暂,但经济发展,社会安定,制瓷工艺突飞猛进,在继承康熙朝制瓷工艺的基础上,又有了许多创新、变化和提高,不仅品种多、题材广泛、造型多样,而且原料的选择和加工也比以前更讲究。从景德镇青花瓷器看,无论造型和装饰,都可以用一个“秀”字来概括,与康熙青花挺拔、遒劲的风格迥然不同,而是代之以柔媚、俊秀的风格。据清宫造办处档案记载,雍正皇帝本人曾多次规定瓷器的造型、花纹图案,不仅要求烧成的瓷器各部分尺寸适度,而且重视气势和神韵,讲究轮廓线的韵律美,  相似文献   

11.
河南境内发现的北朝瓷器有青瓷、白瓷、黑瓷等 ,其窑口和产地主要有巩县铁匠炉瓷窑、洛阳“洛京窑”、安阳相州窑等。白瓷发端于北魏晚期 ,北齐进一步得到发展。从河南出土的北朝瓷器可看出当时的中原制瓷业已渐趋成熟。  相似文献   

12.
<正>德化窑是中国古代陶瓷发展史上著名的民间窑场,具有得天独厚的制瓷业基础。元代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来华时,在他的游记中就已经有关于德化窑的记载。“刺桐城(泉州)附近有一别城,名称迪云州(德化),制造碗及瓷器,既多且美。”之后,马可·波罗回欧洲时也带走了一些德化瓷,后来被称为“马克·波罗瓷”,现部分珍藏在意大利博物馆。德化瓷的制作工艺和烧制配方也随着《马可·波罗游记》传到了欧洲,迅速受到欧洲贵族的热捧,在欧洲引发了一场模仿德化白瓷的热潮,欧洲人从此开启了长达数百年仿制中国瓷器的历程。  相似文献   

13.
问:什么是陶瓷的款识,有哪些种类? 答:款识是写在陶瓷器底部或其他部位的一种年号或厂家的标记,如北宋瓷器有“景德年制”款,系公元1005年到1009年的制品,“葛明祥制”系清代陶瓷艺人葛明祥所制。前者是标明年号,后者是标明厂家。陶瓷的款识大致可分为纪年款、室名款、吉言赞颂款、花样款及陶人款。纪年款是明清以来最常见的一种陶瓷款识。纪年法有两种:一种是以时君的年号和六十年周而复始的甲  相似文献   

14.
高阿申 《收藏家》2005,(1):45-52
中国自从在商代烧制成功原始瓷以后,经过一千多年的改进和提高,至东汉,已能烧制成熟的青瓷与黑瓷。当时,浙江上虞小仙坛烧制的青釉瓷,胎质致密、气孔率很低,用手指弹击会发出清脆的金属声,釉的质量也很好,所以称之为瓷器。唐朝以前,中国瓷器生产一向以青瓷为主。唐代形成“南青北白”的局面。两宋,制瓷业大发展,名窑遍及全国。至元代,景德镇因为拥有影青瓷、卵白釉瓷和青花与釉里红瓷的生产,成为中国制瓷业  相似文献   

15.
湖南制瓷历史悠久,曾出现三次制瓷高峰。早在东汉时期,湘阴窑便已烧出成熟青瓷,并在窑址发现东汉中期“汉安二年”纪年青瓷残片。可以说湖南青瓷的出现,基本上与浙江同步。唐长沙窑是湖南瓷业生产的第二高峰,它在承袭湘阴窑、岳州窑风格的同时,创烧了釉下彩瓷,从此...  相似文献   

16.
上一讲概括讲了瓷器鉴定的五大要领,今天谈谈仿古瓷问题。仿古瓷数量很多,有明代仿、清代仿、民国仿前期的作品。数量相当多,看看过去出版的陶瓷图录,三、四十年代的出版物几乎每本里都有仿古瓷。随着时间的推移,五、六十年代出版的图录中问题逐渐减少,究其原因是由于各国举办的陶瓷展览增多,加之大陆纪年墓出土的大量瓷器对鉴  相似文献   

17.
耀州窑是唐、五代、宋、金时期中国北方地区规模较大、影响广泛的窑场之一。近年来,在国外的一些古遗址常有耀州窑瓷器出土,通过对这些瓷器品种、釉色、纹饰等特征的识别和统计,结合外销港口及沉船发现的耀瓷情况,对比输出地的瓷器特征,我们可以探究外销耀瓷的运销线路和范围,耀瓷在中国外销瓷中的地位以及对输入地陶瓷生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可移动文物中瓷质文物通常被认为理化性质比较稳定,但海洋出水的瓷质文物因为埋藏环境复杂,常有盐析、附着物、侵蚀等病害。文保工作者在对其保护修复过程中,容易将部分病害与瓷器制作过程中的制作缺陷混淆。为了在清理过程中尽可能保留文物历史信息,系统梳理景德镇窑传统制瓷工艺,对易与病害混淆的典型制作缺陷进行研究与识别,探讨传统制瓷工艺和成分特征对清理方法、修复材料选择方面的指导。从可识别性和耐老化性两方面讨论博物馆展览的瓷器修复尺度,结合实际工作谈瓷质文物保护修复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并对日后的实际工作与研究做一些展望。  相似文献   

19.
中国陶瓷制作历史悠久。考古发掘和研究表明,新石器时代中国就有了陶器。商代,原料加工、烧造方式改进与烧成温度的提升促成了釉的发明,为早期原始瓷的出现奠定了基础。东汉时期,诞生了成熟的瓷器。可见的制瓷著述则要晚得多,如宋元之际的蒋祈在《陶记》记述了南宋景德镇窑事,明代宋应星《天工开物》载景德镇制瓷工序,清代唐英《陶冶图说》述瓷器生产的20项流程等。这些制瓷工艺的经验理论与记载,为我们研究古代制瓷工艺提供了线索。古代瓷器制作工艺大致包括原料的选取与制备、制坯、施釉、装窑与烧窑等流程。  相似文献   

20.
试论磁州窑的文化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陶瓷发展到宋辽金时代,其装饰突破了以前的刻划方法,把书写、绘画技艺用于陶瓷装饰,使陶瓷进入一个崭新时期。例如在坯上刻花、印花和印刻相结合的装饰方法,在器物上直接书写、绘画的装饰方法,在陶瓷兴盛时代的宋朝就已经风行。但在几个世纪之后乃至今天,这些传统装饰技法仍然得到了继承。对此,磁州窑起到了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不仅具有制瓷传统,而且具有艺术传统是磁州窑的最大特点;它同时形成了自己的文化现象。(一)“磁州窑”的定义,对中国的古陶瓷研究者来说,是窑址在宋代磁州境内因而得名,但对日本人来说,除此之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