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秦封泥与河北古史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晓陆  孙闻博 《文物春秋》2005,2(5):44-48,60
20世纪90年代,在陕西西安北郊汉长安城遗址内的“相家巷南地”出土了数千枚秦封泥,而其他各地亦曾有出土。秦封泥在职官和地理方面的记载颇为丰富,除推动我们对于秦中央官制的研究以外,对于秦统一前后地方郡县的历史研究也大有帮助。笔者结合相关秦封泥资料,对现今河北省境内秦代的郡县及职官问题进行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2.
庞任隆 《文博》2009,(3):43-52,F0003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西安北郊汉长安城遗址先后发现和出土了大量的秦代封泥,引起海内外广泛关注。西安中国书法艺术博物馆(简称“书博”)收藏了其中的600多枚,谓之“品相好,种类多,反映内容最为完整,最具代表性。”经疏理有100余枚与秦郡县有关,这些封泥来自哪些郡县?对中国历史有何作用?其丸泥是否出自当地?名山封泥的出现与旅游的关系?等等。通过对其文字、质地、颜色等方面详细分析,进一步揭示了这批封泥的历史地理学意义,为深化秦封泥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匈奴进入欧洲 匈奴是我国古代北方的一个游牧民族,司马迁《史记·匈奴列传》中记载:匈奴人是夏朝的遗民,匈奴人也自称是炎黄子孙。战国时期,匈奴活动于燕、赵、秦以北地区,常南下攻扰中原,我们所熟知的“修长城”、“公主和亲”、“苏武牧羊”、“张骞出使西域”等历史重大事件,都记录着汉与匈奴的纷争与和解。  相似文献   

4.
篆刻艺术延至明清,得到了蓬勃的发展,印人如林,光灿耀目,名家辈出,各显奇能,不同的篆刻艺术流派争奇斗艳,形成了百花争艳的局面。正像明末篆论家朱简《印经》所描述的“由兹名流竞起,各植藩园,玄黄交战,而雌黄甲乙,未可遽为定论。”“自三桥而下,无不人人斯、籀,字字秦、汉,猗欤盛哉!”出现了自秦、汉高潮后篆刻史上的第二次高潮。学习篆刻艺术,必须对印家和印派有所了解,  相似文献   

5.
宋燕  刘言  谢谦 《中华遗产》2010,(7):32-47
某位学者曾有句戏言,“如果不是秦人统一六国,中国疆域是不是不会有西部了?”这句话当然不能当真,历史上第一次将河西走廊地区纳入中原王朝疆土之内的政权不是秦,而是汉。  相似文献   

6.
论湖南秦墓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秦代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朝代,但时间很短,从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建立秦王朝起,至汉高祖五年(前206年)秦亡和汉王朝建立止,仅仅15年。湖南地区被秦占领的时间早晚不一,原属澧水流域和沅水流域一带的楚黔中地,被秦统治的时间较长,约有半个多世纪,其余地方包括长沙地区在内,大概只有十多年到二十多年的时间是被秦人占领着。现在已发表的澧水和沅水流域的战国墓资料不多,研究工作也起步较晚,目前尚难以把战国晚期后段的秦墓分辨出来。长沙等地区被秦统治的时间更短,秦墓应更少,加上湖南地区秦墓的特点又不突出,因此,我们过去对湖南秦墓的认识非常不足。至今为止,已发表的  相似文献   

7.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西方称中国为秦。只可惜秦的寿命太短,否则我们的民族也许会被称为“秦族”;汉朝兴盛600年,我们的民族被称为“汉”。到了唐朝,中国进入鼎盛,“西罗马,东长安”,是当时的实情。至今在国外,华人居住的街称“唐人街”,可见盛唐影响的久远。  相似文献   

8.
以中原为中心的历史趋势的形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中国有句成语叫做“逐鹿中原”,意思是说,谁占据了中原谁就能统治中国。这个成语在相当程度上反映了几千年的中国历史上,中原地区既是一个政治活动的核心地区,同时也是文化核心地区的历史趋势。作为一种趋势,它有时强劲突显,有时也软弱黯然。但在周、秦、汉、唐、宋、明、清这几个最强盛的历史朝代里,这个趋势表现得尤为醒目。因此,它确是中国历史上一个主流现象。  相似文献   

9.
奇趣站     
《文史天地》2008,(1):69-70
自史前时代,到殷商、周、秦、汉,中国境内一直有黑人存在,安阳殷墟就发现了明显带有黑人特征的头盖骨,不是一具两具。汉简上也有关于黑人的大量记载。 大约从公元九世纪开始,史籍就明确记载:东非地区的黑人作为阿拉伯商人的“商品”被大量地运往中国。  相似文献   

10.
王辉 《文物世界》2002,(2):26-28
古代书囊笥多加绳捆扎,在绳结处以胶泥加封,上盖玺印,谓之封泥。19世纪末,即有大量齐鲁封泥出土于山东。此后,在全国各地又出土了大量汉封泥。秦封泥出土数量极少。前人作如吴式芬、陈介祺《封泥考略》仅怀疑“参(三)川尉印”、“赵郡左田”、  相似文献   

11.
<正>现代意义上的秦文化研究,大约经历了发端于20世纪初和兴盛于80年代以来两个阶段。从20世纪初王国维、蒙文通和卫聚贤等人对秦都城、秦公簋器铭和秦民族源流的探考,至三四十年代苏秉琦发掘宝鸡斗鸡台周、汉墓葬并从中区分出一种新的文化类型即秦文化,接着陈秀云《秦族考》(广东省立文理学院《文理学报》第1卷第2期,1946年)明确提出秦文化概念,标志着秦文化研究由此开启。此后三四十  相似文献   

12.
“揭阳”一名始见于《史记》其“得名以岭”,“戍于秦,定于汉”,早已为史学界多数人所公认。但是,“揭岭”究竟在什么地方,这却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难题。解决这个难题,对于研究古揭阳县的建置、古揭阳县城以及由此涉及到的古揭阳历史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谈“中原”观念的历史意义许若平《三国演义》的开篇词说:“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周末七国分争,并入于秦。及秦灭之后,楚、汉分争,又并入于汉。汉朝自高祖斩白蛇而起义,一统天下,后来光武中兴,传至献帝,遂分为三国。”这段话从表面现象看,似乎有道...  相似文献   

14.
《韩非子》首篇《初见秦》的作者.自汉以来意见纷纭,未有定论.此篇游说秦昭王“亡韩”,而韩非力主“存韩”(见《韩非子·存韩篇》),故断非秦始皇十三年(前234)入秦(《史记·韩世家》)的韩非所作.毋庸置疑.汉刘向编纂《战国策》时.将其列入《秦策》,以为乃张仪见秦惠文王之说辞.然文中所述诸事都系秦昭王时事,十次称“大王”无一例外皆指秦昭王.故非仪著亦甚明.  相似文献   

15.
嘉陵江古称故道水,它发源于今陕西凤县北境秦岭南坡的秦、汉故道县,是嘉陵江的东源(西源为西汉水).《史记·河渠书》称:“抵蜀从故道,故道多阪,回远”.秦、汉时的故道.是指沿故道水谷地布设的道路.  相似文献   

16.
中国从秦朝至清朝经历了十四个朝代 :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辽、金、元、明、清 ,长达 2 132年 ,约 4 94个皇帝。第一个皇帝是秦始皇。姓赢名政 ,他自认为功高三皇 ,名过五帝自称为皇帝 ,因为是第一个称皇帝即谓“始皇”。在此之前都称“王”、“公”。公  相似文献   

17.
楚与秦汉漆器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楚与秦、汉漆器的源流问题,目前在学术界有着一种影响面很广的推测,认为“秦漆器工艺可能就是在楚文化影响下产生的,从某种角度上讲,秦汉漆器工艺可能就是楚国漆器工艺的继续。①”一些同志以推测为依据,将秦、汉漆器中最富典型特征的器物当作为楚漆器,用作为研究楚文化艺术风格以及审美意识的重要资料。②我们认为有必要对楚与秦汉漆器的源流以及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论点摘编     
《中国西藏》2015,(3):96-96
高原丝路:吐蕃“重汉缯”之俗与丝绸使用 石硕与罗宏在《民族研究》2015年第1期上发表文章,历史上在丝绸由中原地区向西传播过程中,也传入了青藏高原地区。公元7—9世纪唐地丝绸大量输入吐蕃,受到吐蕃贵族及上层人士的喜好与珍视,形成“重汉缯”的社会风气。  相似文献   

19.
<正> 《元和志》卷三延州延水县下载:“本秦临河县之地。《史记》秦灭六国,使蒙恬北击匈奴,悉收河南地,因河为塞,筑四十四县。城临河,徙谪吏以戌之。汉因之,在今县理北十五里临河故城是也。”按《汉书·地理志》临河属朔方郡,地在今河套地区,李吉甫以唐延州延水县北的临河  相似文献   

20.
西安地区汉代墓葬的分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西安地处关中平原的中部,自古素有“帝王之州”的美称,历史上先后有西周、秦、西汉、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唐等十个王朝建都于此,历时一千零六十余年之久。作为周、秦、汉、唐时期全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其周围分布有相当数量的古文化遗存,尤其能够反映当时社会生活状况的墓葬分布更为密集。本文拟对历年来长安城周围发现或发掘的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