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世界遗产》2014,(12):116-119
"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在中国"主题展览于10月25日至28日在青岛举行。本次展览是第十二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颇具特色的专业展区,以别具创意的布展、精美的图文展示和丰富的民俗表演将我国11项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HS)各自的地域特色、农业系统特点、生态产品展示出来,吸引了大量展场观众。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是由联合国粮农组织于2002年发起的项目,旨在促进全球农业文化遗产的认知与保护。  相似文献   

2.
<正>第一,我们将在全世界推广这一体系,不仅包括发达国家,也包括不发达国家。第二,我们将把其建设成为一个高度透明、规章完备的组织,通过透明的程序和指导原则,使得所有人能够充分了解GIAHS体系。第三,目前GIAHS侧重于遗产地的评选,但是我们掌握的信息远远不够。我们将针对已纳入和将要纳入名录的遗产地,建立一整套评估和监测系统。  相似文献   

3.
正2018年4月,在罗马的联合国粮农组织总部,我国的4项7处传统农业系统成为新增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这些新晋的遗产地清晰地传递了农业文化遗产的"文化"特征。社会、经济环境在改变,但人们对于历史积淀下来的文化的渴望是不变的,而且由于物质生活的进步而对精神生活有更大的需求。现代人对于田园的期待,使得农业文化遗产的文化成分更加珍贵,更加值得保护与弘扬。  相似文献   

4.
5.
正4月14—15日,第三届"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HS)工作交流会在北京召开。会议总结了我国GIAHS的工作成绩与经验,围绕在GIAHS在申报、保护、发展中面临的各种问题进行讨论,并分析了新的形势,研究部署今年的重点工作,同时对列入中国GIAHS预备名单的有关项目进行了2016年申报陈述与评审。会议中,农业部国际合作司唐盛尧副司长提到:GIAHS成为中国国际农业遗产的名片,中国农耕文明的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中国也积极分享农业经验,讲好中国农业文化遗产的故事。近两年农业部  相似文献   

6.
幼儿美术教学的重点是创造意识的启迪,传统的教育总是喜欢让孩子适应成人的世界,让幼儿照样画葫芦,久而久之,他们就会失去创造的兴趣和信心。现在,画画不再以画得像不像为标准,我们更注重孩子的创意与想象。近年来我园以美术为特色,全面实施创意美术教学,以"材"促新,在美术教育活动中体现教师的智慧与创意。  相似文献   

7.
2006年6月10日,中国迎来了第一个“文化遗产日”。 “保护文化遗产,守望精神家园”,“文化遗产日”主题彰显着公众共同保护文化遗产的责任。  相似文献   

8.
《钟山风雨》2010,(2):F0002-F0002
<正>尊重自然和保护环境、坚持可持续发展,已经越来越成为全社会的共识。2008年9月,江苏省政协十届三次常委会议专题协商讨论生态省建设问  相似文献   

9.
中国早期史学传统具有独特的风格,不仅务求真实记录,而且运用褒扬和贬抑等书法义例评判历史,其依据则是"中道"观念。"中道"观念是上古圣王为政理民的智慧结晶,其传承与发展与中国早期史学传统的品格关联密切,影响后世很大。  相似文献   

10.
这是一部出版己近二十年的著作(1974年哈佛大学出版社出版),但却似乎是一本专为二十年后的中国而写的著作。或许只有在二十年后的今天,人们才能真正体会到该书作者二十年前的洞见与睿智。 作者柯文(Paul A.Cohen)为美国卫斯里学院(Wellesley Col-lege)历史学教授兼任哈佛大学费正清东亚研究中心研究员。他之所以选择王韬作为了解、透视、研究在“新旧”之间动荡不已的近代中国社会的焦点和对象,并非因为王韬在实际政治生活中是位一言九鼎的“大人物”,而是因为他是东西文化碰撞交融、传统与现代冲突转换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位。  相似文献   

11.
从“智乐水”谈起,论述了中国古代知识分子“乐水’’在于爱民,亲民、爱民、为民的以人为本的民本思想,指出了中国传统化此种思想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地域社会史的研究是本世纪80年代以来的热点课题,并逐渐成为认识中国国情的一个重要突破口。为了系统考察这一历史课题,西北大学接受中国社会史学会的委托,于1994年8月2日至6日在西安召开了中国社会史学会第五届年会暨“地域社会与传统中国”国际学术会议。此次会议得到了中国社会科学院、上海社会科学院、南开大学、山西大学、湖北大学、重庆师范学院、陕西历史博物馆、商务印书馆、天津人民  相似文献   

13.
正匈牙利姑娘纳特丽在比利时布鲁塞尔工作,经常回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探望父母。每次回去,她都想买些西欧生产的"洋气"礼物送给他们。可是她发现,妈妈越来越不稀罕她带回去的"欧洲制造"了。纳特丽告诉环球人物杂志记者:"我妈妈现在只去布达佩斯的中国商贸城买衣服,身上从里到外都是中国服装。她说,中国衣服鞋帽款  相似文献   

14.
“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所涉及的“传统手工艺”(craftsmanship)一词实际上存在一个如何与中国的“技术”知识传统对接的问题。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武夷岩茶(大红袍)生产制作技艺”之发明过程及其在当地的实践为例,中国传统手工艺应同时涵括“技”(Tethnology)与“术”(Witchcraft)两个部分。“技”的发明是在“书写文本”与“口头知识”的相互对比、参照、借鉴和融合的过程中形成的。除了强调专业性的生产技能外,传统手工艺这一概念还涉及“术”的范畴,包括物质环境、仪式传统、行业神信仰、风俗习惯等。  相似文献   

15.
张玉兰 《黑龙江史志》2012,(13):14-15,18
"筑",我国古代最早的击弦乐器。从战国到隋唐,其独特的音响既适用于市井俗乐歌舞伴奏,又适用于英雄豪杰抒发悲壮之情。本文从筑的型制构造、演奏形态,流行和消失、挖掘和复制几个方面对筑做了较为全面的描述和阐释,特别是筑的涅槃再生,堪称乐器文化史上的一朵奇葩。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对“新革命史”的讨论,成为史学理论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就“新革命史”研究的意旨来看,主要表现出两种明显的学术取向:一是化域外理论为本土方法;二是由具体而归纳,以“小”求“大”。值得注意的是,在系列的讨论和“辨析”中,“新革命史”初期的“取向”与实际产生的“趋向”最终发生背离。这似乎说明,“新革命史”着重强调的社会史的视角与方法并不能涵盖或囊括一般意义上的中国革命史研究。推动中国革命史研究的进展,可能需要更多的研究取向,多取向、多层面、多纬度的中国革命史研究,才可能会趋向于呈现中国革命内在的系统和外在的全貌,并揭示未曾注意的而又足以警示后世的面相,为探寻中国革命规律性认识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7.
孔令洁 《沧桑》2013,(2):72-75
传统儒家思想对中国几千年来的社会道德、人文精神、文艺理论、政治建设等各方面都产生了深刻久远的影响。新文化运动以后,西方文艺思潮、哲学思想在中国产生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但是仍然还有一批学者,他们坚信在中国这片狼藉的土地上中国的传统文化仍具有很大价值,他们认定中国本土原有的儒家文化与人文思想依然存在着永恒的价值,他们在谋求社会现代化与中国文化的新出路。这就是新儒家的产生背景。随着时代的发展,新儒家以其特别的方式在对当代社会发挥着自己的作用。本文就从新儒家"内圣外王"到"返本开新"思想的发展来看新儒家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19.
九一八后,日益严重的民族危机,引发了学术界对兴起于五四时期的"整理国故"运动的反思,认为那种为了"捉妖""打鬼"的"整理国故",不利于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的树立,于是开始从"整理国故"转向"国故整理",即通过对中国传统学术和文化的发掘、阐释和弘扬,来增强民族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以抵御日本的侵略,建设民族新文化,从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因此,"九·一八"后,学术界兴起了一股研究中国文化和历史的热潮。如果说文化史研究的目的是为了"以文化史振奋民族精神",提高民族的自信力的话,那么,研究历史的目的则是为了宣传民族主义思想,直接服从或服务于反对日本侵略斗争的需要。当时历史研究的一个重要趋向是重视对中国历史尤其是中国通史的研究。除了重视对中国历史尤其是中国通史的研究外,另一个重要趋向是对边疆史地研究。  相似文献   

20.
"李约瑟难题"一直是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的一个热点话题,以中国传统文化作为立足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不可能绕开对"李约瑟难题"的再次思考。"李约瑟难题"所带来的强劲动力将为新时期重新发掘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争取早日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中国梦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