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扬雄是箴文创作的代表作家,一生创作官箴文(官箴、州箴)37篇,咏物箴1篇。其系列官箴作品均以"原道、征圣、宗经"的儒家教化思想为主,以期通过箴谏统治阶级实现其治世之道。不仅在内容上承继并发展了前代箴文的创作成就,而且在形式体制上亦有所突破和创新,树立了后世箴文之典范。扬雄从"劝百讽一"的赋作转向官箴文的创作,也体现了其文学观念由"尚丽"向"尚质"的转变。有关扬雄官箴文的创作年代、具体篇数及其创作思想转变的问题,历来存有争议,本文旨在对上述问题试作探讨。  相似文献   

2.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这一副对联,已成为劝人砺志读书的格言。“书山”与“学海”两个词,据说源于汉代扬雄。他在《法言·学行》中曾说过,“百川学海而至于海,丘陵学山不至于山”,意思是说百川奔流不息,所以能到达大海;而丘陵静止不动,永远也达不到山高。比喻学习勤奋则进益,停止则事不成。  相似文献   

3.
《四川文物》2001,(6):81-84
2000年总目录国家文物局局长张文彬在中国考古学会第十次年会上的讲话(1.3)四川省文化厅副厅长?省文物局局长梁旭仲在中国考古学会第十次年会上的讲话......(1.7)考古研究巫山大溪遗址的考古发现与研究杨华丁建华(1.9)从新出考古材料论我国西南的带柄铜镜问题霍巍(2.3)试论四川温江鱼凫村遗址?新津宝敦遗址和郫县古城遗址宋治民(2.9)中国西南地区古代的系绳石刀罗二虎(2.19)西昌礼州新石器时代遗址之检讨黄家祥(4.3)关于考古出土的"摇钱树"研究中的几个问题江玉祥(4.10)乐山古迹名胜地扬雄山周俊麒(4.14)四川早期同穴合葬墓初论吴桂兵(5.3)…  相似文献   

4.
《太玄赋》非伪作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太玄赋》是研究扬雄太玄哲学思想的一篇重要文章,向来不认为是伪作。《哲学研究》编辑部编《中国哲学史文集》第二辑载郑文先生《读扬雄太玄赋献疑》一文(以下简称“郑文”),定《太玄赋》为伪,举四条以证《太玄赋》非扬雄所作,进而对扬雄的哲学思想提出了一些新看法(按:此文早在1957年《争鸣》第四期发表过);以后又在《文史》发表的扬雄著作目考定文章中,将《太玄赋》作为伪篇剔除。这就有必要认真考辨一番。按郑文所举四条证伪依据,没有一条能成立:  相似文献   

5.
苏轼"辞达"说是在宋初关于"言"与"文"之关系大讨论背景下提出来的。当时围绕对扬雄的评价,形成了两个对比鲜明的文学阵营。苏轼与司马光、王安石甚至乃父苏洵推崇扬雄的观点不同,他继承王禹偁、欧阳修的观点,批判了扬雄式的艰涩险怪文风,弘扬了平易质朴的文风。苏轼的"辞达"说的政治背景是策论考试,文化背景是蜀学,其美学指归是质朴。  相似文献   

6.
论者通常将扬雄四赋的作年定于元延二年和元延三年。但此论存在两个问题:一是以成帝元延三年从胡客大校猎的假设为前提,二是对本传里"明年"二字理解有误,将扬雄作《校猎赋》之年与成帝羽猎之年混为一谈。只有充分尊重《成帝纪》元延二年的记载,并认识到本传所说的"明年"并不是指成帝羽猎之明年,而是指扬雄"作《校猎赋》之明年",才能正确地考证出扬雄四赋的作年。  相似文献   

7.
宋代尊扬思潮的演变可分为三个阶段。宋初至仁宗朝前期为第一阶段,尊扬思潮随古文运动的兴起及仁宗对术数的重视而发轫。扬雄被列入传承儒道的"五贤"谱系,成为以文明道的典范。《太玄》之学因之兴盛。嘉至北宋末为第二阶段。尊扬思潮发展至高峰,扬雄的若干思想因子被士人汲取,并融入意识形态的建构中。扬雄入祀孔庙,《太玄集注》《法言集注》问世。同时,对扬雄的批评和非议也在士人群体中扩展,成为尊扬思潮掩盖下的一股潜流。南宋为第三阶段。在宋金对峙的情势下,随着理学思潮的兴起,朱熹对扬雄及其著述进行了严厉批判,"莽大夫"的评价成为扬雄历史地位转折的关键,尊扬思潮衰歇。  相似文献   

8.
青铜器名辞解说(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瓿唐颜师古注汉书扬雄传说:"瓿,小罂也",它的形状是圆腹、敛口(口向内收)、圈足、有盖。也有方形的。现存多为商、周遗物,战国以后的极少见到。它的用途大约相当于后世的罈子,既可盛酒又可盛水。(图一)(缶詹) 这个字不见于古代字书,现存有"国差(缶詹)",  相似文献   

9.
博雅扬雄     
《巴蜀史志》2005,(1):1-1
扬雄(公元前53年——公元18年)字子云,成都郫县人,中国汉代名学家、哲学家和语言学家。祖辈以农商为业,家道小康。其自幼口吃,不善言语,然而却喜欢读书,独立思考,“少而好学”,“博览无所不见”,“默而好深沉之思”。成都是汉赋故乡,他与另一成都籍学家司马相如被后人誉为“汉赋双星”,成名之作《反离骚》,系仿屈原《离骚》之体,而反离骚之意写成,写就后“自岷山投诸江流以吊屈原”,通篇洋溢着青年扬雄的豪爽之气。  相似文献   

10.
扬雄的史学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扬雄虽然没有留下专门的史学著作,但其《法言》的一部分,却是模拟《春秋》的。在扬雄看来,社会历史的发展是一个前进性和曲折性相统一的过程,总是有继承有变革,有因袭有扬弃,并从哲学的高度作了深刻论证。扬雄提出了“立事”、“品藻”、“实录”等史书写作的体例和原则,但并不排斥对史事和历史人物进行褒贬,作出公正的评论。他以儒家观念为标准,又辅之以道家思想,对诸多历史人物作了简明概括的评价,对班固父子作《汉书》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1.
扬雄所作十二篇《州箴》可为汉末新初十二州名目依据.今所见《州箴》题名皆非扬雄原题.由扬雄《州箴》《官箴》固定格式可推断出《州箴》所体现的真实州名,所谓《益州箴》对应的真实州名应是"梁州".汉末新初十二州有梁州而无益州.  相似文献   

12.
郡书写作的兴起,深受汉魏时期地域优劣论的影响。《华阳国志》继承汉魏郡书撰写的传统,通过表彰先贤来标榜蜀地的独特之处。该书《先贤传》通过增删调整《汉书》《法言》等史料,将扬雄塑造成一位“齐圣广渊”的弘道圣人,有关扬雄的负面记载却只字未见。此种做法,体现了乡邦文化建设中方志书写的特点。而作为集蜀地方志之大成的《华阳国志》,其对扬雄的定位,亦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蜀地士人的认识,这意味着扬雄拟经征圣的行为至少在蜀地获得了一定程度的认可。  相似文献   

13.
云门山与驼山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云门山和驼山,是山东省石窟寺中比较大的一处,也是胶东半岛上保存佛教艺术比较好的地方。从益都东门就可望到葱郁秀丽、连绵起伏的山丛。东南七、八里山丛中的王家庄,庄后(东北)为云门山,庄前(西南)就是驼山,两山相距约三里。  相似文献   

14.
蜀中八仙考     
绵阳西山观,古名仙云观,始建年代无考,今存殿宇三重,为清道光十五年(1835年)重建。仙云观附近古迹甚多,扬雄读书处,尚有子云亭、洗墨池。山岩上有隋大业六年(610年),十年(614年),唐武德二年(619年)的道教摩崖造像。有宋代石雕的扬子云真像,宋淳熙十四年(1187年)《仙云观游记》,玉女泉道教造像等。  相似文献   

15.
扬雄是汉代大儒,其治学思想主要体现在《法言》之中,并影响深远。扬雄治学思想的核心是"学者,所以修性也","求为君子"是治学的目标。"君子"是品德高尚、言行谨慎的人;经过努力,人人可以成为君子。要想"求为君子",必须树立成为君子的志向、选择品行俱佳的老师,并为此坚持不懈地学习。具体的学习方法则要靠自身勤学精思、与朋友切磋琢磨,还要努力践行学、思所得的圣人之道。  相似文献   

16.
一、福州的山。“城在山之中,山在城之内”是福州城的一大特色。福州到底有多少山?没有人能说的清楚。就我们所知,鹫峰山在其北,戴云山在其南。而市区内有名称的山有鼓山、旗山(称二绝)、五虎山(又称甘果山)、莲花山、李峰山、大帽山、石城山、妙峰山、高盖山、仓前山、  相似文献   

17.
芒山位于河南永城县东北30余公里处,面积20余平方公里,王引河从其西部流过(图一)。芒山是芒砀山、保安山、僖山、黄土山、铁角山、夫子山等山的总称。古时亦称砀山,《说文解字》“砀,文石也”。因此山出文石(制作砚台的石料)而得名。这里地处豫、皖交界,素有“豫东门户”之称,为历史上的豫东重镇所在。秦时设砀  相似文献   

18.
雁荡山世界地质公园于2005年2月12日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进入世界地质公园网络,它是迄今为止第一个以中生代火山地质地貌景观为主题的世界地质公园。雁荡山是亚洲大陆边缘区型火山带中白垩纪(距今约一亿年)破火山的杰出代表,是流纹质火山岩的天然博物馆。雁荡山一山一石记录了一座白垩纪复活型破火山的演化历史。中生代巨厚流纹质火山岩在外动力作用下形成的叠嶂、锐峰、柱峰、方山、石门、岩洞等组合,有别于我国花岗岩岩石地貌(如黄山)、碳酸岩岩石地貌(如桂林山水)和砂砾岩岩石地貌(如丹霞山、福建泰宁地质公园),这类流纹岩岩石地貌以雁荡山最为典型和完整,因而称为雁荡山地貌。  相似文献   

19.
试说《楚居》“■■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平安 《文物》2012,(1):75-76
清华大学藏战国简《楚居》有下面一段文字:季连初降于■山,氐(抵)于空(穴)穷,前出于乔山,尾(宅)尻(处)爰波。逆上洲水。见盘庚之子,尻(处)于方山。女曰比(妣)隹,秉兹率相,詈冑四方。季连闻亓(其)又(有)■(聘),从及之盘。爰生絰白(伯)、远申(仲),锍裳羊。先尻(处)于京宗。(第1-2简)其中酈山、乔山、汌水、京宗等已有很好的考释。酈山是《山海经·中山经》内《中次三经》的■山,也即《中次七经》  相似文献   

20.
《法言》仿《齐论语》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书·扬雄传赞》记扬雄自论其一生著述称:“以为经莫大于《易》,故作《太玄》;传莫大于《论语》,作《法言》……皆斟酌其本,相与放依而驰骋云。”《法言》乃仿《论语》而作。然而康有为在《新学伪经考》中将扬雄归入古文经学派,而诋斥其为谄媚攀附王莽的小人,今人遂多以扬雄反对谶纬迷信也把他与桓谭同归入古文经学派。其实扬雄并非经师,而是所谓“通人”,博通诸子之说,融会今古文经学,上承淮南子、司马迁兼采百家的传统,下开桓谭、王充述而有作的风气。扬雄经说非独有取于古文经学,他作《法言》即仿今文《论语》。汉时《论语》有三:《齐论》、《鲁论》、《古论》,《齐论》与《鲁论》为今《论语》。按《法言·吾子》云:“问郑、卫之似,曰:聪听。……或问:交五声十二律也,或雅或郑,何也?曰:中正则雅,多哇则郑。请问本,曰:黄钟以生之,中正以平之,确乎郑卫不能入也。”《礼记·乐记》孔《疏》引《异义》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