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早在50年代初,毛主席在谈到中国近代工业时曾经说过:“讲民族轻工业,不能忘记张謇。”在中国近代史上,很难有一个人既是实业家,又是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张謇的思想是那样博大深邃,性格是那样坚韧不拔。直至今天已过去七十多年了,我们还能感到他的存在。他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他的事业,更具现实意义的是他为我们留下了历史使命感、社会责任感和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操。70年来,国内外关于对中国资产阶级代表人物的研究中,对张謇研究之风颇盛。其中尤以日本经济界为甚,他们连张謇的“大生纱厂”的历年帐本都在收集研究。日本著名学…  相似文献   

2.
夏冬波 《江淮文史》2007,(1):116-125
张謇,近代著名实业家,他创办的大生纱厂等企业在近代中国经济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毛泽东曾说过:“谈到中国民族工业,我们不要忘记四个人……轻纺工业不要忘记张謇。”吴长庆则是出身行伍的淮军将领,平定朝鲜“壬午兵变”的功臣。这样两个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人物,却有着深切的宾主之谊——张謇曾入吴长庆幕下长达10年,宾主相知相携,情义笃深。  相似文献   

3.
谭煌 《文史天地》2022,(11):38-42
<正>卢作孚是我国近代著名的爱国实业家、长江航运的先驱,被誉为“中国船王”,他在重庆创办的“民生实业公司”对川江航线发展有着重要影响。上世纪50年代中期,毛泽东主席在谈到中国民族工业发展过程时说,四个实业界人士不能忘记,他们是:“搞重工业的张之洞,搞化学工业的范旭东,搞交通运输的卢作孚和纺织工业的张謇。”(《青年一代》1982年第一期《状元改行》)  相似文献   

4.
庄安正 《史学月刊》2000,(3):133-138
张謇毕生致力于南通近代化事业,旨在把家乡建成一个“新新世界之雏形”。他注重实干,不尚空谈,淡泊名利,从不炫耀自己。但是,“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张謇的业绩及由此赢得的声望,使他无意中在近代化开拓的丰碑上刻上了自己的名字,激发起国内外众多学的研究兴趣。这种对张謇个案的研究,从时间上讲,自张謇在世时即已开始,迄今虽经90年之久,势头仍健,必将延续到21。  相似文献   

5.
苟翠屏 《文史精华》2009,(11):56-60
晏阳初和卢作孚都是20世纪享誉中围乃至世界的杰出人物,一个是毛泽东1938年在延安评价的“以宗教家的精神努力平教运动,深致敬佩”的平民教育家,一个是毛泽东在50年代初将其与张之洞、张謇、范旭东并列,誉为发展我国民族T业不能忘记的四位实业家之一,搞交通运输的“中国船王”。  相似文献   

6.
<正>研究张謇的学者众多,成果丰硕,罗一民先生的《开路先锋:张謇》却让我耳目一新。作者通过不一样的研究,给我们还原了一位了不起的张謇的鲜活形象。一、了不起的张謇回望中国历史,每个时代都出现一批觉醒者,而最能凸显觉醒者精神的往往是在社会大突变的年代,比如终结皇权统治向共和政体转化过渡时期,孙中山、黄兴、康有为、梁启超、张謇……  相似文献   

7.
卢作孚是一位著名的爱国实业家,他创办了驰名中外的民生实业公司,并亲任总经理,对发展我国江海航运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五十年代中期,毛泽东同志在谈到中国民族工业发展过程时,特举出四个实业界人士不能忘记,他们是搞重工业的张之洞,搞化学工业的范旭东,搞交通运输的卢作孚和搞纺织工业的张謇。 卢作孚1893年出生于四川省合川县,学历不高,仅瑞山小学毕业,  相似文献   

8.
正最近,时常有人会问我,你是何时开始研究张謇?为何你的研究成果与大家不太一样?对此,我总是笑答,我并不是专业研究张謇的人,只不过,我在张謇家乡南通工作了十几年,慢慢积累起对张謇的认知,并结合南通发展的需要,对张謇精神进行了一定的挖掘。我的一些观点,往往来自于对张謇精神的独特体悟,因而有点"与众不同"。一、试打"张謇牌"1999年下半年,我受江苏省委委派,去南通任市委常委、副市长。在去南通之前,我对张謇几乎一无所知,  相似文献   

9.
孙鹏智 《沧桑》2009,(2):31-32
综览张謇与朝鲜问题(壬午兵变及其解决——作者注)的历史,可以看出,张謇从中起到很大的作用。他力主“以战定和”,从而促进了出兵决策的出台;在朝鲜,张謇是平叛的主要谋划者和参与者,对迅速平息兵乱,化解中日冲突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研究张謇办教育的文章一般均认为1902年张謇创建通海垦牧公司农学堂,且以此作为张謇兴南通农业职业教育之始。《江苏省志&;#183;教育志》载,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次年,张謇在通海垦牧公司附设农学堂,为农垦培养人才”。《大生系统企业史》记述:“光绪二十七年五月,通海垦牧公司正式成立。公司附设之农学堂也同时宣告成立。  相似文献   

11.
<正>张謇作为杰出的实业家、教育家、慈善家,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传奇人物。他一生致力于实业、教育和慈善事业,开辟出多条他人未走之路。张謇兴实业有起落,然办教育、行慈善影响巨大。他将慈善事业看作是实现实业救国、教育救国理想之重要补充,“窃謇以国家之强,本于自治。自治之本,在实业教育,而弥缝其不及时,惟赖慈善”。[1]张謇用其毕生精力倾心慈善事业,是慈善事业的忠实践行者。中国历史上行善之事、之人、之论,可追溯者众多,但在中国近代史上,兼具慈善理念、慈善留存、慈善影响于一身者,张謇当属第一人。本文重点就张謇慈善护佑事业、慈善救助事业、慈善公益事业的社会意义与时代价值作实践与理论上的探讨。  相似文献   

12.
正张謇,我国近代伟大的爱国者,著名的实业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字季直,号啬庵,晚年自号啬翁。其中"啬"的寓意,常听导游讲:啬翁之"啬"不是吝啬之意,而是节俭的意思。因为张謇平生非常提倡节俭,故自号"啬庵""啬翁"。每次听了总觉得有些别扭,也逐渐引起了我的探究。张謇确是个十分节俭之人。他创办了那么多的企业、事业,为南通做出这么巨大的贡献,但他个人生活却从不奢侈浪费,甚至别人为他祝寿的贺金,  相似文献   

13.
<正>张謇一生成就了多方面的事业,其书法亦为世人所推崇。他的隶、楷书雅淡安详、谨守法度,行书则稍见放逸、雅健潇洒。张謇早年为清流名士,后又高中状元,所以向其索字的人是很多的。而张謇公开鬻字却是从南通大生纱厂创办之时开始的。一  相似文献   

14.
南通博物苑是中国人办的最早的博物馆。人们从该苑的选址、性质和展示方式等,都可以感受到张謇设立博物苑是为了教育。张謇设苑为教育的思想具有开拓性、科学性和包容性,是张謇教育救国思想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5.
张謇与民初的《商会法》之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謇与民初的《商会法》之争朱英笔者曾在1996年第4期的《近代史研究》杂志上发表一篇短文,考证张謇辞去农商总长的时间系1915年4月,而并非如同许多论著所称之该年9月或是11月。之所以需要考订清楚张謇何时辞去农商总长职务,不仅是因为这一问题关系到张謇...  相似文献   

16.
刘迪 《东南文化》2016,(6):102-106
面对19世纪末中国空前的民族危机和剧遽社会变迁,张謇选择了"实业救国"、"教育救国"的道路。南通博物苑作为张謇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其教育救国思想的具体体现。张謇在南通博物苑创办过程中实现了资本的文化化和文化的资本化双重过程:一方面,将经济资本转化为文化资本;另一方面,又将文化资本转化为其象征资本的一部分,使其获得更大社会权力,从而能够按照自己的政治理想对地方社会进行塑造。张謇对于作为文化资本的南通博物苑的支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藏品内容及知识系统的构建、博物馆教育作用的树立及对参观者的规范。张謇对文化资本的支配表面上是其个人意志的体现,由其政治理念所驱动;而深究,终不免受时代和机构属性等因素的制约与影响。  相似文献   

17.
在改革开放的今天,文人下海经商已经不是新鲜事儿了。许多知识分子为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施展自己的抱负,宁可丢掉“铁饭碗”,到商海中去闯荡、去拼搏,许多人因此而获得了成功,为祖国的繁荣昌盛作出了贡献。但在一百年前,文人下海,特别是状元郎经商,在当时就是一件十分罕见的大新闻。这里所要介绍的,是位曾被毛主席称誉为中国近代民族轻工业的开拓者,中国“人民不可忘记的四大实业家之一”的状元郎──张謇。一、“大魁天下”欲展鸿图张謇(1853──1926年)出生于江苏南通一个富裕的农民家庭。自幼他就聪明过人而又勤奋好学,…  相似文献   

18.
张謇佚文     
都樾 《民国档案》2005,(1):3-12
随着近年来对中国近代著名实业家、教育家张謇研究的深入,相关史料的收集、整理、校订、出版工作也不断得以开拓,在原有《张季子九录》(中华书局民国二十年版)、《张謇日记》的基础上,先后出版了《张謇存稿》(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张謇全集》(江苏古籍出版杜1994年版)及《张謇著作及其事业档案资料篇目索引》(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2版)等,但关于张謇的文稿和言词记录仍有大量散佚在以上汇编之外,笔者对此稍有留心,现将所见佚文点校整理,希有裨于学术研究。  相似文献   

19.
张謇是近代中国以"诚"创业的典型,他对员工诚信经营观念的养成相当重视,不断提倡。在实际经营中,张謇对其企业严格管理,力求做到股东、员工与社会三方"皆大欢喜"。但是,由于张謇以企业家信用遮蔽企业信用,在个人声誉壮大的同时也为企业经营埋下了风险。  相似文献   

20.
张謇是中国近代化早期开拓者之一。他开创了我国前所未有的实业和教育事业,为中国近代化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南京大学、张謇研究中心、中国近代经济史丛书编委会、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江苏省社会科学院、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联合会六个单位发起,南京大学主办的张謇国际学术研讨会于8月25日至28日,在南京大学中美文化研究中心隆重举行。其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