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9年新年伊始,四川省崇州市城区中心广场上新塑起一尊常璩铜像,吸引着来往行人驻足瞻仰.至此,中国地方志的老祖宗在全国有了第一尊铜像.  相似文献   

2.
崇州市是东晋史学家《华阳国志》作常璩的故乡,修志传统,代代相承。新编《崇庆县志》1990年出版,荣获全国地方志成果一等奖。2000年1月,崇州市被成都市确定为修志工作试点单位以后,崇州市的地方志工作蓬勃开展起来。各乡镇、各部门编纂的志书将达几十部,形成“崇州市地方经济系列丛  相似文献   

3.
刘琳 《巴蜀史志》2012,(1):15-17
东晋史学家常璩所著《华阳国志》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地方志,记载了公元四世纪中叶以前今四川、云南、贵州三省以及甘肃、陕西、湖北部分地区的历史地理.具有很高的文献价值。中国现存的旧方志将近1万种.这是我国古代历史文化宝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华阳国志》则是这个宝库中最耀眼的一颗明珠。  相似文献   

4.
常璩是两晋时期著名史学家。他的《华阳国志》为我国史学、方志学留下了一份十分宝贵的财富。本文单就《华阳国志》中妇女传记的史料价值、对历史编纂学的贡献和常璩对妇女历史地位与作用的独特识见三个方面来探索常璩卓越的史识 ,说明要全面研究评价常璩与《华阳国志》 ,其书的妇女传记资料是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料  相似文献   

5.
刘琳 《巴蜀史志》2012,(3):15-17
东晋史学家常璩所著《华阳国志》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地方志,记载了公元四世纪中叶以前今四川、云南、贵州三省以及甘肃、陕西、湖北部分地区的历史地理,具有很高的文献价值。中国现存的旧方志将近1万种。这是我国古代历史文化宝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华阳国志》则是这个宝库中最耀眼的一颗明珠。如果我们给这一大批方志(这里主要指地方性或区域性的方志),就其历史价值与地位做一个排行榜,我认为第一名应属于《华阳国志》。《华阳国志》,可说是中国方志之王。  相似文献   

6.
晋代史学家常璩编撰的《华阳国志》,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地方志。学术界对这部书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本文从版本源流、校注译注、语言文学、历史资料、作者思想等方面对《华阳国志》研究成果进行概述,并提出相应的研究建议。  相似文献   

7.
四川旧志资源概况 四川志书编纂历史源远流长,自东晋即有蜀郡江原(今四川崇州市)人常璩所撰《华阳国志》,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以“志”为书名的史地典籍,也是现今尚能完整保存下来的记载四川及其周围地域形势等最早的一部书。  相似文献   

8.
《成都美术志》编修工作的挑战性 位于西南部四川盆地的成都平原历来就有辉煌的修志传统,蜀郡江原(今成都崇州)人东晋史学家常璩编著的《华,阳国志》被中外史学界称作为“中国地方志的初祖”。就美术而论,成都人从来不缺记录本土历史的热情.北宋黄休复撰写的《益州名画录》成为了一部最早记载地方区域画家创作状况的地方绘画史。  相似文献   

9.
晋人常璩的《华阳国志》,是我国较早的一部地方志。 常璩,字道将,晋蜀郡江原(今四川崇庆县)人,生卒年不详。他初仕于成汉,曾任散骑常侍,掌著作。成汉亡,入东晋,官位不显。东晋穆帝永和中,常璩撰成《华阳国志》十二卷,共约十一万字,他利用在成汉政权时曾接触大量官方收藏资料的有利条件,取精用宏,在书中记述了从远古到东晋穆帝永和初数初千年间,处于“华山之阳”的梁、益、宁三州(今四川、云南、贵州三省及湖北、陕西、甘肃部份地区),在政治、地理和人物各方面的历史状况。这是研究古代西南地区政治史、经济史、地理沿革史和少数民  相似文献   

10.
编史修志。是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内容.也是重要的文化传承。官书官修,世代相传。四川人杰地灵,编史修志是四川巴蜀文化重要的历史传统。我国最早的志书——《华阳国志》就是今四川成都崇州三江镇人、东晋常璩所撰,是我国史学界公认存世最早志书。四川现存明清两代、民国时期的方志600多种,是我国保存历代方志最多省之一。特别是1949年...  相似文献   

11.
陈晓华 《古籍研究》2001,(4):71-75,85
《华阳国志》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地方志专著。东晋常璩撰,其所记的历史时间,上起巴蜀传说时期&;#183;下至东晋永和三年(347)止。其所叙述的历史地区,包括今天四川、云南、贵州以及甘肃、陕西、湖北部分地区,属《尚书&;#183;禹贡》九州之梁州。《尚书&;#183;禹贡》:“华阳黑水惟梁州”,故常璩称他的书为《华阳国志》。《华阳国志》共十二卷,归为三部分:“一至四卷主要记载梁、益、宁三州的历史、地理,而以地理为主,类似‘正史’中的地理志;  相似文献   

12.
刘咸炘是近代四川著名学者,其学术研究近年来日渐受到重视。《华阳国志》乃东晋常璩撰述的一部记载我国西南地区历史、地理等方面内容的综合性著作。刘咸炘注重"土风",对《华阳国志》论述多有精辟之言。从时间与空间综合而言,《华阳国志》乃"横剖之史";地方著作大兴及常璩自身经历、学术渊源等是其撰书条件;《华阳国志》之《序志》末段暗指作者姓名。刘咸炘对《华阳国志》的论述有利于进一步探究刘咸炘的史学思想,丰富对《华阳国志》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陈晓华 《史学月刊》2003,(11):94-100
《华阳国志》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地方志,它不仅记载有从远古至东晋穆帝永和三年(347)今西南以及陕甘鄂部分地区古代史地、人物的丰富内容,而且在书中高扬起了“大一统”、“民本”、“旌昭仁贤”等旗帜。这源于作者东晋时著名史家常璩高远深邃的史识。常璩不仅在书中高扬“大一统”思想,而且还身体力行,为促使国家统一,作出了实际贡献;又在门第森严之际,倡扬“以民为本”,呼吁“选贤任能”。这些无疑超越了时代的拘囿。《华阳国志》正是融汇了中华民族“大一统”的精神,蕴涵了中华民族“民生民本”、“选贤任能”的传统,而发出流光溢彩。  相似文献   

14.
常璩及其所《华阳国志》,是成都市极其宝贵的无形资产,是价值无限的历史化资源。要把这项无形资产盘活,把历史化资源变成一项资本,建立一座常璩方志馆是行之有效的途径。在全国,不少地方都建有方志馆,湖南娄底还出现了佘国纲个人所建的影响全国的端阳方志馆。,这些方志馆已成为地情资  相似文献   

15.
《巴蜀史志》今年第1期载有成都崇州市地方志办公室所撰《用方志史料为城市建设服务一例》的文章,介绍了成都市圣沅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在崇州打造“中国·成都·唐人街”(以下简称“唐人街”)的独特理念、运作机制和基本经验,其中最突出之点在于“从文化开始,最终又回到文化上;起步于方志,又提升于方志”。现在.这个唐人街的建设成就已经...  相似文献   

16.
千秋事业     
汪毅 《巴蜀史志》2011,(1):31-34
【片头】【画面】长江,长城,黄山,黄河,葛洲坝,北京故宫,奥运场馆,神舟七号,常璩等中推出“方志·中国”(《华阳国志》、《奥运志》等一系列志书作背景)  相似文献   

17.
陈寿《益部耆旧传》成书年代考──兼对成书咸宁四年、五年说质疑曹书杰陈寿是中国历史上最优秀的史学家之一,其著述见于文献记载者有十余种之多,《三国志》之外.以《益部耆旧传》对后世影响最大。《益部耆旧传》是一部重要的区域人物传记史书,曾为晋常璩《华阳国志》...  相似文献   

18.
《华阳国志》撰著是我国西南历史上的重大文化事件,书中的“微言”无不折射出其与政治的密切联系,这种政治因素才是促使常璩撰著此志的真正动因。但由于人们尽信了常璩在其《序志》中所言,忽略了对此问题的深入探讨。本文拟从常璩所在时代的政治背景出发,通过浅析其体裁与结构创新原因之所在,以管窥英真正的创作意旨。  相似文献   

19.
《华阳国志》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地方志专著。它主要记载了公元四世纪中叶以前今四川、云南、贵州三省以及甘肃、陕西、湖北部分地区的历史,是研究我国西南地方史、西南民族史以及蜀汉、成汉史的重要史料。全书内容丰富,史料可靠,结构严谨,叙述有方,成书以来,受到历代学者的推崇。更为可贵的是,这部仅十二卷、十二万余字,分量并不太大的史书,却采录了大量流传民间的诗歌谚语来帮助叙事说明,刻划人物,描述心态。它成了《华阳国志》的一大特色,在众多史书中可谓独树一帜,开了将诗歌谚语入地方史志之先河。这是作者常璩对我国历史学的一大贡献。  相似文献   

20.
何瑞明 《巴蜀史志》2005,12(1):32-35
在我国古代史籍中,描写活动家在历史上的各种人物传记,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由于人物传记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史志中记载人物就成了定例。“二十四史”大部分是记述人物的传记,被称为“记传体”。司马迁的《史记》全书130篇,人物传记就占了112篇。而东晋常璩的《华阳国志》12卷,就有7卷为人物志。古往今来,地方志中的人物被誉为“志中之志”、“书中之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