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千百年来,湖州先民创造出"塘基上种桑、桑叶喂蚕、蚕沙养鱼、鱼粪肥塘、塘泥壅桑"的桑基鱼塘生态模式,它是一种具有独特创造性的洼地土地利用方式和生态循环经济模式,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样板,是世界传统生态循环农业的典范,是—项重要、宝贵的农业文化遗产。湖州,位于浙江省北部,太湖南岸,地处苏州与杭州之间。古今之人常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那么横在两座天堂般都市之间的湖州,它的古代与当代是怎样的一种情景呢?在湖州寻找"最湖州"的古今故事,我们将会与一种农业文化遗产邂逅,它就是——桑基鱼塘系统。  相似文献   

2.
正"浙江湖州南浔桑基鱼塘系统"演变过程是从公元前468年范蠡辅佐越国勾践灭吴国后从事种桑养鱼开始,然后逐步演变成为"塘基上种桑、桑叶喂蚕、蚕沙养鱼、鱼粪肥塘、塘泥壅桑"的桑基鱼塘生态循环农业模式,至今已有2500多年历史,是世界上最早的生态循环农业模式。整个生态系统中,各种营养物质和废弃物周而复始地在系统内进行循环利用,没有给系统外的生态环境造成污染,为保护  相似文献   

3.
正浙江湖州桑基鱼塘系统区域形成于2500多年前,因此地"湖荡棋布,河港纵横,墩岛众多",又有当时吴、越两国在此进行"塘浦(溇港)圩田""省赋敛,劝农桑"。千百年来,逐步演变成为"塘基上种桑、桑叶喂蚕、蚕沙养鱼、鱼粪肥塘、塘泥壅桑"的桑基鱼塘生态模式。桑基鱼塘的出现无疑为当地创造了极高的经济价值。在漫长的产生、发展和成熟的过程中,其独特的地理地貌、生产方式、经济环境孕育、衍生出与这一农  相似文献   

4.
顺德自明景泰三年建立县治以来,由于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发达的经济,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岭南人文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顺德龙江是"桑基鱼塘"农业模式的发源地,龙江人因蚕桑与商贾而富庶一方,为本地文化的兴盛提供了良好条件,因此,龙江历代人才辈出,文风鼎盛,涌现了一批又一批的璀璨英才。仅明清两代  相似文献   

5.
正我们知道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理想是"为了今天和未来食物与生计的安全,动态保护所有农业遗产和他们提供的多种产品与服务"。保护农业文化遗产显然不是为了保护而保护,是为了今天和未来人类的福祉。以桑基鱼塘为例,在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形成的桑基鱼塘已经有了数百年到上千年的历史。经历了漫长的岁月,这个体系逐步形成了一个利用生物多样性,构建物质循环利用,形成适应低洼地景观特点的  相似文献   

6.
西溪湿地所拥有的独特历史文化元素是与时代共生为前提的,西溪近11平方公里范围内富有起伏动感的民居、老街、古桥、古树、河埠,历代名人、文人、雅士的诗文词章,延续了千百年来的桑基鱼塘、柿基鱼塘、竹基鱼塘,流传已久的小花篮、西溪船拳、龙舟胜会、五常滚灯、各类节庆活动等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西溪的文化,总体可以归纳为梵、隐、俗、闲、野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正>9月初中午的太阳光仍强烈,铺满螺蛳壳和各种贝壳的塘基很坚实,闪烁着点点光亮。两旁是树龄不同的大小桑树,沿着塘基边站立,塘基包围着一片片鱼塘。我们一行人穿梭于桑树所夹的林荫道上,从一片鱼塘到另一片鱼塘,并不感到很炎热。这里是湖州南浔区的荻港村,传统的桑基鱼塘保存最完好的地点之一。经济而生态的传统农业系统在古代,这里属于太湖南岸的古菱湖湖群,又名湖州低地,是一个"湖荡棋布,河港纵横,墩岛众多"的洳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菱湖镇为中心讨论了江南水乡市镇大型聚落在千年历史进程中形态演化的空间过程。菱湖镇的发展依托于唐末在此修筑的凌波塘;宋元时期,菱湖镇处于江南运河河网的枢纽,移民逐渐增多;明代以来,菱湖地区的水系逐渐被分割,形成局部河网;清初杨树坝修筑之后,菱湖镇的河网向死水化方向发展,民国时期在此河网基础上形成镇中固定的街市;明清时期菱湖镇及周边地区的农业经营以桑基鱼塘模式为主,形成了高度破碎化的河网,周边地区桑基鱼塘农业经济的发展依托菱湖镇供应粮食、肥料等生产资料和蚕丝集中交易市场。  相似文献   

9.
明代嘉湖地区的桑基农业分布于细致的水网中,有着特别的水土环境.南宋以后,嘉湖地区的水网大致定型,到明代,河网在不同条件下仍有细分化,形成了更多的人为的微地貌和水土小环境.田野中的水生植物在减少,一些重要的沼泽植被群落在水网的分化下发生了规模和形态变化.由于人们长期的挖河泥和耕作,桑基堆叠土和圩田水稻土都向良性的方向发展.在市镇经济和丝织业的推动下,人们在旱地引河渠,在深水区挖泥堆土,开凿小池塘,这都使桑基稻田和桑基鱼塘增多.  相似文献   

10.
“岭南水乡”是珠江三角洲地区历史上或现存的以连片桑基鱼塘或果林花卉商品性农业区为开敞外部空间的、具有浓郁广府民系地域建筑文化风格和岭南亚热带气候植被自然景观特征的中国水乡聚落类型,即“广府水乡”,之所以冠以“岭南”一词,是便于与“江南水乡”对称。2002—2004年间,笔者以顺德杏坛镇为重点,考察了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一批岭南水乡文化遗存。  相似文献   

11.
彭春成 《攀登》2006,25(5):12-13
农业循环经济的主要内容是发展生态农业。生态农业我国古已有之,如珠江三角洲的“桑基鱼塘”,是农业人工生态系统,在解放前就已出现。实现农业现代化,要把生态农业规模扩大。当前要推行生态农业村、生态农业户,这是切实可行的措施,有现实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2.
正2018年4月19日,联合国粮农组织(FAO)主办的第五届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HS)国际论坛在意大利罗马召开,FAO为我国"甘肃迭部扎尕那农林牧复合系统""浙江湖州桑基鱼塘系统""山东夏津黄河故道古桑树群""中国南方山地稻作梯田系统(由崇义客家梯田、尤溪联合梯田、新化紫鹊界梯田、龙胜龙脊梯田组成)"4项新遗产颁发了证书。截至目前,中国已有15个传统农业系统被FAO认定为GIAHS,数量和覆盖类型均居世界之首。  相似文献   

13.
自梳女是珠江三角洲历史上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18世纪起,因受桑基鱼塘和缫丝业发展等因素的影响,珠江三角洲产生了一群相约不嫁的自梳女子,以后,此风逐渐兴盛,直至20世纪中期。自梳女经过特定仪式,自行易辫梳髻,誓言独身终老,并衍生出一系列特殊习俗。如今,自梳女目渐式微以至即将消亡,它对珠江三角洲的社会影响极其深刻,需要正确认识和评价。  相似文献   

14.
《贵阳文史》2010,(4):12-13
<正>自古有山之处,清净且自成一体;有水之处,灵秀且文化盛兴。2008年以来,南明立足区情、锐意创新,以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促经济与生态双赢;以保障民生、改善环境提升群众幸福感;以打造文化大区、弘扬生态文化提高市民素质的发展模式,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城区建设,成功实现了"绿色转身"。  相似文献   

15.
绿色发展是民族地区发展"利器"。对于民族地区脱贫攻坚来说是一个很重要的抓手或者一个渠道,就是落实好绿色发展理念。要着力从国家层面完善、落实好对民族地区实施绿色发展的差别化支持政策,激发动力、补齐短板、填平洼地;着力提高民族地区森林覆盖率,增加森林面积和森林蓄积量,筑牢民族地区绿色发展之基;着力发挥民族地区人文生态资源优势,做大做强民族文化生态旅游产业;着力利用民族地区山地资源优势,走现代山地绿色高效农业发展新路。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从生态人类学角度全面阐释了图们江区域文化产业研究的目的、意义,建构生态资源产业化的可行性理论基础和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依据.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文化产业三种模式和期望.即,文化内容“主题村”建设模式、图们江区域文化内容“数字化产业”模式和前两模式融合发展的“文化创意产业链”模式.最后指出,建构文化产业达到公益效益、社会效益和产业效益的期望.  相似文献   

17.
<正>近日,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 AHS)科学咨询小组(SAG)会议在意大利罗马召开,9个申报项目上会讨论。其中,我国4个项目的申报文本,获得专家组成员一致评审通过。这4个项目包括:福建尤溪联合梯田与湖南新化紫鹊界梯田、广西龙胜龙脊梯田、江西崇义客家梯田共同申报的中国南方稻作梯田系统,浙江湖州桑基鱼塘系统,山东夏津黄河故道桑树群,甘肃迭部扎尕农林牧复合系统。  相似文献   

18.
深层生态旅游开发与新世外桃源建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提出深层生态旅游开发的概念,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涵:一是应重点突出景区生态文化的挖掘展示和游客生态感知与生态体验的获取,以此来规范经营者的景区开发和游客的游览活动;二是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应重视经营者与游客、政府部门与当地居民、旅游活动与生态环境高度和谐,以达成各方利益的共赢和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另外,本文还对生态旅游进行了四个层次的划分,探讨了深层生态旅游和浅层生态旅游的区别,给出了深层生态旅游开发的"四体两翼"和两翼对接模式,以使生态旅游业切实有利于生态文化展示并服务于生态旅游目的地社区的可持续发展,其终极目标,是建设理想的新世外桃源。  相似文献   

19.
《风景名胜》2012,(12):98-99
最美生态景观西溪湿地杭州西溪湿地它是毗邻杭州城区的湿地公园,远离喧哗而非遥不可及,质朴单纯又不失雅致,淡泊宁静又生机勃勃。它拥有"千顷蒹葭十里洲"的广阔水野,是高强度人类活动和湿地生态过程的长期交互作用形成的以大水面和多鱼塘为主体的人工湿地,体现了尤为独特的人工湿地生态学特征。  相似文献   

20.
生态(社区)博物馆是新博物馆学理论指导下的一场博物馆运动,践行文化遗产的在地化、整体性与主体性保护,以兼容文化遗产保护与社会发展为使命.在国际范围内,生态(社区)博物馆仍然存在着争议,可视化生产与参观性使得博物馆社区成为"被参观的对象",文化赋权被讥讽为"形式主义".中国东部发达地区的"第三代"生态博物馆类型是否可以成为一种新的试验或方向?文化赋权与经济效益之间的张力如何理解?所谓的"安吉模式"是"摊大饼"吗?这些问题和议题,需要给出学术性的批判与反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