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书与人     
《闲话三分》《三国演义》早已深入国人心中,很多人都不自觉地把小说情节等同于历史事实。章学诚评论《三国演义》是“七实三虚”,著名学者陈迩冬借由这本关于《三国演义》小说情节与三国时代史实的带有考证性质的随笔,澄清了  相似文献   

2.
少疼点孩子     
年轻的时候读《红楼梦》,里面有个情节至今记忆犹新,大意是王熙凤抱着自己的女儿向村妇刘姥姥讨教:“为什么大姐儿老是有三病二疼?”刘姥姥的回答是:“奶奶少疼她一点就行了,她小小的人儿受用不起。”一语道破了千金小姐为什么老是病病歪歪的道理。小孩太过于疼爱了,未必是什么好事。我的女儿出生一个月后,我就定时给她把尿,不再用尿布了。当时别人都觉得不可思议,但这是自  相似文献   

3.
兰心蕙质。读完李卓玛的小说《泪做的仙人掌》,我的脑海中不期然出现了这样一个词语。细腻的文字、饱满的情感、张弛有度的构架,小说吸引着我亲近她。而其中流露出的现代气息,与  相似文献   

4.
十八、镇一回,震一回“文革”到了1975年,有了一些悄然的变化。一向批判“封资修”的气氛突然松了一点,传出了“江青同志要求文艺工作者读读六本外国小说”。列出的清单十分具体,有《约翰·克利斯朵夫》、《红字》、《红与黑》等。凭良心说,那时候我们想读外国小说已经到了“渴卤”的地步,有这传言就算有点根据,管它是真是假,读了再说!于是迫不及待地去借,开会时盖在批判文章下边或《红旗》杂志下边偷着读,读了偷着乐。  相似文献   

5.
读韦君宜的《思痛录》,我也像作家宗璞那样,是在“痛读”,越读越有沉痛感,越挂念韦君宜的病情,越怀念她已故的老伴杨述。君宜在此书的《缘起》中说:过去“在左的思想影响下,我既是受害者,也成了害人者。”她这样自悔,这样严于  相似文献   

6.
1962年底,文艺界风声鹤唳,旗人作家老舍停下了《正红旗下》的创作。最终,这部关于家族史的小说,很遗憾地成为“半部红楼”。五十多年后,同为旗人的叶广芩继家族小说《采桑子》《状元媒》之后,又完成了描摹市井生活的《去年天气旧亭台》,合称“京味小说三部曲”。纯正的京腔京味,末代旗人跌落的命运,以及热闹中的悲凉,都与老舍小说一脉相承。因此,她被称为“老舍之后京味文学的旗手”。  相似文献   

7.
《纵横》1999,(11)
《三国演义》小说流传久远,三国故事家喻户晓,以此为题材的戏剧影视作品层出不穷。面对《三国演义》及其派生的各种体裁的文艺作品,细心的读者对三国历史真相屡屡发出探问:三国演义的情节和人物都是历史事实吗?答曰:小说就是  相似文献   

8.
美国畅销小说《达·芬奇密码》在全球的热销不仅取决于小说自身“逼真性”的营造、新奇的情节,还依赖于小说“后福特式”生产的策略。在迎合了消费文化和“雅皮士”情趣的前提下,小说打了一场作品本身、电影及周边产品的“三维立体战”,依托网络、媒体、现代的传播方式极大地促进了小说文本的价值,从而使小说取得了极大的成功。  相似文献   

9.
正《我的作文训练系统》是特级教师管建刚的又一力作。坦白地说,他的前两本大作我并未读过,只是听同事说,《我的作文教学革命》其中有一些片段描写的方法很适合一线教师操作练习。听她说了个大概,我心想:不就和吴立岗教授的那个"素描法"差不多嘛。不读也罢!然而在读完这本《我的作  相似文献   

10.
众所周知,金庸先生“很不喜欢”编剧们改动他的小说,个中主要原因是他的小说情节大多写了11个“版本”而最后只采用其中一个“版本”。一次,有位女记在采访金庸先生时,他正在修改《越女剑》的书稿,该记看到每一页上都密密麻麻写满了修改的字,十分惊叹金庸先生的敬业精神。  相似文献   

11.
一张恨水,现代著名小说家。他一生创作的小说可统计出的,将近100部,约3000万言。张恨水原名叫张心远。1895年4月24日生。自幼喜欢读《残唐演义》、《红楼梦》、《三国演义》,儿时上私塾,教书先生不在时,他就偷着看,时间一长,他长了不少文字知识,后来又读《希夷梦》和《西厢记》和一本残缺不堪的《七国演义》,被其中的“孙厐斗智”的故事深深吸引……读小说上了瘾,自己就布置一间小房子,独自上楼后,叫人搬去了梯子,用小铜炉焚好香,安安静静读起《聊斋志异》、《红楼梦》和《野叟曝言》,这些书,都给他留下了难忘的印象和深入的启示。他说,那一…  相似文献   

12.
何蜀 《文史精华》2004,(5):25-27
江姐,是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60年代初期因革命回忆录《在烈火中永生》和“党史小说”《红岩》的相继出版,而成为当代中国公众家喻户晓的革命烈士。 她本名江竹筠,地下党组织内一般都称她“江姐”。1948年初,她的丈夫彭咏梧(中共川东临委委  相似文献   

13.
罗次启(1899-1989),字铭勋,仁怀市二合镇大坝寺杨家岩人,兄妹4人,居长。5岁时在李耿光先生处发蒙入学,两年间读完《四书》,又随族人罗象贤先生读《诗经》。1910年后又读了《尚书》、《易经》、《幼学琼林》,对“小九九”也领悟得特别快。1912年又随曹先生读《左传》、《古文》、《四书集注》、《对偶》、《唐诗》,并学做八股文。在此期间,其祖父大和公常给他讲述洪杨革命故事。“茅台同志会”的首领汪斗南曾在他家摆谈四川保路同志会的一些活动,并宣传反对清朝政府、拥护孙文、黄兴闹革命的思想,在他幼小的心灵上打上了深刻的烙印。其父罗光鳖也参加了“茅台同志会”,该会拟与贵州自治学社联系,开展反清斗争,可惜汪斗南被刽子手霍绍孔杀害,罗光鳌逃到乡间躲避,才幸免于难。  相似文献   

14.
《师旷》辑本在先秦小说辑佚方面作了一件很有意义的工作,辑录有关文献可谓网罗殆尽,但也有一些缺憾:一是将一些杂占文字也辑入,且并无分别,因为《汉书·艺文志·诸子略》“小说家”类和《兵书略》“兵阴阳”均有《师旷》,本为二书,且后人所编杂占一类情节也与先秦小说无关.二是在拟题、录文、校理、注释和附录上还有些不够科学或严谨的地方.三是正文和附录材料方面均有缺漏.  相似文献   

15.
面孔     
李燕宁夏女孩请求安乐死引争议“我爱生命,但我不愿活。”宁夏女孩李燕,希望通过全国两会人大代表帮她提交一份《安乐死申请》议案,她把这个愿望发到了央视《新闻调查》主持人柴静的博客里。李燕从1岁起就得了一种医学界称之为“超级癌症”的“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现在她  相似文献   

16.
历史上,没有哪个朝代像宋朝那样有个性,这里说的个性就是——读书成风. 宋太祖、太宗兄弟起于草莽,亲眼目睹了晚唐、五代军人专政乱象,新政建立伊始,下定决心施行“文治”,以文人治国,以文化治国.为此,宋太祖、太宗兄弟酷爱读书. 宋太宗时,李昉等人编撰《太平总类》1000卷.宋太宗大喜,发誓每天读三卷,以一年时间读完.令人惊讶的是,太宗皇帝确确实实一年时间读完800多卷,几乎读完《太平总类》.也因此,《太平总类》改名为《太平御览》.  相似文献   

17.
被外国人尤其美国人亲切赞赏的“中国小女孩”,读初中,高中时,年年都是班级的“第一”,被保送上大学:18岁她考“托福”,是当届北京的“第一”;得了奖学金到常春藤盟校达特茅斯学院专攻难度很大的国际金融,留学4年积分又是名列榜首的“超一流”去华尔街投资银行谋职,又是过关斩将,终于走进了世界顶级的摩根斯坦利;晋升到香港区经理不久,便在海内外人们不可思议声中请辞,毅然决然地加盟凤凰卫视中文台当主持人!她是谁呢?她就是  相似文献   

18.
一 1980年春天,丁玲在北京协和医院作了乳腺癌的切除手术。夏天,她应江西省有关部门的邀请到庐山疗养。这时候,我为参加全国高等学校文艺理论教学学术讨论会,也上了庐山。她知道我要上庐山,便让女儿和女婿托我把家里九寸黑白电视机捎去。送去电视机的时候,我告诉她:“我的同学当中有人读了发表在《人民日报》上的你关于《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的《重印前言》,很有意见,说你为什么直到今天还要强调自己对毛主席的那种感情,如说这本小说也是为他老人家写的呀,在写这本小说的时候是怀着战士冲锋时的那种感情,喊着‘为了毛主席,冲啊!’等等。人家…  相似文献   

19.
女儿依依从小就爱听童话,而且一个故事听一两遍不满足,至少要重复听上十几遍甚至几十遍。到她5岁的时候,像《灰姑娘》《白雪公主》《睡美人》之类,她都能绘声绘色,一字不差地复述。起初,我很满意依依对童话的痴迷,觉得这样可以培养她的想像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可是,一件偶然的事情改变了我的看法。那天,一位朋友带着她的女儿丫丫来我家玩,我和朋友在客厅聊天,丫丫和依依一块在房间玩耍。一会儿,丫丫却哭着从屋里跑了出来,向我们告状:“依依骂我,说我长得丑。”我大吃一惊,依依一向乖巧,怎么突然变得如此无礼?我一边安慰丫丫,一边批评依依,问…  相似文献   

20.
古远清 《炎黄春秋》2001,(11):66-67
白先勇在《流浪的中国人——台湾小说的放逐主题》中,称旅美作家於梨华为“没有根的一代”的代言人。她的长篇小说《又见棕榈,又见棕榈》,充分体现了这位作家“觉得别人都是有家可归的,而我永远是浪迹天涯”的这一创作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