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欧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中国思想界带来巨大的冲击:一方面,欧战使资本主义的弊端暴露无遗,由此思想界对资本主义产生疑虑;另一方面,欧战促使了社会主义思潮的勃兴。这引起了思想界的深切关注,因此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得以迅速传播,并在五四时期成为思想界的一股洪流。  相似文献   

2.
欧战爆发后,中国留学德、意、荷、比四国学生受战事影响滞留当地,处境艰危,法、英等地中国留学生亦多生活困顿,经费无着。本组史料反映了战时中国政府拨款救济以及资助中国留学生返国的经过情形。  相似文献   

3.
“苦撑待变”是国民政府在抗战前期的基本外交方针 ,但欧战爆发后 ,国民政府并未欢欣鼓舞 ,而是在重重疑惑和担心中度过了最初阶段。苏德的突然妥协出乎中国意料 ,国民政府不得不谨慎应对 ,并力图因势利导。已处于权力高峰的蒋介石 ,其对德宣战的主张和发表表态性宣言的设想 ,竟受阻于下属而未能实现。国民政府最高决策层内的谨慎由此可见一斑。从战略角度看 ,欧战对中国有利 ,但短时期内中国则面临更多困难和风险。苏芬战争爆发及苏联被国联开除后 ,中苏关系日渐疏远 ,中美关系则更为国民政府所重视。  相似文献   

4.
宋夏之间战事颇多,战争的胜负对双方的经济、政治等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影响战争胜负的因素众多,本文试图通过对宋夏之间几次大的战争的叙述、战争脉络的梳理和熙宁变法军事成效的分析,来说明北宋熙宁变法对宋夏战争轨迹产生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5.
宋神宗熙宁末年宋朝与交趾国双方爆发战争,对于此次战争爆发的原因、结果及影响,研究者说法不一。本文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将战争与时政相联系,考察引发战争的原因;以安南行营为切入点,了解该行营的兵源结构与后勤保障,以及战争中庞大的耗费;从双方军事目的和政治战略目的是否达成来考察战争的结果,以期从新的视角来认识和评价此次战争。  相似文献   

6.
江浙战争是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在我国东南地区爆发的一场大规模的军阀混战,这场战争实际上是直系军阀与反直系军阀势力之间的一次重大较量,也是第二次直奉战争的导火索。本文从战争原因、战争准备、战争经过、战争影响等方面对这场战争进行了较为详尽的分析。  相似文献   

7.
中国古代王朝战争的地缘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姚晓瑞 《人文地理》2007,22(1):125-128
中国古代王朝战争深受中国地缘环境的影响,并具有与地缘环境相应的地缘模式。这一特征不仅构成了中国古代战争规律的一个重要方面,而且很大程度上影响中国历史的进程。本文从中国古代战场(点)的地理分布、战争路线和战略方向的空间取向以及战略区域(面)的区位结构三个方面论述了这一模式的构成。力图揭示这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在整体上呈现中国古代王朝战争所特有的地缘战争景观。  相似文献   

8.
孙爱贞 《丝绸之路》2011,(12):32-34
北宋时期,陕西路灾害严重。其形成原因除了气候因素外,主要还是人为因素,即战争的影响。作为宋夏战争的主战场,长期的战争对陕西路的森林资源和土地资源造成了严重破坏,从而加剧了灾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抗战开始后,东南沿海许多工矿企业纷纷内迁,以免沦落敌手,亦有部分机器设备与技术员工汇集于上海租界与香港地区。欧战爆发后,特别是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为与敌伪争夺滞留沪港的工商业技术专门人才,经济部、社会部等曾奉命会商制定办法,加以收容和救济,安排其参加后方生产事业。  相似文献   

10.
防空是人类战争从地面、海上到空中不断发展和升级的产物。在世界范围内,防空被列为一个国家的国防建设内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事,从那个时期一直到现、当代的战争中,由于空袭对战争的进程和结局会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防空在战争中的作用自然显现,各国对于防空也就越来越重视。  相似文献   

11.
匈奴作为北方草原上的游牧民族,存在着以"攻战为事"的战争第一的文化特点,而这样一种文化也影响了匈奴的社会伦理,政治、法律乃至于教育和社会风俗等诸多方面。匈奴的战争惯用"诱兵"之策,也通过这样的方法获得过多次战争的胜利,由于其战争第一的文化特点,匈奴也对战争本身有着与其相关的特殊信仰,他们往往认为战争的成败与天神有关。  相似文献   

12.
普法战争是十九世纪后半期在欧洲发生的具有重大影响的一次战争。经过这次战争,普鲁士最后通过自上而下的道路完成了德意志的统一。由于在这次战争中的失败,法兰西“帝国像纸房子一样倒塌了,共和国重新宣告成立了。”①借此战争机会,意大利也最后完成了统一。这次战争在德法之间引起的恶感和敌对情绪,在那以后的七、八十年间一直影响德法之间的关系,而且在一定的程度上影响着欧洲的局势。 法国对普鲁士宣战的时候,它的内阁首脑奥利维耶不自量力地说法国是“怀着轻快的心情”②宣战的。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一  相似文献   

13.
张卫波 《安徽史学》2005,2(1):58-61
在民国初期的新旧思潮冲突中,在华西人的态度引人注目.他们提倡中西文化调和,主张尊崇孔教,在当时产生了一定影响,推动了孔教运动的发展.尽管他们与康有为、陈焕章等人的尊孔思想在总体上没有什么差别,但是他们毕竟是以西方人的身份来看待孔子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命运的,因此,也有其独特性.他们主张尊孔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欧战爆发后西方世界对中西文化价值的重新审视.  相似文献   

14.
文章论述了中法战争前后战事主要参与者李鸿章对于战争态度的转变过程。从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分析了李鸿章“和战不决”的影响因素。笔者认为,李鸿章在中法战争中只是一个参与者,他的很多决策是直接受制于清政府中枢机构或者受到他们极大的影响,战争过程中所表现的犹豫和举棋不定是清政府和战态度以及战争形势变化的综合结果。  相似文献   

15.
教案是指基督教在中国传播的过程中,教会人士与中国朝野之间的种种纠纷。影响教案发生的原因很多。各地的情况不同教案发生的原因也不相同,在广西,影响教案发生的原因也很多,但主要的原因是战争,战争影响了教案的发生,战争与教案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16.
万东 《钟山风雨》2014,(1):13-16
1939年9月1日,德国闪电入侵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战爆发。1941年6月22日,德国撕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向苏联发动大规模进攻,原在苏联帮助下坐稳“新疆王”、亲苏、亲共的盛世才,面对苏联节节败退、亡国之虞,反复无常的盛世才又一次选择了投靠蒋介石。  相似文献   

17.
在唐后期的历次削藩战争中,元和削藩无疑最为成功,影响也最大。而元和削藩诸战争中又以淮西战争(815—817年)的胜利最具战略意义,它对成就宪宗“元和中兴”产生了重要影响。学界一直以来对淮西战争关注颇深,在战争的背景(动因)、基本过程、影响与意义;裴度与李想等人的功绩评判;韩愈、段文昌《平淮西碑》相关问题等方面,都做了比较深人的探讨,并且不乏远见卓识。本文将依次对以上诸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尽可能集中反映元和淮西战争的研究状况。  相似文献   

18.
李安山 《世界历史》2006,1(2):92-102
本文从三个方面分析了战争与政治权力的关系,并以战利品的赏赐和人力资源的利用为例,探讨了古代战争对政治权力的影响。作者的论点是:战争可以通过各种物质因素影响政治权力。战争需要从多方面进行投资,其结果也直接影响国家的物质基础。赏赐战利品对王权产生双重影响,既可以激励士兵,提高军人的忠诚度,也可以导致军人压力集团的形成或军心涣散,从而削弱王权。新的人力资源(战俘、奴隶和臣民)为巩固王权提供了便利条件。作者认为对殉葬的传统解释过分强调政治层面而忽略了这一现象的宗教文化因素。  相似文献   

19.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设立了专门负责在战时进行对内和对外宣传的战争信息署,并在中国设立了分部和地方办事处。战争信息署的中国分部旨在通过一系列对华宣传项目和心理战行动,推动美国的战争目标和战时对华政策,在短期内达到鼓舞中国民众士气、促进中关军事合作的效果,在长期内实现推进中国民主化改革和培育中国大国责任意识的目标。战争信息署的在华宣传活动得到了美国国务院、军方和驻华使馆的支持与配合,其运行机制和政策理念也深刻地影响了战后美国的对外宣传。  相似文献   

20.
60年前爆发的抗美援朝战争是二战后最大的一场国际性战争。这场战争对于树立新中国的国际地位、扩大新中国的世界影响,对于遏制美国在全球特别是在亚洲的扩张气焰,对于20世纪下半叶直至现在的政治格局,具有十分重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