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试论中国古建筑保护理念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中国古建筑在世界建筑中独树一帜,具有极高的艺术成就和科学价值,古建筑保护修缮的目的就是要最大限度地保存其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以现代科技手段与传统工艺技术相结合,在保护古建筑本体的同时,解决好古建筑原来的建筑形制、建筑结构、建筑材料以及工艺技术等问题,并在保护修缮过程中全面深入地认知中国古代建筑的精髓所在。  相似文献   

2.
杨晓东 《神州》2013,(15):196-197
本文主要介绍了中国古建筑的建筑材料、构架与结构形式、建筑标准化、平面布置、空间布局、色彩装饰六大特点,较全面的展示了我国古建筑的设计特色。  相似文献   

3.
建筑是人类文明的标志。它把民族文化凝结在建筑物上,透过建筑可以看出当时的科学技术水平,同时也可展示各民族的文化艺术、生活习俗和社会风貌。因此,古建筑作为一种文化遗产,具有历史、科学和艺术三个方面的认识价值,是传统文化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世界文明史上,中国的古建筑历史悠久,风格独特,技艺高超,占有重要的一席。在航行太空的卫星上,俯瞰全球,透过蔚蓝色的苍穹,就能看见中国的万里长城,巍巍然屹立在世界的东方。早在13O0年前,中国就建成了长达1794公里的大运河,这在世界上的确是一大壮举。桥梁是中国古建筑的…  相似文献   

4.
程实 《文物世界》2009,(2):54-57
山西古建筑是中国古建筑文化遗产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无论寺庙、宫殿,还是普通民居,都十分讲究建筑形态,从立体结构、平面布局,到表面雕刻,都独具匠心、精雕细琢,充分体现出了建筑形象的艺术感染力。正如《考工记》所述:“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鉴于山西古建筑在中国的地位,其艺术之美,不仅彰显了晋文化的地域魅力,  相似文献   

5.
雕琢精美的古代建筑吻兽,其题材广泛、形状各异,随着朝代的更替,它们在社会等级、传统美学、设计形式和材料、作用等方面呈现出不同的特征。鸱吻,它在世界建筑装饰艺术中可谓独树一帜,蕴含着深厚的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特色与文化渊源。文章将古建筑构件鸱吻的历史演变作为研究切入点,从生殖崇拜、图腾崇拜、礼制规格、风俗文化等角度对鸱吻的多样性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6.
赵恒  曾思荣  何威 《神州》2014,(3):38-38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人们对中国古建筑的建筑结构越来越重视,并开始探究和分析中国古建筑的结构形式和特点等。中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在历史长河中遗留下很多古建筑,其中有些古建筑超过千年,大多数为木质结构,且在战火和地震等自然灾害中屹立不倒,充分体现了我国古代建筑的良好性能。本文主要针对中国古建筑木质结构的结构性能问题进行研究和论述,并从木结构中的梁柱结构来重点分析其建造特点。  相似文献   

7.
斗拱审美特征吕鸿铿左国保(山西省建筑科学研究院)中国古建筑具有广阔深邃的美学性格,对它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笔者仅从古建筑的一个组件——斗拱分析其审美特征。一斗拱艺术在中国古代建筑结构体系中,斗拱最为引人瞩目。远在汉代就曾有“层栉以岌峨,曲...  相似文献   

8.
中国建筑,在数千年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体系,它是世界建筑宝库中一份非常珍贵的遗产。为了继承、保护、研究这份遗产,就需要正确判断它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而掌握各时代建筑的特征,则是鉴定建筑物的时代,进而揭示其文物价值所必不可少的条件。但现有鉴定古建筑时代的论著,均以全国通行的“官式手法”进行分  相似文献   

9.
中国古代遗留下来的文化遗产十分丰富,它是古代先民留给我们极其宝贵的物质和精神财富,尤其是古建筑是我们伟大祖国作为世界文明古国的象征。当前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对古代建筑的保护与开发造成一些负面影响,如何协调好经济发展与古建筑保护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本文从古建筑保护的原因、策略及健全文物保护的法律、法规三个方面分析古建筑保护发展理念。  相似文献   

10.
无论是设计图案还是建筑实体,建设伊始还是21世纪的今天,广州中山纪念堂都是世界建筑宝库中的瑰宝。在总体布局上,纪念堂依托周边地势,采取前堂后碑沿中轴线对称分布的方式,和谐自然。单体设计中式为体,西式为用。采用西方先进的钢结构建筑技术,精选国内外最优质的建筑材料,使用最先进的建筑工艺,突破了大空间建筑受中国传统木结构的限制,创造性地运用中国古建筑手法,将一系列建筑元素精妙地组合在一起,并大量使用寓意深刻的象征图案。这种中西合璧的建筑形式,切合"以庄严固丽而能暗合孙总理生平伟大建筑之意味"的要求,充分体现了建筑的精神美与技术美,奠定了在中国近代建筑史上的独特地位。  相似文献   

11.
中国的古建筑是在东汉真正形成自己独立的建筑体系的,并在发展的过程中曾对东亚(朝鲜、日本)建筑文化影响较早,在世界建筑史中占有相当的地位.总体而言,中国古建筑这一非凡体系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追根溯源,按当时标准来衡量的、比较固定的“正式”的房屋出现于新石器时期,后经过漫长的演变和发展,又创造出各种建筑形式.唐代以后,中国古建筑的设计乃至施工均发生较大变化.本文通过以下两个方面来说明其根源和相关因素以及演变过程:1.中国古建筑木材的使用,2.古代建筑的设计与施工.  相似文献   

12.
山西省新绛县稷益庙是中国古建筑的典型遗存。经过500多年风吹雨淋,从现存遗迹仍可感受到当时的建筑规模。本文通过实地考察,从建筑学角度,结合有关史料分析它的建筑特色,并探讨其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3.
鄢陵乾明寺塔是砖石佛塔建筑,体现出宋代砖石塔建筑特色和独特的艺术造型风格,在历史﹑建筑和佛教方面都具有重要价值。我们应遵循"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和"有效保护、加强管理"的原则,保护好这一古建筑。  相似文献   

14.
正众所周知,在中国古建筑研究史上,梁思成和林徽因是绝对绕不过去的两个重要人物。作为第一代建筑学者,他们关于古建筑的实地调查和研究,在中国建筑学理论体系的建构和阐发上至今都有不容忽视的学术影响力。在此,我以新近出版的林徽因著《建筑意:中国古建筑之美》(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20年版)一书为例,略作一些介绍,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5.
本文紧密结合北京历代帝王庙保护维修工程的实践,谈论了在古建筑文物保护工程中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和《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中各项原则及规定的具体做法;阐明了我国古建筑在建筑形式、结构特点、材料技术、构造做法、损毁规律及维修方法等方面与西方古建筑的诸多区别,揭示了我国古建筑保护修缮的特殊规律。明确提出对西方国家先进的文物保护理念应当认真学习,但对他们的具体做法绝不可原样照搬。作者主张紧密结合我国文物保护工作的实践,不断总结经验,逐步确立有中国特色的文物保护修缮的理论体系和实践体系,并在这个体系的指导下做好我国文物古建筑的保护修缮工作。  相似文献   

16.
戏台是不可移动文物类别中古建筑的一个重要类型,它是依托戏曲表演而生的文化建筑。从古至今,古戏台作为一种建筑符号,承载着人们对精神世界的追求和寄托,更是研究戏曲文化的“活化石”。文章通过对晋南地区汾河流域一带明清时期戏台建筑形制、建造结构和装饰特点等方面的研究和分析,总结归纳出这一区域明清时期戏台的文化特点。  相似文献   

17.
陈笑秋 《南方文物》2008,(2):163-164
千百年来,中国古建筑始终是一个震撼人心的艺术名称。它既指中国的宫廷建筑、民间建筑,也代表着一个文明,一种传统,一种文化,一种艺术,一种和谐。  相似文献   

18.
何俞杰  杨柠瑞 《风景名胜》2021,(4):0041-0041
建筑是人类辛勤劳动的产物,人类文明的结晶,产生于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受到相关意识形态的影响。因此,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建筑差异可以反映出两种文化的差异。故宫,也称紫禁城,曾是中国明清时期的皇宫,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精髓。凡尔赛宫是法国最著名的皇家城堡,法国巴洛克建筑的典范。这两座宫殿都是世界上五大宫殿之一,是世界著名的旅游景点。然而,故宫在建筑材料、结构、建筑分布、装饰、色彩等方面也与凡尔赛宫有所不同。本文将从这几个方面对故宫和凡尔赛宫进行比较,并进一步探讨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相似文献   

19.
中国传统古建筑不同于西方建筑学,其传统木构建结构形式和建造手法,如斗拱、架梁、榫卯拼装等使用,使得它在世界建筑史中占有一席之地。东方古典园林是世界四大园林体系之一,唐代建筑在整个中国建筑史中起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特别屋顶样式、装饰手法、营建手段等对后世建筑学影响深远,《营缮令》的发现,更进一步让人们明了唐代工程营建与修缮手段,而第五六条是对唐代建筑兴建详细规定,对今日我们研究唐代建筑史有重要价值,故本文将针对五六两条从建筑学角度进行细解。  相似文献   

20.
中国古代建筑,包括用砖、木、石等材料建造的各种宗教建筑、城市、宫殿、住宅、祠庙、桥梁、陵墓、园林、防御性建筑等,不仅在结构、平面布局、外观等方面形成了独特的风格,而且它的环境选择也为国内外从事建筑和古建筑研究保护的专家学者所关注。本文拟就中国古代建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