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钱耕森 《江淮文史》2003,(4):101-111
张岱年先生,字季同,笔名字同,1909年5月23日生于北京,祖籍河北省献县。他是我国当代名的哲学史家、哲学家、教育家。  相似文献   

2.
本简要的地阐述了闻一多先生留学过程及“七.七”事变后途径贵州,面对流离失所、满目疮痍的现状,表现出来的同情劳苦人民大众、对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自信心和极大的爱国主义热情。他的速写,不仅反映出当时的社会现状,并表达出他个人的一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相似文献   

3.
胡秋原先生系吾邑在台名人,亦为海内外名学。久仰大名,无由交往。吾家祖居黄陂长岭仙河东岸潘家湾,木兰山脚下。先生系河西十棵松大胡家湾。一河之隔,先生谓之“小同乡”。  相似文献   

4.
这是我为贵州史馆馆员周树心(杏邮)先生《杏邮书印集》,在贵阳举行首发式,步周兄《自嘲》诗韵,而作的一首七绝相贺。树心先生,坎坷人生,在桑榆之年,得京青化传播公司支持,结集出版发行个人书印专集,是值得一歌的幸事。去岁,应遵义之邀,会遇周兄,大病初愈,拄杖而行,会上周兄赠余《自嘲》一绝:  相似文献   

5.
本文是一年以前写的,没有发表。原本是希望直接采访刘大年先生,获得更多的第一手史料,并且已经向刘大年先生提出了采访提纲,准备等待稍有空闲时进行。渠料空闲没有等来,大年先生已经作古。刘大年先生半个世纪的学术生涯,他对中国学术界、对中国历史学界、尤其是对中国近代史学界的贡献,尚待时日清理,本文只是对大年先生有关抗日战争史的研究以及与此有关的话题作一追忆,借以悼念刘大年先生。  相似文献   

6.
石瑛与民国时期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4年6月梁漱溟在《追怀石蘅青先生》一中说:“石蘅青(石瑛)先生是一位淳朴正直的人物,不以学面目留印象于人间,则以先生参与孙中山先生领导的革命,更且致力事功为多也。我有幸辱交于先生,  相似文献   

7.
记得是在1995年8月24日的上午,我怀着崇敬的心情,专程到汉口台北路高知大楼拜访了年届88岁、湖北地区健在的最后一位黄埔一期老学长苏钦先生,深感欣慰。虽然他已于次年离世,然而他那爱国爱民的高尚品德和谆谆教诲,使我深受教益,今犹在耳。  相似文献   

8.
凌以安 《古今谈》2001,(1):55-57
孙中山先生领导辛亥革命,推翻满清,建立民国,是我国伟大的革命先行,是杰出的爱国主义和民族英雄。他的爱国、革命和不断进取的精神,永远值得我炎黄子孙继承和发扬。  相似文献   

9.
2004年2月25日至3月5日,我率武汉市政协化教育考察团一行10人在宝岛台湾进行了参观考察活动。‘在台北,考察团专程拜访了中华化名人胡秋原先生。返汉后,我写了《访台散记》,正待刊用时,惊闻胡秋原先生于5月24日在台不幸病逝,深感意外,甚为悲恸。没想到2月29日,我与秋公在台北新  相似文献   

10.
2003年8月,河北省物研究所郑绍宗先生交给我一篇稿子,名日《洞穴的知识》。经郑先生初步查核,乃裴中先生于1959年为配合河北岳城水库考古调查、发掘所办的考古培训班上的讲稿。郑先生嘱我附一小一同发表,以示对裴先生100周年诞辰的纪念。裴先生的讲稿笔流畅,简明扼要,对中  相似文献   

11.
阎宗临先生是我国史学界有成就有影响的著名史学家、著名教授。1947年,山西大学编印的《国立山西大学一览》中,又另辟《现任教员一览》。其中,阎宗临先生列为文学院历史系主任。有识者告诉我,这是校方有意将各方面权威,征得同意后,聘在我校我系任职,山西的学界风云蔚起。阎宗临先生是历史学界权威。山西五台县人。这样的聘任是希望今后返回太原,回山西大学执教。我当时是文学院教育系一年级学生,未谙学界各方面卓有成就的人物。对阎宗临先生也是素昧平生。1950年,大学毕业后,我留在新建的文学院中文系任助教。1952年,阎宗临先生,确如学界所…  相似文献   

12.
钱基博的使命感和责任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钱基博先生曾在我就读过的华中师范大学(前身为华中大学)任教10余年,而且还是我们历史系的教授。可惜的是,予生也晚,1978年入学时,他老人家已归道山久矣,无缘得以亲炙。不过,以他捐献给系里的数百件物为基础而建成的历史物陈列室,我当年读书时倒是参观  相似文献   

13.
陈四益先生和丁聪先生是当代文坛上的著名搭档。陈先生的文笔与丁先生的画笔联合作战。堪称天配。从本期起。我们将设置专栏。为读者奉上二位先生的新作。.  相似文献   

14.
陈启文 《古今谈》2001,(4):30-31
香港知名实业家查济民先生和武侠小说大师金庸(查良镛)先生,热爱祖国,热爱故乡,积极支持家乡经济建设,投资办企业,并捐赠化教育、科技、社会公益事业,乡亲们称为“爱乡楷模”。  相似文献   

15.
中国抗日战争史学会名誉会长、本刊编委会召集人、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名誉所长刘大年研究员不幸于1999年12月28日病逝,这是本刊的巨大损失,是中国史学界的巨大损失!为了表示本刊的深切哀悼,特发表如下一组文章:刘大年逝世讣告、刘大年先生关于回忆抗战经历的遗作、本刊主编悼念刘大年先生的文章,与广大读者同申悲悼!  相似文献   

16.
旅行的精神     
许多人对旅行说了许多看法,都不及林语堂先生。林语堂先生在一篇《谈游览》的文章中对旅游的真知灼见,至今可鉴。  相似文献   

17.
1949年,我在中共中央社会部便衣保卫队工作,这支部队直接受李克农部长领导,队长高富有,指导员焦万有,副指导员沈平。按照李克农部长指示,我们队负责中共中央驻地香山至西直门公路沿线的便衣警卫工作。队部住颐和园内的东七所,颐和园内的保卫工作也归我们队负责。高富有队长还兼顾和园管理处主任。柳亚子先生是1949年3月底由六国饭店搬进颐和园住的,他的生活管理和警卫工作全归我们便衣队管,因此,我亲眼目睹了柳亚子先生发牢骚、打门卫、骂哨兵和打管理员,周恩来副主席对柳亚子先生的批评及田家英  相似文献   

18.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是鲁迅先生脍炙人口,妇孺皆知的有名诗句。有人认为这两句诗是鲁迅先生自己的写照,也是他作为一个伟大作家全部人格的体现。我以为,它同时也是鲁迅先生作为一个伟大的思想家和革命家崇高的思想根基,充分而深刻地体现了鲁迅精神的实质。  相似文献   

19.
要写一篇介绍饶宗颐先生的文章并非易事,因为先生“业精六学,才备九能”,迄今已出版著作50亲部,发表论文400多篇,在敦煌学、甲骨学、词学、史学、目录学、楚辞学、考古学、书画、音乐、韵学诸方面都有骄人的成就,在海内外享有崇高的声誉,称他是哪一方面的“家”都不足以概括先生的学术成就。因而有学者戏称饶先生是“有家难归”的大学者。“有家难归”是因为“家”太多了,“归”到哪一家都不合适,故云。  相似文献   

20.
太平天国后期革命的“两大台柱”之一的英王陈玉成,把青春献给了太平天国的革命事业,英名万古流芳。其嫡孙陈慎初先生,一生历经坎坷,但始终坚持发扬英王、先祖父的革命精神,艰苦朴素,深受人们的尊敬。我在80年代与陈老接触较多,他曾多次向我叙述和提供有关陈家史事及他个人的一些经历,颇为感人。现忆述于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