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攀登》2021,40(4)
中国共产党立志于建树中华民族千秋伟业。实现民族伟大复兴是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最伟大的追求和梦想,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衰落的过程也是中国人民奋起追梦的过程,党的成立开启了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党的百年奋斗铸就了千秋伟业之壮丽篇章,带领人民实现从站起来到富起来,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深刻改变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前途和命运,为建树民族伟大复兴的千秋伟业展现了更为光明、更为自信的辉煌未来。新时代为书写千秋伟业新辉煌而继续奋斗,就要坚定不移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好、发展好,坚定不移把党的领导根本制度坚持好、落实好,坚定不移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好、贯彻好。  相似文献   

2.
图书出版行业一直承载着我国精神文化和民族传统的发展。通过图书的出版,增强了民众对于文化的认同,从而增强了民族的凝聚力。纵观中国近代的发展史,我们不难看出,它既是中华民族的屈辱史,也是中华民族的探索史和抗争史。本文从中华民族五千年的优秀文化入手,分析我国的图书出版的形成和发展,从而根据近现代图书的发展,从时代入手进行阶段性的探究,从而为我们可以清晰了解我国图出版的产生和发展意义,从而增强我们对于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相似文献   

3.
吴军 《神州》2011,(11):30-31
佛教自公元前从古印度传入中国,至今已有近两千年的历史,长期以来,佛教文化与中国民族文化交融发展,留下大量璀璨的艺术作品,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在梳理佛画的主要种类与特点的基础上,以历史发展为脉络,对佛画在中国的肇始和流变进行了深入阐述,最后从绘画题材、绘画技法和创作意境三个方面论述了佛画给中国绘画带来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4.
吴军 《神州》2011,(26):30-31
佛教自公元前从古印度传入中国,至今已有近两千年的历史,长期以来,佛教文化与中国民族文化交融发展,留下大量璀璨的艺术作品,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在梳理佛画的主要种类与特点的基础上,以历史发展为脉络,对佛画在中国的肇始和流变进行了深入阐述,最后从绘画题材、绘画技法和创作意境三个方面论述了佛画给中国绘画带来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5.
《攀登》2021,40(5)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从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史、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史等维度,回答了何为中华民族、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何而来、怎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大历史课题;回答了中国共产党为何而来、中国共产党百年来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和新征程上中国共产党怎么干的重大时代课题;回答了当今人类世界怎么办的世界性课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对于中华民族、中国共产党和当今人类世界都具有伟大意义。  相似文献   

6.
从19世纪下半叶开始,日本在中国知识分子和政治人物心中有着挥之不去的两难情结。一方面,日本在传统儒家文化基础上的成功改革发展为世养强国的实践范例,为中国树立了最容易认同和接受的楷模,成为中国人进行近代化改革的“先生”;另一方面,日本因军国主义的发展、高涨,从1874年侵略台湾开始,不断进行灭亡中华民族的军事、政治活动,  相似文献   

7.
从1937年七·七事变开始到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的8年抗战,是中国近代史上最伟大的民族解放斗争,它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序幕,又是中华民族从衰落到振兴的一个伟大转折;它的胜利打开了中国人民反帝斗争的新局面,为从总体上完全解决中国同帝国主义的矛盾创造了极其重要的条件,它的胜利从而结束了帝国主义奴役中华民族的时代;抗日战争也是我国近代史上中华民族反侵略战争的第一次胜利。抗日战争的胜利不仅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而且也大大削弱了中国反动势力,从而为在中国彻底清除帝国主义的势力的胜利斗争以及为取得新民主主…  相似文献   

8.
正新中国建立,是对中国数千年封建专制统治的伟大革命,是中华民族的伟大福祉,是中华民族同时也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伟大创举。新中国建立,中华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不仅如此,新中国在造福中国人民的同时,正在为人类做出新的贡献,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人类的和谐相处、和平发展提供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和中国力量。  相似文献   

9.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矢志不渝的愿望和追求,但"中华民族复兴"思想有一个从萌发到发展再到成为社会思潮的历史过程。虽然早在清末民初,中华民族复兴思想即已孕育或萌发,到五四时期,中华民族复兴思想有了进一步发展,但中华民族复兴从思想发展成为一种思潮则是在九一八之后。首先,一些以"民族复兴"为宗旨的刊物相继创刊;其次,一些以探讨民族复兴为主要内容的书籍相继出版;再次,知识界纷纷发表文章,就中华民族能否复兴和如何复兴的有关问题各抒己见。中华民族复兴从思想发展成为一种思潮,是九一八事变后日益严重的民族危机,激化了人们的民族认同感和民族责任感,从而为中华民族的复兴提供了契机。除民族危机这一主要原因外,以张君劢为代表的国社党人和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人的推动,也是民族复兴思潮能于九一八后迅速形成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0.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中国近代的爱国主义运动,是沿着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主线发展的。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中华民族陷入了水深火热之中。一批批的仁人志士为求索解救祖国于危难,拯救民族于水火的道路,以爱国主义激情,前仆后继地进行着斗争。他们中,有启蒙思想家,有农民起义领袖,有清廷中爱国的文臣武将,有民主革命的思想家、革命家。洪秀全领导的  相似文献   

11.
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既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又是中国共产党肩负的历史使命。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接续奋斗的征程中,中国共产党坚持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分析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胜利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并创建了社会主义制度,开启了中华民族沿着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伟大复兴的新征程。在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继承并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开辟了光明前景。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历程,进一步增强了党领导人民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信。  相似文献   

12.
九一八事变后,随着民族复兴思潮的兴起,中国学术界以他们的专业知识积极服务于民族复兴。首先,他们对学术研究与民族复兴思潮的关系进行了讨论,充分认识到学术研究于民族复兴的重要意义。其次,他们以自己的研究,对国人最为关心的"中华民族有无复兴的可能"的问题,做出了肯定的回答,认为无论从中华民族历史上的复兴案例,还是从其他国家复兴的经验来看,中华民族都能够实现复兴。复次,他们认为造成中华民族衰落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民族自信心的丧失,所以要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当务之急是要恢复和树立民族的自信心。为帮助国人恢复和树立民族自信心,他们积极从事中国历史尤其是文化史的研究,同时主张对教育特别是历史教育进行改革。因为在他们看来,国人民族自信心的丧失,与教育的西化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近代,从福州地区走出的一批经济学家在理论和实践上对中国富强道路进行了可贵探索。文章回顾了两代闽都经济学家探索中国富强道路的治学初心、经济思想和经济实践。新时代,重温闽都经济学家探索中国富强道路的百年历程,激发青年一代树立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借鉴吸收人类社会文明成果,构建有中国特色的发展经济学,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相似文献   

14.
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回顾了党的发展历程,指出:“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完成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前提。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创造性地完成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实现中国历史上最伟大最深刻的社会变革,开始了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找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  相似文献   

15.
正中华民族复兴思潮与复兴运动的缘起,是与中国近代历史密切相关的。这是因为,对于中华民族来说,相对于复兴的衰落是以鸦片战争为起点,而这种由西方列强的入侵和中国封建统治者的腐朽造成的衰落,在最大程度上刺激了中国志士与人民对于民族复兴的思考与实践。这正如毛泽东所说:"帝国主义和中国封建主义相结合,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过程,也就是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过程。"④这个过程从1840年开始到1949年为止经历了一百多年。其  相似文献   

16.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为人们认识中华民族发展历程及其特点提供了重要的视角,古代中国或中华民族自在时期,形成的“华夷”观是解释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核心观念,王朝中国政治是和各族裔间经济社会发展的互相需求日益推动自在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凝聚。近代以来,随着“西夷”的入侵,自在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不断向自觉并追求自决。自从有了共产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自觉和自决的斗争才有了组织性的力量,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一百余年奋斗中,中国共产党和政府通过新制度新国家的一系列构建活动,日益成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有组织的凝聚核心,新中国成立后一系列治国理政的活动,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选择,使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呈现出全新的面貌,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物质和精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北洋军阀是近代中国的一股特殊政治力量,它移植了西方现代国家制度,为中华民族构建奠定了基础性的政治框架。北洋政府延续与维系了五族共和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结构,肯定了中华民族的整体性及其内部多样性,并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框架下,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展开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构建与整合,进一步提升了中华民族的整体性和凝聚力。同时,这一时期也暴露了中华民族构建过程中的深层困境,如民主制度流于表象,民族文化内在冲突等。北洋军阀及其移植的西方竞争性政党制度无力应对这种困境,中华民族共同体构建的进一步发展需要强有力的权威性领导主体——集权化政党。这说明民族共同体构建的道路应该是多元和多样的,应符合每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与发展现状。这也为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的探索,提供了理论与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18.
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形成和积累了丰富而灿烂的民族传统文化。这种传统文化世代相因,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每个历史时期,每个历史阶段,每朝每代,都为继承和发展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做出了贡献。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对我们民族来说,具有无以伦比的宝贵价值,它既是我们中华民族形成发展的基础,也是将我们中华民族推向繁荣富强的动力。因此,江泽民主席在1997年11月1日访美期间的哈佛大学演讲中,向哈佛大学师生提供了从历史文化传统认识现实中国的重要视角。要了解中国必须首先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传统,中国今天的发展建设与…  相似文献   

19.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的"中华民族"观念经历过从汉族的代称到汉族与汉化民族的统称再到中国境内各民族的共同称谓的演变。从1922年7月第一次使用"中华民族"观念到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之前,中共所讲的"中华民族"在多数情况下指的是"汉族"。从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到1938年8月中共六届六中全会召开之前,中共讲的"中华民族"是汉族与汉化民族的统称,其代表作是杨松的《论民族》一文。1938年9月召开的中共六届六中全会,在其"中华民族"观念的演变和民族政策的形成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1939年12月毛泽东在《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一文中对中华民族的论述,则标志着中共"中华民族"观念的最终形成。中共"中华民族"观念的基本内涵是: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中华民族"是中国各民族的共同称谓,"中华民族"内部各民族之间一律平等。  相似文献   

20.
同评价中国近现代一切历史人物一样,毛泽东的历史地位也要以他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所做的贡献来衡量。毛泽东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第一个历史贡献是带领中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从而为民族振兴提供了政治保障;第二个历史贡献是成功地进行了三大改造,在中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从而奠定了中国一切进步和发展的基础;第三个历史贡献是毛泽东对中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进行了最初的探索,为我国的建设奠定了初步的、坚实的物质基础。同所有人一样,毛泽东也有缺点有错误,对此我们应历史地、客观地看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