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伟 《文史春秋》2005,(7):23-27
1报人生涯六十年成功辉煌在桂林著名报人徐铸成(1907-1991),江苏宜兴人。他一生中有60年的宝贵年华都奉献给新闻事业。先在《大公报》,后在《文汇报》,在两报他都创造辉煌业绩。1957年3月,某日毛泽东握着他的手说:“你们的《文汇报》办得好,琴棋书画、梅兰竹菊、花鸟虫鱼,应有尽有,真是办得好!”  相似文献   

2.
开国领袖毛泽东主席对我国新闻事业的高度重视与亲切关怀,乃人所共知,有口皆碑。每当我看到他老人家为《人民日报》等题写的强劲有力、气势恢宏的报头时,景仰与缅怀之情便油然而生。人们很难想到,在新中国建立不久的1951年初,在社会主义建设掀起高潮、抗美援朝战争进入白热化的时候,他老人家还曾用他那指点江山驱动历史前进的大手,为一家企业小报题写了报头——这就是《太钢日报》之前身《钢铁小报》。此乃全国众多企业小报中唯一获此殊荣的一家企业小报。这是毛主席对太钢新闻事业的高  相似文献   

3.
1961年1月4日,按照中共湖北省委的决定.中共武汉市委办公厅发出通知:市委机关报《长江日报》和市委的《长江》杂志等报刊及内部报刊一律停办,决定《长江日报》和《湖北日报》合并。  相似文献   

4.
瞿秋白的短暂辉煌的一生,曾有过一段不平凡的报人生涯。五四运动时,他因呼唤民主而编辑《新社会》,后又为《晨报》特派记者,前往莫斯科,并缘此而走上马克思主义者的求索之路。回国后,他又为中国共产党创办了很多报刊。他青春年华的精力、智慧和才气,都无私地奉献于此,这些报刊是他绚丽灿烂人生的最具典型的实证。  相似文献   

5.
梁启超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启蒙思想家,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称他为中国近代史上早期革命的“精神之父”。他是通过办报撰述而进行思想启蒙活动的,56岁的生命历程中竟有27年的报人生涯。他曾在一次演讲中,喜形于色地回忆说:“鄙人20年来,固以报馆为生涯,且自今以往,尤愿终身不离报馆之生涯者也。”他是中国近代新闻事业的开拓者。言论骄子1895年3月,康有为、梁启超策动来京会试的各省举人上书光绪帝,请求拒签和约,实行变法,以图自强,这便是震惊朝野的“公车上书”。 “公车上书”受阻后,梁启超便想到要“广求同志,开倡风气”,必须要开…  相似文献   

6.
今年是李先念主席诞辰95周年,为表达对老首长的缅怀之情,就我所知道的李先念主席与《湖北日报》的二三事,介绍给亲爱的读。  相似文献   

7.
1941年皖南事变后,中共南方局书记周恩来根据他在国统区的亲身考察指出:中国资产阶级已经发生重大变化:中国的四大家族已经成为官僚资产阶级,垄断中国的经济命脉,正在残酷地掠夺民族资产阶级、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民族资产阶级饱受官僚资本的欺凌和掠夺,敢怒而不敢言,他们盼望着国民党和四大家族的灭亡。  相似文献   

8.
被誉为三镇百姓“良师益友”的《武汉晚报》,正式创刊于1961年5月1日。由于“革”浩劫,当年这张办得十分红火的市委机关报被迫停刊。时隔18年后,《武汉晚报》作为《长江日报》的补充于1984年的9月1日正式复刊。从此,晚报犹如凌空翱翔的矫燕,再次飞人寻常百姓家而享誉大江南北。  相似文献   

9.
不悔的子冈     
付阳 《炎黄春秋》2004,(5):53-56
1985年11月,做了20多年右派、其时已半瘫在病床上的子冈口述了《我坐在轮椅中》一文,其中有这样一段话: 我在北京见到一篇回忆我和徐盈的文章(复印件),原载台湾《传记文学》,作者是当年《大公报》的同事,后来定居台北的陈纪滢。陈文所忆旧事大体不差,字里行间还隐隐流露出一丝温情;但按语却指责“中共毁灭人才”,这是我和徐盈所不能接受的。我们(何止是我们?)确实遭  相似文献   

10.
周代,1928年3月出生于湖南省宁乡县,1949年4月参加革命工作,同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11月调至中共武汉市委宣传部任干事。曾任《新武汉报》记者、《长江日报》记者、《武汉晚报》文艺部副主任、《武汉文艺》编辑部主任。1979年调回长江日报社,先后担任文艺部第一副主任、主任、新闻研究室主任。  相似文献   

11.
关于报刊在中国的发展,大家都知道这样一个事实:1815年,英国传教士马礼逊、米怜在马六甲创办了世界上第一份近代中文杂志《察世俗每月统计传》,到1833年,英国传教士郭士立在广州创办了《东西洋考》,这才是第一份在中国境内出版的中文报刊。随后,不断有传教士在中国创办中文报刊  相似文献   

12.
燕凌 《炎黄春秋》2004,(9):35-40
1948年12月间,范长江奉命离开新华总社的领导岗位,从西柏坡到了北平附近,参加准备接管北平的军管会的工作。1949年1月31日,他领着从华北人民日报社抽出来的一部分人员,加上华北局城工部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学生里挑选出来的适合做新闻工作的地下党员、进步青年,从良乡到北平西郊住在程砚秋别墅里一段时间,然后随解放军进城,接管新闻出版机构,创办和主持了《人民日报》北平版。不久,他又奉命随军南下,上海解放后主持创办了新的《解放日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又回到北京,辅助胡乔木主持中央人民政府新闻总署工作。1950年初,中共中央…  相似文献   

13.
1941年5月15日,《大公报》获得美国密苏里新闻学院奖章。面对世界性荣誉,张季鸾先生在《本社同人的声明》中说:  相似文献   

14.
愧对史量才     
仿佛是出于上天意味深长的安排,身为记,我第一次前往江宁采访就与史量才先生不期而遇。  相似文献   

15.
金凤 《炎黄春秋》2006,(6):66-70
人民日报社原总编辑、新闻界的前辈李庄同志不幸于2006年3月3日辞世。噩耗传来,不胜悲痛。李庄同志德才兼备,为党的新闻事业特别是《人民日报》的发展、壮大作出了巨大贡献。李庄同志是我第一位上级,我是在李庄同志严格的训练、培养下成长起来的。缅怀往事,历历如在眼前。  相似文献   

16.
王鹏 《炎黄春秋》2005,(8):56-60
1949年2月27日在解放后的天津创办的《进步日报》,是解放区新创办的第一份民营报纸。关于《进步日报》的创办,还得从天津《大公报》的停刊说起。  相似文献   

17.
唐毅 《羊城今古》2001,(3):51-52
《美食导报》创办至今已16年多:最初名《食报》,后来两易其名——《广东食报》、《美食导报》。在2000年3月归并入广州日报报业集团前,她的发展历程约略可分为四个阶段。  相似文献   

18.
每当拿起1949年5月17日的重庆《新民报》和《新民晚报》,我有一种说不出的激动。想起那两份报纸上最惹人眼球的“共军昨进入汉口”的新闻,那段挥之不去的记忆立即浮现眼前。  相似文献   

19.
舒芜 《炎黄春秋》2004,(9):30-34
“三同”张老,指张友鸾先生。我与他互称“三同”。今年是他诞生一百周年。“三同”原是土地改革运动中的政策术语,指工作队员应该和贫雇农同吃、同住、同劳动,才好谈心知心,发动群众。我与张友鸾先生互称“三同”,则有我们的典故,是指我们被宣布划为右派(1958年),宣布摘去右派帽子(1961年),宣布改正右派错划(1979年),三次的宣布都在同一时间场合。而本单位其他同时的乃至同案划右派的,后来虽然都摘帽、改正了,但摘帽、改正的时间,宣布的场合,彼此不尽相同。我与张老同时同地听宣布摘帽,是1961年11月13日,当时我们还以为有多大意义,约定从第…  相似文献   

20.
刘庆礼 《沧桑》2009,(5):66-66,76
《论持久战》是毛泽东1938年5月写的一篇研究抗日战争的军事论著,被誉为"影响世界历史的十大军事名著"之一。河北省文物保护中心收藏有一本出版时间最早的《论持久战》单行本,对人们研究毛泽东著作及中国共产党文献早期出版情况有很大的帮助。本文主要介绍了《论持久战》的写作背景、主要内容及影响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