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清代督抚与地方官的选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有清一代.官吏的检选和除授例归中央,为吏部之责,然而,总督与巡抚作为地方一级的最高长官亦参予铨政。他们以保举和题补的形式,向朝廷荐举人才,升调属吏。因而,清代的地方官有相当一部分是由督抚选用的。这是清代文官制度发展过程中的产物,也是清代官僚制度的一个特征。督抚管辖的属吏,除落桌二司外,主要为道府以下的中下级官员,即从正四品至未入流,除道员而外,他们分别隶属府、州、县三级衙门中,由正印官、佐贰官和教职人员组成。有人作过统计,清代官员的总数,“京省大小之职,不啻二万有奇”,颂督抚所辖的地方官约占60%…  相似文献   

2.
官员的选举与铨任制度,决定官僚队伍的质量、权力的分配、人才的配备使用、官员的选用数量以及会否产生“冗官”现象等多方面的问题,与王朝的统治、吏治乃至治乱兴衰有直接关系。清代官员的选任制度基本沿袭时代,在某些方面有所损益或发展。另外,清王朝是以满族为主体满汉联合统治的政权,在官员的选任上也体现了这一特色。本文拟对清代官员的选任制度作综合性考察,总结某些特色,并阐述其对清代政治的影响。一、官员的选择途径清代选拨官员主要通过科举和学校,由学校入仕者可不经过科举,国家专设有培养士子直接进入官僚队伍的学校。…  相似文献   

3.
从清朝档案中看和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坤为清代大贪官,和坤被诛为清代大案。清代以“贪鄙成性、怙势营私、僭妄专擅”而被赐令自尽的职位最高的官员便是和坤。  相似文献   

4.
清代卫所制度述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清代卫所制度是对明代卫所制度的改造和调整,其官员由世袭改为任命,职能由原先的军事、经济相结合转变为纯粹的经济职能。  相似文献   

5.
清代官员经济犯罪行为的背后一定存在着诱发其犯罪的原因,经济犯罪是各种不同原因综合作用的结果。本文从清代的专制制度和官僚体制两个方面去探析清代官员经济犯罪的原因,以揭示在这种制度和体制下官员经济犯罪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6.
康熙《朔方广武志》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代编史修志在全国各地蔚然成风,宁夏目前尚存的各类志书多数成书于清代,大都是一些宁夏的乡士或曾在宁夏为官官员的闲赋之作。《朔方广武志》便是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由俞益谟、高巅纂修的一部专志。其内容翔实地反映了广武营的地理风貌和屯田戍边的特点。《朔方广武志》是宁夏现存唯一一部独立成书的基层乡级志,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7.
章京是清代回疆各城办事大臣衙门内,辅佐办事大臣处理政务之官员统称,根据其职掌,有印房、粮饷、回务、经牧章京之分。本文依据档案史料,从章京的设立与职掌、任职资格、任职期限与升转及选任渠道等方面对回疆章京的职任进行考察,进而对章京的职任特点予以归纳总结。以期从章京等中下层官员的职掌与选任层面,深化对清朝构建多民族统一国家历程中因地制宜的治边实践的认识,同时为清代新疆军府衙门政务运转的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观察视角。  相似文献   

8.
正驿站是我国古时传递公文的人及过往官员、使臣和客商歇宿的处所,是传统的官办旅馆,为过往官员、驿吏、商旅者旅行提供了方便。清代置驿,"均发轫于京师之皇华驿,在内地各省均称驿。"驿站的发展伴随着清代从清初经济的残破到三朝的繁荣,至清末衰败的状况而起伏变化。清末,有6条全国重要的官路经过武汉地区,分别是桂林官路、秦岭大路、汉中大路、长江路、云南官路、广东官路。其中,桂林官路是自北京南下,从平靖关入鄂,入江夏,由鲁家巷转流芳岭,经纸坊、山坡、  相似文献   

9.
关于清代文官选任制度,目前学界大都根据光绪朝《大清会典》所载清后期的情况作静态的概述,鲜有对制度在前期的演变过程作动态的考察。按照选任方式的不同,清代文官可分为两大群体:中央京堂以上、地方布按以上高级官员和京官司员以下、外官道府以下中下级官员,二者在选任制度上的变化明显不同。高级官员选任制度的变化主要表现在由会推和论俸推升制度改为开列具题,结合特简授官,皇帝牢牢控制这部分官员的选任。中下级官员选任制度的演变,集中体现在从月选中分出以题缺为主要内容的留选制度,使中下级官员中的要缺,转由各部院长官和地方督抚于属员中拣选有才能者就近补授,具有一定的行政合理性。这两方面的改变都分割了吏部的选官权力,并对清代政治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抄家是清代政治的一个特有现象;中国历史上不乏抄家事例,唯在清代将之作为惩罚官员的手段广泛推行。借助今天的电子检索手段对清代中央档案进行全面搜索并逐一加以确认,已发现了超过两千起抄家案例。它们在时间分布上高度不均,而以18世纪雍正、乾隆两朝和19世纪光绪朝发生频次最高。对这些案例进行事由统计发现,亏空、逆叛和贪腐是最多见的罪名,因各种渎职、军事失利、文字狱、包括被连带抄家者数量亦不少。另外,抄家的发生与清代律例规定关系并不密切,特别关于官员的抄家,更多是皇帝个人意志、偏好与抉择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清代之学政官,被人们视为清华,经过考差,由吏部列名报皇帝审批后简派,因此,享受钦差的待遇。在政治上与省的总督、巡抚平行,知府以下的官员皆执属员礼,并对总督、巡抚以下之官,有权密摺纠弹,而且明规定,学政的办公与驻地必在省会城市。在经济待遇上特别优厚,除应得薪俸外,还有养廉银,  相似文献   

12.
漫谈清代文武品官的服饰从直隶总督署陈列展览中的服饰谈起杨国柱1993年初,直隶总督署博物馆举办了《直隶总督与总督署史料》陈列展览,全面系统地介绍了总督署的机构设置、所辖区域、历任总督及相关事件等,其中也涉及到清代文武官员的服饰。我国是文明古国,礼仪之...  相似文献   

13.
你要信任我     
上午10点,我在埃因霍温火车!站自动售票机前买去雷蒙德的车票:刚按了仨字母,旁边忽然蹦出一个人,拿着手里的车票问我.“你要去雷蒙德吗?我这有张票。”  相似文献   

14.
清代,文官考核以京察一等、大计卓异及八法(六法)处分作为对官员奖惩的重要标准.各级主管官员举劾属员均负有行政责任,如果荐举、参劾不实、不当,或滥举滥参,查证属实要进行责任追究,给予相应的行政处分.考核问责制是清代官员考核公允性的重要保障,对各级主管官员据实举劾起到一定的警诫作用.  相似文献   

15.
对清代捐纳制度的考鉴性研究,当首推许大龄先生1947年在燕大的硕士学位论《清代捐纳制度》。清代官员的引见履正和题本书对捐纳行为每有记载,本试图利用雍正朝引见官员履正和题本等相关资料对康熙、雍正时期的捐纳制度作番考析,以为许的释。  相似文献   

16.
本文主要介绍基于清代缙绅录构建大规模量化数据库的步骤和初步成果,并探讨利用历史大数据定量分析的方法研究清代官员群体的独特优势和潜力。清代缙绅录记载了中央及地方文武职官员的基本信息,每年四季出版。清代缙绅录量化数据库基于《清代缙绅录集成》的部分约有280万条记录,如果将研究组目前整理的海内外其他图书馆所藏缙绅录版本统计在内,总数据量或可达到500万条以上。目前清代缙绅录量化数据库构建初具雏形,可以支持系统的定量分析。更为重要的是,经验证,缙绅录量化数据库可与基于朱卷、题名录、同年齿录等其他相关史料构建的量化数据库进行匹配连接,具有成为研究清代官员群体及士人阶层最全面、系统、基础的核心量化数据库的巨大潜力。最后  相似文献   

17.
《文史博览》2013,(2):31-31
“鸣锣开道”起源于清朝,以前各朝官员出行,只有仪仗士卒前引传呼,并不鸣锣。到了清代才增加了鸣锣。  相似文献   

18.
《唐浩明评点曾国藩家书》收道光二十四年正月二十五日《禀父母书》一通,说他上年秋天典试四川I回京后,托人带银干两回家。这是曾氏进京为官后第一次给家中付回较大一笔银子。唐氏评点题为《清代官员的薪俸》,其中说:“清代官员的正薪很低。一个七品县令年薪不过四十五两银子,禄米四十五斛;一品大学士年薪也不过一百八十两银子,禄米一百八十斛。按这个薪水过日  相似文献   

19.
<正>2011年4月,笔者集得一张清代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湖南益阳南门对河"复泰坊"商号壹串文钱票,这是一张难得一见的纸币,拍自国外,属国内首见品种。该票不仅图案精美,印刷精湛,品相一流,而且钱票之上的书写文字,也颇具特色,既规范端庄,又俊秀流畅,显然,出自一位名家之手。实际上,该票有关文字是由著名的广西最后一位状元"刘福姚"所书写。清代及民国时期,由名家书写文字的民间钱票,实属罕见。  相似文献   

20.
顾渊明 《黑龙江史志》2012,(14):56-57,66
陋规作为清代官员低俸政策的孽生物,伴随着清朝的覆亡,始终不曾根除,虽然它的存在有其合理性,但是它始终在制度外游离,官员有时对它深恶痛绝,可又不得不依靠维持公私之用,统治者似乎也不能耐他如何.陋规横行于清代官场,而归根结底受害者都是广大百姓,陋规种类之繁多不胜枚举,但陋规的存在却有着众多原因,清代低俸制度和统治者对陋规的态度是造成陋规泛滥的两个重要原因,作为“一人”政府的州县官,没有州县的财政收入。只靠个人俸禄,维持一个县的运转,而其俸禄仅为几十两;清代从康熙到末年对陋规的态度宽严不一,也并没有从根源解决这问题,造成陋规成为清代官场不成文的制度,危害清代官场风气,甚至对清代的灭亡有加速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