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贵刊1990年笫3期刊载王崇时同志《关于东夏史事的两点商榷》一文(以下简称《商榷》),在肯定了拙文《东夏史事考辨》(以下简称《考辨》,《黑龙江民族丛刊》1987年第4期)的某些观点的同时,提出两点商榷意见。读后深感折服,颇有启迪,不仅补正了拙文中的失慎之处,而且有助于东夏史事研究的深入探索,实在是一篇难得的商榷文章。笔者  相似文献   

2.
清代学者王鸣盛曾遍校十七史,今初步统计,其《十七史商榷》保留的校例约有千条之多.笔者为此曾探讨过《商榷》中校勘系统的整体结构问题.但接下来产生的一个问题是:这些大量的校例,其具体得失究竟如何呢?由于材料和技术的原因,这很难予以精确的回答.但在建国后的正史校点活动中,《商榷》曾是参考书之一,因此本文的例测即以《商榷》跟校点本对照,并以此为基准,进一步举例对《商榷》校史的得失作一简略的分析评议.  相似文献   

3.
言明同志在《华夏考古》1988年第4期发表了《关于濮阳西水坡遗址发掘简报及其有关两篇文章中的若干问题的商榷》(以下简称《商榷》,再引此文,不加注)一文,对于《商榷》中所涉及的问题,我们觉得有必要给予答复,同时对西水坡三组蚌图的寓意和仰韶文化的社会性质发表一点看法。  相似文献   

4.
王鸣盛的《十七史商榷》与赵翼的《廿二史札记》、钱大昕的《廿二史考异》并称为乾嘉时期三大考史名著。三书各有侧重,也各有特点,但与《考异》精于考订、《札记》综贯史事不同,《商榷》范围更为广泛,兼重校核考证、议论品评和诠解蒙滞。清人李慈铭说:“钱专考订,鲜及评议;赵主贯串,罕事引证。兼之者,惟此书,故尤为可贵”。①这一说法是符合实际的。首先,重视对史书的校核考证,是“商榷”应有之义。王鸣盛在《自序》中对“商榷”的解释是:“商榷者,商度而扬榷之也。海虞毛晋汲古阁所刻行世已久,而从未有全校一周者,予为改伪文,补脱文,去衍文…  相似文献   

5.
李默 《羊城今古》2000,(1):17-19
《应客观公正研讨岭南古史》,对《秦略定南越》一文提出商榷,其内容为“一、需要商榷的一些问题;二、伪书不能作证;三、不能随个人意志抑扬。”  相似文献   

6.
徐元诰《国语集解》,网罗各家之说,于读《国语》者甚为便利,可称当前《国语》校注本之最佳者。然其中亦有可商榷、补充之处。今就可商榷、补充之处,成札记数条,以就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7.
王鸣盛的《十七史商榷》(以下简称《商催》)是十八世纪中国史坛上出现的一部巨著。王鸣盛号西庄,清江苏嘉定人,乾嘉学派的著名学者,《商榷》是他历时二十多年写成的力作,为其一生治史的结晶。《商榷》与钱大听的《廿二史考异》、赵翼的《廿二史札记》齐名,但长期以来,对三家之书的研究,以赵书为最盛,钱书次之,而对王书的专题探研,最为寥寥。这不能说不是一种缺憾。本文不是对王氏史学的全面评价,只是试图对《商榷》的内容结构和著述体制作一个整体的分析,并由此对王氏史学的若干重要特色,提出一些看法。不当之处,尚祈指教。  相似文献   

8.
拙文《中国抗战与日本对华政策的演变(1941—1945)》发表后,在学术界引起争论。袁鸿林同志以《关于太平洋战争前夕中国战场的若干问题——与胡德坤同志商榷》为题(以下简称袁文),对拙文进行了校正并提出了商榷意见。袁文论及问题较  相似文献   

9.
陕西出土的李茂贞墓志是研究五代后唐时期的重要出土文献之一,但是,业已发表的墓志录文在文字校点方面却存在着一些可商榷之处。本文运用校勘学、文字学等方面的知识,并对照原拓,择其要者,提出笔者的商榷意见,以便提高该方墓志的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清代乾嘉年间学者王鸣盛的代表性著作《十七史商榷》不仅有着丰富的史学思想,其中所包含的目录学思想同样应该引起人们的重视。本文从四个方面充分肯定了王鸣盛及著作《十七史商榷》在目录学领域的地位。希望能对进一步的研究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1.
也谈武则天杀文武大臣──与张先昌先生商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也谈武则天杀文武大臣──与张先昌先生商榷杨西云张先昌先生《关于武则天杀害文武大臣的几个问题》①一文在对武则天朝被害的文武大臣进行个案分析基础上,对旧史指责武则天滥杀提出了质疑。读来颇有启发,同时也产生一些疑问,与张先生商榷。张先生着重分析了裴炎、程务...  相似文献   

12.
《居延汉简漂流记》质疑──与小泽同志商榷文/傅振伦阅读《中州今古》1995年6期小泽同志《居延汉简漂流记》一文,有闻所未闻者,间有错误,略抒鄙见与小泽同志商榷。1931年,我接收了中国西北考查团采集的"居延汉简"两大木箱,在北京大学教授马衡、刘复两先...  相似文献   

13.
对《清诗纪事》部分标点符号的商榷刘世南钱仲联主编的《清诗纪事》,对清诗研究大有裨益,大部分标点、符号也很准确,足见编辑诸君用力甚勤。可惜的是,除手民误植。校对不精之外,有一部分标点、符号也还存在不少问题。谨就所见,举其较突出者,与有关同志一商榷之。P...  相似文献   

14.
“王伯敏先生藏敦煌唐写本《四分律小抄一卷》(拟)残卷研究”一文,是黄征先生所撰,该文发表后,宗舜法师曾对其中的一些误失有所商榷.为了使这一残卷得以更好地整理与研究,笔者不惴浅陋,就其录文与校记,再提出若干商榷意见.  相似文献   

15.
李仲操先生近来发表了题为《再谈西周月相定点日期——与王占奎同志再商榷》一文(以下简称《再商榷》),对我提出的(4×9)×10 5=365的假说(该文简称《初探》)再次作了批驳,并重申他的定点说.今愿就李先生此文所讨论的问题,作如下回答.  相似文献   

16.
《札迻》标点商榷汪少华《札》是晚清著名学者孙让的校勘、训诂名著。1989年,中华书局和齐鲁书社相继出版了《札》点校本。两家点校皆精审,足见点校者功力之深湛。然而《札》涉及典籍繁多,标点中偶有失误,在所不免。兹就其小疵微瑕,商榷如下,谨供重印时参考。(...  相似文献   

17.
读者来信     
《文物》1974,(1)
(一) 关于楚汉分界鸿沟所在地的商榷《文物》1973年第1期《汉王城、楚王城初步调查》一文中,认为今荣阳县东北广武山上东西广武城之间的小水,就是楚汉分界的鸿沟的说法,是有待于商榷的。《汉书·高帝纪》:"羽乃与汉约,中分天下,割鸿沟以西为汉,以东为楚。"应劭曰:  相似文献   

18.
《“嫦娥奔月”图像商榷》的商榷贺福顺江继邓张深阁魏萍随着汉墓石刻画像题材内容研究的逐步深入,各界人士对汉画像石上雕刻的我国远古神话传说越来越重视,投入了更多的精力去考释。周到、吕品同志在1982年第二期《史学月刊》上发表的《河南汉画中的远古神话考略》...  相似文献   

19.
何方 《文史精华》2003,(8):59-64
《文史精华》今年第5期刊有一篇刘明钢同志要和我商榷的来函,题为《对“抢救运动”的几点说明》(以下简称《刘文》)。该文未涉及我那篇文章的主旨,即批评一些党史文章缺乏调查研究只是不辨真伪地把别人的文章抄来抄去的现象,以及党史研究中的“箩筐主义”规矩,而是找了几个与抢救运动有关的老问题来商榷。我欢迎批评和  相似文献   

20.
马承源同志在"中国新石器时代物质文化"一文商榷中,提出了一些不同的意见,不过只是大家对某些基本问题上的看法不同,因此值得讨论,希望其他同志也能够发表意见。我的那篇稿子的主要目的,是要简单地介绍中国新石器时代物质文化的一般概况,在许多问题上没有作详细的说明,甚而还存在着一定的缺点。但是这篇商榷所给我的主要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