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壬午金秋之初,新津县南河岸边张灯结彩鞭炮齐鸣,“成都市蜀生物陈列馆”隆重开馆,四川省、成都市、新津县有关方面领导和学、专家到会祝贺。作为“民办非企业陈列馆”,蜀生物陈列馆在规模、档次、品位方面均堪称全省一流,无愧为民办物陈列馆的“大哥大”之一。  相似文献   

2.
蜀南竹海地处天府之国四川的南部,距成都市383公里,距重庆市298公里,距酒城泸州市76公里,距万里镇80公里,距江安县城39公里。 游人到蜀南竹海旅游观光,有三条线路:  相似文献   

3.
成都市东郊后蜀张虔钊墓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977年底,金牛区保和公社光荣大队在农田基建中,发现一些人物、动物画像石刻和墓志铭等文物。经我处发掘清理,该处系五代后蜀张虔钊墓。一张虔钊墓是一座大型券拱砖室墓,建于五代后蜀孟昶广政十一年(948年),位于成都市东郊约3公里的保和公社"天鹅抱蛋"处。唐、五代时,此地属华阳县管辖。  相似文献   

4.
后蜀孟知祥墓与福庆长公主墓志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后蜀孟知祥墓位于四川省成都市北郊约7公里的磨盘山南麓,距北郊公墓西侧约0.5公里。长期以来,误传这是一座古代的砖瓦窑址,1970年冬,当地农民在改土中发现这是一座大墓。1971年春,由四川省博物馆会同有关单位进行发掘,起初还以为是大型明墓,其后随着福庆长公主墓志铭及玉册残简的相继出土,始知为后蜀孟知祥夫妇合葬墓。1973年市文物管理处成立后进行维护管  相似文献   

5.
精美绝伦蜀王陵○瑟琵近年来,从四川省成都市距市区东面不过十里的地方,传出了一条令海内外人士十分惊奇和关注的消息:在十陵镇的朱家大梁山,发现了明朝早、中期三代蜀王、蜀王妃及蜀王府几位郡王、郡王妃的地下陵墓共10座之多!除8座暂不发掘外,已经发掘出的僖王...  相似文献   

6.
为了促进前后蜀历史与文化的研究,四川省历史研究所、四川省哲学与文化研究所、四川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成都市文物管理委员会、成都市社科研究所、成都王建墓博物馆等六个单位于1991年10月23-25日,在成都王建墓博物馆举行了“前后蜀历史与文化学术讨论会”。应邀出席学术讨论会的,有上海、河南、重庆、成都等地的专家学者及有关方面的代表共八十余人。本次学术讨论会共收到论文40余篇,涉及到历史、考古、文学、艺术等方面的内容。会议自始至终洋溢着热烈而团结的气氛,与会者推心置腹,各抒己见,畅所欲言,气氛十分活跃。现将学术讨论会的观点和意见,综述如下: 一前后蜀统治的时间虽然不长,但在很多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就,许多领域都值得研究探讨,这是与会者的共识。与会学者认为,前后蜀在五代史中占有  相似文献   

7.
成都无缝钢管厂发现五代后蜀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5年元月20日,成都无缝钢管厂在进行厂劳动保护教育及产品陈列室的基础施工时,发现墓葬两座。经成都市博物馆考古队现场察看,确定为大型砖室墓,遂于元月23日至2月17日派员配合基建施工对发现的这两座墓进行了清理,历时26天。从清理结果可知,这两座基属五代后蜀,编号为M_1、M_2,其中一座系后蜀彭州刺史徐铎墓葬。一、此两座墓葬位于四川省成都市城东五桂桥附近、成都无缝钢管厂三号门附近。墓葬西北为该厂计划控制大楼;东侧邻近厂火车专用轨道;西南靠厂区;西面为办公区域。墓葬封土被取平,原土堆长约30米,宽约25米,高约4—5米。封土属褐黄色亚粘土  相似文献   

8.
冯夏 《成都文物》2008,(2):63-65
成都永陵(俗称王建墓)是中国唐末五代十国时期前蜀开国皇帝王建的陵墓,位于成都市永陵路10号。1942年发掘,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79年正式对外开放。  相似文献   

9.
1998年,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对成都龙泉驿区青龙村的一座砖室墓进行发掘。墓葬为较大型的长方形双室券顶砖墓,墓圹平面呈亚字形,两墓室均由封门墙、墓室、棺床、耳室和肋拱组成。此墓是迄今发掘的除王建永陵之外的最高级别的前蜀重臣和分封亲王墓葬,为前蜀墓葬制度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相似文献   

10.
琉璃厂窑位于今成都市东门外5公里的胜利乡。考古发掘资料证明,这里曾是一个大规模的古代窑场。因这一带旧属华阳县,所以琉璃厂窑又名华阳窑。《华阳县志·山水》卷二载:“马家坡之南约二里曰祝王山。……屋宇参差,仿佛城郭。向此之北,即琉璃厂,明世官烧琉璃地也。”可见,“琉璃厂窑”之名是因宋代以后,特别是明代,华阳县一带曾大量烧造蜀王府、蜀王陵以  相似文献   

11.
1998年12月,在成都市锦江区琉璃乡潘家沟十二组三环路建设施工中,发现一处大型明代砖结构墓葬。1999年元月23日,成都市文物考古工作队进入现场进行抢救性的勘探及发掘准备工作,同时,技术人员对古墓中空气质量及金属毒物汞的测试和防护工作亦同步进行。1999年3月5日,成都市文物考古工作队正式开始明蜀定王次妃墓的发掘。开启墓门前,笔者同四川省环境监测站大气室工作人员一道,从地宫券顶的原盗洞处放入探管分别采取了前、中、后室的空气样品,测试的墓内空气质量如下(见表1)。表1 成都市琉璃乡潘家沟明蜀定王…  相似文献   

12.
前不久,四川省成都市一市民在旧域改造中无意发现了一批张大千遗物。这批遗物包括张大千手稿、绘画粉本、大风堂蜀笺纸、大风堂门人录、大风堂藏古书画照片等。其中以张大千手稿最为珍贵,内有大千诗稿、日记,大风堂藏石涛书画记  相似文献   

13.
潘健 《旅游》1996,(10)
一、成都旅游区 成都市区郊区主要名胜 成都是四川的省会,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也是西南地区最大的现代化城市。相传远在周代末年,蜀王开明氏的后世把国都从郫县迁到这里,取一年成市,三年成都的含义,命名成都。在汉代,成都的织锦手工业发达,设置锦官管理,故成都又称“锦官城”,简称“锦城”。五代后蜀后主孟昶于土筑城墙上遍种芙蓉,秋日盛  相似文献   

14.
1974年5月,四川省博物馆在成都市东北郊八里庄附近发掘清理了一座前蜀墓,清理简报刊于1983年《考古》第10期。墓葬多次被盗,墓内仅存少量器物残片和一方晋晖墓志铭。简报着重介绍墓葬型制结构,志文内容未详细论述。今就墓志全文略加考证。 晋晖墓志与盖均用红砂石凿成,正方形,边长106厘米。志盖出土时残存数块,还能看到志盖原貌。志盖为盔顶式,边长52厘米,上刻篆文五行,共二十五字:“大蜀前  相似文献   

15.
薛登 《成都文物》2000,(2):8-19
1997年9月下旬,在成都市龙泉驿区十陵镇青龙村五组,因当地砖厂取土,发现一座大型砖室墓。本区文物工作者闻讯.即刻前往察勘。探知这是五代时期前蜀开国元勋、魏王王宗侃及妻明德夫人张氏合葬墓。入葬时间是公元923年,农历十一月六日。该墓因已严重毁坏,报经市、区主管部门同意作为残墓,由成都市考古队指导龙泉驿区文物工作者按章进行清理。现场清理工作,于当年10月2日至11月10日完成。兹予择要介绍于后。  相似文献   

16.
南宋“四蜀”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南宋"四蜀",即为北宋时的四川,继有先秦巴、蜀两个方国和秦汉以后巴郡、蜀郡的地域范围。五代十国时期,由于前蜀、后蜀两个政权的先后存在,"蜀"便成了对四川地区的专称,并为宋代人所继承。此外,"四蜀"有其特定的内涵。行政区划上,是"川峡四路";职官设置上,为四安抚使和四都统制。这充分表现在有关南宋史实的文献记载中。在标点时,"四蜀"应该是一专有名词。  相似文献   

17.
明蜀僖王陵藏式石刻考释任新建位于四川省成都市东郊石灵乡内的明蜀王墓群,在方圆仅数里的地区内集中安葬着明代分封于蜀的十个亲王、都王。这些陵墓之规模虽远不能与京郊之明十三陵相比,但其建构小巧精致,极富特色,其中最令文物界赞叹的是明蜀僖王陵地宫之石刻,其技...  相似文献   

18.
江原古城说     
20世纪50年代,川西考古工作队对新津县龙马乡宝墩村古蜀化遗址的初步调查,预示对古蜀化的认识和研究将有突破性的进展。1995年7月上旬,四川大学考古专业、成都市考古工作队、日本早稻田大学长江流域考古工作队对该遗址的重新调查,拉开了成都平原古蜀化神秘的帷幕。为了证实龙马古城是否为长江上游早期城邦和古人类的发祥地,同年10月至12月,上述三单位联合进行了发掘,揭示出一个从未发现过的化类型——宝墩化。1996年,都江堰芒城遗址发掘,1997年,崇州双河遗址试掘,继后温江鱼凫、郫县古城,崇州紫竹等史前城址相继被揭开面纱。2000年后,又在大邑发现同一化类型的城址。这八座同属宝墩化类型的城址都在成都西南,其中有四座在井江流域、六座在古江原县境内。[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历史文化名城成都市,曾经有过灿烂辉煌的历史,但是随着岁月的流逝,成都这座历史文化名城所能展现在人们面前的各个时期的文物古迹是有限的。然而在位于成都市龙泉驿区的十陵镇东,距成都市双桥子仅6公里的浅丘地带,却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这里地势起伏,山丘连绵,在明代,山上古木参天,空气清新,风景优美,此山在明清时期称之为正党山,现名大梁山。山下低洼地带,明代是一片烟波浩森、面积近千亩的湖泊,称之为青龙湖(青龙湖已于六十年代改为农田)。湖泊周围分布着明代蜀落王的家族陵墓IO座,十陵镇即因此而得名。1996年12月…  相似文献   

20.
田湘萍 《大众考古》2023,(10):47-56
<正>金沙遗址博物馆位于成都市区西北部,是为保护、研究、展示金沙遗址及古蜀文明而在原址上建立的专题博物馆。博物馆馆藏2976件(套)金沙遗址出土器物,其中包含不少动物造型及纹饰器物,这些动物造型及纹饰,或生动写实,或抽象神秘,为探究古蜀先民精神世界提供了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