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近年来我国不断的发生地质灾害,不但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也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一方面不利于经济的快速发展,另一方面也会导致社会不安定.目前的科技发展还不能准确的预测各类地质灾害,但可以提前预防各类的地质灾害.文章主要列举了我国地质灾害的主要组成部分,希望能够给相关人士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2.
为了系统、全面的认识地质灾害的成因及其影响,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为此,文章通过对地质灾害的定义、特征及影响的分析,结合我国近几年所发生的重大地质灾害,对地质灾害的预防与治理作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3.
文章通过对豫西地区地质环境的分析,阐述了地质灾害的主要类型,并且根据地质灾害的类型提出了相关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4.
地址灾害和地质环境是息息相关,相生相应的,地质灾害是在特定的地质环境条件下孕育发展的,它的发生受到其所处地质环境的制约。相反地,地质灾害又对地质环境具有破坏作用,制约其经济发展。所以,防治地质灾害势在必行,保护好地质环境任重而道远。文章中,将从地址灾害发生的原因着手,以及保护地质环境的方法措施,阐明保护地质环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5.
郑钦灶 《区域治理》2022,(16):24-27
广东省近年来汛期期间易发生极端天气,导致地质灾害频发,威胁着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对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勘查,了解其成因是十分有必要的.本文以云浮市新兴县河头镇中心小学地质灾害隐患点治理工程为例,通过地形测量、地质灾害综合调查、地质灾害勘探与测试、综合研究报告编写及制图的勘查工作方法,查明地质灾害的成因,并提出经济有效的...  相似文献   

6.
张璐  曲桐  赵航宇 《神州》2013,(4):253-253
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和谐问题,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生态环境是经济发展的前提,它为经济发展提供大量的资源和能源,而经济发展又是生态环境得到改善的保证。阜新作为辽西北地区的资源枯竭型城市,曾是享誉盛名的“煤都”,为新中国的建设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由于技术落后、管理粗放和长时间、高强度的掠夺式开发,造成大量土地荒废和矿产资源浪费、生态环境恶化,部分地区发生大范围的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严重影响到居民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矿产资源型城市在凭借资源优势获得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矿竭城衰”的难题。要整治和改善矿产资源型城市的生态环境,摆脱“矿竭城衰”的厄运,使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构建全面的生态补偿机制成了其和谐发展的必然选择。但由于对生态补偿这一问题的研究尚不深入,缺乏统领性的上位阶的法律制度,各个法律之间欠缺协调,以致不能有效的解决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期社会发展的需要。有效建立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生态补偿法律制度,不仅是出于对其自身和谐发展的需要,也是对其他资源型城市的未雨绸缪和防患于未然。因此,完善生态补偿法律制度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7.
魏金钊 《风景名胜》2021,(5):0142-0142
水工环地质技术是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当中非常重要的技术工作环节,地质灾害的产生通常情况下和地质结构条件有着密切的关联。因此,在研究工作过程中需,要针对水文地质条件、工程地质条件以及当地区域的环境地质条件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准确探查地质灾害产生的具体原因,并且以此为基础合理使用水工环地质技术,展开地质灾害的相关防控治理工作。由于水文地质条件、工程地质条件和环境地质条件之间存在着非常密切的关联,因此在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当中,必须要准确探查水文地质条件、程地质条件以及环境地质条件相互之间存在的关系,充分发挥出水工环地质技术的使用优势,为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郑钦灶 《区域治理》2022,(15):88-91
广东省近年来汛期易发生极端天气,导致地质灾害频发,威胁着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本文以河源市紫金县龙窝镇第二中学后山地质灾害隐患点治理工程为例,结合勘查、原施工图设计、现场施工情况和相关文件要求,提出具体可行的施工图补充设计方案,为广东省同类型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我国地形复杂,山川、河流众多,再加上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我国地质灾害频发,严重威胁到国家经济的可持续、健康发展以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为了从根本上保障社会的稳定、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减少人民群众的财产损失就必须坚定不移地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注重地灾治理工程的推进,将此项工作上升为关注民生、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高度,尝试在地灾治理工程中运用项目管理的理念与措施,从而从根本上提升地灾治理工程的实际功用。文章通过分析当前我国地灾治理工程项目管理工作的现状,并提出加强与改革地质防治工作的具体对策,从而保证我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实现质的飞跃。  相似文献   

10.
城市旅游与城市发展的动态模式探讨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旅游发展与城市发展密不可分,城市发展与旅游发展是处于动态的发展之中,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因此在不同的地域和城市发展阶段,城市发展和城市旅游发展的行为表现出非线性特征和多种模式。本研究总结了和研究了旅游城市化、都市城市旅游、环城游憩带、旅游与城市转型、旅游城镇的衰落等城市旅游与城市发展的动态模式,并建立城市旅游与发展的一般反馈模型,找出导致城市发展和城市旅游发展非线性特征的内部结构。研究表明驱动城市旅游增长的正反馈结构力量不够大,而旅游和城市增长引发的负反馈机制在短期内就会蓄积力量,限制城市旅游的进一步增长。城市旅游政策只有预见并避免这些限制性结构,同时加强正反馈才能达到长期有效的目标。  相似文献   

11.
明至民国时期青海东部地区自然灾害及其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海东部地区是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地区之一,具有灾害种类多,连续性强,多具伴生性,且逐渐递增的特点。自然灾害的发生使当地的社会秩序、经济发展都受到极大的冲击,甚至引发各种社会动乱,威胁到历代政权的政治统治,因此,历代政权对灾害的治理也极为重视,采取了赈济、蠲免、仓储、兴修水利等措施,取得了积极的作用,其中战争、仓廪等社会因素对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影响极为明显。  相似文献   

12.
两汉荒政特点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两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自然灾害多发期。接踵而至的灾害,给有汉两朝政府和百姓带来了无尽的灾难,加之灾害“天谴”阴覆的警做作用,两汉统治为之而实施了一定的荒政措施。两汉荒政具有制度化和法律化、荒政实施程序化、荒政经学印迹突出,以及荒政措施掣肘于财政经济状况、吏治状况是荒政措施发生作用的保障等特点。  相似文献   

13.
邓羽  杨振山  宋涛 《人文地理》2018,33(4):82-87
社会经济活动的空间重构与交通设施配置息息相关,可达性成为优化城市空间结构,调控城市空间开发的重要手段。在以矢栅一体化的综合可达性测度并构建城市增长模型的基础上,对北京城市增长进行了成功模拟,透视了基于综合可达性导向发展模式的基本特征与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基于综合可达性的城市增长调控模式优化方案。研究发现:①城市增长密集发生在建成区周围可达性优越的区域,随着与城市中心的距离增加,城市增长的概率降低,反映了北京单中心的城市发展模式;②受城市规划与交通设施规划失调影响,可达性提升程度越大的区域并不一定带来更高的城市增长开发概率,严重削弱了可达性对城市增长的引导作用;③基于综合可达性的城市增长调控模式的优化方案,要以交通设施规划为基础,并合理耦合空间规划,才能更为有效地引导城市空间良性增长并预防规划失效。基于综合可达性的城市增长模型建立与调控模式优化方案的提出,对于确立与提升交通引导城市增长的基础性地位,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针对突发灾害:大城市的人居安全及其政策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非典事件折射出了大城市在应对突发灾害时抗灾能力低下的脆弱性以及严重的人居安全问题。大城市的人居安全问题与其规模、密度和形态的不协调有关。基于人居安全的城市政策应该是规模、密度、形态三位一体的城市政策。规模过大会引起安全问题,技术进步使人们解决城市问题的能力不断增强,因而城市规模的极限也不断被突破。但是,连续的、密集分布的城区终究不应该是无限放大的,从这点上看,城市形态的不佳将加重规模和密度过大所导致的问题。现阶段我国的城市政策几乎是不存在的,城市安全意识尚未发展成为全局性的"城市安全观",目前大城市的规模、形态、密度的失控是缺乏有效制约的市场力量作用的结果,规划失效的原因之一是没有清晰的城市政策,因而市政当局过分迁就开发商。新的城市政策对于大城市尤其要严格控制其密度,对城市提出明确的形态要求,制止城市蔓延,推进有组织的"都市区化"。  相似文献   

15.
The management of urban stormwater and flooding is challenging, particularly within older, post‐industrial urban environments where infrastructure, housing and businesses already operate. The urban environment constrains opportunities for the development and integration of new approaches to drainage management, particularly the use of sustainable drainage systems (SuDS). These issues are investigated through a case study of Glasgow. The northeast of the city suffered significant urban flooding in July 2002 following an intense con‐vective summer storm. This event overloaded the urban drainage system, which was heavily integrated and led to the back flow of foul water into streets and homes. This study examines the response to this event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an integrated drainage management plan for the city, the Glasgow Strategic Drainage Plan (GSDP), which includes greater use of SuDS in tackling the city's capacity problems. Reflecting on the interdisciplinary nature of urban drainage management, this study adopts a social science method, undertaking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s with key actors involved in producing the GSDP.  相似文献   

16.
旅游区与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翔  代鹤锋  袁净 《人文地理》2011,26(1):150-153
目前实践中我国旅游区控规较多地套用城市控规的标准,导致问题层出不穷。因此指导旅游区控规的规范和标准亟待完善。本文首先对旅游区和城市控规进行了比较研究,分析出旅游区控规相对于城市控规的独特性,指出旅游区控规不能照搬照抄城市控规标准。同时又综合考虑规划管理、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三者之间的关系,创造性地构建了适合一般旅游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控制体系图。最后,针对旅游区与城市控规控制体系图之间的主要指标差异,进行更深入地比较研究,试图引起国内规划专家及学者的关注和讨论,以进一步规范和促进我国旅游区控规理论有时间的科学与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民国时期河南水旱灾害及其政府应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苏新留 《史学月刊》2007,(5):103-110
民国时期是河南水旱灾害频繁发生的时期,不仅灾害出现的频率高,而且灾害的强度也非常大。为了应对灾害,政府采取了不同程度的应对措施。事实证明,没有政府的救灾措施,灾害的影响是不可想象的。一个转型中的政府越来越有力地确立自己在赈灾过程中的主导性地位。  相似文献   

18.
昆明城镇体系空间分布类型及其原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在用"D距离内邻点平均数法"定量分析昆明城镇体系空间分布类型的基础上,对造成昆明城镇分布地域差异的原因采用"灰色系统关联分析法"进行了分析,并针对分析结果提出了城镇发展的建议,为昆明市城镇体系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This article aims to highlight and, whenever possible, demonstrate that the urban general plan is still the instrument of the utmost importance to trigger and steer urban transformations. Within the current Italian context, the article examines the characteristics, contradictions, weaknesses and opportunities of urban planning set of rules and practices and tries to propose concrete answers to questions and issues strictly connected that affect the municipality's urban planning: how to manage and govern a contemporary metropolis or city agglomeration, the concerns associated with overlapping jurisdictions and different rules for various hierarchical administrative levels, the costs of social and common services, the need to include in the urban plan the possible use of European Union Structural Funds, the real estate market affecting new development and urban regeneration programmes and investments. All these aspects should be included in a unifying and strong planning instrument, the urban plan, which could address and steer effectively the urban planning policies and their governance.  相似文献   

20.
无锡市城乡系统耦合测度与耦合度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蕾  杨山  陈升 《人文地理》2011,26(6):77-82
经济发达地区大城市城乡系统耦合程度随着国家经济社会转型而不断变化,测度城乡系统耦合(以耦合度表示)旨在揭示不同时期城乡相互作用和影响程度,从而为进一步调控城乡互动关系提供科学依据。本文以无锡市为案例,以系统科学理论为基础,构建城乡系统耦合测度模型,对无锡市1979至2008年8个时期的城乡系统耦合程度进行测度,并分析耦合度变化原因和规律。结果表明:无锡市城乡系统耦合度变化过程明显分为三个阶段,呈现拉平"S"型。在1990s初期以前耦合度较低,反映城乡系统较为独立发展;1990s初期以后耦合度快速提高,城乡互动关系加强;进入21世纪耦合度缓慢上升趋于停滞,城市系统在持续加速发展的同时,乡村系统发展趋缓并呈下降趋势。伴随乡村系统发展速度的下降,城乡系统潜伏着二者不协调的危机,为保证其可持续发展,国家公共政策需要加强对乡村发展的扶持和引导,以促进城乡系统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