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湖南文化的发展过程张伟然湖南文化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晋代以前,持续得到发展;南朝以后,文化出现倒退;中唐以后,文化发展重新启动,水平越来越高。一有史之初,南方文化比北方相对落后。《史记·货殖列传》称:“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  相似文献   

2.
《福建史志》2023,(1):1-2
<正>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论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福建省委宣传部启动“闽人智慧”主题宣传。福建省委党史方志办积极响应,组织《福建史志》编辑部辑录部分“闽人智慧”主题宣传文章,出版专刊,助力“闽人智慧”主题宣传。福建,简称闽,位于中国东南沿海。福建东北与浙江毗邻,西北与江西接界,西南与广东相连,东南与台湾隔海相望。境内峰岭耸峙,丘陵连绵,河谷、盆地穿插其间,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那么,福建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地方?人们或多或少都能说出一些答案:福建话很难懂,但闽南歌《爱拼才会赢》朗朗上口;厦门鼓浪屿风景优美,是珍贵的世界遗产;茶叶很多,安溪铁观音、武夷山大红袍名扬天下……但其实,福建还有许许多多你不知道的事——这里人杰地灵,有诸多耐人寻味的人文故事和独特创造。  相似文献   

3.
正长江中游地区以三峡出口宜昌至江西九江湖口为界限,长江从中穿过,四周为山地丘陵,中间是广阔的两湖平原。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繁衍生息的重要场所。《史记·货殖列传》载,"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果隋赢蛤,不待贾而足,地势饶食,无饥馑之患,以故呰窳偷生"。中国古代史的长期研究证明,长江流域的经济和文化首次超过黄河流域的时间是在隋唐以后。而长  相似文献   

4.
《史记·货殖列传》曰:“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水耨,果隋蠃蛤,不待贾而足,地势饶食,无饥馑之患,以故呰窳偷生,无积聚而多贫。是故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汉书·地理志》亦云:“楚有江汉川泽山林之饶,江南地广,或火耕水耨,民食鱼稻,以渔猎山伐为业,果蓏蠃蛤,食物常足。故呰窳偷生,而无积聚,饮食还给,不忧冻饿,亦亡千金之家”。两位史学巨匠对汉时江南地区经济状况的概述表明,当时江南广大地区农业还很不发达,其生产方式基本上还停留在火耕水耨的粗放阶段,而果隋蠃蛤,渔猎山伐经济,即渔猎采集经济甚为发达,由于地广  相似文献   

5.
论闽台文化传统的共同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台湾曾经属于福建行政区域管辖。宋赵汝适《诸番记》载:宋时,澎湖台湾就“隶福建路泉州府晋江县”。元代,中央政府在澎湖置巡检司,届福建行省泉州路同安县,管辖澎湖台湾等岛屿。明代因之。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设立台湾府,置台湾、凤山、诸罗三县,属福建省。光绪十三年(1887年),台湾与福建分治,但仍称“福建台湾省”。台湾士子仍要来福州参加乡试。台湾宝岛,主要是靠闽人开发的,宋元时代就有闽人去台,明末郑成功以后,大批闽人开发台湾。自清  相似文献   

6.
唐代名僧志勤禅师是闽人,对其生平作一番考证,对研究南禅宗、沩仰宗以及福建佛教的历史都具有重要意义。现作如下考证。  相似文献   

7.
《诗经》中的农事诗实即一系列农事礼仪的仪式乐歌,其中,最重要的农事礼仪莫过于籍田典礼。考察《诗经》中的农事诗,作为籍田典礼的仪式乐歌的只有两首,即《噫嘻》和《臣工》,前者为籍田中发布开耕命令的乐歌,后者为耨礼结束时告诫农官的乐歌。  相似文献   

8.
盛唐时期,生活在福建、广东交界泉、潮一带山区的畲族,从“刀耕火耨””、辅以“捕野禽、射豕肉”的原始农业阶段,越过了奴隶社会,开始向封建制度过渡,前后经过了五代宋、元将近十个世纪的时间,到明清时期,在他们的生产力已接近当地汉族的时候,终于确立了封建到。研究古代畲族社会超阶段过渡问题,对于研究畲族的历史和现状,了解这个民族的形成和发展,都具有较大意义。本文就畲族封建化问题,作些粗浅的探讨。 一、唐代以前的畲族社会 古代粤、闽一带,有“周官七闽”之称,是“群蛮”聚居的“化外之地”。那时,畲族也是这里的一支少数民族。其社会性质如何?史学界一直未得肯定的结论。我们认为在唐以前,畲族已处于原始社会末期。据畲族史诗《高皇歌》和新发现的兰、雷、钟三姓族谱,以及闽、浙一些地方志记载所反  相似文献   

9.
中国新石器时代海洋文化体系中不同文化圈之形成与交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约可分为早、中、晚三个发展阶段.早期阶段分为前后两期,前期为前陶新石器时期;后期为陶器萌芽时期.此时农业尚处于“火耕”阶段.其绝对年代距今大约11000至7500年.中期阶段分前后两期,前期陶器以手 制为主;后期陶器已普遍出现慢轮修整.此时农业经济已从火耕农业发展到锄耕农业阶段.其绝对年代距今7500至5000年左右.晚期阶段分前后两期.前期陶器已出现轮制.但不普遍;后初普遍使用轮制.此时农业已进入发达的锄耕农业阶段.其绝对年代距今约5000年至4000年.  相似文献   

10.
《福建史志》2013,(5):10-10
“百家畲洞”,据《明史》载,“距龙岩、安溪、龙溪、南靖、漳平五县之交”,位于漳平南部的永福镇内。相传在楚平王后期畲族先民为避兵乱隐居于此,当地畲歌云:“春秋战国乱纷纷,七国鼎立相并吞。楚国蛮屠江南地,百家畲洞我为居”。百家畲洞为闽省畲族早期居住地之一。《漳平县志》记载,百家畲洞万山环抱,四面阻塞,洞口陡隘,仅通人行,其中宽广,“可容百家畲播种,足以自给。”上述易守难攻的天然屏障使之成为闽西南畲族首府。  相似文献   

11.
张光宇《闽客方言史稿》(1996:243)中指出,畲话是一种克里欧化(creolized)了的汉语方言,在第一个阶段先被“客家化”,随着之后族人四处流徙,又再各自经历“当地化”后方才产生。游良《论畲语》(1995)则指同,若是符合现代壮侗、苗瑶说法的,就视之为底层,亦即古代畲语;如符合客家话说法的,视为近代畲语;和现居地汉语方言一致的,视为现代畲语。这古代——近代——现代  相似文献   

12.
潮汕地区的凤凰山区,是畲族的祖居地。元末明初,潮汕地区的潮安、海陆丰、潮阳、饶平、惠来等县,都有畲户人家。明地方志书记载,在潮汕七八千里“百越”杂居地中,“有土畲人居住”。这些畲族人,有自己的语言和独特的风俗,“畲户男女皆椎髻、箕踞、光足而行,依山而处,常扶弩矢,射猎为业。”  相似文献   

13.
孔子曰:“食,色,性也.”作为拥有中国八大菜系(京、粤、川、鲁、湘、皖、闽、浙)之一“闽菜”的福建,其饮食文化相当丰富.从地域分,有闽南、闽东、闽中等饮食文化;从民族分,有畲、回、满、汉、高山族等饮食文化;从宗教分.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等饮食文化…….各种各样的饮食文化相互共存、相互作用,构成特有的福建饮食文化.食物生产与农业经济福建省获取食物的方法是较先进的集约农业.人类学家认为,集约农业社区具有许多集镇和城市,手工业专业化程度更高.从事集约农业的人采用各种各样的技术(如施肥和灌溉)“来保证土地能够长期使用,而不必依靠自然来恢复地  相似文献   

14.
在世界陶苑中,有一种被推崇为“中国白”(Blanc de China)的瓷器,以独特的胎釉质感与造型艺术而享盛名,这就是明清时代的福建德化窑白瓷器。德化瓷器是怎样产生与发展的?何以能够摘取中国白瓷的桂冠?本篇通过系统的考察和研究,给以上问题作了回答。  相似文献   

15.
福建的墟期     
在我国广大农村,有数天一次的集市贸易,人们把这一天上集买卖叫赶集,赶街、上圩等。而福建省则叫“赶墟”、“趁墟”。有人则满,无人则虚,“墟”是为“虚”之误矣。这种乡村市集起源很早,唐代柳宗元即已有“绿荷包饭趁墟人”之诗句。日本学者加藤繁,对此曾作过历史的考察。(见吴杰译本《中国经济史考证》,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明清以来墟市已成为整个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由于“聚落散处,乃各择适中之地,以为有无贸易之场,故有墟。耕贩兼营,乃共悬确定之期,以为贸迁往来之约,故有日。”但是,福建省的墟期是如何编排的?它有何特色?各地有何差别?它是否有某种规律性的东西?这些问题,在农村集市贸易日益发展的今天,颇值得我们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6.
火炕小考     
火炕,在北方很普遍。但它究竟源于何时何地,尚属悬案。炕字见诸文献很早,最初也无火炕之义。关于火炕的记载,出现的较晚,而且零散。记找较明显的是《旧唐书》卷一九九上《高丽传》:“其俗贫窭者多,冬月皆作长坑,下燃煴火以取暖?薄缎绿剖椤じ呃龃芬嘣?“窭民盛冬作长坑,煴火以取暖?薄俺た印毕匀皇侵富鹂?所以《辞源》认为在这个意义上“坑”“炕”二字是相通的。比两唐书还早的记载,见于《晋书》卷九十四:“公孙凤隐于昌黎之九城山谷,冬衣单  相似文献   

17.
赵婷 《福建史志》2023,(5):36-41+72
明清时期,闽人三十六姓不仅是中国和琉球友好往来的见证者和参与者,更是中华文明的继承者和传播者,而这些来自中国的民俗文化,不仅对琉球当地的社会文化产生深刻影响,也成为闽人三十六姓及其后裔构建对祖源地文化记忆的重要载体。本文从文化记忆理论视角出发,对异文化语境下闽人三十六姓民俗文化记忆的构建过程及当代价值进行探讨,试图寻找出中华文化之所以在海外生生不息的“基因密码”,以期为今后中华文化海外传播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8.
本文所据《日书》为1975年湖北云梦县睡虎地秦墓中出土,1981年由文物出版社出版的《云梦睡虎地秦墓》精装本所提供的资料,文中凡未注明出处者,均引用于此.一、《日书冲有关五行内容的简文“金胜木,火胜金,水胜火,土胜水,木胜土”(简 813—809反面).“东方木,南方火,西方金,北方水,中央土”(简808—804反面)“丙丁火,火胜金;戊已土,土胜水;庚辛金,金胜木;壬癸水,水胜火”(乙种·简974—977).  相似文献   

19.
为反映中国唐宋时代农业生产的整体水平,除论述农业的先进技术外,还有必要从更广阔的视野进行考察。本文即对被视作相对落后农耕方式典型的多在山地经营的烧田(畬田)农业进行论述,并考证畬四方式在唐宋一般农业生产发展过程中占据怎样的位置。 从探索日本文化起源的角度出发研究稻作的起源与传播,同时解明日本稻作以前时代的农耕,这是日本学术界比较热衷的研究趋向。其中应该注意的一个问题即是火耕在日本和东南亚各地的实际状况及历史地位。这方面研究成果最有名的是佐佐木高明,他认为火耕是稻传播的过程中先行的农耕方式①。另外…  相似文献   

20.
“拨头”考     
北宋欧阳修有一首《减字木花兰》词,词为:“画堂雅宴,一抹朱弦初入遍。慢撚轻拢,玉指纤纤嫩剥葱。拨头憁利,怨月愁花无限意。红粉轻盈,倚暖香檀曲未成。”词中“拨头”指何物,“拨头憁利”作何解?前人未曾作解,当代台湾省学者黄畲先生《欧阳修词笺注》对此据文献作出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