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20世纪初,种类繁多的呼吸器是隔绝鼠疫传染重要的医用个人防护装备。其中形如颌骨绷带的纱布呼吸器,本由哈尔滨的中国医师集体发明,然而在1911年的奉天万国鼠疫研究会上,由于西方医师的推动,这款呼吸器不仅被重新命名为"奉天口罩",且被当作他们的最新成果。20世纪20年代,伍连德成为国际鼠疫研究的权威,他通过实验验证"奉天口罩"的防疫能力,进而提出"奉天口罩"为他的发明,"伍氏口罩"的说法由此诞生。  相似文献   

2.
口罩溯源     
正口罩不仅是御寒的工具,而且还是医疗卫生用品。医生戴口罩,是为了不把自己口腔、鼻腔里的细菌传染给患者;熟食经营人员戴口罩,是为了熟食不染上细菌。说起口罩,可谓历史悠久,它是我国的重要发明之一。早在1275年,意大利著名旅行家马可·波罗在其所撰的《东方见闻录》中就有中国人使用口罩的记载:"那些伺候皇帝饮食的人,口与鼻子一律蒙上蚕丝与黄金线织成的薄巾,使他们所发出的气息不至于传到皇帝的食物上。"这种"蚕丝与黄金线织成的薄巾",便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的口罩。  相似文献   

3.
口罩溯源     
正说起口罩,历史悠久,它是我国的重要发明之一。早在1275年,意大利著名旅行家马可·波罗在其所撰的《东方见闻录》中就有中国人使用口罩的记载:"那些伺候皇帝饮食的人,口与鼻子一律蒙上蚕丝与黄金线织成的薄巾,使他们所发出的气息不至于传到皇帝的食物上。"这种"蚕丝与黄金线织成的薄巾",便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的口罩。  相似文献   

4.
正口罩历史悠久,它是我国的重要发明之一。早在1275年,意大利著名旅行家马可·波罗在其《东方见闻录》中就有中国人使用口罩的记载:"那些伺候皇帝饮食的人,口与鼻子一律蒙上蚕丝与黄金线织成的薄巾,使他们所发出的气息不至于传到皇帝的食物上。"这种"蚕丝与黄金线织成的薄巾",便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的口罩。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黑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东三省防疫事务总管理处"旧址为视角,以一面爱国旗、一颗为民心、一座泰斗碑为三大理论层面,比较全面地论述了伍连德博士的精神、人格、业绩,从而有力地证明了与伍连德密切相关的该旧址保护和利用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正>伍连德(1879~1960),其人哈埠民众并不陌生。上世纪初,东三省肺鼠疫大流行,举世震惊。伍连德临危受命,清政府外务部委派其为"东三省防疫总医官",带领助手赶赴疫区中心哈尔滨,组织领导扑灭  相似文献   

7.
2007年,诺贝尔基金官方网站公开了部分诺贝尔奖候选人的资料,在1901—1951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候选人提名的科学家中只有一位华人,他便是被誉为"防疫泰斗"的中国现代医学先驱伍连德。伍连德毕生从事及推动医疗、检疫、医学教育等方面的工作,他把精湛的医术毫无保留地奉献给了祖国和人民,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  相似文献   

8.
伍连德     
《黑龙江史志》2012,(22):2+97
<正>伍连德博士(1879—1960)是中国近现代医学先驱、著名公共卫生学家、医学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卫生保健事业的开拓者、杰出的爱国主义者和人道主义者。伍连德是英国剑桥大学第一位获得医学博士的中国人,1907年受聘回国任职,1910年东北鼠疫大流行时被清政府任命为  相似文献   

9.
<正>1910年12月24日,伍连德以"东三省防疫全权总医官"的身份来到哈尔滨。他体魄健壮,中等身材,一副眼镜也挡不住他那深沉而智慧的目光,嘴角微微向右翅起,显得自信而坚强。一下火车,伍连德顾不上旅途劳累,立即投入工作。通过观察疫病患者发烧、咳嗽、吐血、窒息而亡,死后皮肤呈紫红色等症状,初步判断这是令人闻之胆寒的鼠疫。为了确定他的判断,12月27日,伍连德对一位刚刚死去的在傅家店开客栈的日本女子进行了解剖,结果更进一步证实了他的判断。  相似文献   

10.
剑桥大学毕业后,伍连德在家乡槟榔屿执业行医,经友人举荐返回中国,成为他的人生转折点,从此成就了他的不朽业绩。海内外有关伍连德研究的一些传记、论述,涉及举荐者时,或略而不论,或语焉不详,亦不乏李代桃僵者。伍连德《自传》多处披露归国情节,以及举荐他归国的朋友,作者本人的翔实记载往往被人所忽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