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贵州紫江(今开阳县)朱氏家族,原籍江西临江府新喻(今新余)县擢秀乡,清代康熙年间(1662-1722年),朱敬之、朱顺之兄弟入黔贸易,乃迁居贵州贵阳府开州乖西司永兴场龙井湾后街(今开阳县双流镇街上),后来,朱敬之祖孙三代多葬于江西坡(今双流镇双永村朱家大坡),朱顺之葬于马鞍山(今双流镇大山湖附近)。  相似文献   

2.
朱启钤先生字桂辛 ,号蠖公 ,贵州开阳县人。 1872年 11月 12日生于河南信阳。解放后 ,任中央文史馆馆员 ,全国文物整理委员会委员 ,第二、三届全国政协委员等职。于 196 4年 2月 2 6日在北京病逝 ,享年 93岁。这位德高望重、具有强烈爱国心和民族气节的黔籍名士 ,其事迹传遍京、津、沪各地 ,是中国近代史和近代经济史上重要人物。值朱老诞生 130周年之际 ,贵州召开了纪念会 ,以颂扬他对国家对民族对人民的奉献与功绩。笔者以其一生中之几件事 ,宣诸与世 ,以缅怀先生。(一 )向留法勤工俭学学生捐款192 1年徐世昌任总统时 ,法国巴黎大学授予他…  相似文献   

3.
提起大名鼎鼎的共和国总理周恩来无人不知,而提起曾任北洋政府代总理的朱启钤却鲜为人知。这两位不同时代的总理还有过一段交往逸事。  相似文献   

4.
2000年10月25日,由贵州省政协文史委员会、贵州省文史研究馆、贵州日报社共同发起的纪念朱启钤先生诞辰130周年座谈会在贵阳举行,省内对朱启钤先生熟悉和研究的文史界专家学者、各方面领导陈福桐、杨祖恺、牟应杭、罗马、张启成、王恒富、赵少伏,朱启钤先生亲属李进忠、于世秀、吴莉莉,朱启钤先生家乡  相似文献   

5.
朱启钤(1871-1964年),著名的古建筑学家,实业家。字桂辛,晚年号蠖公,贵州紫江(今开阳县)人。民国初先后出任北洋政府交通总长和内务总长,在任内务总长期间,对北京城进行了最大规模的改造。代理过一任总理,开办中兴煤矿公司和中兴轮船公司。1915年底任袁世凯称帝大典筹备处处长。1916年帝制失败后隐居在天津英租界。1918年徐世昌当选为北洋政府总统期间复出北京政坛。1919年初正式退出政坛,以社会名流的身份,致力于社会公益活动以及对古建筑,古文物的专心研究,创办中国营造学社,出版了许多学术水平很高的著作,培养了一批古建筑专家。著有《存素堂丝绣录》,《蠖园文存》等书。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兼古建筑修整所顾问。[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先父朱启钤,晚清时曾任京师外城巡警厅厅丞、京师大学堂译学馆监督、津浦铁路局北段督办。北洋政府时代,曾任交通部总长、内务部总长、代理国务总理、1919年南北议和北方总代表。以后,在津沪一带经营实业,经办中兴煤矿公司(今山东枣庄煤矿)、中兴轮船公司等企业,并在北京组织中国营造学社,从事古建筑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祖籍开阳县的我省先贤朱启钤先生,十分重视我国历史文献的发掘和整理,特别是中国建筑技术、民间传统工艺和贵州乡土的文献。这里介绍朱启钤在1928年校刊和编印的傅寿彤著的《澹勤室诗》和杨剑谭著的《芋香馆诗》。  相似文献   

8.
苏全有 《史学月刊》2007,3(10):49-53
以尊孔运动为主要内容的民初北洋政府德育教育,其结果以失败而告终,究其原因集中体现在政策缺乏连续性、理论宣传的内在矛盾、民间资源借助不力、舆论氛围恶化四个方面。探究其败因得到以下启示:1.政策的连续性是德育教育成功的前提;2.内在机理完善的理论宣传是德育教育成功的基础;3.有效借助非政府资源是德育教育成功的保障;4.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是德育教育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到北戴河旅游或度假,都要去著名的联峰山看看。在联峰山南坡的绿树丛中,有一个叫“蠖公亭”的景点。这是为了纪念最早开发北戴河海滨的朱启钤先生建造的。“蠖公”是朱启钤的号。如今对许多人来说,我想无论是“蠖公”,还是“朱启钤”可能都是非常陌生的名字。然而,您只要细读亭中石碑上镌刻的《蠖公亭记》,即可得知朱启钤是一个了不得的人物。  相似文献   

10.
赵富民  韩小泉 《沧桑》2011,(6):33-36
镇守使是民初比较重要的一级地方军政长官。在民初错综复杂的政治形势下,镇守使凭借军事实力控制着地方政局,影响了民初政局,最终形成割据一方的军阀势力。本文从民初镇守使的产生、特点及其影响三个方面分别进行论述,进而全面、客观地评价民初镇守使。  相似文献   

11.
朱启钤先生是我国著名的爱国民主人士、中央文史馆馆员。近年来,他在北京市政建设、北戴河海滨开发、民族工商业发展、古代建筑研究、古代工艺美术研究方面的贡献,已逐渐引起人们的注意,陆续有研究成果问世;然而他对贵州的故乡情结,对贵州乡邦文献的贡献,却尚未有人涉及。  相似文献   

12.
熊希龄(字秉三)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曾经在袁世凯的北洋政府里,担任了三个月的财政总长,八个月的热河都统,六个月的内阁总理兼财政总长。  相似文献   

13.
赵富民  韩小泉 《沧桑》2011,(4):45-47
一直以来,史学界将袁世凯执政时期称为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笔者针对国内外学者对军阀的不同界定,结合袁世凯政府取得的政绩,对民初军阀做出科学的界定。民初军阀酝酿于袁世凯执政期间,形成于袁世凯死后军阀混战时期,而1912~1916年这一阶段,正是从地方实力派到军阀的过渡阶段。  相似文献   

14.
(一) 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至宣统二年(1910年),张鸣岐在广西执政的几年里,积极推行"新政",开办各类学堂,设立新机构,引进新人才等,同时大力兴办厂矿实业.今河池南丹地区办起一批矿业公司,其中最出名的是龙济光开办的庆云公司.  相似文献   

15.
刘宗汉 《纵横》2011,(9):62-63
朱启钤(1872—1964),字桂辛,号蠖园。贵州紫江(今开阳)人。是我国著名学者、实业家、爱国民主人士。朱先生幼年丧父,青年时接受了变法维新思想。19岁时,随姨夫瞿鸿机人川,开始宦途生涯。  相似文献   

16.
祝彦 《文史天地》2003,(5):27-31
在中国,政党作为一种政治现象,是到20世纪初即清末民初才出现的。鸦片战争后,中国一步一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由于西方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和掠夺,加上中国清末封建王朝的没落与腐朽,在西方列强的蹂躏下,中国的社会政治危机不断加深,遭遇亘古未有的巨变。正如梁启超形容的:中国面临“五千年未有之变局”。在此民族存亡的时刻,许多卓越的仁人志士都努力探求救国救民之道。洪秀全发动的中国历史上最后一次规模最大的农民起义———太平天国运动,曾国藩和李鸿章发起的具有近代化意义的洋务运动,康有为和梁启超发动的戊戌变法运动,清朝末期…  相似文献   

17.
教育经费对于教育事业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从教育经费问题着手,以民初的直隶地区为代表来考察民国初年教育经费的来源、用途及其产生的实际效果。  相似文献   

18.
清末民初的奇台晋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朝末年民国初期,奇台的八大商帮中,以晋帮的实力最为雄厚。晋商每年来往奇台-归化之间。除了商品零售和批发业外,晋商还经营烧锅、皮房、酱园、醋铺等业务。19世纪末,随着工业革命的迅速发展,晋商传统的经营方式落后于时代潮流,从此,晋商在奇台渐次衰落下去。  相似文献   

19.
清乾隆年间,养济院在新疆设置。至民国初年,养济院已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并建立起了相对严格的管理制度,为解决鳏寡孤独老弱病残者的生存及维护社会稳定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受当时条件的影响和限制,新疆养济院处于较低水平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20.
李飞 《民俗研究》2002,(2):147-150
从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直到1921年(民国十年)太军(太原至军渡,后延伸至陕西绥德,也称太绥公路)公路兴建前夕,吕梁山地区交通比较闭塞,沟通山陕之间有一条主要运输线,对当时的商贾活动、人民生活以致国家的公文传递,民间的信息往来,都起过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