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5年12月27日,北京大学教授邹衡先生与世长辞。这位中国夏商周考古学研究的主帅,为中国考古学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他严谨求实、执著进取的优良学风,为文物考古事业孜孜不倦、奋斗终生的光辉精神,值得当今学人发扬光大。为此,我们刊发一组追忆邹衡先生的文章,以示对先生的敬仰。  相似文献   

2.
陈旭 《中原文物》2006,(2):8-10
2005年12月27日,北京大学教授邹衡先生与世长辞。这位中国夏商周考古学研究的主帅,为中国考古学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他严谨求实、执著进取的优良学风,为文物考古事业孜孜不倦、奋斗终生的光辉精神,值得当今学人发扬光大。为此,我们刊发一组追忆邹衡先生的文章,以示对先生的敬仰。  相似文献   

3.
区系类型学说与中国考古学的发展———苏秉琦先生两本考古学论文集学习笔记曹兵武如果按照传统的看法,中国考古学自安特生先生1921年发掘河南省渑池县仰韶村遗址为始,至今已有七十余年的历史。七十多年来,中国考古学的进步主要依靠了两个方法论的支柱———地层学...  相似文献   

4.
深切悼念苏秉琦先生我国著名考古学家、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国家文物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苏秉琦先生,因病于1997年6月30日1时30分在北京逝世,享年88岁。苏秉琦先生作为当代中国考古学导师,他的考古学文化区系类型学...  相似文献   

5.
惊闻我国著名的考古学家、我们敬爱的导师苏秉琦先生,于6月30日不幸病逝的消息,我省文物考古工作者顿时都沉浸在无比的悲痛之中。苏秉琦先生的逝世,是中国考古学界的巨大损失,从此,我们失去了一位在学术研究上极富建树的考古学学科上的领路人,失去了一位和蔼可亲的良师。苏秉椅先生是新中国考古学的奠基人和开拓者,在考古学上创立了许多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的学说,创建了符合中国国情的考古学基础理论,是新中国考古事业的开拓者。苏先生在考古学领域开展的探索古文化、探索中国文明的起源,重建中国史前史等重大课题的学术研究上,起…  相似文献   

6.
童明康 《四川文物》2022,(4):113-120
2019年10月12日,由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北京大学中国考古学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苏秉琦与中国考古学:反思与展望”学术研讨会于北京大学举行。会议以纪念苏秉琦先生诞辰一百一十周年为契机,诸多学者就苏秉琦先生为中国考古学的发展做出的贡献展开交流,其中笔者针对苏先生提出的考古学“中国学派”及中国文明起源问题进行了讨论。考古学“中国学派”主要具有以下三个特征:第一,中国已有一批较系统的、扎扎实实的田野工作经验和原始材料的积累;第二,具有中国特色的学科体系已初步形成;第三,已培养出专业人才队伍。关于中国文明起源问题,苏秉琦先生认为,中国文明的起源应是多元的;中华文明的诞生与发展具有其独特性;对文明要素的认定要有自己的独特看法;研究中国文明起源时需要系统地研究遗迹遗物组合;文字对于中国文明起源研究十分重要。总之,中国文明起源有自己独特的道路,应当下大力气探索,这也是“中国学派”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7.
夏鼐先生的学术思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姜波 《华夏考古》2003,(1):100-112
夏鼐先生的治学方法和学术思想是中国考古学史上的宝贵财富 ,文章追溯了夏鼐的学术生涯 ,并对他在中国考古学史上的历史地位作了一定评价。  相似文献   

8.
俞伟超先生是中国考古学巨擘,为中国考古学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他是战国秦汉考古学框架体系的主要构建者,充实、丰富和发展了考古学的理论和方法,在用考古学方法探索人类早期发展、中国古代文明的产生发展过程、古代意识形态等诸多学术领  相似文献   

9.
中国考古学的现实与理想──俞伟超先生访谈录1993年8月8日上午9:00到下午7:00,曹兵武和戴向明二同志以“中国考古学思想变化过程”为题,对俞伟超先生做了一次专门的访谈.从中国考古七十余年的历史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每一代考古工作者都有属于他们自己...  相似文献   

10.
2005年12月27日,北京大学教授邹衡先生与世长辞。这位中国夏商周考古学研究的主帅,为中国考古学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他严谨求实、执著进取的优良学风,为文物考古事业孜孜不倦、奋斗终生的光辉精神,值得当今学人发扬光大。为此,我们刊发一组追忆邹衡先生的文章,以示对先生的敬仰。  相似文献   

11.
苏秉琦先生简历我国著名考古学家,新中国考古学的指导者、奠基人,考古学教育主要创办者之一的苏秉琦先生,1997年6月30日逝世于北京,享年88岁。噩耗传来,我们甚为悲痛。先生对陕西考古有开创之功,一贯关怀陕西考古工作,使我们深为感怀。我们一定要化悲痛为...  相似文献   

12.
1997年6月30日,苏秉琦先生因病去世,考古学界无不为之震惊与悲痛! 从此,考古学界失去了一位为建立具有中国特色考古学科理论而孜孜追求直到生命最后一刻的中国考古学派的创立者、学科发展带头人;考古界新老同仁失去了一位良师益友、温厚长者。 由我国学者自己进行的近代考古学自  相似文献   

13.
张忠培先生始终深入田野考古,坚持"让材料牵着鼻子走",在系统构建考古学文化谱系的基础上,提出了既符合中国具体实际又体现人类共同规律的文化演进论。张忠培先生在坚实而高水准的实践起点上,不断开拓学术生长点,构建起了宏大的学术体系,创造性地开展和领导了田野考古实践工作,为中国考古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科学地发现和表述了蕴含着中国文化基因的谱系结构,展现出考古学的中国深度。  相似文献   

14.
我国著名考古学家、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苏秉琦先生、自本世纪三十年代初就从事考古工作,是我国近代考古学的开创者之一,新中国考古学奠基人之一。在先生的六十余年考古生涯中,他不仅是一位学术造诣深,为中国考古学作出贡献的考古泰斗,也是一位执教育人、桃李满园、师表流芳的一代宗师。苏秉琦先生旦然离开了我们,但是他的音容笑貌仍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中。做为他的学生,我不仅在北大学习期间乃至后来到湖北一I:作,都常常得到苏先生的谆谆教诲,这一切都使我难以忘怀。此刻悼念先生辞世,亲身经历的一些往事便历历在目。一、良师的…  相似文献   

15.
1997年3月22日,我刊就中国考古学的发展历程,尤其是八十年代中期以后所发生的深刻变化,对俞伟超先生进行了专访。俞先生满怀深情地回顾了中国考古学与本世纪中国风雨同舟的艰辛历程,高度赞扬了中国考古学第一代学人为事业作出的不懈努力,极富哲理地阐述了中国考古学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所发生的研究内容、目标、理论与方法的种种可喜的变化。通篇洋溢着激情与睿智,体现出与共和国同步成长的一代学者的强烈的历史责任感。现将主要内容予以发表  相似文献   

16.
刘绪 《中原文物》2006,(2):10-13
2005年12月27日,北京大学教授邹衡先生与世长辞。这位中国夏商周考古学研究的主帅,为中国考古学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他严谨求实、执著进取的优良学风,为文物考古事业孜孜不倦、奋斗终生的光辉精神,值得当今学人发扬光大。为此,我们刊发一组追忆邹衡先生的文章,以示对先生的敬仰。  相似文献   

17.
王仲殊先生是当代中国著名的考古学家,他的研究领域主要是在中国汉唐时代考古学,兼及日本考古学和日本古代史。1950年,王先生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同年进入中国科学院考  相似文献   

18.
正目次一新中国考古工作的主要指导者二主导考古学人才的培育三为考古研究引航掌舵四致力学科体系和严谨学风的建设五弘扬夏鼐精神,推进中国考古学发展2020年2月是夏鼐先生诞生一百一十周年,同年6月又是他逝世三十五周年。夏鼐于1985年6月19日去世后,党和国家领导人致送花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  相似文献   

19.
2005年12月27日21时,在国内外享有崇高学术声望,被誉为当今中国夏商周考古第一人的邹衡先生,将倾其所有的学术接力棒传交后学,安详地告别了驰骋一生的学坛。在北京大学考古学系师从先生学习夏商周考古学的日子,虽然限于专业知识基础薄弱而对有关学术问题理解肤浅,但从邹衡老师身体  相似文献   

20.
一宿白先生《中国石窟寺研究》一书,1996年8月由文物出版社出版。这是一部研究中国石窟寺考古学的专著,它记录了中国历史考古学的一个分支——中国石窟寺考古学的创建历程,是当代中国考古学研究中的一项丰硕学术成果,也是近年中国考古学的重要著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