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方志批评     
《沧桑》1993,(3)
在我国志苑中,志书多评论少,志评专著更少。新方志编修十多年来,也是志书多评论少,专论志评的文章更少。缺少的东西,恰是方志事业发展不可缺少的东西。 (一) 方志批评,或称方志评论,应当是一门社会科学性质的、对以方志志书为中心的一切方志范畴进行分析研究,作出判断评论的科学。方志批评的对象,涉及方志领域一切范畴。包括方志志书,方志学家,方志思潮,方志流派,方志理论,方志实践。一切方志范畴都是在志书基础上产生的,又随志书的发展而发展,因此,方志批评要以方志志书为中心。方志批评与方志,是同时出生的“双胞胎”。  相似文献   

2.
谈方志批评     
方志批评是一种方志现象,它伴随着修志活动而产生,并与志书编纂共同发展。方志批评以志书和修志活动为对象,没有志书编纂,就不会有方志批评。志书编纂可以从方志批评中得到启发和指导,离开了方志批评,志书编纂中的经验教训就难以总结,志书编纂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就不易解决,志书质量也不易提高。因此,研究方志批评的作用、规律、性质和任务,探讨方志批评的标准、原则和方法.明确方志批评者的修养等问题,不仅是新志书编纂实践的需要,也是新方志理论研究面临的重大课题之一。本文结合方志批评中的一些问题谈点看法,希望能引起志界…  相似文献   

3.
新书介绍     
《中国地方志》2006,(11):62-62
《肥城市志》(1988-2002)由方志出版社于2006年1月出版发行。该志为《肥城县志》续志,这部志书突出反映了肥城市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建设取得的新成就,社会各项事业发展变化的新气象。煤炭工业、建筑安装、肥城桃是肥城市的地方优势,对有关篇章,志书充分运用了升格手段,突现地方特色。该志观点正确,体例完备,内容丰富,资料翔实,笔流畅,约事丰,时代特点鲜明,地方特色突出,独具匠心。  相似文献   

4.
志书的出版,并不意味着审稿的结束,其出版后的审读也是方志运动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鉴于这一问题志界涉及不多,成为方志研究领域里的一个薄弱部分,本文拟就此谈点浅见,希望能引起同仁的关注。 一、审读的目的、作用和意义 志书出版后进入社会,读者涵盖社会的方方面面,他们以各自的身份,从不同的角度,出于不同的目的审视志书,因此,读志用志的过程实质上也是一个审志过程。 通过审读,能及时总结修志工作中的经验,并可升华为方志理论,为更好地编纂续志服务。 通过审读,能及时发现志书中的缺漏,印出一份完备的勘误表与志书一块发行,以避免志书用户在使用志书时发生以讹传讹贻误大事的事情,把志书中的错讹所造成的负面影响降低到最低限度,并在续志编纂中引以为戒,保证不发生类似的错误。 通过审读,能及时发现在志界尚未达成  相似文献   

5.
新编公安志应有的三个特点赵世琨为了突出社会主义新方志的时代特色和公安志的专业特点,使公安志的内容更有深度,从内容上提高志书的质量,而明显区别于旧方志,在党的十四大精神和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指...  相似文献   

6.
《柳州市土地志》是一部编修得比较好的土地事业部门志。在编纂过程中注意加强整体性记述,突出土地事业的城市和时代特点。部门志是三级志书重要补充,在完成三级志书任务的基础上,有组织、有计划、有重点地编修部门志也是新方志编修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7.
《铁力市志》(1986~2005年)是第二轮新编社会主义方志丛书之一,志书中突出改革开放这条主线,彰显时代特征;突出区域优势,体现地方特色;突出图照、表格功能,增强志书可读性的一些好的做法值得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8.
林浩 《福建史志》2007,(1):23-25
志书篇目是方志体例的具体体现和实际运用。篇目设置是否科学合理、体现特色,直接影响到志书的质量.因此篇目设置历来被方志学家和方志编纂者所重视。民国时期的方志学家李泰橥(《方志学》作者)认为:“纂志之道固多,而门目标题则为首要”。瞿宣颖(《志例丛话》作者)也提出.一部志书的优劣.“但阅其门目,  相似文献   

9.
<正>质量是志书的生命,提高质量是修志理论和实践的永恒课题。而政治质量是新方志的重要标准之一,是质量课题中的核心命题。近年来,志界同仁对此多有探讨和论述,其中不乏精辟之论和上乘的新志之作。然而就目前已面世的志书总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新方志编纂以来,方志批评也引起了志界的普遍重视,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景象.但是,对于方志批评若干理论问题的研究尚嫌不足,很有进一步探讨的必要.因此,本文就方志批评的有关问题予以约略论列.方志批评的现状方志批评已经形成了较为良好的局面,其表现主要有四.其一,志稿评审形成制度.志书初稿写成后,各地都采取不同形式对志稿进行评议,或召开较大规模的评稿会议,或邀请部分学者小型研讨,或把志搞寄给知情人,让他们提出书面意见.形式虽然不同,但目的都是为了听取各方面的批评,以便对志稿进行修改.志书定稿之后,再请权力机关和业务领导部门审定,如县一级志书,就是实行县、地(市)、省三级审定验收制度.这一评议、审定制度的形成和建立,是对旧志编修制度的继承和发展,是对新志编纂管理的进一步完善,这对于保证志书的质量具有重要作用.其二,对新编志书开展评论.新志出版以后,广泛开展了对志书的评论工作.有组织的评论活动主要有:1984年6月在北京召开的呼玛、台安、万年、如东、本溪等5县志的学术研讨会;1986年1  相似文献   

11.
孔令士同志在《加强方志理论建设是当前的一项重要任务》(《黑龙江史志》1995年第1期)一文中指出:“方志事业的基本建设主要有三项:一是方志学科建设;二是方志理论建设;三是方志队伍建设。”方志队伍建设成为方志事业的基本建设,这一点在志界已经有了共识。我们认为,在方志事业的三大基本建设中,方志队伍建设是最重要的。鉴于此,李铁映同志指出:“要稳定、健全修志队伍。队伍的素质决定志书的质量。志书的质量决定了修志工作能否继续下去。”(《李铁映同志八月十七日在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第二届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载《中国地方志》1995年第5期)看来,志书编者问题,不仅是方志领域里的基本问题,而且是关系到方志事业生死攸关的大事。方志队伍建设已成为方志事业基本建设的基础性工程。而要使方志事业后继有人、方志的学科建设和理论建设不出现断层,青年方志编者的培养问题,就成为这一基础性工程的基础。然而,这一问题目前在志界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成为方志事业的一个薄弱环节。本文仅就当前青年方志编者问题发表一点浅见,希望能引起志界的关注。  相似文献   

12.
每个历史文化名城都有着属于自己的独特性 ,认识和把握好城市定位是编纂名城志的前提 ;合理设计志书篇目、全面展示名城风貌、突出特色是修好名城志的关键 ;坚持“详今明古”、熔古铸今 ,反映事物的全貌 ;依靠专家修志、推动读志用志是提高志书质量、发展方志事业的必然途径。  相似文献   

13.
本与上期的“论志质与志义”是姊妹篇,作提出方志的意义在于反映本质与揭示规律,因此提高志书的科学性的话题随之而来。方志编纂的科学性,涉及到许多方面,本择要论及了方志与献学的建设,凡例和体裁类目的科学性、逻辑性等。  相似文献   

14.
深度不够,质量不高,是新志编纂中的突出问题,也是影响志书社会功能释放的关键。更新观念以提高本书质量,已成为修志者的当分之急。更新哪些观念,我认为主要应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明确修志目的是服务于社会现实志书有很大的社会功能,已被古今史志界所公认。但对功能的表述及内涵认识不尽相同。新志编纂伊始,更多的人将方志的功能与修志目的概括为:“资治、教化、存史”。这“六字诀”既是我国古代方志功能的总结,又将其作为新方志编写的目的。我以为,对这一传统理论的全部继承,是导致新志质量普遍不高的首要原因。正因为如此,几…  相似文献   

15.
地方志是“志地方”的书,也就是记载一地域内政治、经济、社会、人文等各个方面的历史和现状的书。方志的这种区域性,决定着它的地方特色,即地域个性。因此,一部志书除有正确的指导思想和翔实的资料之外.还应体现鲜明的时代特色与地方特点。如果各地志书只记共性的东西,而没有地方个性,就会造成千人一面,千志一貌,使志书特色丢失。因此,衡量一部志书质量高低的重要标准之一,就是看它有没有突出地方特色。笔者认为,续修新志只  相似文献   

16.
原《四川地方志》主编杨鸿懦先生的方志论文集《杨鸿儒方志文存》,1994年由四)fi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文集收入了杨鸿儒先生自80年代步入志坛以来所写的30篇文章。大部分文章是对《丰城县志》、《内江市志》等新编市县志的评论.文章所论及的问题,如方志学的研究对象、方志的性质功能等,都是本届修志实践中遇到的重大理论问题,或是在志书编纂过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特别是对九十年代修志形势和方志刊物进行展望的文章,很有特色,这是一本既有指导意义、又有学术价值的好书.《杨鸿儒方志文存》出版@炎冰  相似文献   

17.
地方志是“志地方”的书,是记载一地域内政治、经济、社会、人文等各个方面的历史和现状的书。方志的这种区域性,决定着它的地方特色,即地域个性。因此,一部志书除有正确的指导思想和翔实的资料之外,还应体现鲜明的时代特色与地方特点。否则各地志书如果只记共性的东西,而没有地方特点,就会造成千人一面,千志一貌,使志书黯然失色。因此,衡量一部志书质量高低的重要标准之一,就是是否突出了地方特色。续修新志只有做到了突出地方特色,才能使读者更加容易了解这一地域的地情,才能更有利于阅读和运用,才能更有利于研究地情,发挥地方优势,继而推…  相似文献   

18.
续修志书的新思考辽宁省苏长春社会主义新方志续修工作已成定论,方志界也已经开始探讨续修志书的各种问题。本文结合本届修志工作的经验与教训,试从续修志书的内涵规范和外部条件两个方面提出思考,与志界同仁切磋。一、突破老框子,开拓新思路,科学地规范续修新方志的...  相似文献   

19.
首届新编志书在篇目设置上的创新,最突出之处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志首设《概述》,新编志书普遍采用,且几成定式,百花齐放,各领风骚。其二,是在志书的经济门类之首设置《经济综述》篇,得到志界同仁的广泛认同,但实践者却不及《概述》广泛。鉴于此,有必要对《经济综述》篇进行再认识。 设置《经济综述》篇的提出 社会主义新方志与旧志的一个重大区别,就在于新志中突出经济志,起到为现代化建设服务的作用。我国封建时代的地方志,对地方上的经济状况及其发展的历史,一般都记得比较简略,且门类不全,大多为记述食货、赋税、贡物等与封建统…  相似文献   

20.
2001年8月,由金城、刘亚寰主编的《三河市志》(以下简称《市志》)正式出版.这是河北省新方志中的第一部续志.是书一出,即于10月河北省首届修志评奖中荣获特等奖.笔者参加了该志稿的评审会及河北省首届志书评奖会,认为它获得这份殊荣是当之无愧的.在全国志界还处在对续修志书如何进行开展探讨的时候,它的率先出版,其意义更不应低估.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是志的修纂者们以自己的修志实践,回答了方志理论研究中提出的许多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